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签.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对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促进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互鉴和民心相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结合近几年政府和民间组织在中医...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快速移入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领域内受到冲击,甚至遭受严重的破坏,中医的发展出现了些许危机。因此,大力弘扬中医的传统文化是目前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阐述陕西中医学院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并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研究基地”项目为建设目标,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进一步强化高校在探索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总结归纳出对抗疾病的医学科学。在历史长河中,中医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文化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当下的中医发展却面临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长期防病治病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形成了我国独立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创造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了巨大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具有资源广、治疗范围宽、疗效确切及可供新药开发潜力大等明显优势,堪称中华民族之瑰宝。在世界“回归自然”的大潮中,中医药领域更让世人瞩目,中医药业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激烈竞争的领域,如何使中医药理论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与国际接轨,使中医药发明在中国,发展在中国,贡献于人类健康,已成为中医药研究发展的新课题。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医药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球的卫生文化不断融合和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华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药事业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各国人民的认可与支持。在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有专家曾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相比较注重以精准为主的西方医学,蕴含"天人合一"理念的中医则是以其独到的理论体系指导着现代中医工作者诊治疾病。故中医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博大精深、洋洋大观的。大体说来:中医药文化是以中国的文学、史学、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古典医籍、中医历代名家中医的文物、中医的历史及其遗迹形成中医药文化。可见中医药文化与整个中医学理论、学派、医德、医风是一体的,也是不可分割的。其具体内容是中医理论、中医临床经验、中医各家的学术思想、伦理、医德、中医药各方面的知识等。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要巩固弘扬祖国医学特色和优势,增加投入,提高中医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创新力度,赋予中医药时代特征,以先进的创新文化为引领,营造浓郁的中医药创新氛围,注重中医药的宣传教育,把中医药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PBL教学模式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热在世界的兴起,来华进入中医院校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多。正确理解中医文化内涵、构建中医思维模式是学好中医药学的前提与关键,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开展中医文化教学,及时解决留学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搞好中医药高等教育,是在新时代继承传统与发展新科技并重的背景下赋予我们历史性的使命。伴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各大中医院校为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伴随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日益为世界所注目,全球性的“中医药热”已经兴起,大大加快了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作为中医药对外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中医药对外短期教育发展迅速,成为了国外中医爱好者提高自身中医临床技能的快速途径。  相似文献   

11.
笔者长年工作在中医临床一线,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过程中积累和创造出来的财富,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是发展我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社区中医药的发展发展以及促进措施进行了探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治疗一些西医尚无良策的重大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其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已被世界所公认。21世纪将是中医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时代。这也是中医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要使中医走出国门,对外传播中医文化,发挥中医的独特优势,扩大其在世界医学界的影响力,就必须提高中医的翻译水平。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医翻译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全球化在近二十年来得到较快发展。WHO在2003年《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盛赞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的榜样。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与针灸在亚洲及欧美部分国家与地区有普及趋势,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洪雷  张艳萍 《中医学报》2011,26(11):1310-1312
目的:探索中医孔予学院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的方法.方法:分析现阶段中医药软实力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存在的问题,探析中医孔子学院在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结果及结论:中医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平台,也是加强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医孔子学院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增强中...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文化传承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相关优秀知识理论和经验,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其发展的底蕴和指导可归纳为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哲学理论,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日益受到青睐,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培养医学生中医药文化修养,加强医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对于增强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形成中医药文化特色,凝聚中医药文化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命记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守卫和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战疫史上不可或缺的主力战士。中医防疫思想经历了从避疫到防疫,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全球性流行传染病依然存在,让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文章从中医防疫思想历史嬗变着手,淬炼历代中医防疫举措,进而从隔离、治未病、爱卫运动、中药防疫、免疫接种五个方面论述中医科学思想在现代大疫面前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中医药防疫的应用价值,并深入思考中医药发展方向,形成加快中医药传播和科技创新的内外合力,为中医药的应用和推广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蕴含着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习近平主席[1]曾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自然离不开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这个大舞台。而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进程和未来[2]。为此,我国急需培养出一大批既  相似文献   

18.
中医人文精神培养与中医院校文化特色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是中医药博大精深之所在,因此,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院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强化中医人文精神培养,将其融入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将关系到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命运,中医药学的地位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名中医工作室模式显然是以中医药为主题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医疗体系,真正按照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传统传承模式的回归与超越历史的工作模式,名中医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模式无论从中医的思维特质、中医理论表述的方式、中医实践的方法论还是中医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上都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名中医工作室模式对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暨提升中医软实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中医药正处在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此十分重视与期盼。2007年1月,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并说:“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地位、作用及科学性不容置疑……”,这些指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针对这些年来,社会上有那么一小股反对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