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树胶脂毒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对Wistar胎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行原代培养,采用100 nmol/L浓度的树胶脂毒素对培养的神经元进行处理,运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形态学分析法,观察树胶脂毒素对神经元存活及形态的影响.结果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呈簇状聚集明显,细胞轮廓增强,胞体缩小,突起断裂或变短甚至消失.结论 100 nmol/L浓度的树胶脂毒素对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6):481-486
论著中药胃肠舒片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血浆胃动素、P物质和生长抑素的影响…郭金秀,刘孟安,王连文,等(1)人参皂苷Rb1对胎鼠背根神经节损伤的保护作用…………………………王利民,赵冬梅,栾华梅,  相似文献   

3.
人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卒中的中药方剂中,其代表成分之一的人参皂苷Rb1是一种人参二醇系皂苷单体。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b1能够通过对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氧化应激损伤、炎症与细胞凋亡减少神经元损伤,通过增强神经元网络重塑和调节信号通路等方式促进神经修复,已证实人参皂苷Rb1治疗缺血性卒中发挥脑保护作用,是一种有临床应用潜力的候选药物。本文就人参皂苷Rb1治疗缺血性卒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对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谷氨酸(Glu)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胎鼠DRG神经元分散培养48?h后,用Glu(200?μmol/L)造成神经元损伤,并同时给予IGF 1(10?nmol/L),观察添加IGF 1和未添加IGF 1孵育的Glu损伤的神经元的活细胞生长状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检测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结果用IGF 1孵育的神经元生长状况良好,凋亡率、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均低于无IGF 1孵育的标本。结论IGF 1可通过减低钙离子内流,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Glu损伤的DRG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参皂苷Rb1抗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缺氧损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1对脑缺氧状态下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19 d的SD胎鼠脑作为取材对象,经过条件培养基纯化培养,建立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体系;选用人参皂苷Rb1作为干预药物,通过MTT法观察缺氧环境对海马神经元生长活力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胞内caspase-3活性表达;通过TUNEL法观察缺氧环境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胞内AT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缺氧组相比,Rb1提高了经缺氧损害致凋亡的海马神经元生长增殖活力;对缺氧诱导的海马神经元caspase-3活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减轻因缺氧降低的胞内ATP水平.结论 人参皂苷Rb1能够减轻缺氧诱导的细胞损害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脱氧肌苷(didanosine, ddI)对分散培养的胎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分散培养的胎鼠DRG神经元用不同浓度的ddI (1μg/mL, 5μg/mL, 10μg/mL, 20μg/mL) 孵育,对分散培养的DRG神经元用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 MAP2)免疫荧光标记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观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改变。结果分散培养的胎鼠DRG神经元用ddI孵育3d后,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减少和长度变短,而神经元的胞体的大小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ddI可直接影响分散培养的胎鼠DRG神经元突起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磷脂酰肌醇3位羟基激酶(PI3K)的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研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绞股蓝皂苷(GPs)拮抗谷氨酸(Glu)诱导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氧化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14~15d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用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和总Akt的表达,分析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GPs拮抗Glu诱导神经元氧化性损伤中的作用。结果 GPs可抑制Glu诱导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氧化性损伤,使神经元存活率上升,凋亡率降低,磷酸化Akt表达增加,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明显抑制了GPs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论绞股蓝皂苷激活了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拮抗谷氨酸诱导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氧化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在谷氨酸损伤后,细胞活力变化及细胞损伤的方式,初步探讨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机制。方法:通过MTT,观察不同浓度(62.5μM、125μM、250μM、500μM)的谷氨酸损伤后不同时间(6 h、12 h、18 h、24 h)海马神经元活力的变化。经相差显微镜观察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胞体及突起的影响。通过TUNEL、Hoechst染色比较正常培养组和损伤组的凋亡率,分析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结果:MTT结果显示,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有兴奋毒性,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作用逐步增强,至500μM达峰值,随着损伤后孵育时间的延长,海马神经元活力逐渐下降。TUNEL和Hoechst染色结果也显示,125μM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有兴奋毒性,主要引起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结论: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有兴奋毒性,且这种作用呈现剂量相关性。