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螺旋CT(SCT)灌注成像与其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SCT单层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所选层面的癌灶、靶动脉的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根据TDC计算癌灶的血流灌注量(PF)。测定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将结、直肠癌的PF与MVD、VEGF的表达进行比较,且三者亦分别与临床病理因素(Dukes分期、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的PF随着病理分期期别的升高有下降趋势,与MVD的趋势一致。VEGF的表达阳性率为87%(26/30)。PF与MVD、VEGF的表达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16,0.19,P值均>0.05)。MVD与VEGF间也无显著相关性(r=-0.03,P>0.05);PF、MVD及VEGF在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CT灌注成像与MVD、VEGF均能反映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状况,但它们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术前未作过化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值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2)VEGF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表达与MVD值密切相关(P0.05)。结论 VEGF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MVD和VEGF的检测可以用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50例正常黏膜组织及2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以及CD105标记的MVD。结果 c-me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χ2=31.929,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和正常黏膜组织(H=92.435,P〈0.01)。结直肠癌组织c-met蛋白表达和MVD与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χ2=4.000~9.018,t=2.605~4.024,P〈0.05、0.01),c-met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c-met阴性者(t=2.752,P〈0.01)。结论 c-met在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met的表达及MVD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徐金升  王悦芬  李同妙  李亚林  俞启遥  何雷  左连富 《临床荟萃》2010,25(23):2043-2046,F0003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 A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E-钙黏蛋白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癌组织68例、正常肾组织24例中EphA2、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EphA2、MVD、E-钙黏蛋白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的相关性.结果 肾癌组织中EphA2阳性表达及MVD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均P<0.01).EphA2在肾癌组织的高分级组、高分期组、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低分级组、低分期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或<0.05);MVD在肾癌组织的高分级组、高分期组、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亦显著高于低分级组、低分期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均P<0.01);MVD值还与肿瘤直径有关(均P<0.01);E-钙黏蛋白在肾癌组织的高分级组、高分期组、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低分级组、低分期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或<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EphA2蛋白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55,P<0.01),与E-钙黏蛋白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83,P<0.01).结论 EphA2蛋白的高表达预示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或协同E-钙黏蛋白和微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生成素2(Ang-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探讨CD105作为新生血管标记物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05,Ang-2和CD34蛋白在8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和40例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计算MVD,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①MVD及Ang-2在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肠组织间表达有差异,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1);②以CD105和CD34测得的MVD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Ang-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CD105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CD34的表达无关(P>0.05);④结直肠癌组织中以CD105测得的MVD和Ang-2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与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①CD105和Ang-2均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有关,二者协同在结直肠癌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②CD105在结直肠癌组织新生血管中有良好表达,以CD105测得的MVD可以被认为是与肿瘤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的一项重要指标;CD105作为结直肠癌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记物,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和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及VEGF蛋白在6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肠癌组织中Ang-2与MVD呈正相关(r=0.7011,P<0.05);VEGF阳性表达组Ang-2和MVD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浸润浆膜、淋巴结转移肠癌组织中Ang-2、VEGF水平均高于无浆膜浸润、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大肠癌各Dukes分期中,(C D)期Ang-2水平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 B)期(P<0.05).[结论]Ang-2、VEGF及其相互作用对促进大肠癌血管生成,在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961-1963
目的探讨Twist、Snail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宫颈鳞癌组织Twist及Snail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D34抗体标记癌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数量,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Twist及Snail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wist及Snail阳性表达组MVD显著高于Twist、Snail阴性组。在宫颈鳞癌组织中Twist及Snail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29,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Twist及Snail蛋白的高表达,两者的联合表达可能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力,并且可以通过微血管生成在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友兵  熊静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25-1727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P53蛋白、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在45例胃癌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11%(23/45),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30/45),MVD计数为43.6士12.5(x±s);在VEGF高表达的区域,P53蛋白的表达亦增强,二者密切相关(P<0.05);P53蛋白、VEGF表达阳性的病例,其肿瘤组织中MVD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或P<0.01);P53蛋白、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P53蛋白的阳性率呈正相关,二者在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组织中COX-2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OX-2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密度(MVD)值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揭示COX-2在肿瘤的形成、发展和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测定45例标本的COX-2表达水平,采用CD105标记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计算MVD值,分析COX-2、MVD值与大肠癌生物学性质的关系,分析COX-2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结果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肿瘤是否有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各个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VD值在肿瘤是否有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浸润深度各个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中COX-2在蛋白水平和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均与MVD值有正相关(P<0.05).