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研究的热点及方向,但由于担心病毒载体的安全性以及非病毒载体的低效性,基因治疗的发展缓慢。而超声微泡造影剂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染载体,为目前处于困境中的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就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成为女性疾病致死的首要病因。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微泡介导基因治疗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本文将针对超声微泡在乳腺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基因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癌基因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安全高效地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胞。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新兴的基因转染载体,有望为卵巢癌基因治疗开辟新的路径。本文就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卵巢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超声微泡介导VEGF基因治疗下肢血管闭塞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VEGF基因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大白兔左股动脉结扎后随机分为3组: A组采用局部注射VEGF质粒DNA; B组采用局部注射VEGF质粒与超声微泡造影剂的混合物;C组作为对照.于治疗后4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侧支循环建立和血管新生.结果 DSA可见用超声破坏微泡后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较好,新生血管较多;单纯局部注射质粒可促进部分血管新生,而对照组的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较少.各组免疫组化所测血管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超声微泡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可促进缺血骨骼肌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VEGF基因治疗大鼠心肌缺血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大鼠缺血心肌的有效性。方法:将15只急性心肌梗塞3天后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每组5只,第一组采用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的方式将pcD2VEGF121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约6分钟;第二组尾静脉输入同等剂量携pcD2VEGF121基因的造影剂;第三组为对照。2周后,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缺血心肌中的VEGF蛋白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果:采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能明显增强VEGF基因在大鼠心肌组织内的表达,并可促进缺血心肌组织新生血管,结论: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的VEGF基因治疗是一种无创、新型、高效的基因转移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基因治疗与超声空化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近年来,基因治疗学发展迅速,如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梗死性血管疾病,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然而,将基因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许多的难题。如何将目的基因安全、高效、靶向性地导人体内特定组织、器官,并测量在靶细胞内的表达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超声微泡携基因治疗肝脏疾病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通过空化效应有效促进外源基因在目的组织中的转染,可通过抑制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或抑制其信号通路而进行基因治疗,使基因治疗各类肝脏疾病逐渐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就超声微泡携基因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得到了长足进步。超声靶向破坏微泡(UTMD)是一种靶向、高效、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非病毒基因输送技术,其通过诱发细胞膜声孔作用,增加膜通透性,进而有效促进大分子物质的胞内传输,且可避免其他基因传输方法的不良反应。本文对UTMD介导基因或药物传递的应用领域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纤维化病变是组织器官受到损伤、炎症长期刺激的结果.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为纤维化病变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移作为一种新的基因转移手段,在肾、腹膜、肝等组织器官纤维化病变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纤维化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超声微泡介导大鼠肾脏β-半乳糖苷酶基因转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超声微泡介导β-半乳糖苷酶基因转导大鼠肾脏,探讨超声微泡介导肾脏基因转导的效率和可行性.方法 Wistar大鼠40只,分为超声微泡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质粒组、裸质粒组、超声微泡组和超声PBS组.超声微泡质粒组经肾动脉注射微泡和质粒混合物,并以0.3 W/cm2超声辐照肾脏,转导后3 min、12 h、3 d、7 d取肾和肝、脾等肾外器官;超声质粒组、超声微泡组和超声PBS组给予肾动脉注射质粒、微泡和PBS后超声辐照肾脏,微泡质粒组和裸质粒组仅给予肾动脉注射微泡和质粒混合物,不予超声暴露,转导后12 h取材.冰冻切片行X-gal染色观察肾脏和肾外器官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Megalin免疫组化复染观察转导基因的肾组织定位;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检测血AST、ALT、BUN和Cr水平.结果 超声微泡介导质粒转导12 h后大鼠肾组织可见较大量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集中在肾小管,靠近皮质较多,肾小球和肾间质无表达,至7 d时肾小管仍有表达,Megalin免疫组化复染显示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主要在近端小管表达.超声质粒组大鼠肾脏有极微量基因表达,其他四组均无基因表达.各实验组大鼠肝、脾等肾外器官均无基因表达,肾脏PAS染色和血清学检查均无明显病理学变化.结论 超声微泡可有效促进大鼠肾脏基因转导,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基因转导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微泡造影剂与基因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因治疗学近年迅速发展 ,在某些疾病 ,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治疗梗死性血管病 ,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基因治疗仍存在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 ,如缺乏安全有效的转载系统 ,缺乏稳定的基因表达 ,转录后的宿主免疫反应等[1,2 ] 。新近出现的超声造影剂携带靶基因到达特定器官不仅增强了基因的转染与表达 ,还提高了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本文就超声波与微泡造影剂的相互作用、对组织的局部效应及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一、超声波与微泡及组织的相互作用含有气体的微泡造影剂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产生压缩和膨胀现象。在低声压时 ,… 相似文献
12.
