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对我科收治的5例难治性偏头痛患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报道5例难治性偏头痛患者临床应用奥卡西平后病情转归,予以患者奥卡西平每天900mg,分3次口服。结果应用奥卡西平治疗难治性偏头痛可以使患者头痛得到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减少。结论难治性偏头痛发病机制可能与离子通道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国产盐酸洛美利嗪在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口服国产盐酸洛美利嗪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为16周,观察两组发作频率、发病持续时间、程度、伴随症状并进行对比,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4、8、12、16、20周末时,头痛发作频率,发病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状方面都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14.29%。结论 国产盐酸洛美利嗪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偏头痛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20例符合国际头痛学会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咪达唑仑7.5mg、安慰剂.记录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咪达唑仑对偏头痛的发作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辅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氟桂利嗪+普萘洛尔与氟桂利嗪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的变化,临床疗效以头痛发作频率降低率进行判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偏头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同期对照,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天麻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氟桂利嗪5 mg,每晚睡前服1次,治疗组应用天麻素2粒/次,3次/d,同时天麻素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常规应用神经营养剂,治疗6周,观察天麻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偏头痛的疼痛强度、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天麻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偏头痛均有改善,天麻素治疗组疼痛强度减轻较对照组明显,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天麻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治疗偏头痛,可以缩短病程,改善头痛症状,近期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蝎蜈胶囊治疗肝风挟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肝风挟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蝎蜈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蝎蜈胶囊安慰剂口服治疗,连续服药12周,停药4周后随访。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持续时间、止痛药暴露程度、应答者比率,同时停药4周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停药4周后随访,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亦有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服用止痛药的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中服用止痛药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治疗组的应答者比率为90.0%,对照组为31.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为3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全程,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蝎蜈胶囊治疗肝风挟瘀型无先兆偏头痛安全有效,能够预防偏头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马登海  兰茂升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47-1048
目的评价阿魏酸钠片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86例偏头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片,每天3次,每次2粒(共100 mg),饭后口服,连用2个月;对照组氟桂利嗪胶囊每晚服1粒(5 mg),治疗2个月。记录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停药后仍有阳性结果的持续时间。结果阿魏酸钠片较氟桂利嗪减少偏头疼发作频率和每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停药后仍具有阳性结果的持续时间更长(P〈0.05)。结论阿魏酸钠片较氟桂利嗪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具有更持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对癫痫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癫痫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癫痫发病频率降幅。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癫痫发病频率降幅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对癫痫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在预防偏头痛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0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2例偏头痛患者(男28例,女34例)经过四周基线期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培哚普利2 mg每日一次,另一组给予安慰剂每日一次,治疗12周.记录基线期4周和治疗最后4周的头痛发作日数(每天症状发作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记为1日)、小时数、需要服药克服头痛患者人次数.结果 培哚普利组减少发作日数为1.9,安慰剂组为0.3(P<0.05).两组均未发生重要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培哚普利在预防偏头痛方面有效,为预防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蜂斗菜的标准化提取物预防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5例偏头痛患者分别给予蜂斗菜提取物75m g(2次/d)、蜂斗菜提取物50m g(2次/d)和安慰剂(2次/d),进行平行分组、随机试验。入选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近3个月每月至少有2~6次头痛发作。主要观察指标是经过一个4个月的治疗周期后,偏头痛每月发作频率较基础频率下降的百分比。结果:经过4个月的治疗,对每个方案进行分析,蜂斗菜提取物75m g(2次/d)治疗组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下降了48%(P=0.0012),蜂斗菜提取物50m g(2次/d)治疗组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  相似文献   

11.
