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 4 % [1] 。根据癌灶发生部位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 ,其中胰头癌占 6 0 %~ 70 % ,胰体癌占 2 0 %~ 30 % ,胰尾癌占 5 %~ 10 % ,全胰癌约占 5 %。胰腺癌预后极差 ,1年的生存率不到30 % ,5年生存率仅 3%~ 7%。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后 5年生存率可达 30 % ,因此 ,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1~ 3 ]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 ,动态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微结构变化 ,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1…  相似文献   

2.
胰体癌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宗道  石欣  卫文俊  高乃荣 《江苏医药》2004,30(11):853-854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胰体癌手术切除率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80年以来收治的63例胰体癌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1992年为界,将病例分为前期组和后期组。结果两组在中位年龄、性别比、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等方面,无显性差别。术前检查:B超检查率,前期组为50%,后期组为100%。CT检查率,前期组为12.5%,后期组为58.1%。CA-199检查率,前期组为0,后期组为64.5%。两组比较均有显性差异。手术切除率:前期组32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例,切除率为6.3%。后期组3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8例,切除率为58.1%,根治性切除12例,根治性切除率为38.7%,前后组比较具有显性差异。结论及早诊断、手术态度积极、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提高胰体癌手术切除率的重要原因。防止术中癌细胞经血行转移、保证胰腺断面无癌细胞残留、廓清胰周淋巴结和腹膜后神经丛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20例胰体尾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的临床特征,提高术前切除率的估计,总结手术切除方法以提高切除率。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对20例经外科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认胰体尾癌后从CT图像结合三维图像重建,确认肠系膜血管未受侵,提高术前切除率的评估,本组20例胰体尾癌均行手术切除,联合脏器切除15例,保留胰尾和脾3例,单纯胰体尾切除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平均生存时间14个月。结论通过术前的充分评估,提高了手术切除率。术中采取合理的途径保留脾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根据癌灶发生部位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其中胰头癌占60%-70%,胰体癌占20%-30%,胰尾癌占5%-10%,全胰癌约占5%。胰腺癌预后极差,1年的生存率不到30%,5年生存率仅3%-7%。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30%,因此,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微结构变化,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包括腹痛、黄疸、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率十二指肠镜加气钡造影为95%、十二指肠镜92.3%、气钡造影为78.5%、CT为66.6%;1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行节段切除,切除率68.7%(22/32)。10例行旁路手术31.3%(10/3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0%、20%,行旁路手术术后1年生存率为0。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缺乏特异性症状,十二指肠镜、气钡造影等联合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较小、患者高龄或合并有其他内科基础病可考虑节段性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例中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胰体尾加脾脏切除,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率为100%,术后疗效满意.结论 本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确诊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本病治疗的最佳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体尾囊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胰体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全部手术,术中快速病检报告假性囊肿14例,囊腺瘤7例,囊腺癌4例。胰体尾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囊肿胃吻合术3例,保留脾脏胰尾切除1例,腹腔镜经胃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1例;胰体尾囊腺瘤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5例(1例未保留脾动静脉),胰体尾加脾脏切除2例;囊腺癌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2例(1例未保留脾动静脉),胰体尾加脾脏切除2例。1例胰腺囊腺瘤破裂大出血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后40d,上腹形成直径约9.0cm囊肿,在B超引导下,经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1周后治愈;1例胰瘘患者引流12d停止。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无肠瘘、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无脾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胰体尾囊性病变结合病史,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快速病检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比较合理;影像学检查了解胰体尾囊性病变与胃脾的关系及脾的血供,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合理设计;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胰腺癌早期症状甚少,被发现时肿块直径常在2.5cm以上,已属中晚期,目前国内胰头癌手术切除率在15%左右,胰体、胰尾部癌的切除率更低,约5%以下,肿瘤查出时患者一般情况往往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治疗者较多。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体外肿瘤治疗技术[1,2]。笔者2003-08~2007-06对2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进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其中胰头癌占 80 %左右 ,目前已成为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癌瘤之一 ,在我国已成为人群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在美国分别占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的第 4、 5位 [1 ] 。