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出院时常规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定时进行电话随访,1年后对两组患者从饮食方面、服药方面、功能锻炼方面、护理人员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正确饮食、遵医嘱服药、日常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安全管理5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安全管理,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2016 年12 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25 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67 例患者归为研究组(67 例),未合并MS 的158 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血脂、血压、血糖及β-淀粉样蛋白(β-AP)数据,比较两组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发生率,出院前测定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MoCA),判定VCI 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VCI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β-AP、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2 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多发病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前MoCA 总分低于对照组( P<0.05),出院前VCI 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多发病灶及MS 组分数目是缺血性脑卒中继发VCI 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其中,伴MS 数目越多、年龄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继发VCI 的风险越高(OR>1)。结论 MS 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高于未合并MS 患者,合并MS 是缺血性脑卒中继发VCI 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嘱患者定期随诊;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电话、上门随访,责任护士给予疾病相关知识强化教育和定期上门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出院随访1年,采用自行设计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脑卒中复发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随访干预町有效地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脑卒中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75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评估患者OSA的严重程度,结果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表示。根据AHI,将患者分为中重度OSA组136例(AHI≥15次/h)和轻度OSA组139例(AHI<15次/h)。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卒中后6个月的认知功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卒中后6个月MoCA评分与AHI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OSA组患者急性期、卒中后6个月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均低于轻度O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在语言功能、抽象功能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卒中后6个月MoCA评分与AHI均呈负相关(r=-0.311和-0.389,均P<0.01)。结论OSA导致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早期诊断和干预OSA可降低该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施行高血压脑梗死常规护理,实验组从健康教育、饮食生活习惯、服药依从性、心理、自我管理实施方面循证护理,并进行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电话或微信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两年的生活方式、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出院后两年的血压、生活方式、血糖、血脂、体重、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结论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作用,可以改变不良饮食及生活方式,规范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并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可以为出院后的血压、血脂、血糖管理长期达标打下基础,预防并减少脑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2018年12 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 12 个月复发情况及预后。结果 随访1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复发60例,复发率为33.1%, 其中死亡10例,死亡率为5.52%;患者出院后 3、6、12 个月服用他汀类药物、抗栓药物、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服药依从性都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患者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发生率、饮酒率、吸烟率、药物认知情况、疾病认知况、TOAST病因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依从性好组患者12个月的复发率、预后不良的所占比例低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 随出院时间延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抗栓药物、降糖药物、降压药物的服药依从性均呈下降趋势,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医院及社区、乡镇卫生院需加强对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服用的健康教育及正确指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方法 对416例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调查.结果 卒中复发者8例,占1.92%;坚持治疗但未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者29例,占6.97%;自行停药未继续治疗者3例,占0.72%;其余376例患者均坚持遵医嘱治疗并定期到社区医院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变化,占90.38%.结论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不仅仅在药物治疗方面,而更应该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卒中及危险因素的危害,这才是二级预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多模式随访护理对癫痫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模式随访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3个月、出院1年时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不良情绪状况、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3个月和出院1年时干预组的服药总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3个月和出院1年后的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1年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1年后的QOLIE-31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随访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癫痫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评价患者出院后服药相关信念及服药依从性。方法:在山西省某心血管专科医院选取12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并进行3个月的电话随访。在干预前,出院后1、3个月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评估动机性访谈对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提高冠心病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和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肢体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66例脑卒中后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心理行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行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心理干预和由护理人员实施的运动训练,共进行5周,治疗前和治疗期满后用CDR评定痴呆分级情况、MMSE评定认知功能康复情况、FMA评定运动功能康复情况和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心理行为干预组有12.1%的患者CDR评定分级为可疑或正常,而对照组仅有3.0%为可疑痴呆;干预组其MMSE,FMA,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和行为干预较一般康复方法更能促进脑卒中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肢体偏瘫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方传勤  李敬诚  周华东  王景周  杨清武  张莉莉 《西部医学》2009,21(11):1899-1900,1903
目的探讨恩必普软胶囊对卒中后痴呆的发生以及认知功能和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178例,随机分为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发病3月检测各组痴呆发生、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结果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组卒中后痴呆发病率(5/89)显著少于对照组(13/89),恩必普软胶囊治疗患者认知(25.3±2.79)和行为能力(57.1±13.3)好于对照组(24.20±4.43,52.4±17.7)。结论恩必普软胶囊可以减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病人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的调查,为缺血性中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长期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研究,共收集14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量表,按住院后1d、10d,出院后1个月、3个月,共4个时点进行信息采集,结合病例的基线资料,观察各证候的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痰证、风证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证候;进入恢复期后,则以气虚证、血瘀证为其主要证候。结论:提示临床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要分期针对不同的病理因素有目的的进行施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1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次,1次/d)静脉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治疗组显效率为82.50%(33/40),对照组显效率为60.98%(25/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金纳多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男37例,女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为期45d的金纳多序贯疗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第14天、第45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第45天的NFDS较治疗第14天明显降低(P〈0.05)。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第14天时有效率为82%,治疗第45天时有效率为96%。结论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已广泛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朱绘虹 《当代医学》2011,17(29):150-151
目的评价脉络宁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2周后,随机分成脉络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点滴脉络宁(30ml,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14天后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脉络宁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是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治疗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饶刚  江思德 《重庆医学》2012,41(23):2405-2406
目的分析重庆市巴南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现状。方法 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入住巴南区二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首次卒中患者325例,全部经CT/MRI检查证实,出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电话随访出院后脑卒中二级预防状况。结果患者缺乏对缺血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基本知识,专科医生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认识不足,对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有待提高,大量非循证医学药物的使用,特别大量中药、中成药的使用,一方面使患者医疗费用耗费巨大,经济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患者对二级预防抓不住重点,使二级预防效果大打折扣。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知识及医生对指南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用药有待规范,此次卒中二级预防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二级预防工作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同期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每天1次,每次剂量100 mg;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的同时,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每天1次,每次20 mg,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记录患者在服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口腔出血、脑出血、皮疹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29/42);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8.1%(37/4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比较,观察组的TG、TC及LDL-C等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不明显;观察组42例中急性脑梗死2例(4.8%),低于对照组的5例(11.9%)。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上具有疗效突出、安全性高等优点,并能够显著改善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孟桃  刘骅  蒋萍  郑丽华  夏坤伟 《四川医学》2017,38(8):906-909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例临床资料,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并分析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阿替普酶治疗前和治疗后24h 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组21例,预后不良组16例,分析得出入院时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入院时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作用。方法:对8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采用针刺廉泉、风池、翳风、完骨、翳明、供血及舌下放血治疗,并与对照组82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及舌体运动功能,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抗栓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获取22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是否应用抗栓药物及其种类;在患者出院后1 a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抗栓药物用药情况、随诊方式和功能结局。结果212例患者有抗栓药物应用指征,其中未用抗栓药物的11例(5.2%)。201例应用抗栓药物的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的占95.0%;完成出院1 a时电话随访者176例,其中67.0%的患者依从性良好。应用非阿司匹林药物者依从性较差(OR=0.149,95%CI为0.029~0.764)。卒中门诊随访(OR=2.449,95%CI为1.174~5.109)、较好的功能预后(修订的Rankin评分<2)(OR=1.939,95%CI为1.024~3.670)可促进患者对抗栓药物的依从。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抗栓治疗尚不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