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后处理技术的征象表现特点,并和普通X线检查进行比较,探讨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83例胸部外伤患者,211处肋骨骨折的X线表现和MSCT容积成像(VR)和多平面重组(MPR)征象特点,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83例胸部外伤患者,211处肋骨骨折,X线平片骨折检出率71.09%,MSCT初诊检出率95.73%,MSCT复诊检出率100%。结论:X线平片是肋骨骨折检查的首选方法,MSCT是肋骨骨折诊断的重要补充,二者互相补充,各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胸部外伤临床怀疑或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所的图像进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容积重建(VRT)、曲面重建(CRP)、多平面重建(MIP)综合分析,并同X线平片结果及2D-CT诊断结果比较。结果:36例患者中,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77处,占71.3%,可疑骨折有10处,CT扫描中,2D-CT诊断肋骨骨折98处,占90.7%,横断面图像结合后重建图像诊断108处,占100%(包括肋软骨骨折6处)。结论:16排螺旋CT横断面图像结合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后肋骨骨折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CT诊断及X线平片诊断,是外伤后肋骨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立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325-132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9例胸部外伤患者的肋骨三维重组CT图象,并与X线平片比较分析。结果:39例中,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27例59处,肋软骨骨折1例。27例肋骨骨折中,X线检查共发现明确骨折22例51处,可疑骨折3例5处,肋软骨骨折0处,其余未见明显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更加准确细致的观察到骨折线的位置、数量及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对肋骨骨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4.
时振杰 《中原医刊》2011,(8):99-100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CR)与普通X线摄影(CF)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胸部外伤患者的胸部CR片与CF片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在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胸外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CR片发现单纯肋骨骨折27例,骨折并发气胸4例,骨折并发血气胸5例;普通X线平片发现单纯肋骨骨折18例,骨折并发气胸3例,骨折并发血气胸3例:结论在胸部外伤检查中CR系统比普通X线摄影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胸部外伤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对照其X线平片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普通X线摄片诊断肋骨骨折22例,可疑骨折4例,正常4例;肋骨骨折45根,可疑4根,后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28例62根,包括1例肋软骨骨折。X线明确诊断的有22例,肋骨骨折为45处,不能显示肋软骨骨折,骨折显示率为72.6%;而多排CT扫描后MIP及CPR及3D后处理后肋骨骨折显示率几乎可达100.0%,同时还发现创伤性湿肺1例,气胸1例,胸腔积血5例。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疑难复杂重症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胸部外伤患者应用肋骨CT扫描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对77例胸部外伤后肋骨骨折患者行胸部X线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轴位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结果:胸部X线片与肋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分别诊断肋骨骨折86处和156处。结论:螺旋CT扫描可用于外伤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对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包家福 《中外医疗》2013,(35):167-168
目的 探讨应用16 排螺旋CT 对胸廓及肋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用该院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期间在门急诊就诊的胸部外伤患者71 例,其中53 例患者应用飞利浦16 排螺旋CT 被诊断为胸廓及肋骨骨折,相同的患者同时行X 线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53 例患者中,共有77 例骨折(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胸椎骨折),X 线检查共有50 例,多层螺旋CT 检查较X 线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对于胸部外伤及骨折的病人,16 排螺旋CT 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16层螺旋CT机按照常规扫描条件对45例胸部外伤伴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病例扫描和薄层重建.于EBW工作站上采用VR、SSD、MIP和MPR(包括曲面重建)技术进行肋骨及肋软骨重建,并与X线胸片(CR/DR)和常规轴位CT图像对照.结果 在16层螺旋CT重建后发现的82处肋骨及15处肋软骨骨折中,X线平片仅发现肋骨骨折57/82处(69.5%),肋软骨骨折0处;常规轴位CT发现肋骨骨折67/82处(81.7%),肋软骨骨折4/15处(26.7%).结论 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胸片及常规胸部轴位CT扫描,尤其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将是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云雁 《当代医学》2011,17(28):43-4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已行X线片检查的胸部外伤患者,再行16排螺旋CT扫描,并运用三维重建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现(VR)技术显示肋骨骨折。结果 62例患者中X线片显示123处骨折,22处可疑骨折,14例未见明确骨折;而16排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显示156处骨折;X线片显示22处可疑骨折,应用16排螺旋CT显示18处明确骨折,排除4处骨折;X线片14例未见明确骨折,应用16排螺旋CT显示19处骨折。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并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频超声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肋骨、肋软骨及胸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胸部外伤的患者同时采用X线和B型超声对肋骨、肋软骨、胸骨骨折进行诊断,分析其准确率及优缺点。结果:X线诊断肋骨骨折64处,未发现肋软骨骨折,胸骨骨折2例。超声诊断肋骨骨折69处,肋软骨骨折7处,胸骨骨折2例。