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化抗原簇蛋白133(CD133)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AC)化学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5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在NAC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33表达,观察NAC治疗前后CD133的差异性。结果CD133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存在明显相关性(P=0.023)。NAC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cCR+cPR)达到82.4%(42/51),病理反应2级+3级达到54.9%,pCR 31.3%(16/51)。CD13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2);CD133(+)在pCR方面明显低于CD133(-)(P=0.035);病理1级者较2级或3级更易出现CD133(+)(P=0.002)。CD133(+)在NAC治疗后57.1%(20/41)高于NAC治疗前47.1%(24/51),NAC治疗前后均为CD133(-)与病理反应有效率(2级)呈正相关关系(P0.001)。同样,经NAC治疗后,8例CD133(+)转为CD133(-),其与病理有效率亦呈正相关关系(P=0.019)。结论 CD133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标志物来预测NAC治疗乳腺癌的化学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免疫表型和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LAIP)特征及在微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CD45/SSC设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610例AML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下列抗原的表达:CD7、CDll7、CD33、CD34、CDl0、CDl9、CD56、CD38、CDl3、CDl4、CD64、CD9、CDl6、CD2、CD5、CDllb、CDl23、HIA-DR。结果正常骨髓中CD34^+和CDll7^+SSC值低(SSC^low)的细胞比例分别为(0.35±0,15)%和(0.76±0.31)%。CD34^+SSC^low细胞中绝大多数细胞共表达CDl3、CD33、CD38、CDll7、HLA-DR(84%~94%)。CD9和CDl5的相对比例为20%和33%,而CDllb、CD56、CDl9和CD64的相对比例均低于10%,CD7为12%。CDll7^+SSC^low细胞中,CDl9^+、CD11b^+、CD56^+和CD7^+细胞相对比例低于10%,CD9^+细胞为14%,CD38^+和HIA-DR^+细胞的相对比例为87%和91%,其余抗原(CDl5、CDl3、CD33、CD34)均在30%~50%。AML患者中CDll7、CD38表达率约为95%,CD33、CD9表达率约为84%。HLA-DR和CDl3表达率分别为77.23%和75.25%。CD64和CD34的表达率分别为64.41%和59.51%。CDl5表达率为43.06%,CDllb表达率为22,07%。86.39%的AML患者LAIP阳性,以AML-M1和M3最高,AML-M4E0最低。LAIP主要表现为交叉系列抗原表达和非同期共抗原表达,前者以CD34与CD7、CDl9、CD56同时阳性为主。在非同期抗原表达中,CD34^+CD64^+、CDll7^+CDllb^+、CDll7^+CD38^-/dim、CDll7^+HLA-DR-/^dim正常值在0.01%左右,与AML之间的对数差大于3,为灵敏度较高的LAIP。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适于80%以上AML患者MRD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环氧化酶-2(COX-2)在膀胱癌的发生、浸润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COX-2在膀胱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82.O%(41/50),COX-2阳性表达率为80.0%(40/50),临床分期Ⅲ、Ⅳ期,病理分型高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VEGF和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54.5%(12/22)、77.3%(17/22),51.5%(17/33)、75.8%(25/33),76.9%(10/13)、84.6%(11/13)l,显著高于临床分期I、Ⅱ期,病理分型低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为21.4%(6/28,P=0.0032)、39.2%(11/28,P=0.0028),5.9%(1/17,P=0.0059)、17.6%(3/17,P:0.0049),21.6%(8/37,P=0.0024)、18.9%(7/37,P=0.0030)];VEGF和COX-2共同阳性表达24例,共同阴性表达12例,VEGF和COX.2呈正相关表达(r=0.719,P〈0.05)。结论VEGF和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表达增强;VEGF和COX-2阳性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膀胱癌发生、发展及浸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ER-2基因及其蛋白在乳腺癌中扩增及表达状况,并研究其与ER、PR的相关性。方法用FISH技术和IHC技术检测51例乳腺癌新鲜标本中的HER-2基因的扩增及蛋白表达情况,并检测ER、P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1例中10例HER-2蛋白表达强阳性(+++),6例阳性(++),2例弱阳性(+),33例阴性,其中基因过表达率(IHC检测++/+++)为31.4%;FISH检测中基因扩增14例,37例无扩增,扩增率为27.5%。IHC(++/+++)与FISH检测符合率87.5%(P〈0.05),ER、PR表达情况与HER-2基因及蛋白扩增呈负相关,ER和PR均为阴性的HER-2基因扩增率及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ER和(或)PR阳性的患者(IHC50%与24.3%,P〈0.05;FISH42.9%与19.4%,P〈0.05)。结论HER-2的扩增和蛋白过度表达提示乳腺癌预后不良,HER-2与ER、PR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IHC可以作为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首选方法,但对于HER-2(++)需要进一步进行FISH检测。  相似文献   

5.
