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世荣 《医学信息》2010,23(2):515-515
任何事情都有规律,精神病患者也是如此。抓住规律就争得了治疗的主动。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刚入住医院时,产生急躁情绪,精神更加紧张,不服从医生的医嘱或不配合护士的护理。因患者大部分都是强制或被哄骗入院,所以对病情较重的新人患者,不适应陌生环境,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精神病患者都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阅历、职业不尽相同,控制能力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于春富  董玉霞 《医学信息》2003,16(9):534-534
美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一部分 ,而医学审美是介于医学科学和美学之间的审美创造。它既要符合医学的科学规律 ,又要符合美学规律。门诊是医院的窗口 ,是医院整体实力的缩影 ,是患者了解医院最直接最客观的平台 ,如何用医学审美观打造这个平台是门诊管理者应深思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试加探讨。1 追求医学审美 ,提升医院形象美化医院环境 ,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患者第一眼感觉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社会人群对医院第一印象的优秀与否 ,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又是患者了解医院的第二窗口 ,…  相似文献   

3.
不同经济文化地区学龄儿童适应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湘西农村经济文化条件有显著差异的两个地区学龄儿童适应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文化条件较优越地区的儿童适应行为水平明显高于经济文化条件较差地区的儿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与家庭类型、父母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居住环境、家庭收入、文化生活水平等因素有明显关系,而适应行为各功能因子与这些因素的关系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中专新生适应能力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到陌生的环境就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甚至表现出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通过296名中专新生适应能力的调查,我们在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明显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  相似文献   

5.
浅谈医护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金林 《医学信息》2010,23(3):604-605
医院岗前培训是对新上岗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岗位技能标准、恪守工作行为准则所进行的集中培训,是新上岗人员职业生涯活动中的初始培训;是逐渐熟悉、适应工作岗位环境所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新上岗人员初步规划自己,为自身打造未来人生目标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培训。因此其主要目的是让新上岗人员尽快熟悉工作岗位,适应环境和形势,从了解医院的组织、结构、历史、文化人手,培养其荣誉感和归属感,对新上岗人员职业生涯起到指导作用。现将本人多年来对医护毕业生岗前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玉花  郭金梅 《医学信息》2007,20(11):1030-1031
住院是一个人从社会角色到患者角色的转换,如何帮助患者尽快熟悉新的环境,适应角色转换是护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难题。现行的健康宣教,多以语言交流为主,易受护士的交流技巧、患者的情绪、周围环境的限制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海外归国人员对原文化的再适应问题.方法 对留学日本1年的10名中国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调查.对回国后的感受,异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回国后的再适应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 ①被调查者在回国初期普遍有不适应现象,不适应的主要表现为失落,不满和烦躁;②所述的原因主要包括我国在外界环境和硬件设施,以及国民的公共文...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创造两个文明建设的沃土。医疗单位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除了进一步加强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医院文化外,更应该把重点放在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建设上,特别是当今的信仰危机和首先滑坡等产生的社会不良影响对医疗单位是一个强烈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对医院文化发挥起到良好的导向功能,更好地促进医院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使医院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克服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个体进入新环境时,身体和心理系统中原有的平衡都面临着挑战,新适应的建立需要一个调节过程,特别是来到与自身的生活习惯、习俗、文化有很大差异的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以汉族群体为主体的高等院校,环境的差异对其心理产生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近些年来,普通高等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关调查分析研究和干预研究也不断增加,比如,阿不力孜·热扎克[1]做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杨玲等[2]探讨了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0.
外籍员工在中国的文化与心理适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外籍员工在中国大陆的文化及心理适应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社会文化适应问卷和心理适应问卷。结果:社会文化适应问卷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物质生活条件适应、人际交往与交流适应、认知与价值观系统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与时间的关系呈双U形,在7个月和56个月左右的时间上呈现了最大的文化适应困难。心理适应困难随时间而下降。亚文化之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社会文化适应差异。结论:外籍员工在中国大陆的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困难比较大,其原因可能是所受文化适应培训不够以及接受培训的时间不恰当。  相似文献   

11.
刚进入高一的学生,一般都有一个环境适应的过程,这种适应不仅是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为了尽快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学校一般都要开展一些高一新生新环境适应性教育,在这些活动中,心理辅导必不可少。为了对高一新生的心理辅导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医院的文化建设和长期的实践证明院独特的医院文化润物无声,独特的医院文化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休克会引起人体各个器官的组织灌流和重新分配,某些部位如肝和肾被牺牲,某些部位如大脑和心脏受到保护时间长一些,组织灌流严重不足就会导致器官衰竭。而休克发生原因非常复杂,是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中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在休克处理上,麻醉是必要的一个环节,而不同休克会对麻醉药物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感染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为例,分析其对人体肝肾影响,研究其对麻醉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影响,详细介绍休克对常见麻醉药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生、不仅要掌握病人的疾病、还应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特别对慢性老年患者更应该掌握其心理特点。老年患者来到医院,首先希望尽快就医,需求高技术的医生尽早明确诊断,需求良好的服务态度,需求清洁安静的环境等,除共性需求外,病人还有其它个性心理需求常被忽视,所以应加强观察和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活动,以便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15.
谢岩屏  李允 《医学信息》2006,19(5):813-814
我院图书馆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它作为服务于临床的专门机构,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医院医学科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名师名医的知识经验正是通过文献信息的保藏和利用代代相传。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情报意识的增加和信息资料的开发,医务人员对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高,迫使每位医务工作者更加关心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医院图书馆如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适应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需要,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
肖兵 《医学信息》2005,18(3):193-194
21世纪,医院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在临床业务工作中、医院管理中和医院文化建设中实施基于信息系统的知识管理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内涵。同时,对树立医院科学的发展观,以创新精神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某市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东乡族等29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文化适应问卷,研究了在该市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为中等水平,从各维度的比较发现宗教适应〉人际交往〉生涯发展〉主流文化〉学习适应〉生活适应;文化适应的各维度上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四学生的适应程度最高。这一结果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护生面对临床实习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二年的基础理论学习,除短暂的见习外,护生对医院及临床护理工作了解甚少,而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他们常会感到困惑,希望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结合临床护理带教及临床实习前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可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实习教育,使护生能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19.
1.开诚布公地向室友说明你的生活习惯。事先要清楚你是否讨厌有人在每天早上都要15次摁断闹铃?你是个有洁癖的人吗?尽快让你的室友知道你的一些小怪癖和嗜好,很难期待你的室友一下子就了解这些事情,但进行沟通,说明你的需要,是在这些事情成为麻烦之前把它们解决的最好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做好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护理,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了预后的身心康复。方法通过在手术室的学习以及文献回顾,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可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及时准确的诊断,紧密配合各项急救措施,大大提高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