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镇痛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30例和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镇痛组(PCEA)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术后4 h(T1)、1 d(T2)、3 d(T3)、7 d(T4)5个时间点各抽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56)的数量。结果:患者手术经过及术后恢复均顺利。T1~T2时2组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GA组较PCEA组减少更明显(P<0.05)。T3时GA组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仍较术前减少,PCEA组T淋巴细胞亚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连续硬膜外镇痛可减轻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患者围术期的免疫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均采取胸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呼吸功能[分钟通气量(MV)、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麻醉恢复情况、麻醉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5 min MV、SpO2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5 d的CD4+、CD3+、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d的CD4+、CD3+、CD4+/CD8+水平逐渐恢复,与麻醉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可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对呼吸与免疫功能的干扰,有利于加快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探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对卵巢癌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6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前4 h(T1)和术后24 h(T2)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 0 ml,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细胞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4 h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24 h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快速恢复,减少应激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7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36):静脉全麻组(G组)和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所有患者静脉全麻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d1(T2)、术后d3(T3)、术后d5(T4)5个时间点抽取肘静脉血5 mL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与T0相比较,两组患者T1和T2时刻外周血的CD3+、CD4+及CD4/CD8值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G组相比,GE组T3~T4时刻CD4及CD4/CD8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有利于促进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7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麻醉诱导时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1 h(T1)、术毕(T2)、术后24 h(T3) 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手术前后患者血循环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阳性表达及白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患者认知功能.[结果]①与T0点比较,两组T2、T3点CD3+、CD4+、NK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观察组CK20 mRN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对照组IL-6、NSE水平均上升,观察组仅IL-6上升,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IL-6、NSE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术后1 d、3 d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 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调节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降低癌细胞血循环微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对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对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对照组,n = 35)。麻醉均选择全麻加连续硬膜外麻醉。检测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血CD3~+、CD4~+、CD8~+、CD4~+/CD8~+、IL-2、IL-6水平。结果:术后1天两组CD3~+较术前均有下降(P<0.01),且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D4~+在术后1天、第3天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后PCEA镇痛)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PCEA镇痛,镇痛时间为48h。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疼痛时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每次50mg。对两组病人术后24h镇痛效果、24h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初乳分泌时间及术后24h、48h血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24h阴道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泌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48h血压比对照组低。[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剖宫产术后采用PCEA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后PCEA镇痛)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PCEA镇痛,镇痛时间为48h。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疼痛时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每次50mg。对两组病人术后24h镇痛效果、24h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初乳分泌时间及术后24h、48h血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24h阴道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泌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48h血压比对照组低。[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剖宫产术后采用PCEA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和对照组(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每组40例。观察(1)术后4、8、24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的发生率 (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镇痛的效果 (3)观察术后6-12 h首次母乳喂养率及12 h、24 h、48 h泌乳量。结果:PCEA组术后4、8、24 h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PCEA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母乳喂养PCEA组40例(100%),对照组32例(80%)。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促使乳汁分泌,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行镇痛效果评价;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12 h(T2)、24 h(T3)、48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o时比较,T1~ T4时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1~T3时两组患者NK细胞水平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各时点CD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DS组在术后24 h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48 h DS组NK细胞水平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S组仍处于较低水平(P< 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更有利于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硬膜外麻醉方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方法 将胆囊疾病患者86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n=43)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观察组,n=43),进行麻醉方式的效果研究.结果①两组间手术前指标包括皮质醇、肾上腺素及血糖浓度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手术后10 min,研究组患者的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血糖监测值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患者86例手术过程顺利均获成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10 d,平均住院时间(7.2&#177;0.8)d.