徐扬  徐学新 《中国综合临床》2013,(12):1314-1316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ⅡB-ⅢB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4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C—erbB.2的表达;之后给予表阿霉素加多西紫杉醇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分析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与免疫表达的内在关系。结果(1)完全缓解8例(16.67%),部分缓解32例(66.67%),疾病稳定7例(14.58%),疾病进展1例(2.08%),客观缓解率(CR+PR)为83.33%(40/48)。(2)ER阴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93.55%(29/31),ER阳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4.71%(11/17);PR阴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100%(31/31),PR阳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4.71%(11/17);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化疗部分缓解率(x2=6.348,P=0.017)、PR阳性组与PR阴性组化疗部分缓解率(x2=14.09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rbB-2阳性组客观缓解率为66.67%(20/30),C—erbB-2阴性组为77.78%(14/18),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72,P=0.521)。结论ER和PR阴性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对表阿霉素加多西紫杉醇方案新辅助化疗敏感性高,C-erbB-2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癌抗原15-3(CA15-3)在非病理性完全缓解(non-pCR)新辅助化疗(NAC)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病理性完全缓解(pCR)和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及CA15-3高表达和低表达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和病理特征,探讨影响NAC乳腺癌患者non-pCR的病理特征及CA15-3高表达和低表达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接受NAC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123例中,pCR 27例,non-pCR 96例。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TNM分期Ⅲ或Ⅳ期、雌激素受体(ER)阴性及CA15-3高表达所占比例高于pCR NAC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5-3高表达与NAC乳腺癌患者non-pCR有关(P0.01)。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A15-3高表达52例,低表达44例。血清CA15-3高表达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Ki-67高表达所占比例高于血清CA15-3低表达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CA15-3高表达低于CA15-3低表达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A15-3在non-pCR NAC乳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其对NAC乳腺癌患者non-pCR及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动态监测外周血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l4+、CDl4+的表达,并评价HLA—DR+/CDl4+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入院后第l、3、7、14天ICU患者外周血中HLA—DR+/CDl4+、CDl4+的表达,并进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入院后动态监测第1天。两组HLA—DR+/CDl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P〉0.05);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时存活组HLA—DR+/CDl4+表达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4、6.61、7.60,P均〈0.05);第7天和第14天时存活组CDl4+表达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46、2.56,P均〈0.05);SOFA评分第7天和第14天时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8、2.53,P均〈0.05)。结论单核细胞活化功能表达持续低下可提示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动态监测HLA—DR+/CDl4+是监测患者免疫功能的早期、连续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3,HMLH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P53.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42例子宫内膜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8/42)42.85%。病理分级1级中占(4/15)26.67%,Ⅱ~Ⅲ级中占(14/27)51.85%,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HMLH1蛋白表达率为(7/42)16.67%。病理分级1级中占(5/15)33.33%,Ⅱ~Ⅲ级中占(2/27)7.40%,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12例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P53表达率为(9/12)75%,HMLH1表达率为(2/12)16.67%。结论:P53蛋白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有关,HMLH1蛋白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与淋巴转移无关,提示两者均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与病理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NAC及手术治疗的78例TNBC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是否达到pCR分为pCR组(n=28)和non-pCR组(n=5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R的临床与病理因素,并比较TP方案(紫杉类+铂类)与TAC方案(紫杉类+蒽环类+环磷酰胺)NAC后pCR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总体pCR率为35.9%,两组患者在瘤体直径、化疗周期、化疗方案、紫杉醇类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Ki-67表达及雄激素受体(AR)阳性表达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瘤体直径≤3 cm是pCR的独立有利因素(OR=4.191, 95%CI:1.246~14.094,P=0.021),AR阳性表达是pCR的独立不利因素(OR=0.124, 95%CI:0.020~0.784,P=0.027)。