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翁育清  郭欣然  李俊  郑渠 《新医学》2008,39(5):302-303
目的:了解ICU医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从115例ICU医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数理分析。结果:该组革兰阴性杆菌中,数量位于前4位的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该组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哌拉西林钠一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对头孢噻吩、头孢呋辛钠、阿莫西林、替卡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其中对第3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均超过6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率分别为37%和29%。结论:ICU医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多见,该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尤其第3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抗菌药的耐药率较高,为此必须加强对ICU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限制第3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抗菌药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克雷白杆菌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如何选择抗生素。方法 对痰培养克雷白杆菌生长的2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痰培养及其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分析。结果 克雷白杆菌肺炎在新生儿、婴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儿童。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痰液粘稠堵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克雷白杆菌生长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 克雷白杆菌已成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耐药菌株增加成为治疗中难关。依据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选择用药可战少克雷白杆菌感染及耐药菌株出现。  相似文献   

3.
下呼吸道感染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丽淑  于树云  葛庚芝 《临床荟萃》2011,26(12):1016-1018
目的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分离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常规细菌培养、分离后,经VITEK-AMS 60自动分析仪鉴定,应用K-B法测定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分离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依次为不动杆菌属(25.4%)、铜绿假单胞菌(16.2%)、肺炎克雷伯杆菌(15.4%)。不动杆菌属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哌酮/舒巴坦(4.0%)和头孢他啶(4.0%)、第4代头孢菌素(4.0%)、氟喹诺酮类(10.8%)、氨基糖甙(10.8%)及亚胺培南(9.5%)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4.3%),其次分别是左氧氟沙星(19.1%)、阿米卡星(25.2%)、环丙沙星(25.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55.3%。肺炎克雷伯杆菌除哌拉西林耐药率19.1%外,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结论我院下呼吸道感染分离革兰阴性杆菌以不动杆菌位居首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呈不同程度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加强对院内感染和本地区、本院及本病区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监测,对合理经验选择抗生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肺部感染细菌耐药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9年我院肺部感染病人的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64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分别占68%和32%,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绿脓杆菌,鲁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余抗生素均呈高度耐药性,革兰阴性细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三代头孢菌素也出现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该院儿科住院部1月龄以上至12岁以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及指导。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儿科住院部1月龄以上至12岁以下明确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分离、培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990例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获得阳性标本1209例,阳性率40.4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21例,占阳性标本的59.64%,革兰阳性球菌488例,占阳性标本的40.36%,>1~12月龄与>5~12岁细菌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位居前5位细菌菌株均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对β-内酰胺酶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3.6%和93.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4%以上;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达96.5%和93.6%,但对青霉素基本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物及第1、2、3代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各年龄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住院部12岁以下儿童(除外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不同年龄组前5位细菌分布无差异,随年龄增长细菌阳性率逐渐下降,这些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硅沉着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以协助临床更加准确诊断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硅沉着病患者的痰标本进行采集和培养,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测定。结果硅沉着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的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茵、大肠埃希菌位于前3位。革兰阳性菌相对分布较少,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居前,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二、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但对其复合酶制剂敏感性较好,对碳青霉烯类及第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最严重;革兰阳性球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硅沉着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医师应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漳洲市区部分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采用仪器法提示及加做双纸片扩散法确证。结果排前6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其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表现出较低的耐药率;对第3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多重耐药;临床上及时掌握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最新动态,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根据药敏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尘肺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菌株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尘肺病患者122例,采取口痰培养法收集相关标本后对其进行相关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122例标本培养出病原菌82株,检出率67.21%(82/122),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0.7%,其中前3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8.3%)、大肠埃希菌(15.9%)及铜绿假单胞菌(9.8%);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为19.5%,其中肺炎链球菌(11.0%)、金黄色葡萄球菌(6.1%)及肠球菌(2.4%);真菌(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占9.8%;革兰阴性杆菌中对第二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最高,但对此类药物的复方制剂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尤其对四代头孢类药物及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第三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具有较低的耐药性。结论尘肺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且病原菌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给予持续耐药监测对于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减缓耐药菌株的出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该院重症医学科(ICU)血流感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3-2022年ICU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菌株数据,使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分离出30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有185株(60.3%),其中大肠埃希菌93株(30.3%),肺炎克雷伯菌48株(15.6%),铜绿假单胞菌10株(3.3%),鲍曼不动杆菌9株(2.9%);革兰阳性菌有93株(30.3%),其中葡萄球菌属49株(16.0%),肠球菌属31株(10.1%);真菌有29株(9.4%),以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为2.2%和22.9%,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60.2%和45.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为20.0%和88.9%;革兰阳性菌主要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高,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该院ICU血流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耐药菌检出率较高。临床科室应加强致病菌的耐药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I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入住新生儿科且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的5486份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998株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结果998例培养阳性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31株(23.1%),大肠埃希菌212株(21.2%),金黄色葡萄球菌194株(19.4%),阴沟肠杆菌84株(8.4%)。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但与酶抑制剂联用可以降低其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达78.4%;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6.7%和46.5%);有7株(3.0%)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1.2%)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23株(13.6%)肺炎克雷伯菌、1株(0.7%)大肠埃希菌和1株(2.5%)阴沟肠杆菌对厄他培南耐药。97.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较低(11.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口杆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住院患儿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儿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72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41株,占23.84%;主要来源于咽拭子、血液和痰液等,分别占70.93%、9.88%和8.14%;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它培南、丁氨卡那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高。结论小儿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儿童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或非产ESBLs菌严重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2.
