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Ⅲ型前胶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和Ⅰ型胶原羧端交联肽(ICT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三种肽类在心肌间质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和正常对照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PⅠP、PⅢP及ICTP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AMI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三种肽类的浓度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PⅠP、PⅢP分别为(168.2±41.2)μg/L和(6.5±2.3)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2.8±13.3)μg/L和(3.8±15)μ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ICTP分别为(45±1.1)μg/L和(45±1.5)μg/L,P>0.05.结论PⅠP、PⅢP是心肌胶原合成的敏感指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存在胶原的合成增加,降解相对不足,致过度沉积,造成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变化及与甲状腺激素、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宜昌市夷陵医院收治的126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根据患者近3个月的PⅠNP水平将患者分为3个亚组:控制有效组(PⅠNP<6.5%)47例、控制一般组(6.5%≤PⅠNP<8.0%)36例、控制较差组(PⅠNP≥8.0%)43例。同期选择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甲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 Laps)、N端中段骨钙素(N-MID OT)、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水平。结果甲亢组患者血钙、血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ⅠNP水平升高,甲亢患者PTH、25-(OH)D、N-MID Osteocalcin、β-Cross Laps、TPⅠNP呈下降趋势(P<0.05),PⅠNP与PTH、25-(OH)D、N-MID Osteocalcin、β-Cross Laps、TPⅠNP呈负相关(P<0.05)。结论甲亢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且源氨基酸控制越差,骨代谢异常越明显,甲亢患者严格控制源氨基酸的同时应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尿路结石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60例特发性尿路结石患者和25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原(ICT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的水平.结果:特发性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BPG、PINP和ICT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的CT、25-OH-D和PT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尿路结石患者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清成骨细胞活性增强,同时伴有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转换活跃,这可能是特发性尿路结石形成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体液免疫紊乱以及免疫炎症因素对心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EH患者90例,正常健康人30例,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二者的血浆IgA、IgG、IgM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C-反应蛋白(CR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P);计算总Ig(Ig=IgA+IgG+IgM);并以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EH患者总Ig、IgG、CRP、CIC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表明:CIC与PIP相关(F=5 298,0.01<P<0.05).结论:EH患者体液免疫亢进;EH患者的体液免疫状态可能影响心肌胶原合成,CIC可能是影响心肌胶原合成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8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d2、d7、d14及d28血清PⅠCP和PⅢNP的水平.结果AMI患者发病后d7、d14和d28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AMI患者血清PⅠCP和PⅢNP含量明显升高并持续1个月以上,反映AMI后心肌间质胶原的合成增加,降解相对不足而致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丛秋梅  丛波 《黑龙江医学》2017,(12):1166-1167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31例。所有患者于骨转移疼痛剧烈处行姑息局部放疗。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疗程结束后测定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并分析其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31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获得CR、PR、NR例数分别为11例、12例、8例,有效率为74.2%。放疗疗程结束后血清PINP、β-CTX水平比放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有效组与无效组血清PINP、β-CTX水平均有所下降。有效组血清PINP明显低于无效组,但两组血清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骨转移癌患者血清PINP与有效率有较密切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血清β-CTX与有效率有弱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经放疗治疗后,其血清PINP、β-CTX会明显下降,其水平降低程度与放疗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颈骨折愈合及患肢疼痛程度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全髋组患者接受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患者接受前外侧入路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1个月时采集血清并测定骨代谢标志物、骨细胞细胞因子、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术后1个月时,全髋组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IGF-Ⅱ的含量显著高于半髋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组织蛋白酶K(CatK)含量显著低于半髋组;手术后当天,两组血清中疼痛介质SP、CGRP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手术后36h时,全髋组患者血清中SP、CGR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半髋组。结论: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骨代谢情况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疼痛程度弱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体检人群骨标志物的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检测入选的104例体检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胶原羧基前肽、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并分析上述骨标志物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 104例研究对象中男50例,女54例,男女两组之间年龄和骨标志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及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与年龄呈负相关,30岁后开始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骨标志物可反映不同年龄人群的骨合成、吸收情况,有助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将该研究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鲑鱼降钙素组(A组)、塞来昔布组(B组)和鲑鱼降钙素+塞来昔布联合组(C组),各40例。记录术后第1、2、3天患者VAS疼痛评分,于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值、血清骨碱性磷酸酶、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骨钙素水平,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1、2、3天C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B组,治疗后A组、C组患者骨密度、血清骨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且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塞来昔布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包括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及其组合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7年6月前瞻性纳入125例老年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包括骨扫描阳性患者37例,可疑阳性患者27例,阴性患者61例,同时检测血清BAP、TRAP5b、PⅠNP和β-Crosslap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骨转移可疑组、阴性组相比较,骨转移阳性组的骨形成标志物PⅠNP和BAP及骨吸收标志物β-Crosslaps和TRACP5b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性组和可疑阳性组间的任何一种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多项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可提高诊断老年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尤其在骨扫描假阳性时对骨转移提供更有力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020-3023
