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几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遗尿症,俗称小儿尿床,是指无器质性疾病的儿童3岁以后不能控制排尿,夜间睡眠中常尿湿自己的床铺或白天有时尿湿裤子的现象。据统计,4岁半时仍有尿床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占5%,15岁则占2%,男女比例约为5:1。  相似文献   

2.
1病因与病机 3岁以上小儿经常在睡眠中尿床,称为遗尿。少数因脊髓或膀胱等器质性疾病引起,多数为神经症性紊乱、教养不足或自幼未培养控制排尿能力;部分小儿由于尿道口刺激所致,如包皮过长、蛲虫等引起。  相似文献   

3.
刘友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50-150
遗尿是一种夜间无意识的排尿现象,俗称尿床。小儿在3岁以内由于脑功能发育不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紧张疲劳等因素,偶尔遗尿,均不属于病态。孩子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经常尿床,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数次,这就可能是疾病状态的遗尿,父母则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方晓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55-2355
1病因与病机 3岁以上小儿经常在睡眠中尿床,称为遗尿。少数因脊髓或膀胱等器质性疾病引起,多数为神经症性紊乱、教养不足或自幼未培养控制排尿能力;部分小儿由于尿道口刺激所致,如包皮过长、蛲虫等引起。  相似文献   

5.
归脾汤合固脬汤治疗小儿遗尿症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间睡中排尿,醒后方知,称睡中遗尿,俗称尿床。小儿3岁以后继续尿床,其主要原因就是心脾两虚,肾气不固而形成。尿床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给小儿心理造成障碍,影响小儿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笔者行医27年,结合临床经验,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小儿遗尿症时多采用补益心脾  相似文献   

6.
杨雪梅 《中外医疗》2009,28(15):125-125
小儿遗尿病临床上多指5岁或5岁以上小儿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即俗称“尿床”。它可影响患者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幻觉等心理异常,进而使体质下降、易罹患心脏、内分泌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小儿遗尿症     
男孩6岁后,女孩5岁后,每个月有两次或两次以上夜间尿床,叫小儿遗尿症。 初生婴儿100%会尿床,到5岁时有85%的小孩已能控制排尿,到了青春期仍有1%~2%青少年夜间尿床,男孩发生较女孩多50%。 小儿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从出生至12岁甚至成人一直持续尿床为原发性。部分小孩(约25%)夜间已不尿床,后突然再发生尿床现象为继发性。多系情绪、心理因素所致。 遗尿症的真正原因尚不太清  相似文献   

8.
许丽,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浙江省中山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近8年来专门致力于小儿推拿,在运用推拿及针刺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1].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脑髓未充,大脑发育还不健全,或者没养成正常的排尿习惯而发生尿床者不属于病理现象,故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考虑在本病范围之内.若3岁以后夜间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就是遗尿症,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许丽教授以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遗尿症是指5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续6个月以上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后并不觉醒,醒后方觉。轻者数夜一次,重者一夜数次,睡眠较深,不易叫醒[1]。《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大小便诸证》云:“……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里自出,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也”。这句话对遗尿与尿床作了简单的区分,但两者的病因病机相同,故现在多将二者统称为遗尿。遗尿在小儿多见,据国外报道[2],遗尿症中原发性遗尿为69%,继发性遗尿为31%,其发病率15%~20%为5岁儿童、10%为10岁儿童、2%为12~14岁儿童,即使到青春后期甚至成人期仍有1%~2%的发病率[2]。笔者用菟丝子散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症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遗尿症4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尿症(NE)俗称尿床,是指≥5岁小儿,每周≥2d有夜间不自主排尿[1]。自幼开始,不曾有持续6个月之久不尿床期称原发性遗尿症(PNE)[2],PNE临床十分常见,而且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随着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该病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此我们将481例PNE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PNE481例,诊断均符合美国精神心理协会《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1],其中男性303例,女性178例,男女比例1.7∶1,发病年龄5~16岁,平均(7.886±2.590)岁。其中5~10岁404例,占83.99%;11~1…  相似文献   

