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探讨该突变在此类患者中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216例初发AML患者骨髓,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随访分析其预后。结果表明,216例初发AML中,FLT3-ITD突变阳性率为20.83%。正常核型AML的FLT3-ITD突变阳性率为24%,异常核型AML的FLT3-ITD突变阳性率为12.5%。FLT3-ITD突变阳性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高于阴性者(P<0.01)。有FLT3-ITD突变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时间比无突变者短,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LT3-ITD突变阳性者具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和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的临床特点。FLT3-ITD突变阳性可作为核型正常AML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ebp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突变情况。选取22例初发或复发的正常核型AML患者,其中M12例,M215例,M52例,M63例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8岁(13-71岁)。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两段扩增cebpa基因,PCR产物通过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法检测cebpa突变情况。结果表明:22例AML患者中有4例检出cebp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8.2%(4/22),均为M2,其中2例为初发AML患者,2例为复发AML患者。突变主要为N端的无义突变和C端的框内突变。结论:采用PCR扩增联合测序检测cebpa基因突变,主要见于M2型,其预后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DNM73a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7例AML患者.NMT3a基因第882位氨基酸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表明,59例初诊AML患者中7例(11.9%)具有DNMT3a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分别为4例DNMT3a R882C、2例DNMT3a R882H和1例DNM73a Y874C.7例DNMT3a基因突变患者中2例为M2、1例为M4、4例为M5.27例正常核型中5例(22.7%)发生突变,而21例异常核型中无1例发生突变.CEBPA阳性患者发生DNMT3a突变率明显高于CEBPA阴性患者(p=0.002).突变患者中有4例(4/7,57.1%)伴有琳系抗原CD4和/或CD7的表达.DNMT3a突变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髓原始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完全缓解(CR)率、FLT3-ITD、NPM1和c-kit突变与DNMT3a野生型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3a基因突变多见于正常染色体核型AML伴NPM1和/或CEBPA突变阳性患者,其在AML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检测20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IDH1基因R132突变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提取205例成人AML患者初发时外周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通过PCR的方法分别扩增IDH1基因的第4号外显子后进行测序比对。结果发现,205例AML患者中9例有IDH1基因R132突变,突变率4.39%,R132H型突变6例,R132L,R132G,R132S突变各1例,其中5例为AML-M2型白血病,与其他类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9例患者血小板中位数45.5×109/L,低于IDH1为野生型患者(P=0.003);IDH1突变患者在性别、年龄、初发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上与IDH1为野生型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9例患者中4例为正常核型,在71例CN-AML中的突变率为5.63%;合并FLT3/ITD突变5例,与IDH1为野生型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7);合并c-kit突变的1例;合并NPM1突变2例;无合并CEBPA突变者,与野生型比较有明显差异(P=0.031);无合并WT1突变者。结论:IDH1基因R132突变在中国人AML中发生率为4.39%,以R132H突变为主,易在AML-M2型中发生,具有低血小板计数,易合并FLT3/ITD突变,不易合并CEBPA突变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2011年5月至2021年2月本院180例初诊AML患者的43种髓系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RAS基因突变的分子学及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对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结果:180例AML患者中,RAS通路相关基因的突变比例依次为NRAS(14.4%)、KRAS(2.2%)、FLT3-ITD(13.8%)、PTPN11(7.7%)、KIT(5.0%)、FLT3-TKD(3.8%)、CBL(2.7%)。73例(40.6%)AML患者伴有RAS通路相关基因突变。NRAS/KRAS基因突变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高于RAS基因野生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AS/KRAS基因突变与CBL基因突变有显著相关性(r=0.287)。在年轻AML(年龄<60岁)患者中,RAS基因突变型患者与野生型患者在完全缓解率(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在老年AML(年龄≥60岁)患者中,RA...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基因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兵  林榕  周淑芸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10-1311
目的 :研究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FLT3 /ITD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3 1例老年人AML患者FLT3基因表达及FLT3 /ITD基因突变。结果 :2 7例老年AML患者FLT3基因检测阳性 ,阳性率为 87 1% ;FLT3 /ITD突变阳性率为 19 4% ( 6/3 1) ,FAB各亚型FLT3 /ITD突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老年AML同突变阴性组比较常伴外周血高WBC计数及低完全缓解 (CR )率(P <0 0 5 ) ,即使获CR ,也易出现早期复发。结论 :FLT3 /ITD基因突变阳性老年人AML疗效差 ;老年人AML患者FLT3 /ITD基因突变检测可早期诊断难治复发、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ITD)及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点突变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检测131例初发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LT3基因外显子14、15中ITD突变,采用基因组DNA—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方法检测FLT3基因外显子20中TKD点突变。结果表明:131例初治AML患者中,21例(16.0%)FLT3-ITD突变阳性,3例(2.3%)FLT3-TKD点突变阳性,无同一患者同时发生两种突变。FLT3-ITD阳性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WBC)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野生型FLT3(FLT3-wt)组。FLT3-ITD阳性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47.6%,显著低于FLT3-wt88.1%(P〈0.05)。20例M3患者中,FLT3-ITD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M3FLT3-ITD阳性组患者cR率为37.5(6/16例),显著低于非M3FLT3-wt组患者CR率90.6%(48/53例)(P〈0.05)。阳性组患者完全缓解后14个月(2—20个月)内复发3例,复发率为50%(3/6),高于FLT3-wt组29.2%(14/48例)。由于FLT3-TKD阳性患者仅3例,未单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FLT3基因突变是AML患者中常见的突变,FLT3-ITD突变较FLT3-TKD点突变发生率高,FLT3-ITD有突变的AML患者预后差;FLT3-TKD点突变对预后的影响不明显。