研究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3.814,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2.128,P<0.05).③研究组患者37例(86.05%)术后第2日下床活动,无术中胆道损伤发生,且无术后腹腔出血、漏胆、伤口感染等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34例(79.07%)术后第2日下床活动,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无腹腔出血、漏胆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发生1例,经积极抗感染后痊愈.结论 硬膜外复合静脉复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较好、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应激反应较为平和的优点,增加了手术及麻醉过程的安全系数,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因此较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妇科手术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妇科全子宫切除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和丙泊酚组(P组)20例,D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0.5μg/(kg·h)持续输注,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丙P组除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其他各项与D组相同。记录人室后(T1),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T2),全麻诱导前(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和手术开始时(T6)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结果T1时间点2组各指标均无差别(P〉0.05)。D组与P组比较,其余各时间点的HR均低于P组(P〈0.05),T5和T6时间点SBP、DBP、MAP低于同时点P组(P〈0.05),T2、T3和T4SBP、DBP、MAP高于同时点P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患者,在全麻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刘志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790-1791,1793
目的研究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重大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药物且行择期骨科大手术的老年(≥65岁)患者150例,按所采用的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BP)和心率(HR),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最大评分为30分,≤23分即可认为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30min时、主要手术步骤操作时、手术结束时的B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的24h,硬膜外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发生率在麻醉后6h和12h硬膜外组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分别为13.3%与6.7%、24.0%与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中,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均可发生POCD,而全身麻醉在术后24h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比硬膜外麻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和术后4 h检测两组患者胃黏膜pH值、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比较两者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和术后4 h时胃黏膜pH值高于对照组,血清I-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5、5.66、3.92、14.68、12.74、8.64,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0、4.14、4.14,P均<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李湘  莫新少  陈似霞  杨一兰 《全科护理》2014,(22):2040-2043
[目的]探讨不同复温时间对肝癌部分切除术低体温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低体温病人依不同复温时间随机分3组,A组30 min、B组30 min~60min、C组60min,每组30例。术前、术后1d、2d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6;术前、术后1d、5d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C组1dCD3+、CD4+、CD4+/CD8+及5dCD4+/CD8+低于A组、B组(P0.05)。3组病人T细胞亚群重复方差分析,各指标时间效应、交互效应、CD3+、CD4+、CD4+/CD8+组间效应P0.05。各组CD8+术前与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d、2dIL-2低于A组、B组,C组术后2dIL-6高于A组、B组(P0.05)。IL-2组间效应、IL-6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5。[结论]复温时间60min可延迟免疫恢复,肝癌病人术后早期有效复温能减轻免疫抑制,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GA)复合硬膜外阻滞(E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组Ⅰ为单纯全麻(GA)组,组Ⅱ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EGA)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60min(T1),90min(T2)和120min(T3)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以及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Ⅰ相比,组Ⅱ患者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Ⅱ患者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GA相比,CEG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苏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HIV感染患者行手术治疗79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A组)、局部麻醉(含局部浸润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组)。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及术毕(T3)各时点HR、MAP和SpO2及术前CD4+T细胞计数、手术切口类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余2组高,ASA分级较其余2组低(P<0.01);B组麻醉时间较A组短,术后发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其他2组低(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T1-T3时点HR较快、MAP较高、SpO2较低;C组HR T1时点较快、T3时点较慢,T1-T3时点SpO2较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T2、T3时点HR较快,T1-T3时点MAP较高、SpO2较低(P<0.05或P<0.01)。结论 3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用于HIV感染患者,但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生命体征较平稳,局部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84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HR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仅在切皮时、探查时较诱导前增快(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B组增快。MAP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各时点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拔管时均较B组明显增高。术毕至苏醒时间、拔导管时间A组比B组明显延长(P〈0.05);A组病人术后30min动脉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少,复苏快。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开胸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选择,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女性,ASA分级Ⅱ级,年龄36~60岁,体重48~82 kg,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全麻诱导后 D 组于麻醉诱导开始前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 泵完,C 组于同一时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一致,术后两组患者静脉镇痛用药方案相同。于麻醉前(T0)、切皮后2 h(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术后3 d(T4)、术后7 d(T5)六个时点抽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记录术后48 h 内有效按压次数、布托啡诺总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T3时CD3+、CD4+、CD4+/CD8+水平降低,T3时NK细胞水平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48 h内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D组48 h 布托啡诺总消耗量减少明显减少(P<0.05),D组嗜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布托啡诺PCIA用量,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