中等剂量(125μM)谷氨酸损伤主要引起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A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经Aβ淀粉样蛋白损伤建立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β淀粉样蛋白诱导损伤对照组(损伤对照组)、Rb1低剂量组(10 mg/L)、Rb1中剂量组(50 mg/L)及Rb1高剂量组(100 mg/L),应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生长增殖活力,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化学发光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内caspase-3活性。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对照组和Rb1低、中及高剂量组神经元生存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损伤对照组下降最明显;与损伤对照组比较,Rb1中、高剂量组神经元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对照组、Rb1低、中剂量组的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损伤对照组增加最明显;损伤对照组与Rb1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对照组caspase-3活性与Rb1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对Aβ淀粉样蛋白诱导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IL-1β对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C)神经元Na^+电流的影响,探讨IL-1β对神经细胞的电生理作用差异性。方法实验采用全细胞电压钳记录,研究不同浓度的IL-1β对大鼠DRG细胞电压门控Na^+电流的调制作用。结果(1)DRG的Na+电流存在三种类型,TTX-S型、TTX-R型和同时有两种同时存在。(2)IL-1β在低浓度(0.1ng/ml)时抑制TTX-S型电流,而在高浓度(10ng/ml)时则促进TTX-S型电流。结论:神经系统中存在的IL-1β基础分泌可以通过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参于神经元兴奋性调IL-1β水平的异常增加对钠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对防止损伤导致的神经元去极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志洋  王玉英  王文挺  胡三觉 《医学争鸣》2004,25(20):1825-1827
目的:检测损伤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持续性钠流(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 Inap)并研究其与阈下膜电位振荡的关系. 方法: 术后3~6 d慢性痛大鼠模型背根节急性分离,消化离散成单细胞,对中小型DRG神经元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 结果: 电压钳下,钳制电位在-80 mV,给予斜波去极化到-30 mV时,细胞产生一持续时间150~200 ms,幅值89~200 pA的持续性内向钠流,且对100 nmol/L TTX敏感.电流钳下,产生阈下膜电位振荡的细胞,给予100 nmol/L TTX后,振荡消失.结论:在受损DRG神经元上检测到的持续性钠流可能是产生阈下膜电位振荡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BTXA)对慢性压迫背根节(DRG)神经元(慢性神经痛模型)的自发放电和交感-感觉耦联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纤维记录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方法,在受损DRG上加BTXA,观察BTXA对DRG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电刺激腰交感神经干,观察交感刺激对受损DRG神经元放电的调节作用,静脉注射BTXA后,再观察交感刺激对受损DRG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 慢性压迫DRG神经元有丰富的自发放电,47个受损DRG神经元放电对无钙人工脑脊液有显著的兴奋反应,但BTXA对这些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无影响.64%的受损DRG神经元对腰交感神经干电刺激有反应,交感刺激对受损DRG的这种作用可被静脉注射BTXA所阻断.结论 BTXA对慢性压迫DRG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无影响.在慢性压迫DRG神经元上存在交感-感觉耦联现象,BTXA可以阻断这种交感-感觉耦联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人参皂苷Rb1和Rg1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ginsenoside)Rb1和Rg1(GRb1,GRg1)对海马神经元突起生长及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S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正常组、Rb1组、Rg1组、Rb1+API-2(Akt抑制剂)、Rg1+API-2、Rb1+PD98059(MEK抑制剂)和Rg1+PD98059组,培养1d,用免疫染色观察神经突起的生长。加入Aβ25—35制备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损伤组(AB组)、Rb1组、Rg1组、Rb1+API-2、Rg1-I-API-2、Rb1+PD98059和Rg1+PD98059,培养48h,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活细胞与凋亡细胞。用Elisa观察培养上清液里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nerve growth factor,NG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neurotrophin-3,NT-3)。结果Rb1和Rg1组神经突起生长高于对照组(P〈0.05);API-2和PD98059显著抑制了Rb1和Rg1诱导的神经突起生长(P〈0.01),API-2的抑制效果强于PD98059;Rg1+API-2组BDNF高于对照组和Rg1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1组NT-3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Rb1+PD98059组的NGF高于Rb1组。Rb1和Rg1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显著低于损伤组(P〈0.01);PD98059和API-2阻断了Rb1和Rg1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P〈0.01);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1和Rg1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起生长及抵抗A1325—35损伤,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其机制与Akt和ERK1/2的信号通路激活有关,与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无关。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pain caused by nerve injmp can be exacerbated by sympathetic shmulation (SS) or injection ofnorepinephrine (NE), and it can be relieved by sympathetic blockll]. Sympathetic--sensory coupling has beenobserved in periphery nerve ligation and tlansection models in rat[2'3]. The chm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t ganglion (DRG) model (CCD model) ndndcs the Pathologycourse of low back Pain and ..iati..[4]. Thus, we studiedthe sympathetic modulation of activities of injured DRGneume by sy…  相似文献   

15.
