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病因复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能对其恶性演变起一定作用。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多不一致,本文就相关研究和病毒致癌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皮损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并探讨其在SC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ISH)、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SCC患者43例,健康者28例标本组织切片中的HPV6、11、16、18、31、33.结果:43例SCC中有2例肢端部位皮损呈HPV DNA阳性,检出类型为HPV16和HPV33.其中1例标本中HPV16和HPV33同时阳性.对照组全部为阴性.结论:HPV16等6种黏膜型HPV可能与肢端以外SCC的发生无相关性,而与肢端部位SCC可能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16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HPV16E6/E7)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结果 6例患者的癌细胞中检测到HPV16E6/E7,阳性信号主要出现在癌细胞的胞浆中。结论 HPV16E6/E7可能在皮肤鳞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位杂交法检测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DNA型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放射性地高辛配基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6b、11、16、18型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重庆地区50例经临床病理学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石蜡组织切片中HPVDNA型别,杂交条件分别采用严格条件(Tm-12℃)和非严格条件(Tm-35℃)进行。结果:尖锐湿疣中HPVDNA阳性率为82%,其中HPV6b、11、16型分别为62%、24%、10%,HPV18型未检出。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表皮浅中层,且许多分布于空泡细胞内,但并非所有杂交信号均在空泡细胞内。  相似文献   

5.
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型别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用人乳头瘤病毒(HPV)通用引物(GP)及型特异性引物(SP)6、11、16、18对42例尖锐湿疣(CA)组织和48例对照组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CA组织五组引物扩增阳性率分别为85.7%(36/42)、73.8%(31/42)、19.1%(8/42)、2.4%(1/42)、4.8%(2/42),多重型别阳性率为11.9%(5/42);对照组HPV阳性率为6.3%(3/48)。表明本地区CA以HPV6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型的早期基因E7,构建、表达并纯化鉴定了6E7与BPVL1重组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VLPS。方法HPV16E7基因分3段经PCR增扩后分别克隆入连有BPVL1的质粒PUC形成BPVL1-HPV16E7;以质粒PVL1393为载体将BPVL1-HPV16E7基因转染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进行表达;用超声粉和蔗糖超高、氯化工离心等方法纯化以及免疫印迹、ECL、透射电  相似文献   

7.
皮肤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为最常见的皮肤癌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不断增加。该文较详细介绍了关于鳞状细胞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在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squamouscellcarcinoma,VSCC)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HPV6/11、16/18在31例VSCC及13名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同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生存素蛋白的表达。结果:①HPV6/11、16/18在VSCC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和38.17%,正常对照者为阴性。VSCC患者与正常对照者HPV16/18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SCC患者hTERTmRNA、生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SCC患者hTERTmRNA表达与生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③hTERTmRNA在HPV16/18阳性组中的表达明显强于HPV16/18阴性组,生存素蛋白在HPV16/18阳性组中的表达低于其在HPV16/18阴性组中的表达。结论:HPV感染及hTERT、生存素表达在VSCC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VSCC中hTERT与生存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额部皮肤结核后并发带状疱疹及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男,56岁.额部患皮肤结核20余年,2年前在皮肤结核的皮损处出现带状疱疹.通过正规的抗结核和病毒治疗后,皮损逐渐好转.大约1年前红斑处外伤后渐有两枚肿物长出,较大的肿物经手术切除而治愈,经组织病理证实为鳞癌,2个多月后,另一个肿物迅速生长,再次住院彻底切除肿物,术后组织病理也显示为鳞癌,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提示须注意长期皮肤结核的并发症,组织病理学检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30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的检测.结果 300份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HPV阳性265例,检出率是88.34%;其中单一感染阳性率达到68.68%(182/265),多重感染达到31.32%(83/265).265份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检测出21种HPV亚型,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前6位依次是HPV6(128例,48.31%)、HPV11(90例,33.97%)、HPV16(33例,12.46%)、HPV18(22例,8.31%)、HPV52(22例,8.31%)和HPV58(22例,8.31%).结论 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6,HPV11感染和高危型HPV16,HPV18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NET-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SCC)中表达的临床与病理意义.方法 通过基因生物工程技术制备针对NET-1蛋白大部分细胞外区的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ET-1基因蛋白在56例SSCC组织、50例皮肤上皮内瘤变(SINⅠ~Ⅲ级)及10例正常人皮肤(NS)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NET-1蛋白阳性表达定位清晰,为细胞膜和/或胞质,组织背景非特异性反应弱或无;②NET-1仅表达在SINⅢ中上皮全层,阳性率为93.75%,在SSCC中表达阳性率为96.43%.NET-1在SSCC和SINⅢ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SINⅠ~Ⅱ级,其阳性率为44.22%.③SSCC细胞不同Ki67表达强度、浸润深度和皮肤肿瘤TNM分期中NET-1表达除有显著筹异外,还与NET-1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SSCC组织类型中,疣状鳞癌与梭形细胞鳞癌和经典鳞癌之间NET-1表达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文设计合成的NET-1抗体在SSCC石蜡标本中定位良好,可能是一个新的诊断SSCC的辅助组织学标记.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A series of 156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biopsies from 40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treate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was analysed for the pres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fection by hist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in situ DNA hybridiza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Epithelial changes suggesting a HPV lesion within, or adjacent to, the carcinoma lesions were found in 16 out of 40 patients (40%). Morphological signs of a flat HPV lesion were found in four cases (10%), those of inverted type in three cases (7.5%), and those of papillary type in nine cases (22.5%). HPV DNA was demonstrated in one of the lesions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biotin-labelled DNA cocktail probe containing HPV types 6, 11, 16 and 18. With the PCR technique, samples from 11 (27.5%) of the 40 patients proved to contain HPV DNA. Of these, HPV 6 was demonstrated in one case, HPV 16 in ten cases and HPV 18 in one case. HPV DNA was exclusively detected in the biopsies showing carcinoma tissue or its adjacent precancer lesions. No viral DNA was found in the biopsies derived from the tumour-free resection margins. These results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concept of HPV involvement in the aetiology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most probably acting synergistically with other carcinoge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基质附着区结合蛋白(MARBP)与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的相关性,筛选相关性较高的MARBP。