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两种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发生率。方法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术毕分别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I组:0.15%盐酸布比卡因加曲马多;II组: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加盐酸奈福泮,观察并记录术后48h内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对应时点下肢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6、12、24、36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omage评分I组各时点分别为(2.75±0.49)分、(1.51±0.42)分、(0.92±1.08)分、(0.89±0.12)分,Ⅱ组分别为(1.31±0.57)分、(0.35±0.31)分、(0.08±0.30)分、(0.06±0.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发生率I组分别为16.7%、13.3%、50.0%,Ⅱ组分别为6.7%、3.3%、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盐酸奈福泮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在运动功能恢复,降低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显示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9~60岁,采用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组(N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负荷剂量NF组予奈福泮20 mg,F组予芬太尼50μg,然后接PCA泵,NF组用0.1%奈福泮加0.0005%芬太尼;F组用0.001%芬太尼,采用CP模式给药。观察比较术后5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镇痛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整体镇痛效果良好,VAS评分小于3分;F组恶心呕吐与嗜睡的发生率高于NF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奈福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镇痛,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枸橼酸舒芬太尼和盐酸吗啡在妇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9月收治的行妇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50μg+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盐酸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100 ml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B组给予盐酸吗啡10 mg+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盐酸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100 ml PCE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术后6、12、24 h VAS评分、PCEA泵按压次数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结果术后6、12、24 h VAS评分A组分别为(3.4±1.5)分、(3.1±2.3)分、(3.0±2.1)分,B组分别为(3.3±1.7)分、(2.9±2.4)分、(2.9±2.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CEA泵按压次数A组7次,B组5次。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5.00%,B组2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舒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托烷司琼在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盐酸吗啡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吗啡、新斯的明、地塞米松和甲磺酸罗哌卡因配伍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时效.[方法]40例ASA Ⅰ~Ⅱ级妇产科手术病人,按术后硬膜外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20例.Ⅰ组(研究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吗啡2.0 mg+斯的明0.25 mg+地塞米松10 mg+1%甲磺酸罗哌卡因2 ml,Ⅱ组(对照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新斯的明0.25 mg+地塞米松10 mg+1%甲磺酸罗哌卡因2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72h内)主诉手术部位出现疼痛和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均超过72 h,显著长于Ⅱ组,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Ⅰ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两组术后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与循环功能平稳.[结论]吗啡、新斯的明、地塞米松和甲磺酸罗哌卡因配伍硬膜外应用可获得良好和持久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应用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麻醉,观察组50例应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术毕及术后不同时间产妇疼痛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h产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12、24、48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尿潴留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何向东 《现代医院》2006,6(5):46-47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为格拉司琼组,B组为氟哌利多组,C组为对照组。术毕全部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镇痛液配方为:A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加盐酸格拉司琼3mg;B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加氟哌利多5mg;C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3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毕均采用负荷量加持续量加PCA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小于B组,B组小于C组。