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超声在胆囊底部局限型腺肌增生症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胆囊底部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作用.材料与方法:利用高频探头和腹部常用低频探头对15例胆囊底部病变进行超声显像,比较二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5例中,10例获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长期随访排除其它疾病,高频探头正确率为9/10,低频探头正确率为7/10.结论:高频超声可提高胆囊底部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超声内镜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行EUS检查并与B超及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0例中,EUS诊断9例,B超诊断4例;8例行手术治疗,与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比较,EUS诊断正确率为87.5%(7/8),B超为37.5%(3/8)。EUS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均高于B超。结论:EUS对胆囊腺肌增生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0例局限型胆囊腺肌症的病例资料,分析其超声二维声像图特征。结果:30例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中28例(93.1%)病灶位于胆囊底部,29例(96.7%)为宽基底,28例(93.1%)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29例(96.7%)病灶处胆囊内壁连续性完整,21例(70%)病灶内可见囊样无回声区,12例(40%)病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彗尾征,28例(93.1%)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联合应用高频超声共正确诊断21例,诊断符合率为70.0%。结论: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二维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联合应用高频超声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2004-05~2006-11术前经超声诊断,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症2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3例,年龄31~75(平均53)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胆囊底部局限型腺肌增生症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京龙蟠结石医院收治的92例疑似胆囊底部局限型腺肌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者均行低频超声检查及高频超声检查,分析患者低频、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低频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加CT检查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对超声诊断为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例,同时进行CT检查,结果:经超违反地CT同时进行检查的8例患,经手术及病理均得到证实,其中弥漫型1例,节段型2型,基底型5例。结论:对超声诊断为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例同时进行CT检查,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 ,67岁 ,有右上腹不适 ,消化不良 10余年 ,来我院检查。查体 :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超声所见 :胆囊 7.1cm×3 .2cm大小 ,四周囊壁不均匀增厚 ,最薄处约 0 .3cm ,最厚处约0 .8cm。增厚的囊壁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暗区 ,大小约0 .2~ 0 .6cm ,部分囊内可见细小的强光点 ,后伴声尾及声影 ,胆囊腔相对性缩小 (图 1)。高频探查见囊性暗区及囊内细小的强光点更为明显 (图 2 )。术中所见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囊内见粘稠胆汁及泥沙样细小结石。病理诊断 :弥漫型胆囊腺肌增生症。图 1 胆囊壁增厚 ,壁内可见罗阿氏窦 ,…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诊断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症 1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0例胆囊腺肌增生症均为我院 1992年 3月至 2 0 0 1年 10月的住院病人 ,女 7例 ,男 3例 ,年龄 2 0~ 6 5岁 ,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隐痛、消化不良 ,以餐后疼痛更加明显。有 6例合并胆囊结石。采用EUB 30 5型和HP 45 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受检查者禁食空腹 ,按常规方法对胆囊作多切面检查 ,详细观察胆囊大小 ,胆囊壁厚度、形态、囊壁的回声 ,囊内及周围的情况 ,脂餐试验。结 果10例超声提示胆囊腺肌增生症 ,有 6例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声像图特征及分类,提高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45例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病灶多位于胆囊底部,可伴发于胆囊结石及胆囊炎,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三类:(1)厚壁型 胆囊壁局限增厚,可伴多个小囊状无或低回声,和/或斑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2)结节型 局限于胆囊壁间、单发、类圆形均质低回声,边界清晰.(3)多囊型 胆囊底部多房囊状改变,边缘光滑,后方回声增强.胆囊壁黏膜层及浆膜层均连续完整,与肝脏境界清楚.结论 超声对不同类型局限型胆囊腺肌增生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胆囊的一种增生性疾病,临床症状和超声表现与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等疾病相似,故容易误诊。本文旨在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以及与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较为有价值的诊  相似文献   

11.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率,减少漏误诊。方法: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7例,多体位超声探查胆囊腺肌增生症声像图特征,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7例中超声诊断4例,超声特征性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腔内外壁光整,囊壁可见罗-阿氏窦。其中节段型一例,局限型三例;误诊3例,一例误诊慢性胆囊炎,两例误诊胆囊癌。结论:超声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B超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1女性,44岁。因有上腺阵发性不适~年,近来自觉隐痛而就诊。查体:心肺腹部未见异常,皮肤巩膜无花染。B超检查:患者胆囊约6.ZcmXI.scm,胆囊壁不光滑,f体部呈环形内向性增厚,宽度约2.6cm,前壁厚约0.7cm,后壁厚约0.6cm,增厚部分内部见水数个小无回声暗区。胆英腔导“亚铃形”缩小(图1),1‘胆囊颈部显示一直径约k人m结石强回声光团,后方件产影,肝内外胆管元扩张。f次日行脂餐试验,4O分钟后观察,11越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亢进,囊肌几乎闭合。B超诊断:1.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考虑睑囊际肌症);2.胆囊结石。水中所见:…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41岁。因右上腹阵发性不适 1年 ,近来自觉隐痛而就诊。查体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无异常 ,腹无包块 ,莫菲氏征阴性。B超检查 :胆囊形态尚正常 ,大小约 6 .3cm× 2 .9cm ,胆囊壁不光滑 ,其体颈部增厚 ,厚度约 0 .6cm ;增厚部分内部显示数个小的无回声暗区 (图1)。于次日行脂餐试验 (两个油炸鸡蛋 ) ,40min后观察 ,B超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亢进 ,胆囊几乎闭合 (图 2 )。B超提示 :胆囊壁局限性增厚 (考虑胆囊腺肌增生症 )。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 ,术中见 (随访 )胆囊体颈部壁增厚、较硬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囊内含少量粘稠…  相似文献   

14.