毕辉  杨浩  杜亮  胡三觉 《医学争鸣》2001,22(6):489-492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海人藻酸 (KA)兴奋性毒素损伤的细胞模型 ,研究 GDNF对损伤的背根节神经元的不同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 GDNF对神经元作用机制 ,表达产生及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 ,用 N1无血清分离培养背根节神经元 ,再用 5μm ol· L- 1 KA作用 6~ 8h ,加上含有 GDNF的无血清培养基 ,继续培养 2 4h,然后用MTT法检测反映细胞的活性 ,胎盘蓝染色记数、细胞总蛋白测定以及形态学观察突起的生长状况 .结果  1细胞活性 A值 :GDNF+KA(0 .0 32 8± 0 .0 0 6 ) ,KA(0 .0 2 85± 0 .0 0 75 ) ,GDNF (0 .0 398± 0 .0 0 2 ) ,Blank(0 .0 41± 0 .0 0 2 ) (P<0 .0 5 ) ;2活细胞数相应为 GDNF+KA (6 0± 4.4) ,KA(35 .7±2 .2 ) ,GDNF (5 9.3± 3.6 ) ,Blank (5 7.7± 2 .9) ;3细胞的总蛋白分别为 GDNF+KA (70 .3± 9.2 ) (P<0 .0 1) ,KA (49.0± 3.7) ,GDNF (75 .0± 7.3) ,Blank (6 8.0± 5 .5 ) (P<0 .0 1) ;4突起长度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明显 ,GDNF组与空白对照组不明显 .结论 在正常无血清体外培养情况下 GDNF对DRG神经元作用不明显 ,在 KA兴奋性毒素损伤后 ,对细胞的活性、存活及总蛋白合成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但对突起的生长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MPK激动剂AICAR对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对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构建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OGD模型,在正常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加入对照溶剂和AICAR(0.5 mmol/L),后给予OGD处理,在复氧第12小时通过ELISA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磷酸化p38的蛋白表达;再将上述对照组和AICAR组OGD处理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加入OGD损伤后的原代培养神经元中,通过LDH检测及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AICAR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在原代培养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OGD损伤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AICAR组显著地降低了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P<0.01),抑制p38磷酸化,且明显降低了缺糖缺氧造成的神经元损伤(P<0.01),促进损伤的神经突起修复。结论:AICAR抑制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对OGD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年猫部分去传入后备用背根节内神经营养素-3对节内神经元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 切断L1、L3、L5和L7背根.术后第7d摘取L2、L4和L6背根节做分离细胞培养。对正常背根节、备用背根节和备用背根节加抗体封闭3个实验组中神经元存活、突起生长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备用背根节组存活细胞和细胞微团数目以及神经突起长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抗体封闭组。结论 备用背根节内神经营养素-3对节内神经元有维持存活、促进突起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ACh)对大鼠慢性压迫背根节(DRG)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纤维记录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方法,在DRG慢性压迫模型上观察ACh对受损DRG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受损DRG神经元有丰富的自发放电,77.9%有自发放电的受损DRG神经元对ACh有反应,其中反应类型有单纯兴奋和先兴奋后抑制两种形式,而且反应的幅度随ACh浓度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结论在慢性压迫DRG神经元有大量的自发放电,ACh可明显影响受损DRG神经元的自发放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