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5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主要表达CD117(91.4%)、CD33(89.7%)及CD13(74.1%),淋系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Ly+AML),其中CD7表达率最高,占22.4%;M3较少表达CD34及HLA-DR。结论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伴有CD7+的AML患者CR率低于CD7-的AML患者。  相似文献   

2.
32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对判断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2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初诊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分别予CAG,HCAG,DA(3+7)标准方案化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予DOP或DOLP方案化疗,杂合性白血病(ABL)予DOAP方案化疗.结果 AML患者常见表达抗原依次为CD13>CD33>CD117>CD38>HLA-DR>CD34>CD64>CD14>CD56>CD7,B系ALL主要表达抗原为CD10,CD19及非特异性祖系抗原HLA-DR,T系ALL主要表达抗原为CD7,CD5,和髓系CD13以及非特异性祖系抗原CD38.急淋(My+ALL)和急非淋(Ly+AML)预后较差.结论 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类造血细胞抗原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光学显微镜对 11例 HCA+ AML 患者进行形态学、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11例 HCA+ Am L 患者 ,8例CD+ 1 3、9例 CD+ 33、2例 CD+ 1 5 、7例 CR+、5例 CD+ 34 、1例 CD+ 7、1例 CD+ 1 0 、2例 CD+ 1 9、1例 CD+ 2 2 。在 FAB分型中 ,髓淋混合型、M2 、M5 表达 HC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亚型 ,各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CA+ 部分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 CD13/CD33/ DR/ CD34。结论 :HCA在 AML 中的表达 ,与 FAB亚型无关 ,但髓淋混合型、M2 、M5 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亚型。HCA+细胞分化程度较低 ,具有髓系细胞特征。  相似文献   

4.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D34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CD34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某些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CD34抗原及髓系与淋系抗原的表达.结果53例初治AML中CD34阳性表达22例,占41.5%.CD34抗原表达与FAB分型无明显相关,但在M3亚型中表达明显低于其它亚型.其它各髓系抗原表达在CD34+组与CD34-组无显著性差异,淋系抗原表达CD34+组明显高于CD34-组.染色体核型异常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D34+组与CD34-组在年龄、性别、初诊时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均无明显性差异.CD34+组完全缓解率为40.91%,明显低于CD34-组的67.75%.结论CD34+AML对常规化疗效果差,检测CDa4抗原对预测AML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程枫  陈苏宁 《北方药学》2012,9(7):39-40
目的:探讨影响白血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入选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②初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别予CAG,HCAG,DA(3+7)标准方案化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予DOP或DOLP方案化疗,急性杂合性白血病(ABL)予DOAP方案化疗。结果:①AML患者常见表达抗原依次为:CD13>CD33>CD117>CD38>HLA-DR>CD34>CD64>CD14>CD56>CD7。②B系ALL主要表达抗原为CD10,CD19及非特异性祖系抗原HLA-DR。③T系ALL主要表达抗原为CD7,CD5和髓系CD13以及非特异性祖系抗原CD38。④My+ALL以及Ly+AML预后较差。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制订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分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治疗、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已确诊的AML患者的细胞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结果。免疫表型分析采用CD45、侧向角光散射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169例AML患者用20种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测定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结果①形态学分型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89.3%,免疫分型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88.8%,二者联合应用分析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97.1%。(2)CDⅡ7、CD13、CD33在AML各型中高表达;CD14、CD64、CD4在M4、M5中高表达;CD34及HLA—DR在M3中低表达;淋系抗原在AML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其中CD7表达率最高,占20.2%;CD7(+)与CD7(-)的完全缓解率(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复杂,应多个抗原综合分析;细胞形态学分型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联合应用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与分型的准确性。淋系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其中CD7表达率最高,伴有CD7^+的AML患者CR率低于CD7^-的AML患者。  相似文献   