B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C组。结论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效果显著,这种给药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自控镇痛方法 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各80例.术后镇痛PCEA组为0.3%罗哌卡因200 ml;PCIA组为芬太尼20μg/kg、曲马多6mg/kg、昂丹司琼16mg加0.9%Nacl溶液至100 ml.术后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镇痛与镇静评分、患者呼吸和血压变化、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自控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恶心、呕吐发生率:PCEA组为1.2%(1,80),PCIA组为12.5%(1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自控镇痛满意度:PCEA组(2.80±1.56)分,PCIA组(3.00±1.68)分,均达到满意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EA和PCIA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相当,但采用PCEA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因此,PCEA是开胸手术患者更为理想的自控镇痛方法 .术后镇痛单独应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均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0.15%丁哌卡因与0.15%丁哌卡因+芬太尼用于小儿硬膜外术后镇痛有效性、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或急诊手术患儿35例,行硬膜外术后镇痛,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9例,采用0.15%丁哌卡因,B组16例,采用0.15%丁哌卡因十芬太尼(2μg/ml)。比较两种配方的镇痛效果、用药量、不良反应及镇静评分。结果两种方法镇痛效果、镇静评分相同(P>0.05),而A组用药量多于B组(P<0.01);B组有恶心呕吐、尿潴留的不良反应,A组无恶心呕吐、尿潴留的不良反应;两组均有下肢麻木的不良反应,A、B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儿硬膜外术后镇痛,0.15%丁哌卡因优于0.15%丁哌卡因+芬太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择期行胸部手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者术后分别复合0.2%的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6、32 h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实际镇痛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S组术后16、32 h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镇痛不良反应中,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P<0.05),而实际镇痛时间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部手术硬膜外镇痛是安全的,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单纯应用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以PCEA(自控泵硬膜外镇痛)的方式实施无痛分娩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母婴和产程的影响。方法:将要求阴道分娩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先予1.5%的利多卡因3 ml实验剂量观察起效并无局麻药中毒及脊麻征象,连接自控泵均采取LCP模式,I组应用0.1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II组应用0.2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III组应用0.3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观察3组产妇的镇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产后产妇的满意度、产妇生命体征变化、产程、宫缩及胎心情况、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观察有无尿潴留、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分娩结束后,查阅计算机微泵记录,统计药物总用量和PCA剂量及次数。结果:使用0.15%罗哌卡因的分娩镇痛效果差,产妇满意度低;使用0.35%罗哌卡因的分娩镇痛效果好,但是产钳助产率较高;使用0.25%罗哌卡因的分娩镇痛效果好,产钳助产率较低,产妇满意度高。其他指标:①3组产妇分娩前后的血压、心率、SpO2均无明显变化;②3组新生儿Apgar1 min和5 min评分没有明显差异;③麻醉混合液总用量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CA按压次数Ⅰ组明显多于Ⅱ、Ⅲ组(P<0.01),但实际有效次数和PCA总量无明显差异;④3组产妇产程中均使用催产素增强宫缩,剂量、浓度以及用药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有1例恶心呕吐、1例尿潴留;Ⅱ组有1例尿潴留;Ⅲ组有2例恶心呕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未见其它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单纯使用0.25%的罗哌卡因用于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分娩镇痛,是安全而有效的,用药单一,便于观察,节约用药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两种术后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旨在选择一种适宜于产妇的术后镇痛方式。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50),B组为静脉自控镇痛组(n=50)。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的发生情况、24h内哺乳次数、人工喂养添加率。结果 A组VAS评分在4h、6h、12h、24h时点明显低于B组(t值分别为4.17、2.80、4.21、18.24,均P<0.01)。两组Bromage评分在2h、4h、6h、12h、24h、48h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00、0.51、1.25、0.28、0.39、0.56,均P>0.05)。 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χ^2=5.10,P<0.05),两组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61、0.84,均P>0.05)。 A组48h内母乳喂养次数明显多于B组(t=3.04,P<0.01),人工喂养添加率低于B组(χ^2=4.40,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为更适合于剖宫产的术后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2.
