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为了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在社区对1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询问血糖值、体重、身高,计算体质指数。结果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对最高空腹血糖、经常空腹血糖有影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体重是降血糖的重要方法,有必要对体质指数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重庆地区中老年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水平,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群,收集空腹血糖FBG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IFG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44 525名体检者共检出3 913例IFG,检出率为8.79%,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0.71%;女性检出率为6.84%(P<0.001)。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糖(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和IFG组,2组在性别、年龄、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3.
仇颖  刘艳梅  崔世维 《四川医学》2011,32(12):1961-1963
目的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成人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研究,用方差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来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均随着空腹血糖值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糖值在5.6mmol/L以上时升高更明显。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空腹血糖正常组比较,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传统空腹血糖受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与BMI、WC、WHR、WHtR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腰围身高比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从体格指数方面看,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传统空腹血糖受损组具有一致性。降低空腹血糖受损的切点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蒙古族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内蒙古科左后旗朝鲁吐乡和奈曼固日班花乡的32个行政村,对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人口学特征资料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采集血标本,检测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3个肥胖指标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共调查2 589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7%(男3.9%,女3.5%)、18.5%(男17.7%,女1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中,WHR升高者患糖尿病的OR值为2.120(P〈0.05),BMI和WC升高者患空腹血糖受损的OR值分别为1.624和1.472(均P〈0.05);在女性中,WC升高者患糖尿病的OR值为2.336(P〈0.01)。结论在男性中,WHR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BMI和WC升高可能是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在女性中,WC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前空腹血糖(FPG)及体质指数(BMI)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41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 GDM 发生率,对比 GDM 及非 GDM 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分析 GDM 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对 GDM 的预测价值。结果416例孕妇中,诊断为 GDM 者68例(16.35%),非 GDM 者348例(83.65%)。GDM 组孕前舒张压、FPG、BMI 及孕24~28周 FPG 均高于非 G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GDM 组与非 GDM 组新生儿体质量、剖宫产率、早产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孕前 FPG、BMI 与 GDM 发生密切相关(P <0.05或 P <0.01),其诊断 GDM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2、0.571。结论孕前FPG、BMI 与 GDM 发生密切相关,孕前6个月内做好相关筛查工作对预防 GDM 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一汽集团员工体质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PG)、游离脂肪酸(FFA)情况。方法整理2013年1月至4月来自一汽集团共8 952例体检者BMI、FPG、FFA数据,按BMI分为超重组、肥胖组、对照组,分析不同组别FPG及FFA变化特点。结果 8 952例体检者平均BMI为(23.89±3.42)kg/m2,超重检出率为34.07%,肥胖检出率为11.29%,男、女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7%vs21.82%、13.11%vs 4.36%,P〈0.01)。肥胖组、超重组及对照组FP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8.98%、19.41%、7.36%,FFA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0.48%、9.11%、7.44%,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FPG水平分别为(6.19±1.55)、(5.84±1.34)、(5.45±1.23)mmol/L,FFA水平分别为(0.55±0.19)、(0.52±0.20)、(0.50±0.20)mmol/L,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一汽集团员工超重、肥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超重、肥胖者FPG及FFA水平及异常检出率均高于体重正常者,超重、肥胖者容易伴随FPG及FFA的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1]。体质与日常生活起居息息相关,但是不同偏颇体质与血糖、血脂、尿酸等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探讨不同中医体质与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的关系,为偏颇体质调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的分布特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发生率及糖尿病(DM)的患病率,并探讨不同性别各年龄段FPG及DM、IFG情况。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3 372名健康体检者FPG,以FPG<6.1 mmol/L为正常,6.1~7.0 mmol/L为IFG,≥ 7.0 mmol/L为DM的判断标准。按年龄不同分为6小组(≤ 30、31~40、41~50、51~60、61~70、≥ 71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体检人群FPG为(4.79±1.09)mmol/L,有随年龄增加FPG水平上升的趋势。男性、女性FPG水平分别为(4.83±1.17)mmol/L和(4.72±0.9)m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同年龄段FPG水平比较,除51~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FG发生率和DM的患病率分别为3.02%和3.29%,呈现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现象(P<0.01)。结论:体检人群FPG水平、IFG发生率和DM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FPG水平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体质指数用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保健或分娩的疑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期糖尿病诊断金标准,65例孕妇分为阳性组(35例)和阴性组(30例)。分别评估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体质指数。结果阳性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8.71±0.42)%比(5.03±0.27)%,t=42.578,P<0.05];阳性组孕妇体质指数显著高于阴性组[(27.41±4.02)kg/m2比(22.34±3.11)kg/m2,t=5.614,P<0.05]。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妊娠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0%、90.0%、90.0%,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体质指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72.7%和76.9%,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4);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3%,100.0%和96.9%,与金标准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4,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体质指数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切点下调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分为正常(NGT)组,IFG1组、IFG2组、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组(DM+IGT组).