目的:分析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统一治疗,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年后骨密度、骨代谢、微量元素、氧化应激、骨折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MD绝对值高于对照组;血清骨形成指标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ⅠCP)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破骨细胞分化因子(s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脱氧吡啶啉交联(DPD)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微量元素铁、锌含量高于对照组,钙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代谢酶单胺氧化酶A(MAO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优化整体病情,降低远期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娟玉  宋岩峰 《广东医学》2007,28(4):551-553
目的 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阴道前壁筋膜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合成代谢产物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Carboxyterminal prope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ICP)及降解代谢产物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ICTP)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POP患者(POP组)及31例无SUI和POP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术中行阴道前壁筋膜组织检查(活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量其Ⅰ型胶原、PICP、ICTP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筋膜组织Ⅰ型胶原量明显减少,ICTP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PICP含量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OP患者盆底筋膜组织Ⅰ型胶原降解代谢增加,致其含量降低,对盆底支持力产生负面影响,可能是PO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水平与骨密度降低的关系。方法:选取COPD患者80例,分为COPD急性加重组40例与COPD稳定组4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所有对象的骨密度,测定并比较血清中骨代谢指标PⅠNP、β-CTX的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COPD急性加重组高于COPD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血清PⅠNP水平、PⅠNP/β-CTX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OPD患者,尤其是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骨吸收功能异常活跃,新骨形成速度减慢,骨量丢失明显增加,从而存在较高的继发骨质疏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李玉琳  赵虬 《重庆医学》2021,50(2):198-201,206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AS合并OP患者为AS+OP组,70例单纯AS患者为AS组,并于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骨密度(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以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AS+OP组AS病程比AS组长,累及外周关节数、骶髂关节CT分级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S+OP组、AS组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及血清PTH、BG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AS+OP组均明显低于AS组(P<0.05);血清CICP、CTX-Ⅰ、D-Py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S+OP组明显高于A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骨密度与CICP、CTX-Ⅰ、D-Py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TH、BG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B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S合并O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及骨代谢异常,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5.
李玉琳  赵虬 《重庆医学》2021,50(2):198-201,206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骨质疏松(OP)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AS合并OP患者为AS+OP组,70例单纯AS患者为AS组,并于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骨密度(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以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AS+OP组AS病程比AS组长,累及外周关节数、骶髂关节CT分级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S+OP组、AS组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及血清PTH、BG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AS+OP组均明显低于AS组(P<0.05);血清CICP、CTX-Ⅰ、D-Py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S+OP组明显高于A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骨密度与CICP、CTX-Ⅰ、D-Py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TH、BG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B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S合并O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及骨代谢异常,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6.
王辉 《吉林医学》2014,(35):7894-7894
目的:探讨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研究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完成2个月的治疗后,B1组在BALP(血清骨碱性磷酸酶)、PIC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以及BCP(骨钙素)等方面,高于B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择骨肽注射液的方法给予治疗,能够显著将骨诱导能力提高,从而显著将骨量增加,显著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心房重构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13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127例和持续性房颤(包括永久性房颤)组86例]和95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Ⅰ型胶原降解产物血清Ⅰ型胶原羧端肽(Ⅰ CTP)水平和Ⅲ型胶原合成标记物血清Ⅲ型前胶原肽N端(PⅢNP)水平.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为(9.45±5.61)μg/mL,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的(7.46±4.07)μg/mL和对照组的(7.88±5.23)μg/mL(P值分别<0.01、0.05).持续性房颤组的血清Ⅰ CTP水平为(4.93±1.40)μg/mL,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的(4.19±1.54)μg/mL和对照组的(3.73±1.56)μg/mL(P值均<0.01),而血清PⅢNP水平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持续性房颤患者中,脂联素水平与血清Ⅰ CTP水平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伴随血清Ⅰ CTP水平增加,脂联素或许可以作为预测房颤患者心房重构严重程度的一个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指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以此作为研究组,同时间阶段选择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予以骨代谢指标检测。对比组间的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C端)前肽、25-羟维生素D_3、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的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C端)前肽、25-羟维生素D_3指标均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的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与骨代谢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骨形成降低且骨吸收增加,且会随着病情发展而减慢骨质形成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小凹蛋白-1(caveolin-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2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骨密度T值>1)60例、骨量减少组(-2.5<骨密度T值≤-1)62例、骨质疏松组(骨密度T值≤-2.5)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质疏松组糖尿病病程、β-CTX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血清CYR61、caveolin-1、PINP、BGP、25(O...  相似文献   

20.
黄刚 《四川医学》2017,38(8):934-937
目的探讨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手术后应用丹参酮辅助治疗对患者骨愈合相关指标、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20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依据SPSS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丹参酮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丹参酮组术后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骨愈合相关指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BG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7d后,丹参酮组患者血清ALP、PICP、BG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IL-1、TNF-α、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7d后,丹参酮组患者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手术后应用丹参酮辅助治疗可以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及肿胀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