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0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积极的护理分析和临床观察手段,行隔离护理、口腔及皮肤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仅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对比2组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床旁隔离措施后对秋季腹泻患儿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4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7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床旁隔离措施。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秋季腹泻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1%(1/76)、11.7%(8/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秋季腹泻患儿实施床旁隔离措施能明显改善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54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对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健康宣教、生活护理等,治疗效果较优,患儿均康复出院。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工作中,提升护理服务效果,有助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用胶体金法监测待测样本中的A组轮状病毒,并观察轮状病毒肠炎的症状及肠道外并发症。结果:20例患儿中入住三人间病房16例,两人间4例,无住单间病房者;患儿家长中农村及外来务工者15例,陪护家属均为老年妇女。调查结果显示这起新生儿院内感染是由于陪护人员卫生意识较差,随意丢弃腹泻患儿的尿片,造成轮状病毒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结论:A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院内感染,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患儿家长不良卫生习惯、临床护士对该病的重视不够、病房人员拥挤、消毒隔离措施不完善是造成传播的主要因素,应注意对新生儿轮状病毒肠道外并发症的监控,并加强对住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监测,强化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在陪护人群中开展与腹泻病有关的健康教育是控制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剑红 《河北医药》2011,33(5):794-795
轮状病毒(RV)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其发病居住院儿科疾病种类的第二位,RV主要通过粪-口-粪传播及呼吸道传播.有文献报道,儿科RV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1],为了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RV肠炎的发生率,我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RV肠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1年7月期间儿科病房发生的70例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特点.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的季节性不明显,可发生于各种不同的原发病,常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结论 轮状病毒是儿科病房胃肠道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除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外,加...  相似文献   

7.
陈莹  丁素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11-3212,3214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统计该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对25例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新生儿科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为2.6%,消化道感染占总感染的18.8%,消化道感染以轮状病毒性肠炎为主。25例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均在住院1周左右排黄色稀糊状粪便,每天4~6次不等,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及轻到中度脱水。所有患儿均无呕吐及惊厥发生,且通过给予静脉补液或口服加静脉补液等对症处理后,均在发病后3~5 d大便转正常。结论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以秋冬季发病为主,是新生儿院内消化道感染的主要类型,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干预对策完善环节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新生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分析导致感染的相关护理因素。结果 (1)2005年1月~2008年5月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8.9%,2008年6月~2011年12月下降到4.3%。新生儿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呼吸系统感染占首位,其次是口腔、皮肤、胃肠道等部位感染。(2)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主要有病房环境差、未成立独立医疗护理小组、各种消毒隔离制度未执行到位、各种置管等因素。结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基础护理,注重手卫生消毒,是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ICU院收置的31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置的352例患者为治疗组,两组予加强常规护理,治疗组予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冼手,注意呼吸道的管理,减少有创操作。结果对照组发生院感66例,发生率为21.3%,治疗组发生院感为54例,院感受率为15.2%,χ2=6.25,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ICU的院内感染主要与消毒隔离不严,没有认真的执行冼手的制度,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有创操作有关,针对以上原因,加强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ICU的院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陶珂  潘异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270-2271
目的:观察思密达与妈咪爱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我院儿科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腹泻患儿140例,分为常规思密达、妈咪爱口服对照组70例和思密达、妈咪爱保留灌肠治疗组70例,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密达、妈咪爱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发育支持护理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从某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随机抽选64例,按照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2例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32例患儿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发育情况和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生长发育相关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同时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护理时采用发育支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9,(1):78-80
目的:分析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43例;另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60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因素分析法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治疗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流浪精神疾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其基础疾病、伴发疾病、天气变化时防寒保暖不到位、护士未作好卫生饮食宣传、年龄及侵入性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与患者缺乏健康卫生知识、病房环境管理较差、护理质量较差、药物不良反应及消毒灭菌工作不全面等因素有关,通过给予其综合护理有效地控制了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呼吸护理在预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左心衰竭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呼吸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和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院内呼吸道的感染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5.0%、97.5%,对照组患者发生院内呼吸道的感染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25.0%、70.0%。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为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护理,可有降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及疗效分析。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20例呼吸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呼吸道院内感染护理干预),每组各60例,对两组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呼吸重症患者,给予有效的院内感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知情同意书对预防化疗患儿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研究的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6例化疗患儿,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宣教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试验组采用签定知情同意书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记录2组患儿在遵守病房管理制度及执行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完成情况,比较2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感染程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遵守病房管理制度及执行病房消毒隔离措施优秀率分别为89.77%、60.23%,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2%(9/88)、21.6%(1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感染发生部位以胃肠道及口腔黏膜多见,为5.7%(5/88),对照组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占11.4%(10/88)。结论采用签定知情同意书的宣教方式预防感染优于口头宣教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章安安  柯专叶 《北方药学》2011,8(6):117-117
本组资料取自我院2009年8月~2011年2月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3例。因为轮状病毒主要局限于肠道感染,但也不能忽视肠道外感染,所以必须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及双向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早期积极做好预防、饮食、治疗、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防止心肌、胃肠道的损害,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诊疗工作,保证患儿的营养摄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通过以上预防及护理,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有22例患儿基本恢复无病情加重,其他41例患儿无出现心肌损害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儿科收治13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将已实施常规护理6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7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92.9%%)较对照组患儿及家属(69.4%)高,P <0.05;②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19.4%),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促进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康复,降低住院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更有效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震后板房医院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结合本院板房医院的实际情况,按医院感染控制程序进行消毒隔离和预防控制,对本院地震后2008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458名的院感资料(观察组)与地震前2006年9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378名的院感资料(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护理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某老年护理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63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院内感染发生的部位、年龄、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老年护理院的院内感染率为23.59%,高于全国一般医院5.58%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综合医院老年科25.62%的水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成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消毒隔离、规范护理操作是减少护理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妇产科住院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并将妇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进行管理后的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与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3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56.00%(P<0.05)。结论:给予妇产科住院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不仅能有效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值得在妇产科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