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不同的消毒方法对医院内感染发病率及病房环境中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剂等细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原有的消毒方法精神科病房院内感染率为19.39%,主要是因病房环境中细菌含量超过卫生学标准,封闭式地管理方式及病人住院时间长等。采用新的消毒方法,降低了病房中空气、物体表面等的细菌含量,使院内感染率降至7.72%。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精神科病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了其对策。院内感染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精神科病房为封闭式管理、精神病患者一般情况差、抵抗力低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医源性因素等。认为做好卫生宣教、加强管理、改善住院环境、加强病情观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精神科病房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分析精神科封闭式病房医院发生感染的主要诱因,阐述病人、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导致院区感染的诱发途径,针对各种诱因开展控制对策,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卫生部"卫办医发[2008]130号"通知要求:加强对MDRO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对MDRO的监测,预防和控制MDRO的传播,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精神科封闭病房收住的患者大多为重性精神病,住院时间长,社会功能明显损害,缺少应有的主诉,生活懒散,自我保护能力差,而且由于患者处于封闭式管理,人员密度大,空气洁净度差,共用餐具等易反复发生院内感染,加之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继而造成MDRO感染.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菌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致使人体正常的免疫机能降低 ,机体抵抗力下降 ,易造成院内感染[1] 。因此 ,精神科病房应加大管理力度 ,严防院内感染发生。我们对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菌痢的病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5年至 1996年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患者 2 12 3例 ,发生院内感染2 96例 ,占 13 94% ,其中菌痢 18例 ,占院内感染总数的 0 6 %。发病季节为8~ 10月。感染病例均在封闭式管理病区 ,其中新入院及假出院返院 5d内发病 6例 ,以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要症状伴有暴饮暴食 1…  相似文献   

6.
院内物体表面细菌检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院内物体表面的监测是院感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其表面细菌数超过标准,就有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为了解各类物表的细菌污染情况,每月对住院部各科的多种物表不定时随机抽样1次,进行表面细菌总数的测定,并以近两年为时间段,从普通病房抽取不同材质、  相似文献   

7.
李萍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17-118
目的:调查和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 436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院内感染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住院患者中168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4.9%,感染类型以呼吸道多见,其次为胃肠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结论:依据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在加强精神科病房的消毒管理的基础上,制订具有针对护理人员与住院患者的双重对策,以减少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在治疗和护理中进行感染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精神科发生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其住院时间、发病季节、感染部位及原发疾病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影响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362例患者中共出现141例感染,占10.4%,146次感染,占10.7%,其中精神分裂症及器质性精神障碍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3.0%及14.9%;经多因素 COX 模型分析,原发疾病、住院时间及封闭式管理是影响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精神科病房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控制院内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精神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 ,给精神科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一些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6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病房的精神疾病病人 ,设观察组 (院内感染组 )和对照组(非院内感染组 )。观察组入选标准 :①符合CCMD— 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 ;②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原则[2 ] ;③入院时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时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共入组 78例 ,男 41例 ,女 3 …  相似文献   

10.
加强陪侍人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组织落实、开展必要的监测和严格管理三个环节入手。尤其对于普通外科而言,护理人员对陪侍人的管理在三个环节中起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护理人员对陪侍人的管理在控制院内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数量陪侍人病房内空气中细菌数量的检测,来探讨陪侍人的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空调机对医院病房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病房使用空调机的利弊,方法:选空调病房和非空调病房各42间,测定微小气候和空气中细菌总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空调病房的温度,湿度,风速,可吸入法,空气消毒前1h细菌总数等指标优于非空调病房,但二氧化碳浓度,离子浓度,空气消毒后3h细菌总数等指标较.结论:病房用空调机后,可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病房的微小气候,降低可吸入尘浓度,提高病房的空气质量,但连续长时间使用,则会引起病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细菌总数升高,离子浓度降低,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在普通内科病房的动态消毒效果,为病房空气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普通内科病房在动态状态下进行细菌检测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并就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动态状态下,病房关门关窗并开启空调机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前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显著高于消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在开门开窗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内科病房在关门关窗并开启空调机动态状态下,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可以降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改善房间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紫外线及自然通风消毒改善呼吸科病房空气质量的效果,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呼吸内科4个病房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比较三种消毒方式有效消毒后,病房空气细菌总数。结果消毒前,各组空气细菌总数无统计学差异,消毒后,不同消毒方式各时间点空气细菌总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空气消毒机组及紫外线组空气消毒质量明显优于自然通风组,但空气消毒机组与紫外线组间,消毒后各时间点空气细菌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能有效改善病房空气质量,运用效果优于自然通风消毒,运用环境优于紫外线消毒,不仅安全可靠,而且使用灵活,不影响各项医疗操作,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4.
医院病原体种类繁多,细菌毒力强,很多细菌呈高度耐药性;而人又往往存在一些易感因素,因此,病原体可以通过环境媒介侵入机体,引起感染。为了减少和控制这种感染,我们在有关人员的配合下,通过细菌培养的方法,对医院内的空气及各种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和细菌种类进行了检测,找出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达到了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控制院内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精神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给精神科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一些临床参考依据,作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有卧床病人时母婴同室病房的空气消毒。方法利用平板沉降法采样培养法,对食醋消毒母婴同室病房空气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用浓度为25g/L的食醋3~10ml/m3加热熏蒸30 min,母婴同室病房在行食醋熏蒸前细菌数为400~800 cfu/m3,而消毒后细菌数为75~150 cfu/m3。结论母婴同室病房使用食醋熏蒸法进行空气消毒可降低病房菌数,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房消毒状况,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中心医院新生儿病房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进行抽样监测。结果采集标本54份,其中4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医护人员手1份,磅秤1份,空气2份,另检出多个样本细菌总数超标。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病房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全面提高消毒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帮助制定个性化环境消毒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设作实验对象,按照不同时间段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环境微生物学分布情况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消毒方案,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空气消毒改善效果。结果 实施消毒监管后,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明显降低。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可以用于病房空气环境消毒方案的调整,从而改善病房消毒效果,避免致病菌的传播,对由空气传播的医院感染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多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新生儿本身免疫功能就不成熟,失去赖以依靠的母体,并处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环境中,使用多种抗生素,侵人性操作,环境细菌不合格等,故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人群高,对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对易感新生儿进行防治,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监测管理,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本文就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9月入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4个老年病房住院治疗的老年精神患者共330名,其中2个病房169位患者作为干预组,另外2个病房161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应用自制医院感染调查表来统计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院感阳性率为14.2%,而对照组院感阳性率为31.7%,两组院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控制住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