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2014年初,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发布了《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1],对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注血小板提出的建议有:"首选与受血者ABO/Rh D血型同型血小板输注;在紧急抢救患者生命时,发现患者血型难以判断或血小板供应短缺时,可以选择不同血型的单采血小板输注;输注不同血型的单采血小板,应选择抗-A、抗-B效价≤64的供者,儿童应尽量减少血小板中的血浆量"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稀有血型抗体可引起急性或迟发性输血反应,当患者产生此类抗体时如不能及时得到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将危及生命健康。当临床上患者危急需要输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配型相合的血小板时,无法及时找到血源库存或供者,可能会耽误临床输血和治疗,甚至造成血液输注无效或者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临床标准是指患者两次连续输注足量随机ABO同型血小板或者在两周内3次输用血小板都没有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我国目前是在ABO血型相合的前提下随机输注血小板,即所谓的“盲输”,多次“盲输”会使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从而导致PTR。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建立已知HPA基因型血小板供者库,开展相同HPA基因型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防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解决血小板无效输注.应用PCR-SSP技术对血小板献血者和患者进行HPA基因分型,采集与患者ABO血型及HPA基因型相同血小板制剂,再加以固相凝集法配型相合后输注.结果表明,牡丹江地区HPA血型分布的遗传特征具有本地区人群特点,具有最高杂合度的是HPA-15,其次是HPA-3.采用ABO血型及HPA基因型均相同加固相凝集配型相合血小板输注有效率94.4%.采用ABO血型相同随机血小板固相凝集配型相合输注有效率77.8%.结论:牡丹江地区HPA血型分布的遗传特征具有多态性,采用血小板HPA同基因型供者采集加配型输注可防止血小板免疫性抗体及输注无效的发生,采用ABO同型随机血小板加配型输注是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防止输注无效发生的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已有了地方性应用专家共识,但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不普及,使得临床普遍担心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致国内ABO非同型血小板应用较少,特别是紧急抢救没有同型血小板时也不使用。本文介绍了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概念、血小板上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国内血小板供需现状,阐述了国内外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提出了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指导建议,为ABO非同型血小板国内临床输注提供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初,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发布了《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1]),对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注血小板提出的建议有:"首选与受血者ABO/RhD血型同型血小板输注;在紧急抢救病人生命时,发现病人血型难以判断或血小板供应短缺时,可以选择不同血型的单采血小板输注;输注不同血型的单采血小板,应选择抗-A、抗-B效价≤64的  相似文献   

6.
血浆输注可补充各类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在大出血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用型血浆和低效价O型全血能够提高大出血患者紧急输血的时效性和血液成分的可及性,ABO不同型血浆输注策略逐渐在国外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ABO不同型血浆输注分为主动输注和被动输注,主动输注的血浆主要包括AB型血浆和A型血浆;被动输注是以低效价O型全血和不同型单采血小板的形式输注不同型血浆,这些ABO不同型血浆输注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溶血风险和循环免疫复合物风险。因此,理解ABO不同型血浆输注产生的风险,权衡急救输血过程中ABO不同型血浆输注策略带来的收益,是一个值得关注并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例ABO血型次侧不相合二次异体肾移植术后,引起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血清学特点及临床输血策略。方法血型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效价测定、交叉配血选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法进行试验,同时选用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放散试验、交叉配血。结果供者血型为O型,患者血型为B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热放散表明患者产生IgG抗-B,与O型辐照洗涤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输注效果良好。结论 ABO非同型肾移植术后,应警惕发生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需输血治疗时应选择与供者血型相符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8.
