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渗透促进剂对美洛昔康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酮、薄荷、羟丙基β环糊精等10种常用渗透促进剂对美洛昔康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方法应用改良的Valia Chiem扩散池为实验装置,pH 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研究介质,以稳态流量(Js)、增渗倍数(ER)及滞后时间为考察指标,将渗透促进剂分油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结果油溶性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经皮渗透促进作用强于水溶性促渗剂(P<0.05),但滞后时间后者小于前者。以丙二醇为溶剂时,油溶性促渗剂与丙二醇有协同作用;油酸与薄荷合用时二者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以乙醇为溶剂时,氮酮渗透促进作用最显著(P<0.01),薄荷油次之(P<0.05),且二者的渗透促进作用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油溶性氮酮和薄荷油是美洛昔康经皮给药的理想渗透促进剂。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1):99-102
目的:为了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关效应及全身不良反应,制备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以水溶性氮酮为渗透促进剂,羟丙甲纤维素K4M为凝胶基质制备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单因素考察法筛选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中的主药浓度、p H、保湿剂等;以8 h的累积渗透量和稳态渗透速率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法对水溶性氮酮和羟丙甲纤维素K4M的浓度进行优化,并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盐酸普萘洛尔3 g、水溶性氮酮1.64 g、丙二醇10 g、羟丙甲纤维素K4M2.61 g、甘油10 g、羟苯乙酯0.1 g,加水至100 g,p H为5.0~6.5;所制凝胶8 h的累积渗透量和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290.10μg/cm2、36.90μg/(cm2·h)。结论:成功制得渗透效果较好的盐酸普萘洛尔凝胶。  相似文献   

3.
唐芳  董丽 《中南药学》2005,3(1):49-5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油酸和氮酮及其复合物对复方盐酸多塞平乳膏透皮吸收的影响,提高乳膏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多塞平和醋酸曲安奈德的渗透效果.方法选用1%氮酮(aonze,AZ)、2%AZ、1%油酸(oleic acid,OA)、2%OA、1%OA-AZ 5种渗透吸收促进剂,采用离体小鼠皮为皮肤模型,在Franz扩散池上进行促渗实验.结果 5种渗透吸收促进剂对复方盐酸多塞平乳膏中盐酸多塞平促渗能力为2%AZ>1%OA-AZ>2%OA>1%AZ>1%OA;对醋酸曲安奈德促渗能力为2%AZ>1%OA-AZ>1%AZ>2%OA>1%OA.结论在所选的5种渗透促进剂中,选用2%AZ渗透促进剂对复方盐酸多塞平乳膏体外经皮促渗作用最显著,油酸、氮酮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比单用氮酮或油酸促渗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透皮促进剂对萘普生的促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透皮促进剂月桂氮酮、油酸、月桂醇与1,2-丙二醇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对萘普生经皮渗透的促透效果。方法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池,以10%聚乙二醇400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经大鼠腹部离体皮肤渗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药物含量,计算药物累积透皮量和稳态透皮速率。结果 5%月桂氮酮+20%1,2-丙二醇达最大促透效果。结论脂溶性促进剂月桂氮酮、油酸,联合1,2-丙二醇使用对萘普生促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环孢素A纳米粒丝素蛋白膜剂(简称环孢素A膜剂)经皮渗透的影响,并优选出其最佳透皮促进剂。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氮酮、油酸、月桂醇、丙二醇、尿素单用及氮酮与其他辅料联用作为透皮促进剂,制备环孢素A膜剂;采用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4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接收介质中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透皮促进剂作用下环孢素A累积透皮量(Q)、稳态透皮速率(Js)、增渗倍数(ER)等。结果:氮酮、月桂醇、丙二醇、尿素对环孢素A膜剂均有透皮促进作用,其中以1%氮酮+2%丙二醇的透皮促进效果最好,令24h内Q提高至2.81倍、Js为6.59μg·cm-2·h-1、ER为2.59。结论:1%氮酮+2%丙二醇更适合作为环孢素A膜剂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6.
梁颖  杨新建 《中国药房》2008,19(31):2414-2416
目的:研究油酸、1,3-丙二醇、月桂氮酮、丙三醇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盐酸苯海拉明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在一定量的盐酸苯海拉明溶液中分别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透皮吸收促进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测定不同浓度下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的24h累积透过量(Q)。结果:以Q为指标,促透作用油酸>1,3-丙二醇>月桂氮酮>丙三醇,且前三者分别以0.5%、0.5%、0.2%为最佳促透浓度,丙三醇未见有明显的促透作用。结论: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在一定浓度下均可增强盐酸苯海拉明局部给药制剂的透皮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醋氯芬酸溶液经离体鼠皮的透过特性,寻找能有效增加醋氯芬酸渗透的促渗剂,用以开发醋氯芬酸经皮给药传递系统。方法测定醋氯芬酸在pH 2.5、3.6、5.0、6.8、7.4 PBS缓冲液中的饱和溶解度;采用水平扩散装置进行醋氯芬酸在pH 2.5、3.6、5.0、6.8、7.4条件下及在乙醇、丙二醇、卡必醇、桉叶油醇、松节油、油酸、氮酮等促渗剂作用下的经皮渗透实验;用HPLC法分析样品。结果随着pH值的增加,醋氯芬酸的溶解度增加,经皮渗透量也呈上升趋势;氮酮、油酸和松节油均可显著增加醋氯芬酸的经皮渗透,促渗顺序为氮酮>油酸>松节油,且主要通过增加表皮基质间的分配系数实现促渗效果。结论醋氯芬酸具有一定的经皮透过性,宜制成经皮给药剂型;油酸、油溶性氮酮可作为其有效的渗透促进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几种常用促渗剂对盐酸芦氟沙星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浓度 ,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 ,比较几种常用促渗剂对盐酸芦氟沙星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 1%氮酮和 1%氮酮 10 %丙二醇可显著增大盐酸芦氟沙星的渗透系数 (P <0 .0 1)。结论  1%氮酮和1%氮酮 10 %丙二醇可作为促渗剂用于盐酸芦氟沙星的透皮吸收制剂  相似文献   

