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药品带量采购的核心要素及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和比较我国实施的3批药品集中采购的相关政策,厘清我国药品带量采购模式的演进历程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优化我国医药采购制度、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药品带量采购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从药品集中采购基本情况、带量采购试点药品范围和品种、企业资质认定、中标企业确定、药品配送和药款结算六个方面对上海市药品带量采购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分析认为上海市真正实现了药品带量采购,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设立药品采购专用账户、预付药品采购货款、加强平台服务和监管能力,有效保障带量采购机制运行。由此得出以下启示与建议:事权统一的职能部门是实现药品带量采购的重要保障,技术手段和平台建设是实现药品带量采购的基础条件,经济技术标的设置应当关注通用名药品个体属性,推进三医联动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带量采购药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以药补医历史、现状及后以药补医时代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医药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无疑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领域,不仅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而且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在此项改革推进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探索出了改革支付方式、降低或取消药品加成、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设立独立于医院外的药品管理中心等4种医药分开的实现形式。后以药补医时代,政府责任主要是:通过约束公立医院的逐利性缓解"看病贵";促使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回归价值以改善"看病难";通过合理财政投入、有力政策保障,主导公立医院落实公益性。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在药品集采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短缺风险,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药品集采的本质,利用供需模型从理论上探讨药品集采可能存在的供给短缺。同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深入挖掘集采引起的药品短缺风险来源,并系统梳理英国、美国、德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药品集采方面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归纳总结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借鉴各国遵循“物有所值”原则制定的集采方针并结合各项集采法律法规和监管方法,吸取减少集采药品短缺风险的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出台集采药品法律法规、建立药品信息平台和改革现有医疗机构体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集采药品短缺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供应短缺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收集全国前5批集采药品的采购和供应数据,对药品供应短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集采药品在中选后一年内出现供应短缺的占比达82%,东部和中部地区、临床用量大和价格低的集采药品供应短缺情况更为严重。结论:加强中选企业行为的履约监管,建立参与主体的信用评价制度,综合考虑地区、药理类型和价格因素,优化集采招标规则,提升集采中选药品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于药品利用与支出的影响。方法:利用2018—2019年的药品采购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比较了集采品种和同类替代非集采品种的价格、采购量、采购金额、质优药品的使用比例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的变化。结果: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政策实施后,与未实施试点政策的省份相比,实施试点政策或部分实施试点政策的省份集中采购试点品种的标化价格下降72.2%,标化采购量增加16.9%,采购费用下降55.3%,质优药品的使用比例增加15个百分点(均为P<0.01)。尚未发现集采品种的采购向同类替代非集采品种转移的证据。结论:药品带量集采政策有利于药品支出的控制和用药质量水平的提升,有必要扩大药品带量集采的覆盖面,尽快将中成药和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之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各省(区、市)前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首年采购完成情况,为更好地执行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首年采购数据,对比分析前四批带量采购药品的约定采购量完成率和中选产品采购占比。结果:随着带量采购批次的增加,医疗机构报量趋于准确且完成率的季度波动幅度逐步缩小,中选产品采购占比维持在80%左右且逐季递增。结论:前四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后续需完善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机制,引导医疗机构准确报量;实时对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防止滥用非中选产品;关注非正常中选价格,消除可能的寻租空间;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过评仿制药的真实世界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新庆 《中国卫生》2014,(11):34-36
<正>破除以药补医是医改的重中之重,涉及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触及人们的灵魂,因而困难重重。那么,广大医务人员又是如何看待破除以药补医局面的阻力因素呢?2013年,受中国科协调宣部的资助,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科学系在9省的45家医院开展了全国医务人员从业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价格的差异和区域分布,为促进中选药品更加合理定价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使用比值和极差比较中选药品价格差异,利用国家产品虚拟法描述药品价格的区域分布情况。结果:从价格差异来看,中选结果中存在同通用名药品最小规格可比价极差超过50元以及最高价与最低价之比超过1.8的情况;从区域分布来看,中选药品分布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价格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价格高的现象。结论:中选药品价格不仅差异大,其区域分布与经济水平也呈现倒挂。建议发挥续约采购作用缩小药品价差,引入“二次询价”促进区域间药价公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中标企业数量与中标价格的关系角度分析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检索31个省市自治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结果,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定量分析药品中标企业数量对中标价格的影响。