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并建立非4°C条件和特殊环境中,血液保存技术和实验方法,以适应我军高科技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后勤保障能力.结果表明,非4°C条件血液保存有效期可达1~2周,打破了以往认为非4°C条件血液不能有效保存的禁区,拓宽了血液保存研究领域,为深入血液保存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温天气条件下血液保存为战时血液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0名健康献血者全血各200ml,每袋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后平均分为3袋,分别标记为A组、B组和C组,A组置室外自然温度保存,B组同样条件保存3d后放入4℃冰箱继续保存,C组置4℃冰箱保存,分别监测ATP等保存指标,以C组保存末期(临界)ATP为指示点确定各组保存有效期。结果:悬浮红细胞可在室外26.2℃-36.3℃环境保存4d,若保存3d后再置于4℃条件可继续保存7d。结论:高温天气环境中红细胞可及时有效地进行储运,使伤员得到快速有效的输血救治。  相似文献   

3.
常温条件血液保存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常温条件血液保存实验研究①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刘景汉骆群欧阳锡林王青梅李锡金关键词血液保存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457.12目前,血液保存有两种温度,即4°C(2~6°C)和低温(-80°C~-196°C),对这两种温度保存的血液,作者曾较全面...  相似文献   

4.
野战条件血液保存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适应现代战争所致伤员输血救治的需要。现行的 4℃条件保存血液 ,难以达到野战条件下救治伤病员的需求。而输血是现代战争中伤员救治的重要手段。历次战争显示 :伤后 2~ 4h因战伤流血致死的伤员占死亡总数的 5 0 % 〔1、2〕。研究非 4℃条件血液保存 ,切实有效地为战时或平时伤病员救治提供足够的血液。关于非 4℃条件保存血液国内外尚无报道。作者从寻找新型血液保存添加剂入手 ,对野战 (常温 )条件下保存血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3〕。1 材料与方法  采集 10名健康捐血者血液各 2 0 0ml( 10 0ml×2 ) ,以实验组保养液和ACD保…  相似文献   

5.
在25℃条件下保存血液对有效期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血液通常储存于4℃环境中,而25℃环境中储存血液国内外未见报道。由于野战条件下伤病员输血救治的卫勤保障的急需,研究非4℃条件下保存血液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军卫勤保障亟待解决的问题。1材料与方法1.1以ACD保存液采集10名健康捐血者的血液各200ml,每袋混匀后分装成100ml两袋,分别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先置于4℃储血冰箱保存,保存1周时,将实验组的血液取出再放25℃恒温箱24h,再放回4℃冰箱继续保存。然后分别对新鲜和保存各阶段的血液,进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测定三磷酸腺苷(ATP…  相似文献   

6.
液状保存血液红细胞保存损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温度对血液液状保存时保存损害机制的影响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取10名健康献血员静脉血,混合于CP2D-A保存液中,均分为2组,保存于0℃和4℃环境条件下,分别于设定的时间(第21到和第42天)以shafiq-UR-rehman法检测膜磷脂,同步法检测Na^ -K^ -ATP酶、纯化PDE法检测CaM、分光光度法检测LPO等指标。结果表明,固定温度条件下随时间的延长血液过氧化反应增强,保存损害作用增加;同一时期内保存损害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减轻,以4℃组血液老化最明显。提示血液保存损害作用随保存期的延长而增强,随保存温度的降低而改善,0℃组保存血液的质量优于4℃组。  相似文献   