9.
盐酸普萘洛尔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离体小白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简单小室法,以生理盐水为接受液,研究了盐酸普萘洛尔在氮酮,薄荷油促进剂的作用下的透皮吸收效果,在1%盐酸普萘洛尔溶液中加入2%促吸剂,促进效果依次为氮酮、薄荷油。  相似文献   

10.
促渗剂对氟比洛芬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的促渗剂对氟比洛芬体外经皮渗透的促渗作用。方法采用TK-6A型透皮扩散仪,用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不同的促渗剂[二甲基亚砜、月桂醇、丙二醇、月桂氮酮(氮酮)、尿素、油酸]及其组合对氟比洛芬体外透皮吸收的促渗作用,以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接受室中药物浓度,求算透皮吸收的有关参数,比较各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结果15%二甲基亚砜、3%氮酮、1%尿素可使氟比洛芬经皮渗透速率分别提高1.8,1.5,1.1倍,促渗剂联用取得的促渗效果更佳,5%油酸 20%丙二醇 1%尿素可使该药物的经皮渗透速率提高6倍。结论单用促渗剂对氟比洛芬经皮渗透促渗效果有限,促渗剂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氟比洛芬经皮渗透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渗剂对盐酸氨酮戊酸原位凝胶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为筛选最佳透皮促渗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模型,选择3种常用透皮促渗剂月桂氮芯卓酮(azone,AZ)、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PG)、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分别考察单一促渗剂及二元促渗剂对盐酸氨酮戊酸原位凝胶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含促渗剂盐酸氨酮戊酸原位凝胶体外透皮吸收显著高于未添加促渗剂盐酸氨酮戊酸原位凝胶及市售制剂;采用单一促渗剂时,1% PG促渗效果最好;采用二元促渗剂时,3% AZ+1% PG促渗效果最好;3% AZ+1% PG促渗效果优于1% PG,含促渗剂3% AZ+1% PG的盐酸氨酮戊酸原位凝胶透皮性优于市售制剂艾拉。结论:添加促渗剂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盐酸氨酮戊酸的体外透皮吸收性,3% AZ+1% PG构成的二元促渗剂用于盐酸氨酮戊酸原位凝胶促渗效果最佳;本研究为设计优良的盐酸氨酮戊酸经皮给药系统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环吡酮胺和水杨酸为模型药物。研究透皮促进剂对外用抗真菌药的促透特性。方法: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试验和贮库效应的研究。结果:1%氮酮和1%薄荷醇联用对环吡酮胺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其它组,1%的薄荷醇对水杨酸促透效果最佳。而由1%氮酮。2.5%丙二酮,2.5%油酸,1%薄荷醇合用对环吡酮胺的体外经皮渗透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时滞明显缩短。但是与二联使用透皮促进剂比较并无明显优点。结论:薄荷醇和氮酮对环吡酮胺和水杨酸体外经皮吸收具有显的促进作用。两联用对脂溶性化合物环吡酮胺的促透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促透剂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组成及比例的促透剂,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装置,以离体家兔兔皮为透皮屏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累积透皮吸收量。结果不同促透剂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透作用,其促透作用强弱顺序为3%薄荷脑+3%丙二醇>3%薄荷脑>3%氮酮+3%丙二醇>1%氮酮+1%薄荷脑>1%薄荷脑>3%氮酮+3%薄荷脑>1%氮酮>1%氮酮+3%薄荷脑>3%氮酮+1%薄荷脑>3%氮酮。结论氮酮、薄荷脑、丙二醇均可作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14.
刘霄  韦旭佳  胡巧红 《中国药房》2008,19(31):2417-2419
目的:以吸收促进剂为主要因素筛选具有良好麻醉效果的盐酸氯胺酮鼻黏膜给药处方。方法:以盐酸氯胺酮注射液为基本处方,添加各种鼻黏膜吸收促进剂/增黏剂(包括0.5%、1%、2%月桂氮酮,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卡波姆,2-羟丙基-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配成不同处方滴鼻剂,对家兔进行鼻腔给药,以麻醉诱导期表现以及各项麻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其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以10mg·kg-1给药剂量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加入1%月桂氮酮的处方麻醉效果较好,具有较长的麻醉时间,肌肉松弛时长(21.4±7.1)min,眼睑反射消失时长(11.4±4.6)min,痛觉消失时长(15.6±5.7)min,翻正反射消失时长(12.0±4.8)min。结论:以1%月桂氮酮作为吸收促进剂的盐酸氯胺酮鼻黏膜处方较好。  相似文献   

