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不同产地茯苓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多糖含量的比较,建立茯苓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为茯苓加工商品规格提供含量依据。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多糖含量。结果:安徽省茯苓多糖含量比其他省茯苓多糖含量高,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多糖含量高低依次为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结论:不同产地茯苓药材多糖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发现,颜色越深,质地越松泡,腐烂、浸染,茯苓药材中碱溶性多糖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切制方法切制茯苓后茯苓多糖的含量,从而确定茯苓的最佳切制工艺;方法对茯苓采用鲜切法和传统切制方法,通过茯苓多糖的含量确定其最佳切制工艺;结果将茯苓的含水量控制在42%左右时为切制茯苓最佳切制工艺。此时切制的茯苓饮片茯芩多糖含量最高;结论该工艺参数合理,方便可行,重复性好、茯苓鲜切法较传统方法中茯苓多糖含量高。  相似文献   

3.
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茯苓药材产地加工的产业化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水不溶性多糖、茯苓酸的含量。结果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水不溶性多糖含量大小依次为白茯苓、茯神、赤茯苓、茯苓皮,茯苓酸含量大小依次为赤茯苓、茯苓皮、白茯苓、茯神。结论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茯苓酸和茯苓水不溶性多糖的含量与临床用药的选择有关联;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茯苓药材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茯苓中茯苓酸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菌种培育的茯苓中茯苓酸的量,为评价不同菌株培育茯苓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确定优良菌种,控制茯苓资源品质。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80∶2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42 nm。结果 茯苓酸在0.48~2.40 μg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100.26%,RSD为1.26%。不同菌种培育茯苓中茯苓酸的量有所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稳定,可用于评价不同菌种培育茯苓中茯苓酸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茯苓多糖及其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菌核中的 β-茯苓多糖 (β- pachyman)约占菌核干重的 93% ,把提取的β-茯苓聚糖进行化学结构修饰 ,可以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为了使茯苓多糖溶于水 ,便于人体吸收 ,必须把茯苓多糖进行羧甲基化。笔者于 1 979年采用液相不振荡 -碱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液体发酵工程技术开发茯苓资源,为解决茯苓菌木矛盾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响应面设计法,从接种量、碳源浓度和氮源浓度三个方面来优化茯苓的液体发酵工艺。总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总三萜含量测定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比较液体发酵茯苓和栽培茯苓间的含量差异。结果:优化的最佳茯苓液体发酵工艺为接种量6.90%、碳源浓度3.10%、氮源浓度1.00%,此工艺下得到的菌丝干质量为(8.26±0.05)g/L。液体发酵茯苓和栽培茯苓的总多糖含量分别为44.80%和76.63%,总三萜含量分别为2.48%和5.74%。结论:本论文建立的液体发酵茯苓培养工艺切实可行,茯苓的液体发酵有望为茯苓资源的开发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并测定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初步探讨最佳包封的药量。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离心分离法测定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离心法所得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100 mg/L。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包封的药量为50 mg/L,包封率为37.99%。结论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的制备需要分别处理,不同浓度的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有不同的包封率,测定过程中需按要求进行,明确最佳包封药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大别山区金寨县野生、椴木栽培和仿野生栽培3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茯苓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3种生长环境下的茯苓总三萜和水溶性总多糖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环境下茯苓水溶性总多糖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和仿野生栽培茯苓的水溶性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椴木栽培(P<0.05)。野生和仿野生栽培茯苓中总三萜含量均高于椴木栽培,但3种生长环境下茯苓总三萜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椴木栽培茯苓比较,仿野生栽培茯苓质量更接近野生茯苓。  相似文献   

9.