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THI)在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诊断与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即基波成像(fundamental imaging,FI)。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并与X-线胆囊造影、CT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52例胆囊腺肌增生症,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超声诊断符合率98.08%(51/52),常规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8.46%(46/52)。其中局限型30例,占57.69%(30/52)、节段型13例,占25.00%(13/52)、广泛型9例,占17.31%(9/52),误诊1例,占1.92%(1/52)。结论: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可明显提高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就我院近5a来B超诊断的80例胆囊腺肌症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l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20~65(平均43)岁。病程1个月~5a。临床表现差异大,右上腹不适、餐后明显48例,右上腹及肩胛部、背部疼痛20例,恶心、厌食3例,无明显自觉症状9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有B超、CT检查的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B超、CT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实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20~65岁、平均39岁。均有3~10年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病史。在本院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腺肌增生症、胆结石。后再作CT检查诊断为慢性厚壁性胆囊炎、胆结石。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 ,45岁 ,因反复右下颌肿痛 6月余来我院就诊 ,口腔科检查发现 :右颌下腺肿大、质硬、压痛 ,右颌下腺导管呈条索状改变 ,疑诊为涎石病。超声检查 :使用麦迪逊SA -60 0型超声仪 ,探头频率3.5MHz ,经右下颌探查 ,右颌下腺大小为 4.5cm× 4.0cm ,回声较均匀 ,边界尚清 ,其内见一宽约 1.0cm条索状无回声区 ,终端探及一 0 .9cm强回声团 ,后伴声影 (图 1) ,超声诊断 :右颌下腺肿大 ,右颌下腺导管结石形成伴导管扩张。术中于导管内取出一直径约 1.0cm结石 1枚 ,引流出少许脓液并经抗感染治疗而痊愈1 M示肿大的右颌下腺 ↑…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18岁,因有上腹阵发性隐痛半年来院就诊。查体:心,肺,腹部,均未见异常。B超检查:患者胆囊5.8cm×2.8cm,壁欠光滑不厚;胆囊底部见“马蹄形”内向性增厚,宽约1.6cm,前壁厚0.8cm,后壁厚1.0cm。增厚部分内部可见2—3个液性小囊腔;胆囊腔内可见0.3cm×0.5cm回声稍强小光团,后方模糊伴直线声影,可随体位移动;胆总管无扩张。超声提示:胆囊腺肌增生合并胆囊小结石。(附图)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8岁。上腹部疼痛1月余,呈阵发性,向后背放射,近5d上腹部疼痛再次发作。超声显示:胆囊大小39mm×27mm,壁不厚,光滑,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紧邻胆囊底部可见一85mm×63mm×58mm的无回声团块,团块与胆囊联系紧密,不能分开,其内充满点状强回声(图1)。超声诊断:胆囊壁囊性包块,囊样腺肌增生症?手术所见:胆囊大小为40mm×30mm,其上附一大小为80mm×60mm的囊性肿物。病理诊断:胆囊腺肌瘤样增生,部分呈囊腺瘤样改变。讨论胆囊腺肌增生症属于胆囊良性肿瘤的一种,比较少见,一般认为是由于胆囊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胆囊壁的罗-阿窦扩张和肌层增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局限型胆囊腺肌病的MRI影像表现,探讨MRI诊断局限型胆囊腺肌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局限型胆囊腺肌病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 7例中MRI平扫示胆囊底部壁不均匀增厚3例或结节状增厚4例,有典型Rokitansky-Aschoff窦腔5例,合并胆囊结石1例;增强扫描示动脉期黏膜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Rokitansky-Aschoff窦腔内无强化。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Rokitansky-Aschoff窦腔,对局限型胆囊腺肌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