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产妇产后的急性疼痛是产后初期妇女最常见的问题,这些急性疼痛,往往会干扰住院产妇的作息,因此有必要对产妇产后的急性疼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以医院近两年的产妇为研究样本,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2组产妇的急性疼痛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常用的手术疼痛评估量表,全面评估产妇的疼痛状况,分析影响急性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产妇在怀孕周数、孕期运动频率、新生儿健康指数(阿普加评分标准)、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体重指数、年龄、会阴创伤程度、以及产妇焦虑情绪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产妇焦虑程度和体重指数及年龄都高于自然分娩组( P <0.05),自然分娩组的会阴创伤要大于剖宫产组( P <0.05);同时自然分娩产妇的各项疼痛值随产后时间均显著减小( P <0.05),而剖宫产组的疼痛值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另外会阴创伤程度、产妇体重指数以及孕期抑郁程度对产妇产后急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较大(P<0.05),特别是剖宫产患者,而胎次、孕期运动频率及怀孕周数对产妇产后的急性疼痛影响较小。结论与自然分娩方式相比,剖宫产产后的身体不适性更高,本文的研究为产科医护人员及产妇选择最佳的生育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肖敏  陶瑞雪  张燕 《安徽医药》2020,41(5):526-529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孕妇不同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且符合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纳入标准的产妇160例,依据医生评估结果及产妇意愿选择分娩方式,按实际分娩结果分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简称阴道分娩)组68例,再次剖宫产(简称剖宫产)组80例,12例因阴道试产失败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简称阴道试产失败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40例单胎顺产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产妇的临床特征以及分娩信息,分析影响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瘢痕子宫患者中,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5%。阴道分娩组与阴道试产失败组相比,孕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瘢痕厚度、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孕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孕周、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瘢痕厚度、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孕妇在严格的操作规程以及孕期控制体质量指数、胎儿体质量可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孕前体重指数( BMI)、孕期体重增长与产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单胎产妇228例,依据美国IOM指南(2009年)的BMI标准,将61例BMI为18趑.5~24.9 kg/m2产妇作对照组,56例BMI<18.5 kg/m2产妇作研究A组,57例BMI为25.0~25.9 kg/m2产妇作研究B组,54例BMI≥30.0 kg/m2产妇作研究C组,分析4组产妇的妊娠合并症、产后并发症与新生儿异常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B、C组产妇与孕期增长正常产妇的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 P <0.05);研究C组产妇与孕期增长正常产妇的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 P <0.05);4组体重正常增长产妇的剖宫产率比体重过多增长低,研究B、C组体重正常增长产妇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高( P <0.05)。结论孕前BMI超重或肥胖与产妇出现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巨大儿之间有相关性,肥胖产妇患有妊娠糖尿病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4.
金梅 《安徽医药》2013,(12):2171-2172
目的 探讨助产士参与产前门诊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定期产检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助产士进行产前干预,针对产妇孕周进行围生期指导及相关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认知行为、体重指数,分娩结局以及母乳喂养的差异,分析助产士参与产前门诊干预的意义.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正常阴道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而自愿剖宫产、阴道助产,非自愿剖宫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知识问卷得分为(18.2±1.0)分,对照组为(14.5±2.1)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4.42,P〈0.05).产前观察组超重比例低于对照组(χ2=6.37,P〈0.05),而母乳喂养比例高于对照组(χ2=5.29,P〈0.05).结论 助产士参与产前门诊干预有利于改善初产妇产前认知行为,降低剖宫产比例以及超重产妇比例,并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阴道试产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比较再次剖宫产分娩和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住院天数、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本组200例产妇,阴道试产106例,试产成功81例(76.42%),试产失败的25例(23.58%)产妇行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及住院天数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再次剖宫产组新生儿感染及窒息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阴道试产产妇较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产后感染少,新生儿窒息和感染例数少,但临床医师需要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6.
路春梅  孙燕  侯雪晶 《河北医药》2014,(14):2164-2166
目的探讨孕妇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母儿及分娩的影响。方法记录81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产前体质指数,观察不同体质指数组及孕期增重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孕前超重或肥胖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产程阻滞及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组和正常组(P<0.01)。产前BMI≥28kg,/m。时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MI〈28kg/m。各组(P<0.05);BMI≥30kg/m。时产程阻滞、剖宫产发生率显著增高。孕期体重增加≥15kg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阻滞、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在增重超过20k的孕妇中明显升高(P<0.05或P<0.01)。随孕前、产前体质指数增大、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产前体质指数过高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是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对产妇近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878例产妇,根据产妇的要求按分娩方式将产妇分成阴道分娩组(782例)和剖宫产组(1096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子宫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的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剖宫产方式会明显增高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阴道分娩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较低,应提倡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8.
彭志娥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40+43-40,43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方法分析本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98例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将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25例与再次剖宫产(RCS)组63例进行比较,VBAC25例与同期随机选取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60例进行对照。结果 VBAC组与VBNC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产后感染发生率均优于R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果符合阴道试产的条件,在严密监护下可以选择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9.