岳静  张毅  张咸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897-1899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罗比卡因复合吗啡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以寻求合适浓度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吗啡,用于下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8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导管分别留置于L1~2椎间隙,向上3·0cm,2%利多卡因维持术中麻醉,将上述产妇随机分为四组:①0·05%罗比卡因+0·004%吗啡(R0·05组);②0·1%罗比卡因+0·004%吗啡(R0·1组);③0·2%罗比卡因+0·004%吗啡(R0·2组);④0·125%布比卡因+0·004%吗啡(B组),每组各20例。观察产妇24h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VAS,镇静评分,PrineHenry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的变化;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延迟排气,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情况;并记录四组产妇24h内总用药量。结果: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合度四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改良Bromagescale:B组>R0·2组>R0·1组或R0·05组(P<0·05),尿潴留、延迟排气发生率B组>R0·2组>R0·1组或R0·05组(P<0·05),吗啡用量R0·05组>R0·1组>R0·2组>B组(P<0·05)。四组患者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1%、0·05%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吗啡能够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小,是一种理想的适合于下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病人59例,分为两组。Ⅰ组为镇痛组共30例,术毕以0.125%左旋布比卡因100ml,混合吗啡20μg/ml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设置为单次剂量2ml,定时20min,总量100ml,背景输注2ml/h。Ⅱ组为对照组共29例,未作术后镇痛。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4h、48h的VAS评分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6天清晨血压、心率、呼吸、SpO2及尿蛋白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4h、48h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镇痛组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尿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且未发生产后子痫。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有利于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万汶(羟乙基淀粉130/0.4)与小剂量麻黄碱联合使用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万汶与麻黄碱联合用于CSEA下剖宫产手术患者,观察其对CSEA下剖宫产手术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防治效果,用来增加剖宫产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Ⅰ组、Ⅱ组、Ⅲ组与Ⅳ组相比能够显著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发生率(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能够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发生率(P<0.05),Ⅲ组与Ⅰ组、Ⅱ组、Ⅳ组相比在麻醉后1、3、5 min有一过性心率增快(P<0.05),在麻醉15 min后(胎儿娩出后),Ⅲ组与Ⅰ组、Ⅱ组相比低血压发生率高(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相比寒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汶预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能有效预防CSEA下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恶心、呕吐、胸闷的发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漆涛  刘斌 《现代医院》2010,10(1):53-55
目的比较下腹部手术后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0):对照组术后应用0.1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作PCEA;试验组应用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作PCE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改良的Bromage分级法评估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记录镇痛质量、PCEA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镇痛质量、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0.4μg/ml,可用于术后PCEA,其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与0.15%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0.4μg/ml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择期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实验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进行术后镇痛,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方式进行术后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24h内的哺乳次数、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人工喂养添加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48h内各时间点的Bromage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0.52、1.22、0.27、0.38、0.54,均P>0.05),而实验组在4h、6h、12h、24h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4.23、2.89、4.32、18.38,均P<0.05).实验组患者48h内的哺乳次数为(15.92 ±9.06),显著高于对照组(11.12±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1);实验组人工喂养添加率为24.1%,显著低于对照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62,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对照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28,P<0.05);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皮肤瘙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816、0.626,均P>0.05).结论 临床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作为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方式比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更好,并且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吗啡对剖宫产术后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 ~Ⅱ级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和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其中试验组在取出胎儿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5 mg(用5ml 0.9%氯化钠稀释);对照组硬膜外腔注入等量0.9%氯化钠.两组均采用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术后镇痛采用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液为地佐辛25 mg+0.9%氯化钠至100ml,输注速率2 ml/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镇痛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产妇术后48 h内哺乳次数.于麻醉前、术后24 h采静脉血2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泌乳素浓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6,12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1.2)分比(3.1±1.0)分、(2.5±1.3)分比(3.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2,24,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尿潴留、下肢麻木、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术后48 h内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15.2±5.5)次比(11.6±6.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24h血浆泌乳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吗啡可以提高剖宫产产妇术后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有利于产妇哺乳,但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35岁,体重60~82.5kg,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用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用盐酸布比卡因,两组均选择L2-4间隙用针内针方法行麻醉,记录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生命体征、肌松效果、牵拉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改良Bromage评分:A组与B组比较,小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B组(P0.05);两组均未见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组出生的新生儿1 min、5 min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轻,术后患者能及早活动,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稳  李青云  石辉  徐婷  钟巍 《中国校医》2018,32(10):776-778
目的 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各种影响。方法 96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于麻醉诱导前分别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Dex5组)、10 mg(Dex10组)、15 mg(Dex15组)和生理盐水(Con组)。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4组患者术后30 min、6 h、24 h、48 h 的VAS疼痛评分,统计术后各时间段镇痛泵按压次数、计算芬太尼累计使用量,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ex5组、Dex10组、Dex15组患者术后6 h、24 h 的VAS评分及芬太尼累计用量均低于Con组(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Dex不同剂量的3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Con组(P<0.05),但不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能改善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