15.
促透剂对血竭素透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几种常用的促透剂对血竭素体外经皮透过的影响,优化健骨膏的处方。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HPLC测定血竭紊的浓度,考察促透剂对血竭素透过离体SD大鼠腹部皮肤的影响。结果:不同促透剂的促透效果依次为:月桂氮革酮〉丙二醇〉松节油〉油酸〉薄荷醇,月桂氮革酮不同浓度的促透效果依次为:2%〉1%〉0.5%〉3%。结论:选择2%氮酮为健骨膏的促透剂时,透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吡罗昔康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制备吡罗昔康凝胶并评价该制剂的经皮渗透特性。方法以大鼠皮肤作为试验材料,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智能透皮试验仪考察吡罗昔康经皮渗透参数。结果月桂氮革酮、薄荷醇、尿素均能促进吡罗昔康的渗透,其中月桂氮革酮和丙二醇联合应用时,促透效果最好;以羟丙基纤维素为基质的吡罗昔康凝胶比以卡波姆为基质的凝胶渗透效果好。结论选用月桂氮革酮与丙二醇为透皮促进剂,以羟丙基纤维素为基质制备的吡罗昔康凝胶剂,药物的经皮渗透性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透皮促进剂对丹参贴膏离体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孙考详  姜波 《中国药房》1998,9(2):58-59
本文报道了4种透皮促进剂3%月桂氮卓酮(Azone)+5%丙二醇,3%Azone,5%丙二醇和5%二甲基亚砜(DMSO)对丹参贴膏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几条醛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离体鼠皮为皮肤模型,实验装置应用自行设计的单室透皮扩散池,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4种透皮促进剂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丹参贴膏的透皮吸收效果,其中3%Azone+5%丙二醇组成的二元透皮促进剂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透皮促渗剂对醋酸地塞米松壳聚糖凝胶透皮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娜  段同华  西传坡  俞发  何彬 《医药导报》2011,30(5):573-577
目的观察透皮促渗剂对醋酸地塞米松壳聚糖凝胶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无促渗剂组和促渗剂组。无促渗剂组为0.75%药物5%壳聚糖凝胶剂;促渗剂组根据含促渗剂不同又分为月桂氮酮+丙二醇、月桂氮酮、丙二醇+二甲亚砜、二甲亚砜+月桂氮酮组。以无毛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进行体外渗透实验,分析该凝胶稳态透皮速率(Js)和Js提高率。结果无促渗剂组①Js为(3.75±0.56) μg&#8226;(cm2) 1&#8226;h 1。促渗剂组效果明显,其中二甲亚砜+月桂氮酮组②Js为(8.12±0.58) μg&#8226;(cm2) 1&#8226;h 1,月桂氮酮+丙二醇组③Js为(5.41±0.74) μg&#8226;(cm2) 1&#8226;h 1,丙二醇+二甲亚砜组④Js为(4.31±0.42) μg&#8226;(cm2) 1&#8226;h 1,月桂氮酮组⑤Js为(4.35±0.36) μg&#8226;(cm2) 1&#8226;h 1。与①比较,②的Js提高率为2.17%(P<0.01),与③④⑤比较,②的Js分别为1.51,1.89,1.87倍(P<0.05或P<0.01)。结论混合促渗剂具有比单一促渗剂更好的促渗效果。  相似文献   

19.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cyclic monoterpenes, 1% limonene (CAS 5989-27-5) and 1% cineole (CAS 470-82-6), on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rats. Compared with 1% laurocapram, drug absorption from the gel ointment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enhanced by addition of 1% limonene, while without any enhancer only ibuprofen penetrated across the skin in the limited amount. When using formulation with propylene glycol or 50% propylene glycolethanol solution, instead of carboxyvinyl polymer gel,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neither limonene nor cineole or laurocapram were capale to promote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flufenamic acid to sufficient serum level. Cineole and limonene were also evaluated in permeation experiments in vitro. Enhancement ability of limonene in the gel oinment was approximately 5 times higher comparing with enhancement ratio of cineole, while in 100% propylene glycol enhancement ability of both cyclic monoterpenes was equal. Good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in vivo and in vitro experiments. Evaluation of solubility proved that in the gel ointment simulated as water-ethanol solution were relatively best condition for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flufenamic acid when comparing with propylene glycol or 50% propylene glycol-ethanol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