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肿瘤治疗有了飞速发展,继传统化学药物之后,分子靶向药物基因治疗先后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由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S20040004),是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是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科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并对患者提供心理疏导、重组人P53腺病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基因治疗护理等一系列护理。结果7例患者均能耐受该治疗方法,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不能手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重组人p53腺病毒作用机制,从药品使用注意事项、重组人p53腺病毒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方面对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逆转鼻咽癌化疗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ie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71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基因治疗组(27例,行-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放化疗组(24例)和单纯放疗组(20例)。12例同期门诊活检病理为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作为对照。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中鼻咽部瘤体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gp、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中P-gp、MRP及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41/71)、57.7%(41/71)、53.5%(38/71),黏膜慢性炎组未见P-gp、MRP及LRP表达。基因治疗组治疗前、后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25.9%、63.0%和33.3%、59.3%和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放化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79.2%、58.3%和70.8%、50%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放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和55.0%、50%和40%、50%和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p、MRP和LRP与鼻咽癌的内源性耐药相关;p53基因治疗可一定程度逆转鼻咽癌耐药,可能是其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癌患者的可行性以及基因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8月—2009年6月,我科对15例晚期口腔癌患者应用重组人053腺病毒注射液进行瘤体内注射、颞浅动脉插管泵人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及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肿瘤完全消退(CR)3例,肿瘤部分消退(PR)12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癌值得在临床推广;同时对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减少护理并发症,充分保证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反应级标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骨髓抑制、轻度胃肠道反应、放射性口咽炎、放射性皮炎等,经对症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按时完成了治疗计划。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后,所产生的常见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及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完全可以耐受,并不影响全程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恩度7.5 mg/(m2.d)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连续给药14 d,休息7 d,21 d为1个周期,联合化疗的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给予不同的化疗方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受益率为83.9%,总收益率为80.4%;随访至2010年7月底止,共有18例患者仍然生存,33例死亡,其中31例NSCLC患者中,生存12例,死亡19例,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与化疗相关的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毒副反应的患者达17例(33.3%),其余无毒副反应均为Ⅰ度或Ⅱ度。结论恩度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收益率和生存期,且毒副反应均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p53 adenovirus,rAd-p53)在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8月,以经皮注射rAd-p53联合放疗及单独放疗方法治疗肺鳞状细胞癌来源脊柱转移瘤患者各18例,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化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肿瘤细胞坏死率情况,检测P5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血清中抗特异p53基因腺病毒抗体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评定有效率为66.7%,高于单独放疗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可见明显肿瘤细胞坏死、P53蛋白表达阳性及血清中抗特异p53基因腺病毒抗体水平强阳性。结论 rAd-p53基因治疗能抑制肿瘤生长,联合放疗可弥补单一放疗的不足,提高放疗的敏感性,有效治疗脊柱转移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结果]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2个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2C30)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发热、放射性肠炎、注射部位疼痛等,观察组除发热、注射部位疼痛外,其他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ORTC2C30评分为(16.42±3.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31±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调节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患者化疗前后免疫调节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化疗科5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稳定组、无效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者30名为正常组.比较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IgA[(2.11±0.89)g/L]、IgM[(10.65±4.61)g/L]、IgG[(1.25±0.45)g/L]、CD8+[(28.12±3.56)%]、CEA[(40.33±16.24)μg/L]、CA199[(76.34±21.56) kU/L]、CA242[(29.34±9.57) kU/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IgA[(0.93±0.36)g/L]、IgM[(6.46±3.59)g/L]、IgG[(0.65±0.32)g/L]、CD8+[(25.02±4.78)%]、CEA [(1.81±0.55)μg/L]、 CA199 [(7.51±2.67)kU/L]、 CA242 [(3.35±1.21)kU/L](t 值分别为 6.958、3.600、6.495、3.435、12.952、17.370、14.773,P<0.05),而 CD3+[(64.12±5.12)%]、CD4+[(34.12±4.10)%]、CD4+/CD8+(1.09±0.28)低于正常组 CD3+[(71.23±7.14)%]、CD4+[(39.78±5.20)%]、 CD4+/CD8+(1.47±0.40)(t 值分别为 5.376、5.592、5.192,P<0.05).