11.
儿歌:小小子,爱尿床,冲跑了媳妇,冲塌了床…… 小儿遗尿症是指3岁以后夜间不能控制排尿的疾病。有时2~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至5~6岁、7~8岁,甚至8~9岁时又偶有尿床,不一定是病态,如果常常尿床,甚至天天尿床就是病态了。本病大多到性成熟前自然消失,也有持续到青年,影响生活,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这种病有小部分是由大脑发育不全、脊髓病变如脊柱裂引起,有的是由泌尿系感染或蛲虫爬到尿道里引起。但绝大多数儿童找不到明显病因,因此称之“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尿”多见于精神因素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明显排尿症状女性小儿的膀胱功能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 :对无明显神经损害和排尿症状 ,因上尿路或其他疾病需进行手术治疗的 4 0例女性小儿 (婴幼儿 10例 ,2d~ 2岁 ;儿童 30例 ,2~ 12岁 )进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其中 10例婴幼儿进行影像膀胱压力测定。结果与结论 :在无明显下尿路症状的女性婴幼儿中 ,逼尿肌不稳定 (DI)发生率为 1/ 10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DSD)发生率为 4 / 10 ,可表现为间断排尿 ;残余尿量为 (6±3)ml,变化范围较大。儿童残余尿量为 (6± 4 )ml,最大逼尿肌排尿压为 (5 .5± 1.4 )kPa ,DI发生率为 6 .6 % (2 /30 )。婴幼儿和儿童的膀胱容量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范围为 18~ 35 0ml,但小于预测的数值  相似文献   

13.
休克是小儿烧伤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小儿烧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989~ 2 0 0 1年我科共收治小儿烧伤 812例 ,出现休克 138例 ,发生率为 17% ;休克死亡 7例 ,病死率为 5 .0 7%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小儿烧伤休克年龄分布为出生 2 8d内 3例 ,2 9 d至 1岁 2 8例 ,>1~ 3岁 5 6例 ,>3~ 12岁 5 1例。轻度烧伤发生休克 5例 ,发生率为 3.6 2 % ;中度烧伤发生休克 4 6例 ,发生率为 33.33% ;重度烧伤发生休克 4 0例 ,发生率为 2 9.99% ;特重度烧伤发生休克 4 7例 ,发生率为 34.0 6 %。小儿烧伤休克发生时间为伤…  相似文献   

14.
杨伟洪 《右江医学》2002,30(2):143-144
夜间遗尿症 (NE)是儿童最常见的发育上的失调之一 ,凡到了膀胱控制已正常的年龄 ( 4~ 6岁 )后 ,每月至少 2次以上夜间不自主排尿 ,无先天性或获得性尿道缺陷者即可诊断 ,其中 75 %~ 80 %为原发性(1) 。文献报道 4 5 %的 3岁小儿 ,2 3 %的 5~ 7岁小儿 ,2 0 %的 7岁小儿患有夜间遗尿症(2~ 5) ,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15 %的夜间遗尿症儿童可自发好转(14 ) 。虽然夜间遗尿症一般情况下属良性症状 ,但其对小孩及他们父母的心理都产生了影响 ,尤其是影响小孩的自尊 ,因此有必要进行治疗(11~ 13) 。夜间遗尿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和…  相似文献   

15.
孙铁梅 《黑龙江医学》2003,27(4):319-320
我院儿科门诊于 1998~ 2 0 0 2年应用山莨菪碱与谷维素联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 6 2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 6 2例 ,男 2 4例 ,女 38例。年龄 :3~ 7岁 4 9例 ,8~ 12岁 10例 ,12~ 14岁 3例。均表现为尿频 ,轻者 4 0min~ 1h排尿 1次 ,重者 10~ 30min排尿 1次。但白天对感兴趣的事或转移其注意力无尿频现象 ,夜间尿频现象消失。本组小儿无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 ,无发热。 6 2例小儿尿常规检查均正常 ,2 5例行泌尿系B超检查均正常。 2 2例小儿家长自行给小儿按泌尿系感染治疗 ,尿频无好转。1 …  相似文献   

