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放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及住院期间营养支持情况,分析营养风险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指标、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7月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接受放化疗的住院肿瘤患者84例,入院48 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价,入院14 d或出院时调查营养支持情况。结果:本组84例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44例(52.38%),其中14例(31.82%)接受营养支持。年龄≥60岁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P0.01),营养风险评分结果与营养评价指标中的血清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及BMI呈负相关(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NRS2002评分显著高于非消化道肿瘤患者评分(P0.05)。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NRS2002与部分营养评价指标有较好一致性,可较好地反应患者近期营养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的比例及营养支持治疗的发生率,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60~69岁组、70~79岁组及≥80岁组.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2组:A组<10分、B组≥10分.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体质量指数(BMI) <18.5或血清白蛋白(sALB)< 30 g/L评估为营养不足;NRS2002总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根据医嘱及护理措施调查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结果 2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总发生比例为81.5%(212/260),其中营养不足28.8%(75/260)、营养风险52.7%(137/260);不同年龄组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的发生比例不同,≥80岁组与60~69岁组、70~79岁组比较,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的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的发生比例也不同.212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比例为86.8%(184/212),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的比例较肠内营养比例高.不同年龄给予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比例也不同,80岁以上老年人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生比例增大;APACHEⅡ评分越高,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72 h内进行MNA-SF问卷调查,前瞻性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院内感染、住院时间、死亡),分析营养状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同时调查其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275例老年住院患者应用MNA-SF评估为正常营养者165例(60.00%),营养不良风险者78例(28.36%),营养不良者32例(11.64%)。营养不良组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营养正常组(P0.01)。275例患者中9例住院期间死亡,其中5例发生在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患者的病死率较营养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营养不良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比率为40.6%,肠内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比例为4.25︰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比率较高,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炎病人营养状况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对2009年37例老年胆囊炎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测定其术前及术后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存在营养风险者(NRS≥3分)15例,无营养风险者(NRS<3分)22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5%,存在营养风险≥3分组与无营养风险组病人年龄、术前BMI及术后BMI、TLC、PALB、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囊炎病人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应注重对该类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积极进行护理指导和营养支持,纠正其营养不良状态,降低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对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754例,按照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状况良好组(NRS评分<3分)343例及存在营养风险组(NRS评分≥3分)41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测量指标及医院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 754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状况良好者占45.5%,存在营养风险者占54.5%,存在营养风险者体重指数(BMI)、上臂围、小腿围、手握力、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营养状况良好者,均P<0. 05;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泌尿道、呼吸道及胃肠道,存在营养风险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营养状况良好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数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存在营养风险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上应重视监测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及时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状况,为合理使用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136例胃肠肿瘤患者化疗前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其中NRS3分64例(NRS阴性组),NRS≥3分72例(NRS阳性组)。根据是否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将NRS阳性组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比较患者化疗前后营养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136例患者中,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2.9%。≥50岁组患者NRS≥3分的比率为62.0%,显著高于50岁组的43.1%(P0.05);化疗4周期后,各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较化疗前有所下降,NRS阳性对照组ALB、PA及HB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肝脏损伤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化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能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其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以NRS-2002为主要筛查工具的营养筛查和营养支持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3年3~9月消化内科3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进行评价,依据评定结果予以营养支持,将我院2012年3~9月未开展营养筛查的3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住院患者营养情况、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筛查前后营养风险率无显著差异(P0.05),营养支持率有显著差异(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总平均住院日、有营养风险、无营养风险患者平均住院日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总平均住院日、有营养风险、无营养风险患者平均住院日比实验组分别多1.40天、1.47天和1.31天。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采取营养筛查和营养支持能降低住院患者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改善了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5岁老年患者行选择性右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行选择性右肝切除术(Ⅴ~Ⅷ段)的24例≥65岁老年患者和22例≤40岁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和肝功能情况。结果≥65岁老年患者组手术死亡1人,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而≤40岁患者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两组手术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P>0.05),两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老年患者组需要术中或术后输血8例多于≤40岁患者组6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05),且两组红细胞使用单位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亦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4、1.32,P均>0.05)。两组肝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在术后第2天内凝血酶原时间(PT)和总胆红素(TBS)指标变化最明显,PT明显下降,TBS明显上升;术后2~5 d变化缓慢,待术后第5天, PT明显上升,TBS缓慢下降,趋于术前水平。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在术后第2天内迅速上升至最高点,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缓慢下降至最低点;从第2天开始,AST逐渐下降,GGT缓慢上升至术前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与AST变化趋势一致,碱性磷酸酶(ALP)与GGT变化趋势一致。