另外,TP方案的pCR率显著优于TAC方案[54.8%(17/31)v...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K—Ras和BRaf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74例前列腺癌和39例前列腺增生组织KRas和B-Raf蛋白表达。74例前列腺癌中高中分化23例,低分化51例;未浸润转移(A+B)期40例,浸润转移(C+D)期34例。结果K—Ras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79.73%,49/74)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23.08%,9/39),x^2=19.025,P〈0.01。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的表达分别为(65.22%,15/23)与(66.67%,34/51),x^2=0.15,P〉0.05,在(A+B)期与(C+D)期表达分别为(60.00%,24/40)与(73.53%,25/34),x^2=1.504,P〉0.05;B-RaI在前列腺癌表达(64.86%,48/74)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0.26%,4/39),x^2=30.659,P(0.05。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表达分别为(43.48%,10/23)与(74.51%,38/51),x^2=6.698,P〈0.05,在(A+B)期与(C+D)期表达分别为(42.50%,17/40)与(91.18%,31/34),x^2=19.107,P〈0.05。K—Ras与B-Ra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x^2=0.272,P〈O.05。结论K—Ras与B-Raf蛋tt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B-Raf蛋白高表达预示着前列腺癌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D44、CD133+细胞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乳腺病理标本200例(乳腺增生25例,不典型增生22例,乳腺癌153例)及正常乳腺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乳腺不同病变组织中的CD44、CD133+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CD44、CD133+表达水平。结果 CD44、CD13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不典型增生(P0.05)。在乳腺癌、乳腺增生、不典型增生中CD133+、CD44双重表达率分别为58.2%、32.0%、18.2%(P=0.00)。CD44、CD133+的表达水平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的增高而升高(P0.05);肿瘤复发的乳腺癌CD44、CD13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的乳腺癌(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D44、CD133+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联合分析CD44、CD133+的表达有利于评估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也是乳腺癌治疗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入住医院的25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接受了手术及化疗的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 CD3^+,CD4^+,CD8^+,CD4^+/CD8+及 NK细胞不同治疗时期的数值,统计学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期间 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的变化,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1~3个月,CD8^+显著性降低(t=2.57);治疗3~6月,NK 细胞显著性升高(t=-2.23);治疗6个月后CD3^+(t=-2.25),CD4^+(t=-2.07)显著性降低,NK细胞显著性升高(t=-3.56)。其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能一定程度地反映患者治疗中的免疫状况,但治疗中具体数值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治疗24周AIDS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death-1,PD-1)和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l,PD-L1)表达水平的特点变化。方法选取HAART治疗的45例艾滋病感染者(AIDS),按CD+4T细胞计数分成1~100 cells/μl、101~200cells/μl和201~350 cells/μl三组,于抗病毒前和抗病毒24周时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21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血浆病毒载量,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 AIDS感染者治疗前PD-1/PD-L1的表达频率为(1.16±0.26)%和(0.63±0.14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分别为6.31和4.27,P=0.000)。抗病毒治疗24周时PD-1/PD-L1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频率分别为(0.76±0.14)%和(0.52±0.06)%,与治疗前相比PD-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3.77,P=0.000),PD-L1的表达频率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6)。CD+4T细胞基数为201~350 cells/μl患者组其PD-1表达频率在治疗24周后平均下调率明显高于另二组(38.54%vs.25.66%和23.77%),而PD-L1的表达也高于1~100 cells/μl和101~200 cells/μl二组(18.97%vs 15.87%和12.31%)。治疗前与治疗后AIDS感染者CD+4T细胞数与PD-1表达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0.434,-0.317,P=0.009和0.031),与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9和0.319,P为0.0049和0.032)。PD-L1表达频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与CD+4T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r=-0.454和-0.314,P=0.002和0.012),与病毒载量在治疗前后呈显著正相关(r=0.513和0.428,P=0.000和0.004)。