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于华西医院确诊为HIV感染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13例HIV感染患者均合并其他感染,以结核病最为常见;除有T淋巴细胞异常外,多数患者可合并出现血液学异常,包括贫血、...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情况日益严峻。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提高对该病的警觉性 ,进行早期诊断。笔者于 1999年至 2 0 0 1年在贝宁国洛科萨地区工作期间 ,对 2 0 4例内科诊治的HIV感染者做了临床观察 ,现就此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4例均为HIV抗体检测阳性患者 ,HIV检测采用新加坡科学中心提供的HIV SPOT和GENIE试剂药盒。抽取患者静脉血 5ml,进行血清学检测 ,显示阳性者 ,确定为HIV感染。男性 133例 ,女性 71例 ,男∶女 =1.76∶1,年龄最大 7… 相似文献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诊断有利于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也有利于早期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广泛流行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外已报道了首例医务界职业获得性HIV感染的病例。我国也面临HIV流行的严峻挑战,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机会将显著增加。本文通过普及性预防措施,污染物的消毒和处理,各种防护措施以及意外损伤于HIV后的处理措施及药物预防性治疗的作用。可大大减少职业暴露感染和医原性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陈章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2,2(2):126-12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进展,对HIV感染个体和社会整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发达国家.但是对拥有95%以上HIV感染病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HIV感染诊治所需的高昂费用是个人和社会都无法承受的.因此,发展中国家的HIV诊治必须侧重于机会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和肺炎链球菌肺炎等的防治.HIV感染中多重耐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和耐药肺炎链球菌的传播在发展中国家备受关注,限制耐药性传播的政策措施应予优先考虑.由于费用问题,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仅限用于预防HIV的母婴传播和某些情况下对接触HIV后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疾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7月收治的36例神经系统疾病合并HIV感染患者,在加强头痛、高热、颅内高压护理基础上,还针对HIV感染的病症特点,从日常生活、饮食、安全、心理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予以护理干预。结果 36例患者中1例在住院期间并发脑疝死亡,2例患者转入感染科继续治疗,33例患者好转出院。医院内无交叉感染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感染发生。结论对神经系统疾病合并HIV感染患者护理的关键是预见性的护理评估,HIV的筛查与医务人员的全面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化疗的护理。方法对14例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患者在进行抗炎、抗HIV、护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的同时给予化疗,包括化疗前、化疗时的护理以及职业防护等。结果1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12例好转,2例死亡。由于护理到位,未发生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结论在护理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化疗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了解艾滋病传播的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0.
商丘市地处河南东部,辖六县二区一市,人口810多万。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商丘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经采供血途径造成的经血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遏制。由于河南省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高发区,故了解商丘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率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商丘市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无偿献血者HIV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道1例肌性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习近年来血管周肌样细胞来源肿瘤的概念。方法 对1例肌性血管周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肌性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为具有嗜酸性的圆形、卵圆形细胞围绕血管腔形成的典型的同心圆状结构,可伴有间质透明变性、骨化和巢状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血管周同心圆状排列的肌样细胞平滑肌SMA、actin(+),desmin部分(+)。CD34、CD99和bcl-2(- )。结论肌性血管周细胞瘤是新列入WHO软组织肿瘤病理分类的肿瘤,其特点是嗜酸性的圆形、卵圆形细胞围绕血管腔形成典型的同心圆状结构,瘤细胞常表达肌源性标记。它和血管球外皮细胞瘤及成人的婴儿型肌纤维瘤病均属于血管周肌细胞瘤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5例不同部位的EH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5例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37-75岁,中位年龄54岁,肿瘤发生部位分别是腹壁,肺,阴茎,鼻前庭,骨,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多样,排列成巢状,条索状甚至腺样结构。瘤细胞短梭形,胞浆内空泡,此特征为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肿瘤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记如CD34,Ⅷ因子,UEA等,部分病例同时表达CK和/或Vim。结论:EH的病理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时需要和转移性癌,上皮样血管肉瘤鉴别,同时在概念上需要与上皮样血管瘤区别,本病生物学行为与组织学形态有不一致性,治疗按低度恶性处理。 相似文献