两组患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65岁老年患者行选择性右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情况与年轻患者(≤40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预防和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神经内科住院且年龄≥65岁的461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参照循证护理步骤,提出问题,查找应用证据,将护理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措施,并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8例老年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对照组中428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跌倒6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能有效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改良方案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老年病科ICU收治的年龄≥75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3~8分的脑卒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策后选取单纯肠内营养还是单纯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改良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第21天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T细胞亚群CD4,CD4/CD8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以NRS-2002为主要筛查工具的营养筛查和营养支持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我院2011年3月~9月消化内科106例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在入院24h内运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进行评价,依据评定结果予以营养支持。与2010年3月~9月未开展营养筛查的9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营养筛查前后住院患者营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营养风险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支持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性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结论营养筛查前及临床营养支持前的营养支持不足,营养筛查和营养支持能降低住院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了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7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各29例。免疫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能,1000mL/d;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能。普通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素;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素。对照组围术期不进行营养支持。各组患者术前5d、术后8d检测免疫指标、炎症指标、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免疫营养组和普通营养组术后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免疫营养组手术后CD4、CD4/CD8、NK、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明显,和普通营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手术后CRP均明显升高(P〈0.叭),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比较,免疫营养组CRP升高的最不明显(P〈0.01)。免疫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5)。免疫营养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入院病人557例,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记录病人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应用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感染性、非感染并发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557例病人中,无营养风险者310例,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有营养风险病人(χ2=41.427,P〈0.01)。存在营养风险病人247例中,营养支持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无营养支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无营养支持组(χ2=4.864,P〈0.05);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营养支持组(χ2=6.803,P〈0.05);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354,P〉0.05)。无营养风险病人中,有营养支持病人与无营养支持病人之间总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377、3.259,P〉0.05),而感染性并发症及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χ2=4.414、6.292,P均〈0.05)。存在营养风险病人应用营养支持并未缩短住院时间(t=2.354,P〉0.05)。结论有营养风险病人应用营养支持可以使病人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施行早期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施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N组和EN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上臂周径、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外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微型营养评估表(micro nutrient evaluation sheet,MNA)评分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周径、ALB、PAB、MNA评分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早期EN可取得与PN相同的效果,但EN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较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故EN是首选的术后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3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1)肠外营养组(PN组,tn=50),给予静脉营养;(2)肠内营养组(EN组,n=51),早期鼻肠管要素饮食;(3)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组(CEP,n=52),自配制营养液,简易鼻肠管注入,配合静脉营养,相互补充。观察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营养评定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N组和CEP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CEP组和EN组明显延长(P〈0.05),住院费用较EN组和CEP组高(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体质量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方面与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似,但费用较低、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孙健  胡世杰  孔国平  郭增芬 《临床荟萃》2012,27(24):2130-2132,2135
目的 调查食管癌高发区住院患者入院时的营养风险及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分析营养风险、营养支持和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住院2周内的营养支持状况,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1000例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中,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1%(321/1000),其中有77.6%(249/321)应用营养支持,而无营养风险患者中有69.7%(473/679)应用营养支持.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并发症发生率29.0%(93/321) vs 13.1%(89/679)、平均住院时间(20.1±5.3)天vs(13.6±3.9)天、总住院费用(23175.7±5372.2)元vs (15275.7±3996.4)元(均P<0.01).有营养风险组患者中应用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显著低于无营养风险组患者,分别为20.1%(50/249) vs59.7%(43/72)、(17.1±6.2) dvs(30.5±9.8)d、(20573.4±4831.2)元vs(32175.2±6213.3)元.结论 食管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风险与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有关,对食管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并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营养支持对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 将4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饮食,营养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饮食基础之上给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营养状况,以及生化指标、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营养支持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生理机能,有利于COPD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王小平  邓春萌  王杰  蒋振华  李莹  彭欢 《华西医学》2014,(10):1845-1848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对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6月住院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头颈肿瘤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由营养支持小组给予全程营养管理,手术前后(入院后及术后3 d)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对其手术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筛查、评定。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统计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29.7%~48.4%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存在营养风险,通过实施全程营养管理模式,研究组术后营养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段肌围、前白蛋白、血肌酐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全程营养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及早对有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足)的患者进行规范、科学的营养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上不同的营养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肠外营养组(PN)和EN+PN组。分别观察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3 d、7 d、14 d后的血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WBC等生化指标,并比较了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等。结果给予营养支持后观察发现:PN+EN组在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WBC、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病死率均较其余两组低(P<0.05);3组间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Binder合并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全胃肠外营养对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