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MSCT在弥漫实变型肺泡癌与肺炎性实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蕊  温志红  于浩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35-1537
目的:分析弥漫实变型肺泡癌(DCBAC)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与大叶性肺炎(LP)、干酪性肺炎(CP)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弥漫实变型肺泡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并与同期证实的8例肺炎性实变病例的CT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例弥漫实变型肺泡癌在CT平扫出现"蜂窝征"(7例)、斑片状及腺泡样结节影(6例)、叶间裂膨隆(3例)。增强后病灶CT值均低于同层肌肉组织。动态观察肺实变范围扩大,原为腺泡结节和磨玻璃密度影的区域发展为肺实变。而在8例肺炎性实变中均未显示。结论: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可显著提高弥漫实变型肺泡癌与肺炎性实变的CT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及囊实性病变97例,对其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囊肿18例,巧克力囊肿11例,囊腺瘤29例,囊腺癌7例,畸胎瘤7例,卵巢转移瘤2例,子宫肌瘤囊变3例,子宫内膜癌、宫颈癌2例,异位妊娠3例,感染性包块9例,淋巴管瘤2例,腹膜后神经鞘瘤囊变2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例,宫旁血肿1例。CT表现主要为囊性及囊实性肿块,其影像特征各具特色。结论 CT对女性盆腔囊性及囊实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PAP的X线与CT征象,并寻求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的CT及HRCT征象。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阴影,CT扫描病变呈地图样分布或碎石路征、肺实变表现(支气管充气征)以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结论CT尤其是HRCT可清楚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杜秀琴 《中国医疗前沿》2012,(3):69+34-69,3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SPTP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资料,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中女性6例,男性2例,胰头部5例,胰体部1例,胰尾部2例,瘤体直径3.1-7.5cm。1例以囊性为主,2例以实性为主,5例囊实成分相仿,2例病灶有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肿瘤强化高于动脉期。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可结合临床特点对其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螺旋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术前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照分析CT影像表现和组织病理表现。结果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本组病例中位年龄36岁,无典型临床表现。病变最大径3~10.5 cm,肿瘤呈圆形、椭圆形,多有完整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多位于胰头部或胰尾部。肿瘤内可有实性和囊性结构,CT增强扫描静脉期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多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赵静  孙勇 《当代医学》2011,17(19):100-10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2例均为年轻女性。一例为胰腺尾部囊实性巨大占位,有包膜,以实性为主,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呈不均性强化,邻近结构受压移位;一例为胰头部占位,胰管轻度扩张,MRI: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上脂肪抑制像肿块实性部分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轻度增强,囊变坏死区无强化。本组2例均未见肝内外胆管扩张。结论 SPTP临床诊断时容易误诊,CT和MRI对诊断SPTP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可与其它胰腺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李晋荣 《中原医刊》2007,34(2):17-1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超声检查5例,CT扫描7例,磁共振成像(MRI)扫描4例。结果 CT检查发现胰腺囊实性低密度占住性病变,造影增强后肿瘤包膜强化明显,动脉期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明显强化,但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不强化。MRI在T1WI、T2WI上呈现混杂信号,实性成份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造影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囊实性占位。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分析其影像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粘液性囊腺瘤(癌)、浆液性囊腺瘤(癌)、胰腺癌囊变、胰腺假囊肿等进行鉴别。术前一般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CT检查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诊断中的价值.②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 7例,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表现的特点,结合文献与其他胰腺常见肿瘤的CT表现进行比较.③结果 SPTP在CT平扫及CT增强检查中均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与其他常见胰腺肿瘤较易鉴别.④结论 CT检查在SPTP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进而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结果肿瘤最长径3~14cm,平均8.5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3例以实性成分为主。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性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46-50
目的:深入研究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特点,寻找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影像特异性,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本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分析CT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结果:真性囊肿3例,假性囊肿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癌)5例,实性乳头状瘤4例。结论:CT对于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加强对PAP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提高PA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和纤支镜下肺活检(TBLB)确诊的8例PA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P患者胸部X线表现呈非特异性改变;CT表现多样,为磨玻璃样、碎石路样、地图样、小叶间隔增厚样、肺实变样、肺水肿样及肺间质纤维化等表现,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胸痛、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结论:肺部影像可充分显示PAP的特点,结合临床可提示本病可能,但其特点只具相对特异性,应尽早行TBLB和BALF以确诊。临床上需与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肺水肿、肺出血、支气管肺泡癌、感染、特发性纤维化等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苗乐杰  刘本波  张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23-3324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经肺穿刺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为碎石路样、地图样、磨玻璃样、小叶间隔增厚样、肺实变样、肺水肿样等表现;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结论:胸部影像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特点,结合临床能够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累及胸部的Castleman 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以提高对该 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例累及胸部的C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 学、病理学、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 12 例CD患者均经肿块或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确诊。7 例单中 心CD型患者临床无症状或少症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孤立、边界清楚的纵隔或肺门软组织肿块影,少见浸润性肿 块,病理组织类型均为透明血管型;6 例行手术切除肿块治疗,1 例因肿块无法完整切除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 疗),7 例患者均预后较好。5 例多中心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纵隔/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多浆膜 腔积液、肝脾肿大并伴全身其他多部位淋巴结肿大;病理组织类型3 例为透明血管型,1 例浆细胞型,1 例混合型;3 例行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2 例未治疗,5 例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累及胸部的单中心型CD以纵隔或肺门软 组织肿块为主要表现,多中心型CD以弥漫性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伴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对有纵隔/肺 门肿块或有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表现者的鉴别诊断应将CD考虑在内,早期肿块或淋巴结活检对CD诊断和治疗具有 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人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H5N1型)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重症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病人的相关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结果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①磨玻璃样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学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2a随访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重症人禽流感病人具有实变出现早、病灶变化快且广泛,病灶吸收相当缓慢等特点。通过影像学的动态观察,在指导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及时有效地确定治疗方案,评价疗效等方面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小儿髋关节结核X线表现 ,探讨小儿髋关节结核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 12例小儿髋关节结核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 :本资料 12例均为单侧发病 ,左髋关节 7例 ,右髋关节 5例 ,主要X线表现为 :1)软组织肿胀 ;2 )关节间隙稍变宽或变窄 ;3)骨质疏松或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胸部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05年临床确诊的18例IPH影像资料.结果:胸部X线表现:①肺纹理增强15例;②肺野内片絮状阴影或磨玻璃样影12例;③双肺弥散分布的粟粒状、小结节影6例;④双肺弥漫境界不清的网织状影8例,其中2例伴心脏增大,1例伴肺动脉段隆鼓.高分辨率CT(HRCT)显示:双肺弥漫性密度增高,呈片絮状及磨玻璃样改变2例,其中1例实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双肺弥漫分布粟粒状、小结节状影1例;双肺小叶间隔增厚2例,其中弥漫增厚1例;轻度蜂窝状肺改变1例;心影增大1例.结论:胸片是发现IPH的重要方法,HRCT对病灶的显示更为清晰,只要注意将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合分析,尤其在痰、胃液或肺组织中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以颈部包块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结结核,在病因诊断上往往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忽视,其临床表现特点,超声、CT影像检查,病理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都应是临床医师掌握的内容,就近期相关文献作以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硬脊膜外囊肿的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7例均采用手术冶疗,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获得满意恢复,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检查能确立诊断,手术切除囊肿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6例DAI患者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治资料。结果随访半年,死亡9例(25%),植物生存5例03.8%),重残11例(30.5%),轻残7例(194%),恢复良好者仅4例(11.1%)。结论DAI的,晦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相符,两者结合可以诊断DAI;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早期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