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颈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①血栓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组以混合性斑块及软斑块为主,腔隙性脑梗死组以硬斑块为主,3组间斑块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血清MMP-9含量分别为(260.25± 489.03)μg/L、(248.65 4±80.73)μg/L、(157.474±78.28)μg/L,软斑组和混合斑组血清MMP-9含量显著高于硬斑组(均P<0.01);③血栓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及TLA组血清MMP-9含量分别为(208.25 4±79.03)μg/L、(202.35±76.67)μg/L、(209.65 4±79.87)μg/L,3组之间血清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MP-9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260例,应用高分辨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ted thickness,IMT)及斑块情况?患者分为4组:IMT正常组(24例)?IMT增厚组(62例)?稳定性斑块组(110例)和不稳定性斑块组(64例)?测定血清生化指标?MMP-9?TIMP-1水平并行组间比较?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MMP-9?TIMP-1水平依次增高,不稳定性斑块组MMP-9/TIMP-1比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 (P < 0.01)?以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为因变量,与其相关的因素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lgMMP-9呈正相关?以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为因变量,与其相关的因素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BMI?TG?lgMMP-9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TIMP-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进行分组,选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测定次日清晨血浆HCY及血清MMP-9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心力衰竭组HCY、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两者呈正相关,与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程度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 HCY、MMP-9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和左心室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MES)形成是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浓度有相关性.方法 对被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筛选出患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患者120例,再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MES,将其划分为MES阳性组63例与MES阴性组57例,测定2组MMP-9血清浓度,明确其是否与MES阳性有相关性.结果 MES阳性组MMP-9血清浓度明显高于MES阴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3,P<0.05).结论 MMP-9血清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MES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脑梗死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cy水平的测定,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组比健康对照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增多(P(0.01),同时高Hcy血症患者比正常Hcy血症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P(0.01)。结论高Hcy血症通过多种机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脑梗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确诊为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3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空腹血测血清MMP-9水平及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MMP-9的表达为(284.23±132.5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45±32.6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的不稳定斑块为17例(4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中MMP-9的表达为(482.63±158.79)ng/m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的(232.64±109.3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清MMP-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吴海荣  蔡毅  余丹  车杰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58-1658,1665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182例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112例,依据临床、CT或MRI检查确诊.对照组50例,行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比较分析3组间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者显著多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MMP-9、hs-CRP浓度,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根据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39例)、稳定斑块亚组(51例)及无斑块亚组(30例),将有斑块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亚组(28例)、中度狭窄亚组(45例)、重度狭窄亚组(17例),比较各组间血清MMP-9、hs-CRP浓度的差异。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MMP-9、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t=11.716,t=10.759,P均<0.01)。随着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增加,MMP-9、hs-CRP水平升高(P均<0.01);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MMP-9、hs-CRP水平也升高(P均<0.01);且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MMP-9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855,P<0.01)。结论 MMP-9、hsCRP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存在差异,MMP-9和hs-CRP可能是不稳定性斑块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潜在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MMP-9在粥样硬化斑块处的血管重构、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其破裂诱发的血管疾病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测定血清MMP-9浓度,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方案。故综述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6-1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三组:A组(稳定斑块)、B组(不稳定斑块)、C组(无斑块);对其血浆Hcy浓度进行检测,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血浆Hcy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307例患者中,C组68例(占比22.15%),有颈动脉斑块239例(占比77.85%),其中,B组81例(占比33.89%),A组158例(占比66.11%)。此外,D组112例(占比46.86%),E组127例(占比53.14%);A组与B组的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B组的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D组的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E组(P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浆Hcy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Hcy浓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以及稳定性均存在密切关联,加强血浆Hcy浓度测定可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06例)、不稳定斑块组(261例)与稳定斑块组(133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现无斑块106例(21.2%),颈动脉斑块394例(78.8%);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相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升高;易损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呈正性相关关系,OR 为1.23,95% CI 为1.0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紧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对212例患者(包括脑梗死患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及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探查,测量颈总动脉后壁的内膜中层厚度(IMT),了解有无斑块形成,进行斑块质地判断.结果病变组IM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组以软斑及溃疡斑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的好发部位以颈动脉窦部(BIF)处最为常见.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不稳定的软斑及溃疡斑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与病情、伴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重型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及轻型患者 (均为P <0 .0 1) ;伴发高血压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P <0 .0 5 )。结论 高Hcy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新的重要危险因素 ;Hcy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脑梗死(CI)患者、6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以及同期我院体检科确诊的90例非 ICVD 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分析血清 HCY 水平与 ICVD 病变类型、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①三组研究对象血清 HCY 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清 HCY 水平显著低于 CI 组与 TIA 组,CI 组与 TIA 组之间血清 HCY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ICVD 患者血清 HCY 水平与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之间无相关性。③三组研究对象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百分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述危险因素百分率均显著低于 CI 组与 TIA 组,CI 组与 TIA 组上述危险因素百分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ICVD 发生的危险因素,HHCY、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等3个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2个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HCY 是 ICVD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 HHCY 与ICVD 病变类型、病情严重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侧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CysC、TC、HDL-C、两侧I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HDL-C、两侧IM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观察组的CysC和两侧颈动脉IMT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IM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相关性,CysC的升高和HDL-C的降低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4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脑梗死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同时选取非脑部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是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分型并检测其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水平,来观察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MMP-9的相关性.方法 对6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行颈部血管B超、TCD、头颅CT、MRI、DSA检查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分型,并检测其血浆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血浆MMP-9水平与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r=0.92,P《0.01),即血浆MMP-9水平越高,斑块的稳定性越低.CRP在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B、C组显著高于A组(P《0.01),而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RP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会升高,但它与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的相关性不如MMP-9.结论 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血浆MMP-9水平呈正相关.我们可以通过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结合血浆MMP-9水平来判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MMP-9作为易损斑块的潜在血清标志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40例冠脉造影者根据病情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40)、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35)、稳定性心绞痛(SAP)组(n=35)、对照组(n=30).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评分四分位间距分组将患者分为4组:Ⅰ组(0~7分)35例,Ⅱ组(8~25分)36例,Ⅲ组(26~46分)26例及Ⅳ组(>46分)43例.分别用无机磷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LPA、MMP-9水平.结果:冠心病各组血浆LPA、 MMP-9水平及Genis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高于UAP组及SAP组(P<0.01),UAP组高于SAP组(P<0.01).不同Genisi评分各组之间LPA、 MMP-9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A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0.2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LPA与MMP-9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