结论 AIDS感染者外周血PD-1/PD-L1的表达水平增加,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及第2次化疗结束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超声造影参数及4~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学疗效,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及不同病理学疗效分组间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 56例乳腺癌病灶经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的超声造影峰值强度(17.82±3.29 db)低于化疗前(23.80±3.74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48,P0.001)。化疗前、后两次乳腺癌病灶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变化率与病理反应分级呈正相关(spearman r=0.839,P0.001)。4~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有效组与无效组的峰值强度变化率分别为0.28±0.07和0.16±0.04(t=5.27,P=0.026)。结论超声造影参数中峰值强度变化率有助于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人基底样乳腺癌和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分化前后的细胞表型变化。方法应用乳腺癌细胞球无血清悬浮培养法获取乳腺癌干/祖细胞;分别以荧光免疫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基底样乳腺癌和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角蛋白CK14、CK18、CK19和CD4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原代细胞内CD44+ CD24-细胞水平与克隆形成率的关系。结果基底样乳腺癌干/祖细胞表达CK19+/CK14+,不表达CK18,经血清诱导分化后,管腔上皮标志CK18和肌上皮标志CK14呈阳性表达;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呈CK18+/CK19+/CK14-表型,诱导分化后管腔上皮标志CK18和CK19表达,而肌上皮细胞标志CK14则不表达;CD24在基底样乳腺癌表达极低或无表达,但在管腔A乳腺癌高表达。基底样乳腺癌原代细胞中水平较高的是CD44-/CD24-/Low细胞,含CD44+/CD24-/Low细胞(2.52±0.58)%,而管腔A乳腺癌CD44-/CD24+细胞所占的比例最高,但不合CD44+/CD24 -/Low细胞或水平极低。结论基底样乳腺癌和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有不同的细胞表型,二者的分化能力和分化方向也不同,可能起源于不同的乳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跨膜蛋白CD133和细胞增生核抗原Ki-67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在105例乳腺癌病理标本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CD133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0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CD133阳性50例(47.62%)、KI-67阳性69例(65.71%);随着肿瘤分化降低、癌周浸润加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递增CD133和Ki-67表达逐渐增高(P0.05);CD133与Ki-67具有强关联性。结论 CD133和Ki-67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将它们作为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平衡及CD4^+ CD45RA^+T细胞和CD4^+ 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67例直肠癌患者中,33例拟进行腹腔镜手术,设为L组,34例拟进行开腹手术,设为O组.观察术前1d、术后2d、术后7d患者Th1、Th2、CD4^+ CD45RA^+T、CD4^+ CD45RO^+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L组患者术前和术后Th1、Th2、CD4^+ CD45RA^+T、CD4^+ CD45RO^+T细胞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O组术后2d、术后7d患者Th1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Th2细胞表达显著升高(P< 0.01);CD4^+ CD45RA^+T细胞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CD4+ CD45RO+T细胞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平衡、CD4^+ CD45RA^+T细胞和CD4^+ 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小,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干扰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半随机分成两组,HIFU治疗组和TACE组,各30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CD;/CDs比值、NK细胞百分数和IgM、IgG、IgA含量。结果HIFU组治疗后CD4+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T细胞较治疗前下降(P〈0.05);HIFU组0.5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3.5%、40%,较TACE组的66.7%、43.3%、26.7%高(P均〈0.05)。结论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为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较TACE治疗能延长生存时问,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的选择标准。[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52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吡柔比星50 mg/m2,紫杉醇150 mg/m2,21 d为1周期,共3~4周期,符合保乳条件者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保乳手术。术后常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92.3%(48/52),新辅助化疗完成后,13例(25%)临床完全缓解(cC R ),6例(11.5%)病理完全缓解(pC R ),35(67.3%)例临床部分缓解,无进展病例。经过36个月中位随访(18~78个月),局部复发率11.5%(6/52);5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率9.6%(5/52),其中2例已死亡。保乳综合治疗后满1年进行乳腺外形评估,外形优17.3%(9/52),良40.4%(21/52),差42.3%(22/52)。[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严格把握新辅助化疗后的保乳指征,规范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