427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瑾  袁艺  陈燕  孙春荣  崔小岱 《临床荟萃》2010,25(10):854-856
目的 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探讨近年来MP感染在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鼻咽深部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及咽拭子MP 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MP IgM.结果 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 DNA阳性206例(48.2%),MP DNA含量5.01×102~3.66×107copies/ml.≤3岁(211例)、>3~6岁(73例)和>6岁(143例)组MP感染阳性分别为55例(26.1%)、43例(58.9%)和108例(75.5%);MP DNA阳性患儿中肺炎患儿94.2%(194/206).MP全年每月阳性率>29.2%,秋冬季感染呈现高峰(阳性率>60.0%).实时定量PCR与ELISA检测法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98.P<0.05).结论 MP是近年来住院惠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中感染率较高;随年龄增长阳性检出率逐渐上升;感染与季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致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HAUTI)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现状,并对产ESBLs菌株所致HAUT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生院内革兰阴性菌HAUTI的住院病例共299例,对所采集的革兰阴性菌株进行鉴定,并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所有革兰阴性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ESBLs表型确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s菌株致HAUTI的危险因素。结果 299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60.87%),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6.39%)、肺炎克雷伯菌(15.72%),299株革兰阴性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株144株(48.16%),全部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63.19%和61.70%。产酶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前期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留置尿管是独立的院内产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0.07、0.14、4.87,P〈0.001]。结论致HAUTI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s菌株占据较高比例,与不产酶菌株相比,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因此严格把握入住ICU、第3代头孢菌素及留置尿管使用指征,对防止产ESBLs菌株所致HAUTI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小儿不同C反应蛋白(CRP)水平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住院患儿,每月随机抽取50例,合计600例,记录下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入院时诊断,并在入院时检测患儿CRP与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水平,分析比较不同CRP水平下不同呼吸道疾病组、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MP-IgM阳性率)情况.结果 CRP正常组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CRP异常组(P<0.05).CRP正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较年长儿组高,秋季组与冬季组较春季组高,支气管肺炎组(肺炎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毛支组)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上感组)高,毛支组较急性支气管炎组(支炎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异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与年长儿组及不同季节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较上感组与支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正常水平下,婴幼儿、秋冬季、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CRP异常水平下,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临床上均要加强检测,及早诊断与治疗,以减少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0~2011年重庆南岸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特点及流行规律,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256例,采用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MP-IgM)检测试剂进行血清MP-IgM检测,对不同季节、年龄及性别MP感染患儿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检测MP-IgM阳性78例,阳性率为30.5%。MP阳性患儿中,39.7%(31/78)为4~7岁的学龄前儿童,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秋冬季感染率最高。MP感染的临床诊断主要为大叶性肺炎和节段性肺炎28例(35.9%)、间质性肺炎23例(29.5%)。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56.4%)、咳嗽(98.5%)、喘息(35.9%)、气促(67.7%)等,但肺部体征不明显。结论 MP感染是重庆南岸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比较肺炎支原体核酸(MP—DNA)和抗体(MP—Ab)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2781例,利用实时荧光PCR和颗粒凝集法分别检测MP—DNA和MP—Ab。利用McNemarg和Kappa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利用妒检验比较不同季节和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结果①MP—Ab阳性率(19.17%)明显高于MP—DNA(5.57%)(χ2=257.0,P〈0.001),两法间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15;95%CI,0.076~0.154);②MP—Ab滴度为〈1:40、1:40、1:80、1:160及≥1:320组中MP—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2%、6.2%、9.2%、10.0%及22.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99.48,P〈0.001);③儿童MP冬季的感染率(31.01%)明显高于其它三季(P〈0.001)。④不同年龄段患儿MP感染率存在差异(χ2=378.209,P〈0.001),〉16岁年龄段最高(59.66%)。结论①MP—Ab检测MP感染的阳性率高于MP—DNA,MP—DNA的阳性率随抗体滴度的增高而增加;②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及年龄段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医疗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350例 CICU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标本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结果1350例痰标本中,共培养获得病原菌4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88株(58.78%),革兰阳性球菌140株(28.57%),真菌62株(12.65%)。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62株,占12.65%),其次为卡他布兰汉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73.33%和66.13%。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65株,占13.27%),其次为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4.62%。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 CICU 患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有效控制危重病患儿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九项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细菌病原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应用九项呼吸道联合检测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 389例血清标本的九项病原体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结果总感染率为42.6%(592/1389),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率达14.5%(201/1 389),以支原体感染与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最多。但1岁以下组阳性率较低。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九项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是检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且操作简便的方法,适合1岁以上小儿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痰标本所培养的细菌分类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ICU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培养出的1149株细菌及其耐药性,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82.2%)。前6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耐甲氧两林金葡萄球菌为主(6.7%)。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垃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是耐甲氧两林金葡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结论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ICU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且以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非发酵菌为主,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