7.
保存前白细胞过滤对血液保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存前的白细胞去除是否会增强血液保存中红细胞的抗损伤能力 ,目前仍无统一的看法。起初 ,人们认为白细胞在保存过程中的降解可能会释放一些酶类 ,对血液成分造成损害。然而 ,保存前的白细胞过滤似乎对血小板的保存损伤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过滤后血小板与未处理的血小板的多项指标没有差别。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全血经去白细胞处理后不同阶段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 ,初步探讨白细胞过滤对血液质量及血液保存效果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选择 7名健康献血者。CPDA保存液常规采集其血液 2 0 0ml,混匀均分成滤过组和对照组。滤过组于采血后 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用血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无偿献血制度的实施,血液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血细胞保存技术对调节临床合理用血、稀有血型输血、骨髓干细胞移植、肿瘤治疗以及战备贮血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血液保存过程中红细胞对氧的结合及释放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
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1560例输注低温保存血小板的临床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急性白血症53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85例;化疗和放疗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253例;围手术期患者438例;DIC、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8例。输注的低温保存血小板保存时间为1周~8个月居多,保存时间最长13个月。输注的血小板基本上末经洗涤。结果显示,输注低温保存的血小板具有升高血小板作用和显著的止血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低温保存血小板在临床应用中,从数量保证、供给形式和及时有效等方面都是其他方法获得的血小板所不能比似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以十四烷作为相变材料的新型恒温运血箱对血液保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冷藏冰箱作为对照,将红细胞放置于血液冷藏冰箱和相变材料运血箱中,在外界环境温度为-20℃的条件下,分别于0、24、48和60 h取样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在外界环境温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分别于0、24、48和72 h取样检测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悬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钾含量、血钠含量等指标。结果根据十四烷的贮热容量及运血箱尺寸,设计模拟在高温(30℃以上)和低温(-20℃)条件下,运血箱内温度维持在1~10℃的时间分别为72和60 h。在验证实验中,当外界环境温度为-20℃时,运血箱内红细胞保存时间达到60 h,血红蛋白含量为136.33 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外界环境温度为35℃时,运血箱内红细胞保存时间达到72 h,红细胞悬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为0.33 g/L,红细胞变形系数为0.26,血钾、血钠浓度分别为6.38和145.37 mmol/L,均符合国家标准,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相变材料制备的新型恒温运血箱在无电力供应、无冰的条件下,于低温和高温条件均对红细胞具有良好的保存效果,适宜血液运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试图通过低能量He-Ne激光照射的方法探讨改善库存血质量的可能性。方法 用低能量He-Ne激光照射分为实验及对照组的献血员血标本,每天1次,连续5天。并于采血后0、3、7、14、21天测定认流变学指标和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结果 全血粘度照射后维持在照射前水平并显著低于对照值。血浆粘度也显著低于对照值,全血还原粘度变化不显著。红细胞变形指数则比照射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和照射前比下降显著。结论 低能量He-Ne激光照射可显著改善贮存血血液流变学特性并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14.
全小肠获取与保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模拟临床尸体供肠的小肠移植,以猪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供肠的获取,保存与移植的方法。供体小肠系用低温(0-4℃)乳酸林格液保存,肠腔以4℃0.5%甲硝唑溶液100ml冲洗,供肠热缺血时间8min(5.8-9.4min),冷缺血时间185min(170-205min),移植小肠的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门静脉吻合,血管吻合,血管吻合成功率83%。对小肠移植的某些问题,如供体小肠获取及保存,静脉  相似文献   

15.
输血前血液5项传染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分析了 13884例病人输血前 5项传染病指标 ,发现 5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是 15 .4 %。说明输血前检查是预防输血感染疾病和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血液保障任务,可检验和磨炼军队血站队伍,有效提高战时血液保障能力。本文报告了某军队血站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遂行血液保障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高温条件下葡萄糖在全血中的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自体血液回收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液氧合和乳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回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回收组术中应用血细胞回输仪进行血液收集、回输,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前、术毕及术后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摄取率(ERO2)以及动、静脉血乳酸(LacA、LacV)的变化。记录患者术中回收血量,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血浆用量。结果手术开始至术后24h内回收组输注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血浆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回收组术毕PaO2、PvO2、SvO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回收组术毕及术后24 h ERO2以及LacA、LacV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能及时回收失血,维持有效循环,明显改善血液氧合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放置时间和温度对Beagle犬血浆凝血指标测定的影响。方法 Beagle犬血浆分别放置于室温(25℃)和冷藏(4℃)条件下,于不同放置时间(0,2,4,6h)采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雌雄动物间PT、APTT检测结果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在室温(25℃)条件下,PT和APTT在4h内稳定;在冷藏(4℃)条件下,PT在2h内稳定,APTT在4h内稳定。结论 Beagle犬的PT和APTT测定应在室温条件下4h内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