结论:超声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特别是肋软骨骨折的诊断明显优于X线,具有简单、价廉的优点,二者结合可相互弥补缺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8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采用肋骨正、斜位摄片,同时进行CT检查,并采用VR、MPR等重建。结果: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共有136处骨折,其中DR检查有118处肋骨骨折,CT检查有133处肋骨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的、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肋骨骨折,大大降低了肋骨骨折的误漏诊,并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DR平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8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采用肋骨正、斜位摄片,同时进行CT检查,并采用VR、MPR等重建。结果: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共有136处骨折,其中DR检查有118处肋骨骨折,CT检查有133处肋骨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的、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肋骨骨折,大大降低了肋骨骨折的误漏诊,并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DR平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后,再行16层螺旋CT平扫,将16层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图像结合轴位图像作出对骨折的诊断。对可疑骨折线进行曲面重建(CRP),再次作出诊断,并评价创伤后胸腔内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后,X线显示的骨折MSCT及重建图像全部显示,29例患者显示出X线未能明确的肋骨骨折36处,并同时发现X线未发现的胸骨骨折1处、锁骨骨折3处,少量胸腔积液3例,肺挫裂伤2例,肝脏挫裂伤1例,扫及层面发现腰椎横突骨折2处。2例患者因呼吸运动伪影较大,重建图像出现明显的假骨折线。结论 MSCT薄层图像联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是胸部外伤性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基本能满足临床对于外伤所致的骨折及软组织损伤、血气胸、肺挫伤等胸外伤所致损伤的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与应用。方法对100例胸部外伤患者,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运用多种后处理功能如MPR,InSpace,VRT等技术进行肋骨三维重建成像并观察骨折现实情况。结果 100例中,X线平片显示150处肋骨骨折,行64层CT检查后显示306处肋骨骨折,235处完全骨折,71处不全骨折,10例X线平片阴性,64层CT图像上显示15处肋骨骨折。15例常规X线平片怀疑20处肋骨骨折,64层CT检查证实15处骨折,排除5处。5例X线平片及常规CT检查未见确切骨折,行三维重建后证实4例肋骨骨折。结论 64层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较X线平片及常规CT提供更多准确的影像信息,能完整显示肋骨骨折位置、形态、数量及合并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5.
周岢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37-1438
目的 探讨双源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60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胸部外伤患者,应用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现39例76处肋骨骨折,完全性骨折21处和不完全骨折55处,另外同时发现胸骨骨折3例,锁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3例,胸椎骨折10例,肺部挫伤28例,气胸9例,胸腔积液29例.结论 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能快速、直观、准确地显示肋骨骨折,较常规X线平片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并可同时发现合并症,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伴发症。多数肋骨骨折经X线及CT检查不难检出,但由于肋骨有着较为特别的解剖特点,胸部组织器官多且密度差异较大,肋骨的结构单薄致骨折线缺乏对比等,容易造成肋骨骨折的漏诊和误诊。我们对8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肋骨骨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胸部外伤200例DR平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单发肋骨骨折132例(占66%)、多发肋骨骨折48例(占24%)、未见明显骨折20例(占10%);其中,肋骨骨折合并气胸26例、血气胸57例、肺挫伤43例、皮下气肿38例、纵隔气肿3例.20例平片阴性患者透视动态观察8例为未见明显移位裂纹骨折.结论:DR是胸部外伤患者X线检查的首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在胸部损伤中最常见.肋骨骨折可分为单根或多根多段骨折,同一肋骨也可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一根肋骨可有一处或多处骨折.第4~7肋骨长而薄,最易骨折.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因前后端失去支撑,产生反常呼吸运动,使伤侧肺受到塌陷胸壁的压迫,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如肋骨端向胸内陷入,易产生血胸和气胸,发生致命性损伤.选取2008年1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40例多发肋骨骨折病人,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轴位X线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6年间3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胸部外伤并采用多轴位胸部X线摄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6例患者中共发现肋骨骨折68根、79处。在拍摄常规胸部正位片(前胸受伤者采用后前位、后胸受伤者采用前后位)中总共发现肋骨骨折67处,占总数的84.8%,单纯拍摄胸部正位片漏诊12处,占总数的15.2%;胸部正位片与立位局部肋骨点片相比较,肋骨腋段漏诊9处,占总数的11.4%;胸部正位片与卧位局部肋骨点片相比较,肋骨腋段漏诊3处,占总数的3.8%。结论:采用多轴位X线摄影可以大大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多轴位X线摄影对肋骨骨折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袁军  郑再菊 《四川医学》2014,(11):1488-1490
目的探讨64排CT图像重组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胸部外伤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对CT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掩(SSD)、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重组处理。56例胸部外伤患者均做X线平片检查。结果 56例患者,明确骨折53例,总计521处骨折;CT检出504处,骨折检出率达96.7%;X线平片检出406出,检出率78.0%。结论 64排螺旋CT图像重组技术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平面观察肋骨骨折情况,有效地避免常规CT及X线平片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