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蕊  高淑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475-1476
目的比较X线平片及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影像学征象的显示情况。方法选择周围型肺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观察周围型肺癌的X线平片及螺旋CT图像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 1.共40处病灶,左肺22例,右肺18例,均为单发。直接征象包括肿块、磨玻璃征、空洞。间接征象包括胸膜凹陷、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棘状突起、支气管气象征、空泡征及胸腔积液。2.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空洞、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对周围型肺癌各种征象的显示中显著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2.
炎症型肺癌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炎症型肺癌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总结经支气管镜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38例炎症型肺癌影像表现。结果本组38例炎症型肺癌影像诊断6例,符合率68.4%,12例首诊误为肺炎,经抗炎后短期复查,支气管镜检查等确诊为本病。结论炎症型肺癌类型特殊、影像学检查误诊率较高,CT薄层扫描、多方位重建等能提高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脾脏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上一些指标的观测分析,提供相应的脾脏正常值范围,为临床和教学服务。方法收集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正常脾脏160例,并行三维成像,观察脾脏上、下极及脾门中点平椎体的位置。测量脾脏上、下极及脾脏最左、右端、脾门中点距脊柱中线的距离;测量脾脏的长径、厚径及上下径;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脾脏上、下极大部分分别平对T10椎体和L2椎体,脾门大部分平对L1椎体。脾脏的各项CT测量指标男性均〉女性,并且除了脾门-中线距、左端-中线距和右端-中线距和厚径之外,其他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脏的各项CT测量指标均有缩小趋势。结论研究获得了正常成人脾脏的位置、大小、形态的数据,可供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CT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IMT的CT表现。19例中肿瘤发生在肺部6例,腹腔5例,肝脏4例,颈部软组织、胃、气管和中颅窝各1例。结果 CT平扫示14例病灶呈不均匀低密度,4例病灶呈等密度,1例为高密度。病灶形态为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团块状17例,囊实性包块2例且均发生于腹腔;1例肺、1例胃IMT中,瘤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示15例病灶为轻度至中度强化或不强化,14例病灶在门脉期和延迟期继续强化。1例肝脏IMT表现为"花环状"强化。结论认识IMT的CT表现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病变特点及CT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2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颅脑cT资料,总结分析诊断要点。结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多表现为典型区域的对称性钙化,但部分患者早期病变钙化不典型。结论cT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病变的价值优势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科  刘军  马崧  谢卫民 《山东医药》2005,45(12):28-29
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误治.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共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0例,术前均行CT扫描,现分析其CT影像特征,以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党安森 《山东医药》2011,51(38):69-69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SAT患者的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结果本组10例患者甲状腺体积增大,可见弥漫于两侧甲状腺的不均匀低密度影,CT值45~60HU,边缘模糊。6例行增强扫描可见低密度区不均匀强化。6例患者可见单发或多发结节状低密度影,直径0.7~2.2 cm,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缘亦模糊,无占位效应。行增强扫描4例,2例大结节(直径〉1 cm)轻度强化,余2例患者强化明显。2例表现为一侧局限单发大结节,一侧弥漫低密度影。结论 SAT的特征性CT表现为甲状腺体积增大,腺体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甲状腺内可见弥漫型不均匀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8.
陈建华 《山东医药》2006,46(27):75-75
回顾性分析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但有无法止血、不能一次性清除血肿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检查食管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食管癌病例,术前行下颈区、纵隔、上腹部CT扫描,观察测量不同区域淋巴结的大小及个数,判断转移情况,术后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8.1%,纵隔和上腹部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分别为36.7%和41.6%。术前CT检查食管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下颈区75.0%、84.5%、27.2%、96.9%,纵隔63.0%、90.1%、65.3%、92.1%,上腹部70.0%、97.2%、70.0%、97.2%。结论术前CT检查下颈区、纵隔、上腹部能比较准确地反映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对下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常成人肝脏大小的CT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测量正常人肝脏体积及相关评估肝脏大小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无肝脏疾病和引起肝脏增大因素的CT检查者241例,测量计算正常成人肝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肝门平面面积.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2例男性和119例女性的肝脏体积分别为(1074.89±234.98)cm3和(954.53±195.22)cm3(P<0.001);最大平面面积分别为(153.25±24.97)cm2和(136.28±18.39)cm2(P<0.001);肝门平面面积分别为(142.96±25.28)cm2和(128.63±16.83)cm2(P相似文献   

11.
