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大视野》2009,(17):92-92
据悉,虽然奥巴马的医改方案遭到不少人反对,但美国的制药企业已准备出资1.5亿美元帮助奥巴马实施该方案。媒体认为,此举是对奥巴马医改方案的一个重要支持。报道称,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已经明确表达对奥巴马医改案的好感,并承诺将支持最早在今年秋天实施的这一计划。该协会的不少注册制药企业承诺,将出资1.5亿~2亿美元支持奥巴马实施该计划。  相似文献   

2.
医疗问题是美国多年的沉疴。克林顿医改失败的阴影刚刚散去,奥巴马又要旧事重提,重启医改。那么,奥巴马医改究竟有多少胜算呢?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时经常读到美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相关信息,但总没有切身的感受,近期到美国转了一圈,亲身感受到美国医改与中国医改的异同之处。与国内相比,美国各界对其医改的关注和参与度都远比国内要高,所到之处无论是业内交流还是与医疗行业无关的朋友聊天,大家都能对医改表露出自己的见解,与国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业界和公众从不避讳谈论医改对自身利益的影响。此次美国之行,笔者再次见到了  相似文献   

4.
分析美国医改,对中国医改有特殊的借鉴意义。美国为什么要进行医改以及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许正是我们必须提前思考、防患于未然的。我们把白宫发布的美国总统奥巴马6月15日对美国医药协会所作的有关医疗改革政策的答辩词请专家翻译后刊发于此,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顾昕 《中国卫生》2010,(3):86-89
在美国的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参议院至关重要,其重要性高于众议院。实际上,早在2009年10月13日,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通过了《美国健康未来法案》。当时,很多中国媒体均以“美参议院通过医改法案”为标题报道这一事件,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美国的医改法案最终要通过,依然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刘琼 《中国卫生产业》2009,(6):M0004-M0004
(《中国卫生产业》2009年第5期“医改执行力”) 我同意贵刊的观点:要想使新医改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打破利益集团的掣肘、化解尾大不掉的旧有医疗体制,也即,要有强悍的、摧枯拉朽的执行力。但在执行力之外,我觉得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政府的公信力。事实上,正因公信力不足,以往一些初衷良好的医改政策都被悬在了半山腰,甚至为不少基层部门所漠视、抵制。希望历史别再重演,让民众在欣慰于“纸面上”的利好同时,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政府变现医改承诺的决心与诚意。  相似文献   

7.
美国于当地时间2010年3月21日通过了酝酿已久的医改法案,本法案的通过成为美国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使人们能够从卫生政策角度了解这项法案,本文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对医改法案作了介绍,包括:保险支付、保险公司责任、药品补贴、人力资源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税收、保险欺诈和成本控制。分析了美国医改对中国医改的借鉴意义,提出了适当加大政府对大病、慢病和弱势群体卫生投资的重要性。同时卫生服务系统的规划要考虑成本控制措施,如加强预防和疾病控制、减少浪费和诱导需求。在卫生改革过程中引入质量管理手段和医疗信息化管理是医疗卫生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易利华 《中国卫生》2013,(11):110-110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区以深化医改的名义,搞了一些举措与探索。但是其目的,都是假以各种名目,从医院手中争权、分权,由于大多是医院上级部门之举,又以医改的名义进行,所以,更具危害性。这种“举措与探索”必须制止。  相似文献   

9.
最近,美英两国医改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在各自国内产生了极大影响和震动。美国医改的主攻方向是以扩大医保覆盖面、实现全民医保为目标,英国医改主要是在医疗费用风险承担上进行改革,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实行进一步的管办分离。尽管两国医改的侧重点不同,但医改的基本方向一致,即在筹资和医疗卫生体制的宏观管理上,增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功能,而政府放手和退出医疗卫生的实际生产和微观管理过程。英美两国医改关于政府职能的双重调整,对于中国新医改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奥巴马2010年3月签署医改法案以来,美国的医改就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经过4年的波折,美国医改的成效已初现端倪,这对于同处于医改进程中的国内同行来说,无疑是可以参考借鉴的案例,了解其进展也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对医改评论中几个观点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医改讨论中的几个观点提出一些商榷意见,如医改应否坚持市场化,医疗服务是否为公共品,医院是否为公益性机构,看病难看病贵是否由医改市场化造成,美国模式是否适合中国等,笔者认为医改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完善。并提出一个医改方案,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府不可能大量增加医疗费用补偿的前提下,建立全民医保体系,来解决目前所谓“医疗服务公平性”的问题,让每个中国公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月19—21日,首届中国卫生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来自各部委医改决策层的高级官员、医改专家智囊团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长期关注中国医改的国际人士,围绕医改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卫生》2014,(3):38-39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江苏省各地攻坚克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当前深化医改的核心是体现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让群众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看病方便。近4年来,江苏省各级财政对医改的投入年均增长35.5%。通过努力,我们建成了城乡15分钟健康服务圈,织成了一张全覆盖的医疗保障网,免费向群众提供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群众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深化医改的创新做法连续3年入选“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医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线与网友交流时表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在13亿人口的中国,解决医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推动医改打算做五件事,其中公立医院改革,是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这项改革涉及城乡很多医院,没有经验,需要试点。  相似文献   

15.
《健康大视野》2010,(9):42-44,46
医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此进行深入改革必然引起社会各界不同看法.这问题已让美国历届政府头疼了几十年。奥巴马医改是不动医疗服务体制的。这是由美国体制决定的。因为在美国.一半以上医院是民营非营利性组织.不是公立医院。这些民营组织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并非政府所能干预的。而放眼世界,各国医改都是施政中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一份关于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大讨论。医改向何处去?医改的目标是什么?医改是否要推倒重来?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过去一个时期的医改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内因的推动,还是外因的促发,中国的医改都将势在必行。但是.医改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无章呵循。如何改?路在何方?医改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8.
算起来,本轮医改已历时五年。五年中,中央和地方都做了诸多尝试,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改革试点。然而,五年后,当我们回顾其间的改革时,发现医改离当初设置的目标尚有不少差距,改革效果也远未达到社会、百姓和医界的期望,当初医改拟重点解决的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公立医院管办不分问题依然未见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任何改革,都会有分歧,医改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医改始终伴随着不同观点的争论。医疗卫生是公益事业还是产业?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是什么关系?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发展道路在哪里?能否厘清这些问题,关系医改成败,关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率直廖新波     
这位珠三角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医改专家”,不仅是广东省卫生厅的一名行政主管,还被认为是一位有着缜密理论思维、学识渊博、关注媒体的学者。在这个永远对中国医改充满探索精神的“医生哥”眼里,思考无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