16.
穴位磁贴加中药治疗小儿遗尿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现代医学》2004,32(2):73-73
遗尿症为儿童医院针灸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以超过3周岁的小儿夜间不能自主控制排尿为诊断要点的病证。本科2 0 0 3年1月~10月,用穴位磁贴合并中成药治疗本病12 0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 0例均为门诊患儿,男66例,女5 4例,<6岁62例,6~12岁3 9例,>12岁19例。夜尿<2次76例,2~3次2 3例,3次以上2 1例;午睡尿床者2 9例。尿常规均正常,有腰骶椎隐性脊柱裂者79例。1.2 治疗方法1.2 .1 穴位磁贴法 采用上海曼吉公司生产的曼吉穴位磁贴,直径18mm ,厚度3mm ,最大表面磁场强度8.5mT ,批号2 0 0 3 0 10 9。取穴:双三阴…  相似文献   

17.
膀胱测压及括约肌EMG检查小儿膀胱功能障碍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小儿膀胱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 1 64例 (男 1 0 9例 ,女 55例 ) ,其中 <2岁 52例 ,2~ 1 3岁 1 1 2例。患儿组 2 54例 (年龄 1月~ 1 4岁 ) ,其中神经源性膀胱 61例 (包括脊柱裂 46例 ,骶会阴和腹会阴肛门成型术后患者 1 5例 ) ,遗尿 1 1 2例 ,后尿道瓣膜 1 8例 ,尿频、尿急和尿失禁 2 5例 ,膀胱输尿管返流 1 8例 ,泌尿系感染 2 0例。检查使用仪器为DanTech膀胱测压和肌电图记录仪。其中 35例进行了电视监视下的膀胱测压。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儿残余尿 <1 0ml,少数新生儿膀胱残余尿可以较多 ,最大膀胱容量随年龄增加 ,新生儿为 (33± 2 4 )ml,1 3岁时达 (350± 54)ml。 57%新生儿表现为非协调性排尿或间断性排尿。协调性排尿过程中最大逼尿肌排尿压为 (6 .77± 2 .1 6)kPa。神经源性膀胱主要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顺应性降低、或反射亢进(非抑制性收缩 ) ,逼尿肌括约肌活动不协调 (DSD)、膀胱容量增加或减少等 ;60 %遗尿患者发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异常 ,分别表现为DI、膀胱容量小、DSD等。不明原因尿频、尿急、尿失禁和膀胱输尿管返流 50 %发现有DI并有DSD。泌尿系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DSD和DI。结论 :无排尿异常症状小儿膀胱多可完全排空 ,但新生儿可见较多的  相似文献   

18.
小儿尿床的防治及家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娜 《河北医学》2009,15(11):1355-1356
正常排尿机制在婴儿期由脊髓反射完成,以后建立脑干一大脑皮层控制,至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超过3岁尚不能控制排尿的称为遗尿症,俗称尿床。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可延长到青春期。  相似文献   

19.
夜间遗尿症在儿童时期较为常见,它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正常小儿在2~3岁时,基本上可以具有自天及夜间自主排尿的能力。据统计四岁半时仍有尿床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有尿床者则只占2%。一般指5岁以后仍出现尿床者,始称为夜遗尿症。既往我们曾采用针灸、中、西药和封闭疗法等治疗本病,由于易于复发效果均不理想。且由于遗尿症对患儿及其家庭的精神、生活和学习均影响甚大,因此笔者为了了解遗尿症的  相似文献   

20.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 ,按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我院在 1 990~1 998年应用针刺关元穴配合山莨菪碱和鲁米那药物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 72例 ,疗效显著 ,并经数年随访 ,未见复发病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2例中男 52例 ,女 2 0例 ,年龄 3~ 9岁 ,其中 5~ 8岁 60例。病程 2周~ 1 8个月 ,1例长达 5年。1 .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都表现为尿频 ,排尿间隙约 2 0~ 3 0 min,排尿量较少 ,但无发热、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 ,症状以日间为主 ,在注意力分散及熟睡时明显缓解。其中 6例伴夜间遗尿 ,每晚约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