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患者血中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一组同期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当天及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cTnI及hsCRP浓度。结果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血浆cTnI及hsCRP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cTnI及hsCR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使血液中cTnI及hsCR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多因素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而造成冠脉阻塞和痉挛,导致动脉所灌注区域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冠脉介入治疗对肌钙蛋白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患者血中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一组同期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当天及术后24 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cTnⅠ及hsCRP浓度.结果 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血浆cTnⅠ及hsCRP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cTnⅠ及hsCR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使血液中cTnⅠ及hsCR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4.
索瑞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87-88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关联性,进而为临床寻找一种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的检测手段。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SA组、UA组及AMI组,每组各40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各种急慢性感染、炎症性或免疫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明显异常、严重心功能不全、血液病、外伤、脑卒中、外周血管病、恶性肿瘤及近3个月服用过他汀类药物者。检测患者空腹血中CRP水平,(mg/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UA组及SA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AMI组血清CRP水平较U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组血清CRP水平较SA组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血中hs-CRP水平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疗效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对急诊胸痛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诊胸痛患者共530例,分4组,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117例;B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并高血压病232例;C组:非心源性胸痛并高血压病76例;D组:非心源性胸痛不并高血压病105例;设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A、B、C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A、B、C、D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对急性胸痛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急诊医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和预后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BP)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行PCI;对照组48例,行冠脉造影。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术前及术后血清CBP浓度。结果:观察组CBP浓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CBP浓度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PCI术损伤血管内膜,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BP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对1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当天测定血浆hsCRP水平,根据血浆hsCRP水平分为3组:≤10.0 mg/L组,10.1~20.0 mg/L组,20.0 mg/L组。随访ACS患者住院期间、30 d以及3个月死亡事件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hsCRP水平与ACS患者的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CRP水平预测30 d、3个月的死亡率和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水平可预测短期的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对判断AC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项研究表明,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目前较为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关系,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稳定斑块的作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3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STENT)。对照组80例行冠脉造影术。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术前及术后血清CRP浓度。结果观察组CRP浓度术前比术后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术后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P浓度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损伤血管内膜,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浓度升高,可作为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变化及其对于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ACS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hs-CRP含量和Hcy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ACS组hs-CRP含量为(16.28±11.75)mg/L,有66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82.5%。正常对照组hs-CRP含量为(3.28±0.79)mg/L,有4例Hcy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0%。ACS组Hcy含量为(22.17±5.93)μmol/L,有52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5.0%。正常对照组Hcy含量为(13.79±3.58)μmol/L,仅有2例Hcy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5%。经统计学处理,ACS组血清Hcy和hs-CRP含量和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ACS组的Hcy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13,P〈0.01)。对照组的Hcy水平和hs-CRP水平之间无相关性。结论ACS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和Hcy含量均异常升高,两指标都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AC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SC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SCF的患者31例为SCF组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无狭窄且血流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hs-CRP水平,并以统计学处理分析hs-CRP与SCF的关系。结果 SCF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平均TIMI血流帧数呈正相关(r=0.476,P〈0.01)。结论 hs-CRP与SCF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的含量及它们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患者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SAP)组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30例,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hs-CRP的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血中hs-CRP、BNP水平ACS组、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显著高于SAP组(P〈0.05),AM I组显著高于USAP组(P〈0.05),且hs-CRP和BNP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血中hs-CRP、BNP浓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本院选取9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20名健康体检者,同时将9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405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390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105例)且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与研究,然后对不同人群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与预后分析。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分别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与轻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检测与治疗1周时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与2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复发者与未复发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强有力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电图 (ECG)ST段变化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2 2例首次AMI患者发病后第 1、2、3、7天皆经 12导联ECG和CRP检查后被分成两组 :A组ST段等电位 ;B组ST段抬高伴或不伴T波倒置。两组间CRP值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随发病天数延长逐渐增多 ,第 1天 7例、第 2天 10例、第 3天 12例、第 7天 14例 ;B组相应渐少。两组CRP水平第 1天和第 7天无差异 ,第 2天和第 3天有极显著差异 ,分别是第 2天 31 1±34 2 / 96 2± 38 1mg/L(P =0 0 0 1) ;第 3天 31 3± 12 3/ 79 4± 36 3mg/L(P =0 0 0 0 5 )。 结论AMI患者发病后第 2和第 3天ECGST段抬高与高CRP水平密切相关。对ST段抬高者的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其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HCY、hsCR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中43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浆hsCRP、HCY水平在PCI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sCRP、HCY均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可预测患者远期心功能恢复状况;经PCI治疗后二者均明显降低,可作为临床观察疗效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疑似ACS病人1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46例,冠状动脉正常组34例。根据GRACE评分规则将冠状动脉异常病人分为低危组56例、中危组41例和高危组39例,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CysC、HCY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正常组hs-CRP、CysC和HCY[(0.72±0.64)mg/L、(0.72±0.17)mg/L、(10.23±2.16)μmol/L]和状动脉粥样硬化组[(1.32±0.78)mg/L、(1.29±0.41)mg/L、(11.45±3.8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之间hs-CRP[(17.44±6.44)mg/L、(13....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分为轻型脑梗死组患者60例,中型脑梗死组患者44例,重型脑梗死组22例及同期进行体检患者60例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并比较。结果脑梗塞3组与正常对照组hs-CRP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疾病程度及预后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来研究表明。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导致ACS的主要原因。炎症与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及破裂有极重要的联系。而C反应蛋白(CRP)又是炎症的生物学标志。2004年1月~2004年6月我们观察了94例ACS患者的CRP水平。旨在探讨ACS患者CRP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