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3个方面。要从思想政治课、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校园文化及医德医风实践教育等途径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专业素质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维护,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培养适应社会的新型高级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生的整体医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医德素质,因为他们大多数来自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在职在岗的医务人员,无论是立足于培养成人教育医学生形成良好的整体医德素质,还是致力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力、信念力和践行力,最终都要取决于能否充分调动成人教育医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立足于成人医学生整体医德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医学伦理学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3.
浅谈医德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黄家寿,刘善玖(思想政治教研室)医德课又称医学伦理学课是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作为伦理学与医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一个边缘科学,又是医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在我国,医学院校开设这门课程起步较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医学伦理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行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和教学偏重于医德规范的教育,而疏于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和教学,应当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关于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在深化,目前必须努力解决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一个可行思路,即以我国当代医德建设为主线使教学更加贴近医德现实,以大医德观为指导,着眼于医学生医德素质整体培养,以提高医学生主体意识为起点大力吸引他们参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内涵和核心内容以及将中国传统医德结合到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教育启示,并探讨了两者相结合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将中国传统医德融合到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为人文素质教育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论医患关系认知与医学实习生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医学伦理学(以下简称医伦)教学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社会化,专业化的保障,是健全医学职业人格的催化剂。在临床实习中,医患关系是医学生学习和应用医伦知识的焦点,是医学生实现其学习主体性的载体,充分认识在医患关系。了解医患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是我们加强医学生医伦教育,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增强医学生学习医伦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认同,接受,悦纳医德理论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医德修养的自觉性,医伦教学才会有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理论课、实验课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深化医德教育与辩证法教学相结合等途径,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论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应立足于培养医学生形成良好的整体医德素质,致力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协认知力,信念力和践行力,着眼于调动医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当前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有所滑坡,主要表现在部分医学生缺乏良好的医学职业精神、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行为失范等。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医学院校在医学生的培养上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医疗市场中的不良现象对部分医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生的伦理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应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医学伦理学教育,加强对医学技术应用的伦理规范等,提高医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方法:调查71名临床实习医生的医德知识和意识;分析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德素质和社会环境因素;了解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的课程设置。结果;(1)部分临床实习医生对医德知识,概念和范畴比较模糊;(2)课程设置欠合理;(3)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德素质有待提高。结论:(1)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与组成教学组,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弊病;(2)带教老师通过培训或自学,经考核认证后,方能上岗;(3)老师应把医德教育和临床伦理学分析贯穿到各种治疗及处理操作中,在考试中,样医学伦理学病例分析;(4)医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感,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等中医药人才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医学生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伦理学教学,对于提高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增加医学生人文知识,落实医改新方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重要作用:目前医德医风不容乐观,医德教育也存在问题,医学伦理学教学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PBL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相契合,有助于增强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从而激发医学生医德理论认知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情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伦理思维和伦理决策能力。医学伦理学中PBL的实施过程包括:围绕主题,设置情境;根据问题进行分工;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集中汇报,成果交流;进行评价,集中反馈。医学伦理学PBL教学中应注意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恰当选择问题、注重组织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科学和伦理学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 ,是医学道德的科学 ,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培养合格医学生 ,不仅要注重医学知识的教育 ,而且要重视医学伦理道德的引导和培养。本文从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模式 ,旨在从理论到实践提高医学生的医德修养  相似文献   

16.
在对在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理论和现实脱节、教育方法同对象的实际脱节等缺陷。医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医学伦理学基础知识不牢、过于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轻视高尚人生观的追求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强化在校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继续加强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知识的教育,同时,特别注意要强化医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进和完善案例教学方法,加强人文哲学素质教育,培养其多方面的才能。另外,还应该加大对医学伦理学课程本身的创新性研究,使其更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使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成为一个愉悦和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有必要打造一个能够"塑造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该课程群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课程,其中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核心课程,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是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基础性、导向性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以医学伦理学为核心的医学人文课程统一于"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目标,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注重对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知、情、意、行诸要素中,医德信念因其特笥决定,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注重对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不公有利于其良好医德品质的形成和医德境界的提高,也是当前医学院校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医学伦理学课程对提升医学生医德修养与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同时上课人数过多,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以及从事医学伦理学专门研究师资较少等。需采取措施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提高医学伦理学教学质量,如增加伦理学经典著作阅读、引入翻转课堂及增加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介绍医学前辈的医德医技故事进行医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实验课教学中,结合实验与临床病例巧设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