结论COX-2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OX-2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及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S P免疫组化法标记p53,并用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胰腺癌组织中平均微血管计数为(59.8±20.3)个,癌旁组织中为(12.9±9.2)个。MVD和p53 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蛋白表达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结论:p53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p53蛋白及MVD可作为胰腺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14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9例PCa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CD146、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PCa组织中CD146的阳性表达率(82.05%)明显高于BPH组织(15.00%,P〈0.05),其表达与PCa的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PCa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74.36%)明显高于BPH组织(10.00%,P〈0.05),其表达与PCa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PCa中MVD(37.41±7.95)显著高于BPH(17.62±2.40,P〈0.05),MVD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Ca中CD146阳性组及VEGF阳性组MVD(39.73±6.68、40.79±6.03)均高于CD146阴性组及VEGF阴性组(26.83±3.24、27.62±3.24,均P〈0.05),CD146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3,P〈0.05)。结论 CD146、VEGF在PCa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CD146、VEGF表达和微血管的形成在PCa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ta-1)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甲状腺肿瘤石蜡组织标本160例,其中甲状腺癌120例和甲状腺腺瘤40例,另选择正常甲状腺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Mta-1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其肿瘤微血管计数(MVC),分析Mta-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中Mta-1阳性表达和M VC值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Mta-1的阳性表达和MVC值均与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完整性及 TNM 分期密切相关( P<0.01),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指标无关(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 Mta-1表达与MVC 值呈正相关(r=0.625,P<0.01)。【结论】Mta-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浸润、淋巴转移等恶性潜能密切相关,其参与了甲状腺癌组织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乳腺外科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51例,良性乳腺病患者组织标本42例,另取良性乳腺病患者病灶周边的正常乳腺组织16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入组病例为女性.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标本中CCL18、CD34的表达.结果 CCL18在对照组、良性乳腺病组均无表达,在乳腺癌组有38例为阳性,阳性率为74.51%;CCL18在乳腺癌组的表达与对照组及良性乳腺病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在CCL18表达阳性的38例乳腺癌患者中,CCL18的表达水平随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2).MVD在对照组为(5.92±2.76)个/HP,在良性乳腺病组为(7.58±3.53)个/HP,在乳腺癌组为(35.13±15.06)个/HP;MVD在良性乳腺病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95),而在乳腺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以及良性乳腺病组均明显升高(P=0.00).在乳腺癌患者组中,CCL18表达阳性组较CCL18表达阴性组,MVD表达显著升高(P=0.016).结论 CCL18、MVD均是乳腺癌的生物学指标,CCL18与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的浸润性及转移有一定的关系,对认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指导乳腺癌的诊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沈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66-4868
目的探讨E-eadherin、CD44V6和HIF.1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E-eadherin、CD44V6和HIF-1α的表达。结果(1)E-eadherin在结肠癌中的高表达率为58.89%,低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90.00%(P〈0.05),CD44V6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7.78%,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56%(P〈0.05),HIF-1α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1.11%,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6.67%(P〈0.05)。(2)E-cadherin、CD44V6和HIF-1口的表达均与结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结肠癌的Dukes分期有关(P〈0.05)。E-eadherin的表达还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3)结肠癌中CD44V6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CD44V6和HW-1α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中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8%(22/48),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9%(35/48),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PTEN和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PTEN蛋白低表达和VEGF蛋白高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PTEN和VEGF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大肠肿瘤中p53和nm23基因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大肠癌及57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基因在大肠癌中高表达,而在大肠腺瘤中低表达;腺瘤伴低或中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53的表达阳性率25.93%(7/27)与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65.22%(15/2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5);腺癌伴转移组nm23表达阳性率31.25%(5/16)与腺癌无转移组(包括腺瘤体高级男性皮内瘤变和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在DukeC期为70.00%(15/20),与A、B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结论 p53和nm23基因表达可能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对大肠癌临床分级、分期有辅助意义;p53检测有助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nm23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或FGF 1)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肿瘤及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探讨FGF 1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SP法检测FGF 1在40例乳腺癌组织、12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CD34抗原行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计数。〖HTH〗结果〖HTSS〗 FGF 1在40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57.5%,23/40)显著高于12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6.7%,2/12)以及正常乳腺组织阳性表达率(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FGF 1表达率和正常乳腺组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乳腺癌组织MVD计数为(70.17±29.33)个/HP,在23例FGF 1阳性组中MVD计数为(89.48±23.23)个/HP,显著高于17例阴性组(44.06±12.53)个/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H〗结论 〖HTSS〗FGF 1可能参与乳腺癌微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mad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7例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Smad4的表达,并对表达情况评分。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Smad4表达情况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Smad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Smad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层次、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Smad4的低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故Smad4有望作为结直肠癌的预后指标和基因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