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红涛  郑宏 《中医学报》2016,(5):674-678
目的: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郑启仲教授门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应用频次、药物组合频次等,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重点分析发热和咳嗽为主症的用药规律,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用药规律。结果: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升降散常与柴胡、黄芩、生石膏、甘草等配伍。发热为主症的疾病常用处方:升降散、普济消毒饮、银翘散等,多与生石膏、栀子、浙贝母、羚羊角等药物配伍。咳嗽为主症的疾病常用处方:升降散、麻杏石甘汤、三拗汤、小柴胡汤等,多与川贝母、莱菔子、连翘、栀子、葶苈子、羚羊角等配伍。结论:郑启仲教授灵活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外感温病及内伤杂病,擅用升清降浊治法,组方用药体现了升清降浊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2.
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丛丽教授在临床上使用该方治疗多种小儿外感发热疾病,如扁桃体炎、手足口病等,均获得满意疗效。丛教授认为升降散具有宣畅气机的功效,通过对该方进行加减化裁,结合下法与汗法,最终可达到表里双解的目的。因此,若临床上对升降散进行合理化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升降散在中医领域深得诸多医家的推崇,其应用广泛,一般运用于气机升降失常以及热毒内郁的病证。此外,升降散在临床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中的应用也较广泛,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被誉为瘟疫首方。李佃贵教授,博士生导师,第3届国医大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载。浊毒理论为李佃贵教授所首创,在中医学体系不断创新完善和中医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浊毒"作为一种新的病因病机概念而被提出,并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肯定与认同,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重大学术理论创新。升降散,主要作用在于升清降浊、调理气机出入,李佃贵教授认为升降散为古代名方,全方宣上导下,使气机畅通,共奏"清升浊降"之功,给浊毒以出路。李佃贵教授更谓其三焦浊毒,苟能审证求因,无论何病,何证,辨证准确者,皆可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赵绍琴教授临床经验看升降散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赵绍琴教授临床经验看升降散的双向调节作用杨连柱,彭建中指导老师:赵绍琴(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升降散;双向调节;老中医经验升降散方出自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一书,由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组成。其方苦辛并用,升降同施,功可调畅...  相似文献   

5.
论散敛升降法治疗喘证李朝平中医系刘新附属医院关键词喘证,哮喘,散敛升降法,治法喘证,常为某些急慢性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其特征。笔者认为在治疗喘证中,应始终抓住“气”这个纲,求于肺脾肾三脏,以散敛升降法调其气机,方能...  相似文献   

6.
急性扁桃体炎是社区常见的、多发的呼吸道疾病,我院宾阳社区卫生服务站在2000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98例,应用银翘升降散加减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了解温病学中加减正气散的应用,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发现加减正气散对治疗以湿滞阻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司等病机为主的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运用温病学中的方剂治疗以湿滞为主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道坤教授在发挥药物专长及组方配伍方面的经验,列举了常用的升降相需、温清并举、虚实同理、收散并行、刚柔相济等相佐配伍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升降散具有升清降浊、平疫祛邪、解毒散结之功,对内科诸多疾病有疗效,笔者以咳嗽变异性哮喘、肠易激综合症、原发性高血压为例阐述了其具体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冯昌汉应用升降散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伤寒瘟疫条辨》及历代医家对升降散和郁热证的相关论述,探讨冯昌汉主任医师对升降散证机要点的认识,总结其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灵活运用升降散的经验,并解读典型案例。[结果]冯昌汉主任医师认为升降散临床应用广泛,但临证要注重舌脉,其证机要点主要是郁热为患,气机失调。主张治外感热病,重在宣发郁热;治内伤杂病,着眼调畅气机。可灵活应用于风痰、湿(痰)热、热毒郁滞与气机失调互为因果的病证,随证加减,以达到气机升降协调、阴阳平衡的目的。所举案例获得良效。[结论]冯老应用升降散的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柴芩升降散治疗肝胆郁热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98例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胁痛、腹痛、胃脘痛、腹胀腹泄、便秘、自汗、癫痫等多种疾病的病人,他们中医辨证均属于肝胆郁热型,治疗用柴芩升降散加味.