临床上早期FLT3基因突变检测对AML患者今后的靶向治疗及了解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表现遗传学改变,包括DNA甲基化水平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起着重要作用.近期,多位研究者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发现了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基因突变可能与DNA甲基化水平异常有关.该基因突变比例为20%左右,形式多种多样,以点突变为主,热点突变位于882位精氨酸.DNMT3A突变主要发生在大于60周岁的AML-M4、M5亚型中的危核型患者,预后均较差.有学者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患者中也发现有该基因突变,表明DNMT3A突变已先于白血病阶段存在,并提出从表观遗传学改变研究白血病发病机制的观点.然而,目前尚缺大样本调查以明确DNMT3A突变能否成为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分子标记物及能否成为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因此对上述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DNMT3A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DNA甲基化水平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起着重要作用。近期,多位研究者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发现了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基因突变可能与DNA甲基化水平异常有关。该基因突变比例为20%左右,形式多种多样,以点突变为主,热点突变位于882位精氨酸。DNMT3A突变主要发生在大于60周岁的AML-M4、M5亚型中的危核型患者,预后均较差。有学者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患者中也发现有该基因突变,表明DNMT3A突变已先于白血病阶段存在,并提出从表观遗传学改变研究白血病发病机制的观点。然而,目前尚缺大样本调查以明确DNMT3A突变能否成为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分子标记物及能否成为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因此对上述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DNMT3A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5例老年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突变(FLT3,NPM1,C-Kit,CEBPα,DNMT3A)检测结果,分析染色体核型分布规律及基因突变发生率。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预后良好核型占16.6%,其中t(15;17)占3.90%,t(8;21)占10.73%,inv(16)/t(16;16)占1.95%;预后中等核型占72.2%,其中正常核型占57.86%;预后不良核型占11.20%,其中MLL/11q23占1.95%,复杂核型占6.34%,单体核型占5.85%。基因突变分析显示,FLT3突变占12.57%,NPM1突变占22.06%,C-Kit突变占2.16%,CEBPα突变占14.71%,DNMT3A突变占15.71%。55-59岁患者与60岁及60岁以上患者相比,不良核型中复杂核型(1.09%对10.62%)(P=0.003)和单体核型发生率明显减低(2.17%对8.85%)(P=0.032);良好核型中t(8;21)(17.39%对5.31%)(P=0.008);inv(16)/t(16;16)(4.35%对0.00%)(P=0.045)发生率明显增高;基因突变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AML患者中55-59岁患者与60岁及以上患者相比,染色体核型分布有较大差异,基因突变发生率无明显区别。老年AML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突变分布特点对疾病的诊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c-kit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31例AML1-ETO阳性AML患者c-kit基因17外显子突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c-kit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以及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31例患者中14例检测到c-kit突变,突变率为45.16%,突变组男性患者的比例为71.43%、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0×109/L患者的比例为78.57%和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为21.43%,均明显高于无突变组(29.41%、41.18%、0%,P=0.020,0.036,0.04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437和0.510)。c-kit突变和无突变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64.29%∶80%)和复发率(58.33%∶21.4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和0.054),而死亡率(57.14%)在c-kit突变组明显高于无突变组(20%,P=0.039)。结论:AML1-ETO阳性AML患者c-kit突变常见,突变患者预后差,常规检测c-kit突变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和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凋亡抑制基因aven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患者凋亡抑制基因avert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为预后评估提供实验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9例初诊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aven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aven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白细胞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LDH水平、外周血和骨髓的原始细胞比例、FAB分型、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的关系,21名正常人的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表明:69例初诊AML患者aven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值为37.2(11.72—178.93)%,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aven 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为28.81(10.81-50.98)%,AML患者aven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6)。aven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25,P=0.039),以AML患者中位年龄(44岁)为界分为2组,年龄大于/等于44岁组aven 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50.08%,(18.88—152.02)%]明显高于年龄小于44岁组[中位值32.41%,(11.72—178.93)%],(P=0.018)。aven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Hb水平和FAB分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29,P=0.019;r=0.253,P=0.036)。2个化疗疗程后avenmRNA表达水平低于中位值组的完全缓解率(25/30,83.33%)高于avenmRNA表达水平高于中位值组(21/30,7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2)。复发患者avenmRNA的表达水平与无复发者相比无明显升高(P=0.076)。结论:初诊AML患者凋亡抑制基因aven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AML的发病有关,但尚未发现基因avcilmRNA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疗效和复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叉头框蛋白O3a(forkhead box protein O3a,FoxO3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leukemia,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4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初诊患者骨髓标本,5例正常人骨髓作为对照,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细胞FoxO3a蛋白的表达,其中14例患者在完全缓解后复测骨髓FoxO3a的表达。