结果:与直觉相反,中标企业数量与药品中标价格呈现出正向关系;相对于基本药物组,非基本药物组中药品中标企业数量对中标价格的影响更大。结论: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构建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企业评价体系,提升配送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拟订初始指标,经三轮专家咨询构建包含首营资料、配送情况、入库验收、解决问题效率、紧急事件处理、发票配合共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企业评价体系。对参与带量采购的10家配送企业2021年度的配送行为进行评价。结果 10家配送企业2021年上半年平均扣分为(10.1±5.2)分。公布评价办法、上半年得分以及实施干预措施后,10家配送企业2021年下半年平均扣分减少至(5.8±3.2)分,配送服务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 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企业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配送企业服务质量。还需在保证药品质量、药品供应以及医疗机构带量采购指标完成等方面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对药品价格引导作用的重要举措。作者结合公立医院药品集采工作实践,从集采药品遴选、采购供应、临床使用和医院财务运营4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影响公立医院药品集采政策落实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国家与地区性药品集采政策协同、合理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某地三家不同规模医疗机构连续4年的药品采购情况和典型药企连续4年的四费构成情况,综合评价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医院和药企的影响。方法 以三家医院2018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的药品采购数据为基础,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医院药品成本的变化情况。以药企连续4年的财报为基础,分析药企四费的占比及变化趋势。结果 各医院连续5个季度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金额逐季递增,采购成本下降显著。药企的研发费占比呈上升趋势,销售费占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有效地改善了医疗机构的绩效,也促进了相关企业提升其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必须选择,是继续维护‘以药补医’这种不合理的机制,还是下决心破除?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这个机制早晚要改。现在改、彻底改要比将来改、拖泥带水地改要主动得多、有利得多。”在1月5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上海试点医疗保险药品带量采购的实践,在分新试点特点、总结试点成效的基础上,思考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当前正在及今后可能面临的挑战,建议通过引入综合评价、优化医疗保险支付等方式理性应对“后带量采购”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药品集中采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的不正之风和药品价格过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此 ,国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 ,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各地也陆续试行了集中采购 ,有些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还成立了药品采购中心进行集中采购。本文就卫生行政部门隶属的药品采购中心谈一些看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集中带量采购对公立医疗机构约定采购周期及续约期药品采购的影响,以期为政策协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两干预点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7个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量、采购金额及日均费用的变化特征。结果:集中带量采购品种中原研药、未过评仿制药试点期采购量及其占比水平变化均为下降(P< 0.05)。集中带量采购品种中原研药(β2=-0.58,P=0.043)、过评仿制药(β2=-3.18,P<0.001)、未过评仿制药(β2=5.83, P<0.001)试点期日均费用水平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替代品种中过评仿制药在试点期政策干预后采购量(β3=19.69, P=0.025)及采购量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但在续约期政策干预后采购量及采购量占比均呈下降趋势。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及免疫用药试点期采购量水平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品使用监测和合理用药管理,制定并完善挂网采购审核、价格监测、医保支付标准调整等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梳理我国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分析其特点和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采用政策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法,分析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结果: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全面铺开,品类宽度大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纳入了相当比例的注射剂。大多依据药品原创性划分质量层次,分组规则有待规范,少数不区分质量层次的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面临更高的质控要求;采用多种采购方式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最低中标与谈判议价相结合的中选规则, 限价标准不一;采购量分配比例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接近,进行了按降幅分配采购量探索。结论: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借鉴国家经验为主,未来要明确采购目标,修正药品采购乱象;完善采购规则,推进方案制定规范化;完善医保支付标准制定条件,推动医保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为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当行为 ,净化医德医风 ,在锡山市市政府的支持下 ,我市卫生局组建了由监察、工商、物价部门参与的卫生系统药械集中采购管理中心 ,并于 2 0 0 0年 5月起正式运行。我院参加药品集中采购已过半年 ,感到此举对医院药品采购管理非常有益也很有效。1 全方位监督 ,阳光操作 ,杜绝不正之风按规定 ,医院所需的全部药品 ,应在采购前经单位领导或药事委员会审查同意后 ,必须在药械采购管理中心 ,由经医院授权的药品采购员 (须报请卫生局同意发证 )直接与加入供药网络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洽谈 ,办理购销手续 (经许可的极少数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