胃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46/58),无效率为20.69%(12/58).有效组患者经两个疗程化疗后的IgA、IgG、IgM、CD8+明显低于化疗前(t值分别为3.925、3.745、4.036、2.661,P均<0.05),而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化疗前(t值分别为3.520、3.077、3.218,P均<0.05),同时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细胞水平明显优于稳定组、无效组(P<0.05);有效组、稳定组患者经两个疗程化疗后的肿瘤标志物 CEA、CA199、CA242 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 AGC患者在化疗后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明显的变化,其水平高低可以指导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颈阔肌肌皮瓣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牙龈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科手术室收治的应用颈阔肌肌皮瓣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配合手术治疗的牙龈癌,且检测肿瘤已侵犯邻近组织的72例患者作为颈阔组;再抽取同样符合牙龈癌,且检测肿瘤已侵犯邻近组织的应用其他皮瓣修复配合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其他组。观察两组牙龈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因子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肿瘤治疗效果。结果①肿瘤细胞因子水平: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颈阔组降低幅度大于其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MMP-9、TIMP-1和VEGF阳性表达率:颈阔组患者术后MMP-9 (8.33%)、TIMP-1 (31.94%)与VEGF (13.89%)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组的MMP-9 (30.88%)、TIMP-1 (48.53%)与VEGF (54.41%),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颈阔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9.72%)例与其他组患者13(19.12%)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④肿瘤治疗效果:颈阔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82%)明显高于其他组(79.4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颈阔肌肌皮瓣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牙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成功抑制了肿瘤的继续发展,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93例患者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化疗后给予rhIL-11皮下注射;对照组81例患者化疗方案与治疗组相同,但化疗后不给予rhIL-11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CR+PR)76例,rhIL-11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总有效率75.0%;对照组CR+PR65例,血小板自行恢复占61。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rhIL-11治疗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耐受性良好,确实能提高AL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输注的数量,有利于及时开始第二疗程化疗。 相似文献
14.
附子理中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治疗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选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化疗前均用盐酸格拉司琼静脉点滴止吐,化疗期间观察组每日服用附子理中汤,对照组每日以甲氧氯普胺10mg、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进食差、腹胀、便秘症状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子理中汤能显著减轻化疗消化道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治疗78例非小细胞癌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铂类+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病人腹水中CEA、CA125、CA153、CA199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恶性组腹水中CEA、CA125、CA153、CA199浓度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CEA、CA125、CA153、CA199联合检测,敏感性89.3%,特异性96.7%,准确性91.9%,与单一检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CEA、CA125、CA153、CA199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 21-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NSCLC患者行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根据疗效分为稳定组(26例)和进展组(14例)。在化疗前后,全部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样本,冷冻保存。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CEA、CA-125、CYFRA 21-1的含量水平。结果稳定组化疗后NSCLC患者血清中CEA、CA-125、CYFRA 21-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进展组化疗前后此3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YFRA 21-1联合检测可作为NSCLC化疗疗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治疗晚期食道癌的安全性及临床可行性。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我院对11例晚期食道癌患者实施胃镜直视下瘤内注射rAd—p53,每周1次,每次1×10^12 VP,一个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后2月,肿瘤缩小1例(9.09%),无变化8例(72.73%),增大2例(18.18%);除自限性发热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胃镜下瘤内注射rAd—p53短期无明显毒副作用,能较好地抑制局部肿瘤的发展,尤其对失去手术机会,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重组人p53腺病毒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p53 )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临床观察晚期肝癌病例共69例,其中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39例,一般营养支持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每次基因治疗剂量1×10^12 VP或2×10^12 VP,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记录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生存质量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