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冠脉积分.结果 诊断切点下调增加了IFG人群构成比(5.49%vs16.06%,P<0.05).IFG1组、IFG2组TC、TG、LDL、CRP及IL-6水平高于NGT组,HDL低于NGT组(均P<0.05).IFG1组、IFG2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检出率高于NGT组(均P<0.05).IFG1组、IFG2组冠脉积分高于NGT组(均P<0.05).结论 IFG人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从疾病防控角度,下调IFG切点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福州市正常人前臂远端的峰值骨量及其形成年龄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 2 46例年龄在2 5~ 45岁的健康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 ,并探讨骨密度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州市男、女性前臂峰值骨量分别为 0 .5 77± 0 .61 g/cm2 、0 .496± 0 .0 3 7g/cm2 ,均出现在 3 0~ 3 5岁年龄组 :峰值骨量形成前后 ,体重指数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果表明维持一定的体重对于提高峰值骨量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1995年对北京地区1 566人进行标准口服糖耐量检测及心脑血管疾病筛查,5年后对随访到的914人进行同样筛查,比较BMI由低到高的4组患者中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结果按BMI<18、18≤BMI<25、25≤BMI<30、BMI≥30将受试者分为4组,2000年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尤以BMI≥30组增长幅度最大。结论BMI与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pBMI)异常与孕期高血脂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规律产检、孕前无血脂相关疾病并确诊为GDM的235例患者为GDM组,按照年龄采用1∶3个体匹配的方法纳入同期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检的705名孕期糖耐量正常(NGT)的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对pBMI-血脂与GDM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进行探索,计算交叉验证一致性、均衡检验准确性及P值,以评估每个模型的交互作用。结果 GMDR模型分析表明,包含pBMI与孕期血脂两个因素的二阶模型为最佳模型(P=0.001),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均衡检验准确性为64.48%。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超重/肥胖合并高三酰甘油(TG)者的GDM发病风险最高(OR=14.349,95%CI=6.449~31.924,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TG水平组中超重/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的发病风险要高(OR=2.243,95%CI=1.173~4.290,P=0.015)。结论 pBMI异常及孕期高血脂水平是GDM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超重/肥胖且高TG水平的孕妇更容易患GD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中老年人群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与BP、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在潮汕地区中老年人群(417人)中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记录被调查者的BP、血脂、血糖、BMI、WHR等指标,并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潮汕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率分别为20.6%、34.8%和17.5%,其中高血压、高血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高血糖男女无统计学意义。BMI、WHR、舒张压、甘油三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BMI和WHR在预测高血压、高血脂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预测高血糖方面WHR优于BMI。结论:潮汕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较低,高血糖发病率较高;BMI、WHR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有预测作用。中老年人群要加强对BMI和WHR的自我管理,尽可能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农村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血糖、血脂、血压的关系。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超重组35例[体质指数(BMI)≥24 kg/m2]和正常组25例(BMI<24 kg/m2)。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压,分析体质指数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结果不同BMI患者的FBG、2hPG、H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FBG、2hPG、SBP、DBP呈正相关。结论 BMI升高导致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加重,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使其降低体重,更好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6.
理想体重指数和体质指数评价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理想体重指数和体质指数评价营养状况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以便更好地进行营养评价。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男性162例和女性150例,以两种方法评价营养状况,评价标准都采用中国的标准。结果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接近50%,两种方法营养正常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理想体重指数对营养不足和肥胖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而对超重的检出率相对较低(P〈0.05)。营养过剩检出率,BMI法较高(P〈0.05)。性别对两种评价方法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评价方法效果存在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不可单独用一项指标断定营养状况,两者可以结合使用以减少评价误差,最好结合多种评价方法使用,尤其是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教职工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我院参加体检且资料完整的674名教职工的体重指数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超重和肥胖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上升,肥胖可引起血糖升高,超重或肥胖可导致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增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明:体重指数越大,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和尿酸越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结论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有关,保持正常体重有可能预防和控制与肥胖有关的一些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体质与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究体质的形态结构特质.方法 对505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的中医体质调查,同时测定各受试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FBG,计算BMI,比较每种偏颇体质与平和质的TC、TG、LDL、HDL、FBG、BMI及高脂血症发生率,对每种体质的转化分与TC、TG、LDL、HDL、BMI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阳虚质者TC、TG、BMI显著低于平和质者(P〈0.05,或P〈0.01),痰湿质者BMI显著高于平和质者(P〈0.05),气郁质者BMI显著低于平和质者(P〈0.01).与平和质比较,阳虚质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痰湿质者呈升高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越高,阳虚质转化分越低;TG越高、BMI越大,阴虚质转化分越低,FBG越高,阴虚质转化分越高;HDL越高,痰湿质转化分越低;BMI越大,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转化分越低.结论 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气郁质者体型偏瘦,痰湿质者体型偏胖;阳虚质者血TC、TG、LDL、FBG偏低,阴虚质者血FBG偏高,痰湿质者TG、LDL偏高,HDL偏低;痰湿质者具有易发高脂血症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