7.
严红  赵海军  潘明 《临床医药实践》2013,(5):363-365,372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抗原表达规律及临床价值。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四色免疫荧光标记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对59例AL进行分析。结果: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主要表达CD33,HLA-DR,CD13,MPO和CD117抗原,其中MPO和CD117抗原特异性高,同时还有18.64%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AML)CD7的表达,有10.16%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AML)CD19的表达;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主要表达CD79a,HLA-DR,CD19,CD20和CD10抗原,其中CD79a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同时有8.47%的ALL患者同时伴有髓系抗原CD13的表达;AML-M3多为CD34低表达,HLA-DR阴性;有4例形态学不能准确分型,需结合免疫表型分析才能确诊。结论:免疫分型与FAB同时结合互相补充,可提高AL的诊断分型准确率,有利于成人A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并能够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78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31.0%,其中CD13阳性率29.3%,CD33阳性率13.8%,T-ALL和B—ALL髓系抗原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阳性ALL的髓系抗原表达率78.6%明显高于CD34阴性ALL的髓系抗原表达率20%(P〈0.01)。ALL髓系相关抗原表达(My^+ALL)的完全缓解(CR)率33.3%明显低于My^-ALL的CR率82.5%(P〈0.01)。(2)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30%,其中CD715%,CD1910%,CD225%,CD7主要分布在AML-M1和AML-M2亚型中。CD34^+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66.6%与9.1%,P〈0.05)。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AML)的CR率低于Ly—AML的CR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与71.4%,P〉0.05)。结论成人AL的抗原错译表达与治疗缓解率负相关;ALCD34的表达率与抗原错译表达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67例AML患者的免疫表型.予标准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化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AML 67例,完全缓解38例,完全缓解率56.7%.AML患者中,淋系免疫表型CD7^+、CD5^+、CD10^+、CD19^+的完全缓解率低于CD7-、CD5-、CD10-、CD19-的完全缓解率,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y^+ 白血病完全缓解率33.3%,Ly- 白血病完全缓解率6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的白血病细胞表型如有CD34、HLA-DR表达增强,预后差,有CD5、CD7、CD10、CD19、CD20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的AML对化疗反应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75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并评价不同的免疫表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82%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表达CD13、CD33、CD64、CD117,88%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表达CD2、CD3、CD7、CD19、CD20,伴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AML)占13%,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My+ALL)占11%.(2)按免疫表型的表达特征,在AML和ALL中以系列专一表达所占的比例最高,且临床治疗预后较好.裸细胞型表达在AML和ALL中所占的比例最少,且临床治疗预后极差.杂合表达的病例中,CD7+的AM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明显低于系列专一表达者,预后极差.结论 AL免疫表型可出现系列专一表达、杂合表达及裸细胞型表达三种类型.杂合表达和裸细胞型表达的患者CR率低于系列专一表达者,临床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75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并评价不同的免疫表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82%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表达CD15、CD33、CD44、CD117,88%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表达CD2、CD3、CD7、CD19、CD20,伴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AML)占13%,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My+ALL)占11%。(2)按免疫表型的表达特征,在AML和ALL中以系列专一表达所占的比例最高,且临床治疗预后较好。裸细胞型表达在AML和ALL中所占的比例最少,且临床治疗预后极差。杂合表达的病例中,CD7^+的AM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明显低于系列专一表达者,预后极差。结论AL免疫表型可出现系列专一表达、杂合表达及裸细胞型表达三种类型。杂合表达和裸细胞型表达的患者CR率低于系列专一表达者,临床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D123表达及其与FLT3-ITD突变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AML患者CD123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LT3-ITD突变。结果:32例AML中24例CD123表达阳性,阳性率75.0%,对照组表达阴性。CD123+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37.5%,低于CD123-患者(75.0%)(P<0.05)。CD123+患者18个月生存率20.8%,低于CD123-患者(62.5%)(P<0.05)。32例AML中有6例FLT3-ITD突变阳性,阳性率18.8%,其中4例伴有CD123表达阳性,均未获完全缓解,生存期6~8个月。结论:CD123可能作为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独立参考依据之一及评估预后指标。CD123表达阳性及FLT3-ITD突变同时存在的AML患者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CD123表达阳性率增高,FLT3-ITD突变在CD123+白血病干细胞最终形成中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对62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32例AML患者主要表达CD13,CD33,CD38,HLA-DR,CD117;28.1%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CD7的表达;CD7+与CD7.的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例B-ALL患者主要表达CD19,HLA—DR,CD38,CD10,CD34,CD20;47.8%的患者伴有髓系抗原CD13的表达;CD13+与CD13-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T—ALL患者主要表达CD5,CD7,CD34,CD38。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对AL进行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的明确诊断及分型,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AML的患者28例,分别进行化疗,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的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量,以AML缓解(CR)和未缓解(NR)为指标,对AML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加以统计学比较.结果 难治复发患者的CD34、CD123以及P170的阳性率均高于初治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D34、CD123抗原以及P170蛋白同时为阳性时,NR患者有3例,无CR患者,与其他CR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4、CD123抗原以及P170蛋白共表达时,AML的缓解率明显下降,三者的共同表达可以作为AML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为AML患者化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CD11b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复合物法(APAAP),测定80例AML患者细胞膜表面CD11b的阳性表达。结果 CD1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