柏青  李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47-147,150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5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45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21例)和阴道顺产组(24例)。分别于产后42d、3个月、6个月进行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情况。结果: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检测选择期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与阴道分娩酮比减少了对盆底肌的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盆底肌力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临床因素,为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实施分娩发生产后出血100例患者中54例患者实施阴道分娩,其余46例患者实施剖宫产。前者为阴道分娩组,后者为剖宫产组。分析两组的平均出血量、具体出血情况、产后出血原因等。结果阴道分娩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出血量在1000 ml以上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超过2000 ml所占比例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宫缩乏力所占比例和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的产道损伤所占比例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相比,前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且产后出血量较多,要尽量选择阴道分娩,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重视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女性盆底肌力受损情况以及探讨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我科自制产后检查体检表随机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进行产后42d检查并于本院分娩的产妇4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200例)和阴道顺产组(200例)。于产后42d检查时采用盆底压力张力治疗头检测盆底肌力,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情况。结果产后42d盆底肌力检测中,盆底肌力损(〈3级)比例高达82%,选择期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在孕期由于腹压长期增加,女性激素水平改变等原因,均可使其产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选择性剖宫产并不能比顺产降低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指征。方法对2008年1~12月我院76例经阴道分娩的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双胎妊娠阴道产组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剖宫产组(P〈0.05),其中孕周≥34周者的新生儿窒息率与剖宫产组≥34周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双胎妊娠阴道产组各孕周的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阴道产组第1胎为头先露72例(94.74%)。结论双胎妊娠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孕周≥34周且第1胎为头位时,可选择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对妊娠期并发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51例孕前体重正常产妇作为A组,选择同期51例孕前肥胖且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产妇作为B组.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及不良分娩结局.结果 B组并发症发生率39.22%明显高于A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自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应用经会阴超声成像技术,测量94例初产妇产后6~8周膀胱颈活动度及尿道旋转角度,与30例未孕妇女行对照研究,分析妊娠和产科相关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结果94例入选产妇中阴道分娩组50例,剖宫产组44例,两组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而产前体重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阴道分娩组有15例(30%)发生过压力性尿失禁(SUI),而剖宫产组有4例(9.1%),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及未孕妇女两两相比,膀胱颈活动度及尿道旋转角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分娩、产前有SUI、产钳助产及会阴撕裂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和分娩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增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骨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该院阴道分娩产妇30例作为顺产组,剖宫产产妇30例作为剖宫产组.比较2组产后12周盆腔器宫脱垂(SUI)、压力性尿失禁(POP)的发生率、1年后2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情况.结果 产后12周顺产组SUI、POP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顺产组性生活质量下降,阴道疼痛、干燥,尿道症状,便秘及其他症状比例低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在骨盆底功能的影响上差异不大,骨盆底功能不应成为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唐明  陈杨 《北方药学》2014,(7):76-77
目的:研究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意义。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无分娩时的产妇(对照组A)及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具备试产条件而行剖宫产的产妇(对照组B)进行对照比较,比较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腹部切口一起愈合及住院费用等,以及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er评分。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试产失败组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窒息及胎盘粘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试产失败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利于恢复,但需要密切观察产程,如有异常应立即转为剖宫产手术,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药实践》2018,(1):20-22
目的:分析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阴道试产产妇作为阴道分娩组,并选取同期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剖宫产产妇作为剖宫产组。分析产程中出血总量、产程、产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体重等基本情况的差异。比较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出现切口愈合不佳和产后出血的比例。结果:阴道分娩组产程中出血总量、产程、产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体重等基本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佳和产后出血的比例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具有良好价值,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加速产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首次剖宫产风险与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体质量增加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44例阴道分娩组与16例剖宫产组。按孕前BMI不同将患者分为42例正常BMI组、12例低BMI组及6例超重/肥胖组。按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将患者分为26例合理增加组、18例增加不足组及16例增加过多组。分析首次剖宫产风险与孕前BMI及孕期体质量增加量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组年龄、孕前体质量、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量、超重/肥胖比例、孕期体质量增加量过多比例、出生体质量及大于胎龄儿比例均比阴道分娩组高(P<0.05)。正常BMI组、低BMI组、超重/肥胖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26.19%(11/42)、8.33%(1/12)、66.67%(4/6),3组相比有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组孕妇剖宫产风险较正常BMI组高,低BMI组孕妇剖宫产风险较正常BMI组低,校正后仍有差异。合理增加组、增加不足组及增加过多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23.08%(6/26)、11.1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30例选择阴道试产(VBAC组),38例实施再次剖宫产(RCS组),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后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5 min Apgar 评分、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VBAC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住院时间、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腹腔粘连率、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出院时产妇恢复良好率均显著低于R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新生儿感染率、体重及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无剖宫产指征并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应优先选择阴道试产,可提高妊娠结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期间接诊分娩患者3697例,其中阴道分娩患者2554例(阴道分娩组);剖宫产术患者1143例(剖宫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剖宫产组发生产后出血患者为114例(9.97%),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患者为125例(4.89%);剖宫产组患者在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阴道分娩高,应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