儿童患者ABO血型不合单采血小板的输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儿童患者ABO血型不合单采血小板输注进行分析,探讨供受者间血小板ABO血型不同输注的可能性,以期提高患儿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单采血小板ABO血型不合输注的患儿111例,计算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采用Х^2检验分析ABO血型不同单采血小板的输注疗效。结果儿童患者中,ABO血型不合单采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78.4%,其中主侧相合的输注有效率为77.4%,次侧相合为87.8%,主次不合为37.5%。Х^2=10.06,P〈0.01,三组不相合的输注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患者中ABO血型不同的单采血小板输注应尽量选择次侧相合(血浆相容)的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例A_3亚型患者输注交叉配血相合血液后出现抗-A_1的情况,探讨ABO血型亚型输血原则。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试管法及吸收放散等检测方法确定1例A_3亚型患者,按照相容性输血原则,在交叉配血相合的情况下给予A型红细胞输注,6 d后再次输血时复查其血型。结果:患者定型为A3亚型并予输注A型红细胞,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但于输血后第6天,患者产生抗-A_1。结论:对于ABO血型亚型患者,建议在非急救用血时选择供者红细胞抗原种类等于或少于患者自身的血液,避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以便患者在紧急用血时可有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红系造血的影响。对16例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移植患者的ABO血型,IgM和IgG抗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6例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均恢复造血功能,与ABO血型相合组比较,ABO血型不合组在粒细胞植活时间、血小板植活时间无差异,但红系重建时间明显延长;ABO主侧不合与双侧不合受者抗供者凝集素消失时间与红系恢复时间有相关性。结论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会导致红系造血迟缓。移植前用供型血浆置换法或输注供者红细胞来中和受者体内抗供者红细胞的凝集素能缩短红细胞植入时间,减少红细胞的输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A2型M2白血病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探讨适合此类亚型患者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策略,提高输血疗效。方法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本院2017年4月收治的1例M2型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白血病患者的血型进行血型参比试验,同时对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并用血型血清学方法为该患者筛选适宜输注的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果根据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结果确定该患者为A2亚型,基因型A02/O01;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阴性,血浆中存在抗-A1。在病程期间共进行输血治疗32次,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16次(34 U)和A型血小板16次(16 U),输血后试验数据及临床表现提示输血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输血后无畏寒、寒颤及发热等不良输血反应。在后期治疗中,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输血前比较,抗-A1并未检出。该患者ABO正反定型不一致与疾病无相关性,化疗会降低血液中抗体的含量;A2型患者输注A型血小板和O型洗涤红细胞可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结论 ABO血型鉴定时,应该坚持正、反定型结果一致的判定原则,对于不符合此原则的标本应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对于可能因血液疾病造成抗原减弱而影响ABO血型定型的患者,在ABO血型确定以前有输血治疗需求的,应采用最严格的输血标准,以保证输血疗效,避免意外抗体的产生而影响后续的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Rh阴性血型患者输Rh阳性血浆有无不良反应,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输血,对我科收治的6例Rh阴性患者每日或隔日输注ABO同型Rh阳性血浆1次,200~400ml/次。6例患者未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亦未产生抗D抗体。提示Rh阴性血型患者输Rh阳性血浆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区导致临床输血交叉配血不相合产生的原因,为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拯救病人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06-2013年番禺、南沙两区各医院因交叉配血困难而送检的标本745例检测结果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结果:ABO血型不合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15例、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33例,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151例。其中ABO血型不合引起配血不相合的A亚型12例,B亚型3例;不规则抗体引起配血不相合分别是:自身抗体57例,药物抗体7例,同种特异性抗体87例.分别为:抗-E31例、抗-cE12例、抗-c5例、抗-Ce1例、抗-M10例、抗-Mur9例、抗-E伴抗-Mur3例、抗-Le^a 5例、抗~Le^b 3例、抗-P16例、抗-Jk^b 2例。结论:本地区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主要是同种不规则抗体,异常血浆蛋白次之,最后是ABO亚型。同种不规则抗体以1K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主,抗-E比例最多;建议交叉配血试验不配合时,应考虑ABO血型定型是否错误,排除异常血清蛋白影响,开展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建立Rh系统数据库,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BO主侧、次侧配血不合的血小板在特殊紧急情况抢救用血时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特殊紧急情况抢救用血患者295例,依照ABO主侧、次侧配血是否相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数据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止血效果与交叉配血相合的关系。