陈路明  徐斌  严家川 《西部医学》2009,21(10):1705-1706
目的对比研究小剂量托吡酯和普萘洛尔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托吡酯组38例,给予托吡酯,第1周每日25mg,第2周开始增加到每日50mg;普萘洛尔组34例,给予普萘洛尔,第1周每日40mg,第2周开始增加到每日60mg,两组服药持续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托吡酯组治疗后头痛减少频率、头痛减轻程度与头痛减少时间均优于普萘洛尔组。结论小剂量托吡酯和普萘洛尔钠均能有效降低偏头痛患者发作频率、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但小剂量托吡酯较普萘洛尔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治疗组35例,对照纽35例。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纽用盐酸氟桂嗪治疗,每晚口服10mg。两组维持治疗2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TTH)的就诊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收集就诊于普通神经内科门诊的偏头痛和TTH患者,分别分析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的人口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偏头痛患者389例,TTH患者390例,68.6%(267/389例)的偏头痛患者和64.9%(253/390例)的TTH患者既往曾因头痛就诊过(P>0.05)。与未就诊过的人群比较,曾因头痛就诊过医疗机构的偏头痛患者年龄偏大,程度较重,病程较长,头痛频率频繁(P<0.05);曾就诊过的TTH患者的频率较频繁,病程也较长(P<0.05)。不同就诊状态的偏头痛和TTH患者的教育程度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长、中重度头痛、频繁头痛、长病程、低教育水平是影响偏头痛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频繁头痛、长头痛病程及低教育水平是影响紧张型头痛就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解郁方治疗偏头痛-抑郁症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偏头痛-抑郁症共病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口服,治疗组患者给予解郁方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采用偏头痛疗效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偏头痛症状程度,比较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分级、伴随症状的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5.75%,对照组为65.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伴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17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方治疗偏头痛-抑郁症共病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偏头痛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郁的发生惰况及其路优泰治疗的疗效。方法:ACS患者230例,Zung自评抑郁量表测定抑郁程度,伴抑郁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路优泰治疗组,观察12周后两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心绞痛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1±13.8)分,抑郁的发生率达28.7%。路优泰治疗组12周后抑郁量表评分为(41.4±7.3)分,每人心绞痛发作次数为(0.8±1.4)次/周;心脏事件发生1例。常规治疗组12周后抑郁量表评分为(46.5±7.8)分,每人心绞痛发作次数为(3.3±1.5)次,周,心脏事件发生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在ACS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此类患者给予路优泰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路优泰治疗的疗效。方法:ACS患者230例,Zung自评抑郁量表测定抑郁程度,伴抑郁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路优泰治疗组,观察12周后两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心绞痛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1±13.8)分,抑郁的发生率达28.7%。路优泰治疗组12周后抑郁量表评分为(41.4±7.3)分,每人心绞痛发作次数为(0.8±1.4)次/周;心脏事件发生1例。常规治疗组12周后抑郁量表评分为(46.5±7.8)分,每人心绞痛发作次数为(3.3±1.5)次/周,心脏事件发生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在ACS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此类患者给予路优泰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刺激治疗在肌紧张型头痛急性发作期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ICHD-II诊断标准选取87例肌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小脑顶核刺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妙钠((盐酸乙哌立松)25~50mg,tid,连服2周;阿米替林12.5~25mg,tid,连服2周;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0.65g,bid,头痛缓解3d后停服。小脑顶核刺激治疗组通过CVFT-010M脑循环治疗仪给予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30min,10d为1疗程;联合治疗组在电刺激治疗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药物治疗组3种药物中的1种、2种或3种,分别给予相应治疗2周。2周后根据患者头痛自评问卷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各组头痛强度下降级数、头痛指数降低程度、头痛复发系数、疼痛缓解率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小脑顶核刺激治疗组较单纯传统药物治疗组有更高的头痛强度下降级数(1.59±0.57vs1.42±0.23,P〈0.05);但头痛指数下降程度〔(109.91±36.73)%vs(152.58±0.02)%,P〈0.05〕和头痛缓解率(42.3%vs68.1%,P〈0.05)不如药物治疗组,头痛复发率较高〔(48.9±28.1)%vs(33.7±12.5)%,P〈0.05〕;联合治疗组显示出最高的头痛强度减轻、头痛指数下降和头痛缓解率及最低的头痛复发系数(P均〈0.01)。TCD检查结果显示,小脑顶核刺激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平均流速快于药物治疗组〔(66±12)vs(54±10)cm/s,P〈0.05〕。结论小脑顶核刺激可作为肌紧张型头痛急性发作期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的有效辅助治疗,适宜在基层神经科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芎芷祛风合剂治疗儿童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8例偏头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芎芷祛风合剂10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口服1次,8周为1个疗程。观察芎芷祛风合剂的疗效,并对临床安全性初步观察。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头痛持续时间明显减少,中医证候的改善及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芎芷祛风合剂可改善偏头痛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和缩短发作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痛方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54例无先兆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予以消炎痛、麦角胺咖啡因片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服用自拟头痛方。两组均治疗5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7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27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0.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头痛方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