结果表明:AML患者骨髓细胞FoxO3a蛋白表达上调,平均表达量(灰度值)为0.43±0.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9±0.06(P<0.001);化疗缓解后FoxO3a蛋白水平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0)。相关分析显示,FoxO3a蛋白表达与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48,P=0.012);尽管FoxO3a表达量对缓解率无明显影响,但高表达者缓解时间短。结论:FoxO3a在AML中可能是一种原癌蛋白,初诊时高表达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1/ 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RQ-PCR法定量检测21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FLT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LT3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临床特征、实验室其它检测结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FLT3基因表达水平(FLT3基因/内参基因)初诊时为1.65%-261.5%.据此将FLT3基因表达水平大于35%者归为高表达组(12例),其表达水平低于35%者归为低表达组(9例).高表达组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 10×109/L者8例(66.67%),低表达组2例(22.22%);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在高表达组为25%,低表达组为0%,但由于例数较少,暂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2286).两组患者年龄以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 =0.1369,P=0.6923).FLT3基因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66.67% vs 88.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383),而复发率(66.67% vs 22.22%)及死亡率(50% vs 22.22%)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 =0.0805,P=0.3666),但有很明显的差异趋势.结论:AML1/ETO阳性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易复发,常规检测初诊AML1/ ETO阳性AML-M2患者骨髓中FLT3基因表达量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被发现,比如最近发现的DNMT3a基因。此基因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标记。本研究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骨髓中DNMT3a基因的突变情况。选取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治中心的57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通过PCR直接扩增其骨髓细胞中DNMT3a基因全部23个外显子,并通过直接测序方法与野生型DNMT3a基因比对,检测DNMT3a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在57例患儿中未发现DNMT3a突变热点R882位点的突变,进一步分析其它位点也未发现任何突变。而在这些患儿中AML1/ETO突变10例,CBFB/MYH11突变3例,PML/RARa突变13例,FLT3/ITD突变5例,FLT3/TKD突变1例,既含有PML/RARa又含有FLT3/TKD突变2例。结论:DNMT3a基因虽然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有着较高的突变率,且是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因素,但其突变率在儿童患者中很低,甚至没有突变。这提示儿童和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可能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检测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分离33例初治、19例完全缓解、12例复发/难治AML患者及15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 (RT-PCR)检测TFPI-2 mRNA在其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表明,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及复发/难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难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治组(P =0.006),与完全缓解组相比,初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30);64例AML患者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64.63% (42/64),其中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和复发/难治组患者中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分别为66.67%(22/33)、52.63% (10/19)和83.33% (10/12) (P> 0.05);甲基化AML患者与非甲基化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TFPI-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65(0.005-2.099)和0.597(0.011-2.787) (P <0.05),在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未检测到TFPI-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初治组经2个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骨髓单个核细胞TFPI-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R+ NR) (P=0.031).结论:在AML中TFPI-2基因表达下调或沉默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关,TFPI-2基因表达水平及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AML分层及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p15^INK4B基因在CpG岛高甲基化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重要作用,应用敏感的甲基化特异的MSP-PCR的测定方法,测定了p15^INK4B基因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甲基化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p15^INK4B基因操纵区在AML和CML中的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83.9%(26/31)和0%(0/28)。结论提示:甲基化是p15^INK4B基因在AML中主要的失活方式之一,并可在病程进展中出现甲基化,使病情加重,在CML中无基化的发生,说明p15^INK4B基因的功能在CML中可能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的临床特点及其与FLT3-ITD和IDH1突变的相互关系.收集AML患者骨髓标本,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WHO标准诊断分型.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后测序方法检测NPM1突变.结果表明,对389例AML的标本检测发现,NPM1突变的发生率为14.1% (55/389);FLT3-ITD突变的发生率为14.7% (57/389),IDH1突变的发生率为6.4% (25/389).在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的AML中没有发现NPM1突变,NPM1突变组FLT3-ITD和1DH1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9.1%和12.7%,显著高于NPM1未突变组的12.3%和5.4%.NPM突变易于发生在正常核型AML中,发生率为26.5%(35/132).NPM1突变的AML具有发病年龄偏大、血小板数高、易于发生在AML-M5、CD34阳性比例低、易于与FLT3-ITD和IDH1突变伴发等临床特点.NPM1突变阴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69.8%,NPM1突变阳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72.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NPMI突变的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易于与FLT3-ITD和1DH1突变共存,而不会与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