结果特殊紧急情况抢救用血时ABO主侧、次侧配血不合和配血相合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7%和2.45%,输血有效率分别为63.63%和68.10%,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有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情况紧急抢救可输ABO血型不合的血小板,但疗效低于ABO同型输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紧急抢救时机采血小板ABO血型非同型输血情况及输血前后患者主要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在紧急抢救情况下血小板非同型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实施机采血小板ABO非同型输血的病例资料,综合观察输血前后患者病情变化、凝血指标改善与否以及患者转归情况,对非同型输血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7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21个机采单位,供者血型AB型11例、A型5例、B型4例及O型1例。输血前、后患者主要凝血指标Plt [(39.53±9.55)×10~9/L、(46.29±8.20)×10~9/L]、PT [(16.38±1.21)s、(15.08±0.85)s]和血栓弹力图凝血反应时间R [(8.39±0.58)min、(8.03±0.56)min]值比较无差异(P0.05);APTT [(68.71±7.02)s、(53.34±4.31)s]和血栓最大幅度MA [(44.16±2.61)mm、(55.37±2.43)mm]输血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及凝血指标改善与否,综合评估血小板输注有效率70.58%,所有病例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紧急救治或抢救患者生命时,若无同型血小板储备或患者血型难以及时准确鉴定,进行非同型机采血小板输血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给心脏外科病人输注ABO血型不合的血小板造成急性血管内溶血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在已报告9例相似病例,发病率或死亡率值得重视。在最近4年中,有5例由于输注ABO血型不合的血小板制品发生不幸的病例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报告。特别是血小板制品含有少量血浆时,非O型患者短时间内接受多分无血型特异性血小板会因被动输入抗-A1和抗-B发生血管内溶血危险。为避免病人发生血管内溶血,输注血小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BO同型及3种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各系植入的影响,为患者优化移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70例,ABO同型18例,ABO血型不合52例,在确保对比组患者年龄;性别;供/受者亲缘关系;疾病诊断;移植前骨髓造血功能状况;HLA相合情况无差异的情况下,对比分析患者粒系、红系、巨核系植入时间,移植后3个月内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量,ABO血型不合的血型开始转化时间、转化完成时间等指标。研究以上指标在ABO同型及3种ABO血型不合移植中有无差异。结果 70例患者中,ABO同型18例,粒系植入时间12.0(11.0~16.3)d,红系植入时间41.5(35.0~49.0)d,巨核系植入时间19.0(16.0~22.5)d。ABO血型不合52例,移植后血型开始转化时间28.0(22.5~44.0)d,转化完成时间105.5(85.0~141.8)d,粒系植入时间14.5(12.0~16.0)d,红系植入时间61.0(39.5~85.0)d,巨核系植入时间23.0(18.0~31.0)d。ABO同型相较ABO血型不合(主要/主次要双向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红系植入时间缩短(P<0.05),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量减少(P<0.05),粒系、巨核系植入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BO血型主要不相合、次要不相合、主次要双向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血型转化时间,粒系、红系、巨核系植入时间,红细胞、血小板输注量均无差异(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优先选择ABO同型供者,在缺乏同型供者情况下,优先选择次要不相合,其次主要不相合、主次要双向不合供者。  相似文献   

18.
同型输注是输血的基本原则,本院1例患者鉴定血型为A型RhD(-),由于紧急情况下缺乏同型血液,考虑输注A型RhD(+)血液,对该患者的输血相关检查及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严重颅脑外伤、休克入院,申请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鉴定血型为A型RhD(-),抗体筛选试验阴性。由于紧急情况下缺乏同型血液,考虑输注A型RhD(+)血液,交叉配血试验均相合。患者在入院当天及第4、6、11天均输注了A型RhD(+)悬浮红细胞,输注后无输血反应。患  相似文献   

19.
1 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接受ABO不配合的血小板输注后引起了急性血管内溶血,伴室性心动过速。已报道有9例患者在类似情况下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至死亡。近4年来,美国FDA已收到5例由于输注ABO血型不合的血小板制品引起的事故。对于非O型患者,在短时间内多次接受的非特异血型的血小板,尤其含有少量血浆的血小板,被动输入了抗Al或抗B,有引起血管内溶血的危险。为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高效价冷抗体干扰血型鉴定时实验室有效处理措施及其输血策略。方法产生超高效价冷自身抗体的淋巴瘤患者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困难,45℃热放散不能有效处理患者红细胞的自凝和血清中的冷抗体。最终应用ZZAP试剂处理患者红细胞进行ABO血型正定型及Rh表型检测,应用2-Me试剂处理患者血清后抗球蛋白法进行ABO反定型检测;交叉配血使用试管盐水法及抗人球蛋白法,临床输血时保温输注。结果患者红细胞经过ZZAP试剂处理后鉴定结果为ABO血型为B型、Rh表型为DCCee,患者输注4U B型DCCee表型洗涤红细胞后,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无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ZZAP法可以有效处理超高效价冷自身抗体导致的红细胞自凝,准确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通过保温、缓慢输注ABO及Rh同型洗涤红细胞,有效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