结果 总有效率达到96.9%.结论 柴芩升降散加味治疗肝胆郁热综合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的了解温病学中加减正气散的应用 ,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发现加减正气散对治疗以湿滞阻于中焦 ,脾胃升降失司等病机为主的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运用温病学中的方剂治疗以湿滞为主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升降散原方出自杨粟山的《伤寒瘟疫条辨》,原为治疗温疫而设。王邦才教授在临证中善用此方,但凡郁热在内、气机升降失调,根据致郁原因不同,热邪轻重之殊,正气强弱之别,灵活加减化裁升降散,用之每获良效。本文选取周痹、不寐案,严重顽固性口、眼溃疡案,复发性鼻渊案三则以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升降散”是清代名医杨栗山为治疗四时温病所创。其组方配伍寒温并用,升、降、散三法并施,可升清阳降浊阴,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既可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化脓性中耳炎等四时温病,亦可辨证治疗内伤杂病,如高血压、低血压、血液病、水肿等。随着应用、研究的更广泛、深入,将来有望在某些疑难病证等方面显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升降散首见于明代龚廷贤所著的《万病回春·卷二·瘟疫》所载的"内府仙方",后经清代陈良佐的《二分析义》记载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赔赈散。杨璇将之更名为升降散,收载于《伤寒温疫条辨》组成:白僵蚕2钱,蝉衣1钱,姜黄3分,生大黄4钱。诸药相合,升降相因,宣通三焦,条达气血,清升浊降,全方共奏"清升浊降"之功,给浊毒以出路。后世医家对此方的应用发挥甚广,究其组方,凡辨证属清浊升降失常所致之浊毒病症均可随证加减。现代医家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应用此方辨证论治喘证、水肿、泄泻、糖尿病、慢性肾衰等病机属于"清浊升降失常"者,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刘小凡教授长期从事小儿疾病研究,对小儿夜啼的中医认识和治疗具有较为独特之处.刘教授认为小儿夜啼的发生发展与心、 肝两脏积热,阴阳失衡密切相关,而不独为心经病变.本文初步总结了刘小凡教授采用调和阴阳,疏风清热,平肝宁心和安神定惊之法,灵活运用取类比象思维,选取杨栗山 《伤寒瘟疫条辨》 中升降散化裁治疗小儿夜啼临床经验,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升降散对内毒素(LPS)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ET-1和NO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内皮细胞传代培养后分为空白组、对照组(空白细胞+LPS 0.50 mg/ml)、低剂量升降散组(升降散5 mg/ml+LPS 0.50 mg/ml)、中剂量升降散组(升降散10 mg/ml+LPS 0.50 mg/ml)和高剂量升降散组(升降散30 mg/ml+LPS 0.50 mg/ml),观察各组ET-1和NO水平变化。结果:升降散作用细胞48 h后,内皮细胞在5~30 mg/ml范围内对内皮细胞贴壁无明显影响。LPS作用内皮细胞48 h后,NOi、NOS、NOS水平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升降散作用细胞后ET-1、NOi、NOS、NOS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中、高剂量升降散组诸指标的降低幅度较低剂量升降散组明显(P<0.05,P<0.01)。结论:升降散能抑制LPS诱导的VECs活性物质生成和释放,从而减轻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以中高剂量升降散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医理论认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而脾胃则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起到调节、平衡升降的关键作用。国医路志正教授(路老)对脾胃学说有深入的研究,在临床上不仅擅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各科疾病,而且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他紧扣脾胃升降失调这一病机,运用补气升阳、降逆平肝(胃)、升降并用等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附以验案,阐释路老应用升降理论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和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9.
升降散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出自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专治温疫及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症,该书把升降散尊为治温疫十五方之“总方”。将升降散应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疗效明显,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薛伯寿教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继承并发展了蒲辅周辨治热病的学术思想,尤其擅长运用升降散、大小柴胡汤,并且处方灵活、寒温并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