新型白蛋白微泡经超声介导破裂促进EGFP基因在Cos-7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根据超声介导白蛋白微泡破裂空化效应可以增加真核细胞膜对大分子(如DNA)通透性的原理,探讨一种新的转基因方法,以便安全有效和定向地转移目的基因。方法:实验中选择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为标记基因,以自制的白蛋白微泡为载体,用超声介导微泡破裂的方法在体外进行Cos—7细胞的基因转化,同时以脂质体为对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计数仪分别定性和定量观察细胞转化效率。锥虫蓝染色观察细胞的活性。结果:体外试验发现0.8MHz、1.0W/cm^2、10%占空比(dutycycle)、60s超声介导10%白蛋白微泡破裂可以有效稳定地转化EGFP基因在Cos—7细胞表达,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结论:自制白蛋白微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基因载体,在一定超声条件控制下,能增强基因的转导与表达,有良好的靶向性,提示该技术有应用于临床基因治疗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载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基因的超声微泡造影剂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的可行性.
方法 将成模后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1)超声+载基因超声微泡造影剂组(HGF+ US/MB),(2)超声+单纯质粒组(HGF+ US),(3)质粒+超声微泡造影剂组(HGF+MB),(4)单纯质粒组(HGF),(5)单纯模型组(MA).经股静脉注入超声微泡造影剂,同时超声基因转染治疗仪辐照肝区,辐照条件为300 kHz,2 W/cm2,辐照10 s,间隔10 s,共20 min.于超声辐照后14 d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然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恢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GF蛋白在大鼠肝脏中的表达.
结果 HGF+ US/MB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相反地,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xponenti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ADC)低于其他各组;病理组织片可见HGF+ US/MB组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但肝小叶结构完整,其余各组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强于HGF+US/MB组.同时,HGF+US/MB组的HGF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
结论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能够介导HGF基因在肝组织内高效表达,并产生抗纤维化效应,为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基因转移途径. 相似文献
14.
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腺病毒载体感染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腺病毒载体感染肝细胞的有效性。方法 将昆明小白鼠分为三组,每组5只,一组经尾静脉输入含腺病毒载体的造影剂1ml,用低频超声波照射至微泡完全消失(约5min)。第二组经尾静脉输入含腺病毒载体的微泡造影剂,不采用超声波照射。第三组既不输入腺病毒载体也不采用超声波照射,用于对照。转基因后第14d,断颈处死小鼠,立即剖腹,取出肝脏,进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内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以超声触发破坏携带腺病毒微泡方式进行感染的小鼠肝脏中,绝大多数肝细胞均有大量荧光素蛋白表达;而单纯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小鼠肝脏中,仅见少数肝细胞中有荧光素蛋白的表达;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无荧光素蛋白的表达。结论 利用低频超声波在肝脏局部击碎携带腺病毒的微泡造影剂,有效地提高了腺病毒载体在肝细胞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超声微泡介导野生型p53基因转染Y79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微泡介导wtp53(wild type p53)基因转染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的效率及作用效果。方法以一定能量的超声介导wtp53转染Y79细胞,分为(1)质粒+微泡+超声照射组;(2)质粒+脂质体组;(3)质粒+超声照射组;(4)空白对照组。RT-PCR检测wtp53mRNA,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超声微泡介导的wtp53基因对Y79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检测到的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超声微泡可达到高效的基因转染目的,wtp53对Y79细胞有明显抑制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超声介导超声造影剂在分子影像与基因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未来的超声造影将不仅限于获取组织血流灌注的信息,近来分子影像学的崛起使得影像诊断学与治疗学发生了跳跃式的前进。分子影像学并不是对传统影像学概念的简单替代,而是提供一种活体模拟的免疫组化或原位杂交技术,从而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与灵敏性。分子影像学并不着重于观察图像对比度或分辨率的不同,而是通过靶向作用于生物分子组成成分或其变化过程来突出显示病变组织的显微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超声微泡介导EGFP质粒转染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与传统转染方法效率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在一定能量的超声波辐照下,介导EGFP质粒转染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的效率及可行性。