目的杜绝掺伪茯苓,纯洁药品。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来辨别真假茯苓饮片。结果用上述联合鉴定的方法,能快速鉴别茯苓饮片是否掺伪。结论联合鉴别法能快速有效地鉴别茯苓饮片的真伪,简单易学。是基层用药单位鉴别茯苓饮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提议茯苓饮片切制应尽量保持原生态,以利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安徽、湖北和云南3个地区5个产地茯苓药材和饮片质量,为我国茯苓主产区药材质量研究和后续产业开发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 首先采用性状鉴别法对云南腾冲、安徽金寨、湖北罗田、安徽霍山、安徽岳西5个产地的茯苓进行性状描述,采用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法分别展现其结构和理化特征,然后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茯苓进行定性鉴别,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茯苓酸的含量。结果 在性状方面,5个产地茯苓药材性状与药典描述一致。5个产地的茯苓均具有药典规定的特征显微结构,理化鉴定均显深红色,其中安徽霍山茯苓粉末中不规则团块较多,理化显色也更明显。在薄层色谱鉴别方面,5个产地茯苓与相应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同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主斑点。在含量方面,安徽霍山的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在5个产地中最高,平均含量约为其他四地的1.05~1.68倍。结论 通过对5个产地茯苓的鉴别和质量评价,为茯苓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建立、产地选择、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茯苓产地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相邻的大别山地区是最大的茯苓产地,尤以安徽所产"安苓"产量大,质量优,特色明显。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栽培历史、栽培技术的创新是大别山茯苓产地形成与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茯苓皮提取茯苓多糖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茯苓、茯苓皮为对照原料,采用水煮法、浓碱浸提法、稀碱浸提法,分别对两各然碱浸提法提取茯苓多糖的工艺较为合理,其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我主 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无机元素在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不同用药部位中的分布及在土壤中的富集特点。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茯苓皮、白茯苓、赤茯苓及其菌核生长附近土壤,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茯苓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K、Na、Mg、Fe、Mn、Zn、Cu、Se等11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 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各部位元素分布有一定差异,大多数元素在茯苓皮中含量较高,茯苓不同部位总的无机元素含量从高至低顺序为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苓不同部位对无机元素的吸收有选择性,但均以K、Fe、Mg、Na含量较高;茯苓不同部位对11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存在差异,变化范围为0.005 2~0.782 3。结论 所建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简便、准确,适用于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不同部位及土壤中1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茯苓的白茯苓、赤茯苓及茯苓皮3个部位的16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茯苓不同部位元素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茯苓不同部位16种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元素在茯苓皮中含量较高;不同部位中V、Cr、Mn、Fe、Zn、Rb、Sr、Mo、Cd、Cs、Ba、Pb元素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i、Cu、A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Cd、Zn、Ba元素是茯苓3个部位的特征性元素;大多数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茯苓不同部位对不同元素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部位的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震荡(concussion)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法,分析54例脑震荡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分析中医治疗脑震荡的用药规律。结果 54例脑震荡患者男女比例1.5:1,平均年龄(39.69±16.34)岁,20~50岁的青壮年人群占70%;车祸伤居外伤原因首位;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烦躁易怒、情绪低落、纳差、恶心等;痰瘀阻窍是脑震荡的核心病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气虚痰瘀(38%),心肾不交、瘀血内阻(13%),肝郁痰瘀(11%)和肾虚痰瘀(9%),气虚痰瘀为主要证候类型;桃仁、石菖蒲、茯苓、川芎、清半夏是治疗脑震荡的基本用药。结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脑震荡的关键,痰瘀阻窍是脑震荡的核心病机,中医辨证以气虚痰瘀为主,基础用药是桃仁、石菖蒲、茯苓、川芎、清半夏,不同证候类型随证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腔内负压法联合自拟方排脓散治疗老年患者腹腔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腔内负压法联合自拟方排脓散治疗,方药组成:当归9~15 g,白芍9~12 g,茯苓12~24 g,川芎12~24 g,白术12~15 g,泽泻12~24 g,地黄12~20 g,金银花30~60 g,败酱草9~15 g。若腹胀甚加香附6 g;若伴呕吐加半夏9 g;若伴腹痛加延胡索6 g;若伴腹泻加茯苓10 g;腹部跳痛加白芷12 g,皂角刺12 g;身目发黄加金钱草30 g,车前子20 g;伴发热加柴胡20 g;伴梗阻加大承气汤。)治疗。并配合抗生素(头孢曲松钠2.0 g,12 h 1次;过敏者更换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 g,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腔内负压法加抗生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痛多在7 d内有效控制,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脓肿直径缩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腹腔脓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荆州市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变化及飘散规律,了解优势菌群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为荆州市空气真菌过敏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07年2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在荆州市设曝片点,每日换片,收集全年气传真菌样品,在显微镜下统计,定量获得每天及全年的真菌数量。结果:全年均可见真菌孢子,共收集真菌种类2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链格孢、锈菌、黑粉菌等,其数量和季节、气候有关,以春季、夏季最多,秋季和冬季依次降低。结论:气传真菌全年均有分布并具有较强的致敏性,部分真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AntagonisticEffectofPoriaCocosonOtotoxicityofKanamycininGuinea-PigsLIUYao-chun(刘耀春);LIUGui-ying(刘桂英);LIURu-lin(刘儒林);CHENGXi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