13.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理组织学特点、发病机制以及鉴别诊断和预后等。方法对7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7例患者均为单侧肾发病,多表现发热、腰痛、乏力、消瘦,既往泌尿系感染和早期创伤多见,组织学特点以出现大量泡沫样巨噬细胞、组织细胞等形成的肉芽肿结构为主;免疫组化:AAT、AACT、Lysozyme( ),而CK、EMA(-)。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组织学有鲜明的特征性。发病为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手术治疗为最佳方案,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32岁.间断癫NFDA1发作2年余.术前MRI提示右侧颞叶巨大囊实性占位.组织学上,瘤细胞为弥漫一致的中等大小透明细胞,其间可见小片状分布的神经毡样结构,细胞有一定异型性,核分裂象5个/10HPF,可见血管增生及栅栏样坏死.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Syn和S-100弥漫(+),少数瘤细胞GFAP、nestin和Neu-N(+),而Oligo-2、EMA、neurofilament和p53均(-),Ki-67约为20%.结论 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临床上罕见,组织学形态上类似间变性少突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等,易误诊.特征性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15.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复习3例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为24、19及31岁.肿瘤位于腹腔、疝囊与左颞部皮下.镜下瘤细胞呈小圆形,形成大小和形状不一的上皮样细胞巢,在其周围有大量增生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免疫表型瘤细胞CK、EMA、vimentin、desmin和NSE( ).结论 根据本瘤的基本组织学形态及偶尔萌出的分化表现,结合免疫表型,可将本瘤分为常见的经典型及少见的分化型,并可与其他小细胞肿瘤做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EB病毒原位杂交观察,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4例病例均显示生发中心增生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增生,但是套区变薄,境界不清。3例表达CD10,2例表达CXCL13,4例表达PD-1。4例均见EBV(+)的母细胞。4例在就诊时均处于临床进展期,3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死亡。结论诊断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必须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和临床表现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RON基因在不同淋巴瘤组织及其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瘤患者以及正常和炎性淋巴组织RON的表达,计算RON阳性组织的比例及RON蛋白表达阳性标记强度特征;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淋巴瘤细胞株RON的表达情况;并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EBV编码的小RNA (EBER)在伯基特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RON在霍奇金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5.0% (11/20)、66.7%(8/12),高于其在良性淋巴组织(正常淋巴组织及炎性淋巴组织)中的表达(P均<0.05).进一步发现霍奇金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组织芯片及其细胞株L428和Raji细胞株中RON表达水平远高于其他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中EB病毒的阳性和RON过表达相关性密切.结论 RON在淋巴瘤中表达呈异质性,其中伯基特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中高表达,而且两者的RON过表达和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LESS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光镜下.13例LESS组织形态均显示肿瘤由弥漫性增生的内膜间质细胞组成,呈浸润性生长,平滑肌组织间隙内有灶状或片状瘤组织分布.可见簇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血管,其中3例伴不同程度的平滑肌分化。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13例标本中肿瘤细胞CD10和波形蛋白(vimentin)均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11例,雌激素受体(ER)阳性9例和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3例,结蛋白(desmin)、CD34和F8均阴性。结论:LESS内膜间质细胞具多向分化的特点,使其呈现出多样的组织形态,需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临床资料对LESS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SPTP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SPTP中男性1例,女性14例,年龄10 ~ 57岁,中位年龄23岁.肿瘤切面均为囊实性,肿瘤直径4.5~13.2 cm;光镜下其主要特征为肿瘤由被覆数层上皮细胞的假乳头和囊腔形成.免疫组化:vimentin、α-AT、CD10、catenin-β和cyclinD1均(+),13例PR(+),1例ER(+),5例p53(+),5例NSE(+),2例CgA(+),1例CKpan(+);E-cadherin和EMA均(-);Ki-67阳性率均<10%.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92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SPTP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诊断依据其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尖锐湿疣 (CA)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HPV阳性率。方法 :观察 12 7例不同发生时期CA的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SP法标记病毒核壳抗原 (HPV -Ag)。结果 :早期 2 5例 ,中期 6 8例 ,晚期 34例。各期光镜下均有不同病理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HPV检测早期阳性率 2 4 % (6 / 2 5 ) ,中期 5 2 .9% (36 / 6 8) ,晚期 34.3% (12 / 34) ,中期与早晚期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CA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学表现不同 ,且免疫组化阳性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