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一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917-1917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表现之一,它往往随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病情变化而升高或降低,也是临床难治症之一.花生衣、花生茎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我们用花生衣、茎叶合用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28例,取得了92.9%的有效率,对白细胞的升高也达到了82.1%的有效率.中医辨证:两者均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的功能,止血而不留瘀是其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赵一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917-1917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表现之一,它往往随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病情变化而升高或降低,也是临床难治症之一.花生衣、花生茎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我们用花生衣、茎叶合用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28例,取得了92.9%的有效率,对白细胞的升高也达到了82.1%的有效率.中医辨证:两者均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的功能,止血而不留瘀是其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侯林毅  王春莲 《中医杂志》2003,44(10):741-741,797
班替氏综合征,又称慢性充血性脾大症,是一种原因不明充血性进行性疾病。其临床以慢性进行性脾脏肿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和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晚期则出现腹水、黄疸、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等症,预后不乐观。北京儿童医院陈昭定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40年,善治小儿疑难杂症,对小儿班替氏综合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兹整理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3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断、围产期因素、实验室检查等来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按发生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血小板减少症,其相关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妊高症、胎膜早破、免疫性疾病与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关联性显著,而羊水污染与足月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关联性显著;围产期窒息、低出生体重、肺炎与早发型血小板减少症的关联性显著,各种院外感染、院内感染、低出生体重、适于胎龄儿与晚发型血小板减少症的关联性显著.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在新生儿科尤其NICU的临床上并不少见,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在活产新生儿中达1% ~5%,而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对此进行分析以了解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粘附试验与血小板聚集试验,并与同期88例在我院体检的88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对肝功能分析,比较各级患者的PadT与PAgT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粘附试验值与血小板聚集试验值均低于健康人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B级与C级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粘附试验值与血小板聚集试验值明显低于A级患者,p〈0.05。B级与C级患者之间检查结果不存在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艾。结论: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用于判断患者的肝脏功能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危重症,可导致脑出血、内脏出血,甚至死亡。吴智兵教授擅长中医经典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吴教授认为血小板减少症关键在于厥阴阴分不足,涉及气虚血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先天不足。急性期治疗强调滋阴降火;同时注重培养中宫、益气活血、补益脾肾等不同疗法辨证论治。吴智兵教授辨证论治血小板减少症具有独特的疗效,特将其经验介绍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常见病因为肝硬化,目前临床上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并不少见,但临床工作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极易误诊。本文对我院自1995~2004年以来收治的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2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病机特点及规律。方法: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病机理论及临床诊疗等相关性资料。结果与结论:脏腑虚损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变之源,是促发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始动因素;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是病变的关键性环节;虚瘀夹杂,最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则是病变的基本特征。临床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应树立"未雨绸缪,既病防变"的理念,以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的临床观察,协助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程度,指导临床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观察组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1组20例慢性肝炎患者,对照2组20位体检健康人,分别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细胞计数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计数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明显降低,提示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严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免疫不平衡引发的血小板被破坏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肠道菌群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探讨健脾益气方药与肠道菌群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关系,认为健脾益气类方药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改善免疫不平衡,进而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对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应用血小板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应城市血防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另抽取本院同期收治肝炎后出现肝硬化患者80例以及到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正常的健康人80例。所有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血小板检测,观察其指标变化并归纳对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检测的意义。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各项血小板检测指标中,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容等相对其它两组显著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如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大型血小板比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血小板检测中血小板计数还有血小板比容等指标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程度及是否有出血倾向,同时也能为防范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对4例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抗凝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并以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的20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定期监测血常规及凝血指标,以确定是否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反应.对其中4例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停用肝素,给以阿加曲班治疗,20 mg/d,治疗3~7 d.结果 4例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换用阿加曲班后,血小板水平恢复至入院时水平,没有发生血栓综合征,同时患者下肢肿痛症状缓解速度快、疗效好.结论 阿加曲班可替代肝素,有效预防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继发的血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中医治疗优势较明显的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但仍存在证型不统一、疗效有待提高等临床问题,《血证论》是一部关于血证的专著,其血证诊疗理论丰富、完整,结合《血证论》中血证的诊疗理论,探讨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治疗优化,希望对解决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治疗的相关临床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处理及护理对策。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178例患者行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其中7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3.9%,4例男性,3例女性。回顾分析7例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7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时间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后0.5~24h,血小板最低值为1×10^9/L,重度2例,极重度2例。结论:急诊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血小板破坏及巨核细胞产血小板不足导致,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成人ITP的年发病率为2~10/10万,儿童年发病率为4~5/10万,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乏力等,蒙医称“溢血症”,属“琪素病”范畴。奇太宝教授从医50年,采用蒙医药治疗ITP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本文收集和整理奇太宝教授治疗溢血症学术思想,总结经验,分析临床疗效,证实蒙药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药物治疗36例,内镜治疗5例,手术治疗15例.经治疗,有效54例,无效2例,有效率96.43%.结论: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产妇的护理。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例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防止出血及感染,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脾肿大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15例行LS,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15例行LS中13例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8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60 mL,2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例为术中出血,另1例为脾周粘连出血。术后2例发生胸腔积液,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平均住院8.9 d,术后3~6 d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1以上,无死亡病例。随访15例脾功能亢进消失。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的患者行LS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谢文英  张良芝 《新中医》2009,(10):113-114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的一类病症。临床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史书上早有此病诸症记述,属中医学血证、虚痨等范畴。笔者认为,精亏髓枯证是血小板减少症最根本的病机,并立益元填精生髓方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现从病理生理、辨证要点、治疗法则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