方法将RB细胞分为6组,1组以一定能量的超声波辐照,2组加适当剂量的微泡造影剂,3组加入质粒,4组加入质粒与微泡,5组加入质粒、微泡,并用一定能量的超声辐照,6组予脂质体与质粒。转染24-48h后观察EGFP表达,并用RT—PCR进行检测。同时对1、2组予以染色。
结果超声微泡介导的DNA质粒对RB细胞的转染效率,与脂质体介导的质粒转染效率相似,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一定能量和时间的超声波辐照,及适当浓度的微泡,对RB细胞的活性无明显抑制。
结论利用低频率和一定能量的超声击碎携带EGFP质粒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地提高DNA质粒在RB细胞中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18.
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促进HSV-TK基因转染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自杀基因系统转染小鼠肝癌组织的有效性.方法 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尾静脉注入HSV-TK,添加或不添加Sono Vue,脉冲多普勒超声(1MHz、2W/cm2 、5min)辐照,第2天重复治疗1次.24h后荷瘤鼠腹腔注射更昔洛韦(GCV),连续10d,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测荷瘤鼠生存时间,半定量RT-PCR分析肿瘤内TK mRNA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与单纯超声辐照组比较,超声(US)和Sono Vue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延长(P<0.05),肿瘤内TK mRNA的表达增多(P<0.05),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增高(P<0.05).结论 超声辐照Sono Vue可有效介导HSV-TK基因发挥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19.
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在肾脏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深入理解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的机制,了解其研究现状,对实现基因和药物的定向治疗,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5—01/2006-01有关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的文章,检索词“Microbubble,gene,dru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4-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超声微泡、基因、治疗”,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资料初审后,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的研究。②有关超声微泡系统在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7篇有关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32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的主要机制:声波的空化效应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高,使微泡所携带的基因或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内,从而提高基因的转染效率及局部药物浓度。②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国内外超声微泡携带基因治疗的方法已应用于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表明该基因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体内基因定位转染新技术。另外,采用微泡运送溶栓和抗肿瘤药物,可提高靶组织的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副作用。③超声微泡介导系统在肾脏病中的应用:超声微泡系统已成功将目的基因转染多种肾脏病动物模型,转染效率明显提高,并有效保护肾功能,减轻肾脏纤维化。④研究展望:深入研究,制备高效、安全的靶向微泡造影剂,优化超声参数,超声微泡系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可增强基因转染效率,提高特定组织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药物浓度,是一种安全、简便、高效的靶向性基因转染及药物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EGFP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微泡介导EGFP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的效率及可行性,为实现外源基因高效、定向的转移目的奠定基础。方法将30只Long-evans大鼠分为6组,第1组仅以0.5w/cm。的超声波辐照大鼠眼球,第2组于尾静脉输入适当剂量的微泡造影剂,并立即以相同能量的超声波辐照大鼠眼球,第3组于尾静脉输入质粒,第4组于尾静脉输入质粒,并以超声辐照大鼠眼球,第5组于尾静脉输入质粒与微泡,第6组尾静脉输入质粒、微泡,并用超声辐照眼球。转染2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GFP表达情况。结果超声微泡介导的EGFP质粒对大鼠视网膜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一定能量和时间的超声波辐照,及适当浓度的微泡,对大鼠视网膜脉络膜无明显损伤。结论利用低频率和一定能量的超声击碎携带EGFP质粒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地提高EGFP质粒在大鼠视网膜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