早期肝硬化定量诊断的CT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肝脏各叶及门静脉进行量化的研究 ,为临床影像早期诊断肝硬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作为疾病组 ,选择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利用人体常用解剖轴线作为肝脏测量的基准线。门静脉系统的测量采用文献报道的常用方法。结果 肝硬化时肝脏左叶冠状径 (L1)的变化最具临床意义 ,肝硬化代偿期时该值增大 ,肝硬化失代偿期时该值缩小 ;肝叶比例不仅存在于肝叶间同时也存在于肝叶内。门静脉管径的变化主要发生于肝硬化代偿期 ,通过建立门静脉的变化与肝脏变化的数学模型对早期肝硬化进行预测。结论 可以利用肝脏各叶的测量值及门静脉管径的变化预测和诊断早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典型肝脓肿的CT图像特点,以提高对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检查证实的21例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扫描图像.结果 CT平扫全部病灶呈不均匀等低混杂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17例出现病灶所在肝段一过性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强化明显,7例出现“晕征”,13例出现“簇形征”或“蜂窝征”,5例出现花瓣样强化,3例出现团块状强化;延迟期病灶持续强化,11例病灶范围较平扫时缩小.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图像不具有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图像有一定特征性,这将有助于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吴恺  赵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045-2047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与增强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TNM分期的价值.方法 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22例,术前2w行18F-FDG PET-CT检查,同期行增强CT扫描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肺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增强CT分期及PET-CT分期.根据术后外科病理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NSCLC的TNM分期的价值.结果 ①对照病理结果,PET-CT对NSCLC的T分期比增强CT准确性更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②对NSCLC的N分期中.PET-CT较增强CT准确性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术前M分期中,PET-CT结果较增强CT结果准确性高.结论 与增强CT相比,PET-CT能提高NSCLC术前TNM分期的准确率,并能纠正增强CT出现的假阳性及假阴性错误,同时增强CT也可以纠正PET-CT出现的错误,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NSCLC临床分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23例非均匀脂肪肝中26个FSA灶的超声、CT表现,7例行增强扫描,一例FSA灶经肝穿刺 活检而确诊,所有病例都经过B超或CT的随访观察1-2年。多数FSA有典型的B超和CT表现,诊断准确率分别 为92.3%、96.1%,B超对于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FSA灶是一种即敏感又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正常人群体检 和病例跟踪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24例鼻骨单纯或复合骨折复位后鼻部无明显畸形者,分别进行螺旋CT(MSCT)三维重建。结果:24例中19例鼻骨骨折复位后鼻外形正常,7例(11%)需二次复位。复位后再次行MSCT三维重建示6例鼻骨恢复正常,有1例未完全恢复至正常位置,但鼻外形基本正常。认为MSCT三维重建技术能细致、清晰的显示鼻部骨质结构,是评价鼻骨骨折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CT灌注参数与急性胰腺炎临床常用病情指标的关系,以探讨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08/2008-01 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入院后2-3 d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5例因患者移动等致胰腺CT灌注成像失败.30例对照组,其中3例健康志愿者,27例因其他疾病行腹部CT检查患者.利用螺旋CT自带软件PCT进行处理得到灌注参数:BF(血流量)、BV(血容量)、TTP(峰值时间)、PS(表面通透性)等.结果:急性胰腺炎组BF、BV较正常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110.57±60.04 VS 133.55±25.70,156.68±65.11 VS 193.78±27.01,均P<0.05),TTP、P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重型急性胰腺炎与轻型急性胰腺炎相比,住院时间延长(11.51±8.46 d VS 20.91±8.40 d,P<0.05),而腹痛缓解时间离散度大,虽有延长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胰腺炎CT灌注参数BF、BV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总时间、局部并发症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灌注参数Bv、BF与AP临床常用病情指标存在相关关系,CT灌注成像在AP病情评估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病理证实误诊为胸膜炎、肺炎、肺结核、肺不张、支气管炎、肺脓肿等疾病的46例肺癌,做了临床X线分析,并对误诊原因进行了探讨,对于如何减少误诊特别对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37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ISDH)的CT表现及形成机制。间接征象的观察在ISDH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①侧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②脑灰白质界面广泛一致性内移,③脑白质凹陷征,④脑沟消失及脑回聚拢内移征。CT增强扫描对ISOH的诊断有很大帮助,表现为:①患侧脑表面血管内移,②血肿膜呈点线状高密度影,③血肿腔本身增强。认为熟悉ISDH各种CT征象,增强扫描征象,必要时辅以冠位增强扫描能提高ISDH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1〕,老年人肺结核较青年人上升明显,而且老年人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更加复杂,致使误诊及漏诊较多,导致其更易传播。本文探讨老年肺结核的CT特点。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诊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50例,男102例,女48例,年龄60~84(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期的价值.方法 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身PET-CT显像,且于检查前一周内行胸部16层螺旋CT扫描.按照国际通用的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肺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CT、PET-CT分期,并将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①对照病理结果,PET-CT对NSCLC的T分期比CT准确性更高.54例肺癌T分期中,PET-CT正确分期50例,CT正确分期40例.②54例术前诊断分期的患者中,与病理符合的肺癌N分期,PET-CT50例,CT39例.PET-CT对肺癌的N分期与CT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肺癌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ET-CT分别为:80.09%、97.14%、96.11%、84.70%,CT分别为:56.48%、71.02%、63.21%、64.93%.③CT发现了11例患者的17处转移,PET-CT发现了16例患者的39处转移.结论 PET-CT显像用于NSCLC的分期是一可靠的非创伤性方法,对指导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