方法 以取材自2例SCC患者正常皮肤组织和HaCaT细胞作为对照,应用RT-PCR方法,检测部分已知与肿瘤相关的MARBP(CUX1、Lamin B1、Nucleolin、hnRNP U、SAFB2、SATB1、YBX1)mRNA在12例SCC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olo-16细胞、人表皮癌A431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所有被检测的MARBP mRNA在2例正常皮肤组织均未见明显表达,在12例SCC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Colo-16、A431细胞系中均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比例的表达,在HaCaT细胞系中,除SATB1外,其余MARBP mRNA均有表达。SCC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MARBP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显示CUX1、Nucleolin和YBX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min B1、hnRNP U、SAFB2和SATB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UX1、Nucleolin和YBX1等MARBP mRNA可能参与S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10、60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和日光性角化病(AK)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测定HSP10、60在皮肤SCC、BCC、AK中的阳性表达水平,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SP10组只有BCC组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Z = 3.24,P < 0.01),AK组(Z = 0.74,P > 0.05)和SCC组(Z = 0.52,P >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10组中AK与BCC,AK与SC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SCC与B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SP60组三组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其中AK(Z = -2.90,P < 0.01)、BCC(Z = -2.15,P < 0.05)、SCC(Z = -2.78,P < 0.01);三组间两两比较结果为AK = SCC > BCC(P < 0.05)。结论 HSP60的高表达可能与鳞状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的生物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对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株的增生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分析咪喹莫特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增生,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晚期形态改变,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的程度,细胞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的表达.结果 咪喹莫特可明显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增殖,并可导致其形态学改变.经0.150mg/mL咪喹莫特作用后24h,SCL-1细胞早期凋亡率最大,达47.23%;作用48h,可见典型凋亡小体.SCL-1细胞凋亡程度随咪喹莫特浓度增高、作用时间延长呈递增关系,经咪喹莫特作用后可上调Fas和下调bcl-2基因表达.结论 咪喹莫特可明显抑制SCL-1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稳定转染bcl-2的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系,研究人皮肤鳞癌细胞凋亡的相关通路。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含有bcl-2 cD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IRESneo质粒导入皮肤鳞癌细胞系SCL-1细胞中,并以空质粒作为对照。经过G-418筛选后获得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后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bcl-2的表达情况。然后用C2-ceramide和抗Fas单克隆抗体诱导细胞株凋亡,利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DNA-组蛋白复合物,分析其凋亡的差异。结果 转染了pIRESneo- bcl-2的SCL-1细胞bcl-2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而转染了pIRESneo空载体的SCL-1细胞为阴性。不同浓度的C2-ceramide对SCL-1/bcl-2凋亡的诱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对SCL-1/vector诱导的凋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Fas单克隆抗体对SCL-1/bcl-2和SCL-1/vector诱导的凋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用基因转染法成功地建立了稳定高表达bcl-2蛋白的SCL-1细胞系,C2-ceramide诱导的SCL-1凋亡基本可以被bcl-2阻滞,而Fas所诱导的凋亡仅部分被阻滞,即SCL-1细胞系在被阻断了线粒体途径后,还可以经由死亡受体通路进行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Jagged1蛋白在银屑病、基底细胞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Jagged1蛋白在银屑病、基底细胞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结果 Jagged1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呈阴性表达,在基底细胞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人皮肤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agged1蛋白在基底细胞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银屑病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agged1蛋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与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及真皮乳头血管增生等组织病理变化可能不相关,提示此蛋白可能与皮肤恶性肿瘤的异常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10例正常皮肤组织和43例皮肤SCC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43例皮肤SCC中有30例(69.7%)E-cadherin表达减弱或缺失,3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皮肤SCC组织中19例(61.3%)表达减弱或缺失,1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皮肤SCC组织中11例表达减弱或缺失(91.7%)。43例皮肤SCC中有17例(39.5%)出现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皮肤SCC组织中有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者,E-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无甲基化者。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皮肤SCC的转移有关,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E-cadherin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 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磷脂酰肌3-激酶(PI3K)及其下游分子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SCC增殖及癌变中的作。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SCC,11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SCC组织中PI3K,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5.85%和73.17%)明显高于正常皮肤(18.18%和0%,P<0.05)。SCC组织中PI3K的阳性表达率与AKT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418,P<0.05)。结论 PI3K-AKT通路可能在SC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