由于胰腺部位深在 ,胰头癌起病隐匿 ,早期症状无特异性 ,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目前又无特异、敏感的早期诊断方法 ,而且肿瘤较早侵犯周围的神经、血管、淋巴系统及远处转移 ,所以早期诊断很困难。只有当癌瘤增长到一定程度阻塞胆总管而出现黄疸时才引起重视 ,因此病人就医时大多已是晚期 ,影响了手术切除率。据文献报道 ,胰头癌手术切除率仅为 10 %~ 15 % …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癌块大小部位与手术切除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9例胰腺癌除16例行非手术治疗外,93例采用了手术治疗。发现:①癌块大小与浸润、转移率和手术切除率有明显关系(P<0.005)。<3cm浸润、转移率为16.7%,手术切除率为75%;>10cm者无1例切除。②癌肿部位与手术切除率也有明显关系(P<0.01)。按切除率由高至低排列为:胰尾癌(100%),胰体尾癌(66.7%),胰头癌(38.1%),胰头体癌(5%)。影响切除率的主要因素是肠系膜上动、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是否受侵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65例,对其疾病分类、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措施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在60例壶腹周围占位患者中,胰头癌29例(48%),胆管下段癌21例(35%),乳头癌8例(13.3%),十二指肠癌7例(11.7%),良性病变5例(7.7%)。共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8例(27.8%),其中胰漏7例(10.8%)、胆漏5例(7.7%)、大出血2例(3.1%)、切口感染4例(6.2%)。再次手术3例(4.6%)、死亡2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过适当的围手术期治疗,其并发症及病死率可以降低,治疗重点在于术中的仔细操作及术后的充分引流和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2例ICC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资料.结果 (1)该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可伴有肝内胆管结石(50%),血清CEA升高(58.3%),血清AFP阴性;(2)影像学检查:B超仅能提示肝占位,对该病诊断意义不大,CT、MRI的诊断率分别为80%、100%;(3)手术切除率为91.7%,全组病例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33.3%、25%;(4)生存2年以上的3例患者中,1例为直径4 cm的小肝癌,另外2例术后均有辅助性治疗.结论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ICC诊断有意义,该病缺乏特异性血清肿瘤标志物,但CEA升高对诊断有意义,治愈性切除术加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脾血管和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肿瘤和胰体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我们对13例胰体尾肿瘤和损伤行保留脾血管和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2例,胰体尾损伤6例。结果13倒均成功完成保留脾血管和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术后1例出现胰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手术切除胰腺体尾癌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37、48个月。结论保留脾血管和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用于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早期的胰体尾癌,保留脾脏可降低术后暴发性感染和肿瘤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3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 5 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 6例患者中 ,男 2 2例 ,女34例。术前 B超诊断符合率 6 4 .3% (36 / 5 6 ) ;术前 CT检查 38例 ,诊断符合率 84 .2 % (32 / 38)。手术切除胆囊 38例 ,切除率为 6 7.9% (38/ 5 6 )。其中根治性切除 18例 ,占 32 .1% (18/ 5 6 )。根治性切除者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2 %、4 6 .5 %、17.6 % ;姑息性切除者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5 %、8.3%、0 ;两组术后 1、3年生存率比较 ,P<0 .0 5 ;活检引流者 ,生存期均小于 10个月。结论  B超、CT是诊断原发性胆囊癌主要影像学检查 ,提高警惕有利于早期发现胆囊癌 ;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存活率的关键 ,对晚期胆囊癌应尽可能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提高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疗效 ,总结了我院 2 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通过胆红素测定 (>或 <342 μmol/L) ,梗阻性黄疸时间 (>或 <4周 ) ,手术时间 (>或 <6h) ,术中出血 (>或 <10 0 0ml) ,以及有无应激性溃疡为指标。结果 :分析本组胰瘘的发生率为 11.1% (3/2 7)及处理办法。结论 :认为术者的操作程度、术式、及术后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治疗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吴秀萍  刘红  梁宏莉 《淮海医药》2004,22(4):304-305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 总结 2 0 0 3年 2月~ 2 0 0 3年 1 2月笔者参与诊治原发性乳腺癌 5 2 1例 ,其中早期乳腺癌 5 4例 (含 T0 癌 4 4例 ,微小癌 1 0例 )的病例特点、临床早期征兆及彩超、钼靶的联合检诊方法。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 5 4例均得到随访 ,全部无瘤生存。结论 重视早期癌的体征 ,提高认识 ,应用联合检诊方法 ,可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1].根据癌灶发生部位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其中胰头癌占60%~70%,胰体癌占20%~30%,胰尾癌占5%~10%,全胰癌约占5%.胰腺癌预后极差,1年的生存率不到30%,5年生存率仅3%~7%.  相似文献   

18.
胃类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我院 1 987年~ 2 0 0 0年对 38例胃类癌的诊治 ,和其中 2 6例的随访观察。结果 胃镜切除 3例 ,手术治疗 35例 ,随访 2 6例 ,生存 1年以内者 1例 ,1~ 5年者 1 4例 ,5年以上者 1 1例。加用 NSE和嗜酪素 A检查使术前诊断率提高 ,肿瘤 <5 cm者存活率增高。结论 胃类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恶性胃类癌由良性演变而来 ,治疗以手术为主 ,辅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因血管侵犯而放弃。近年来因技术水平的提高及监护设备系统的完臻 ,围手术期合理性处理 ,胰头癌侵犯血管者采用胰十二指肠并血管整块切除 ,提高了胰头癌根治性切除率 ,我们应用这种方法治疗病人 5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4 8~ 67岁 ,平均 57 5岁。临床表现均有无痛性黄疸伴食欲减退及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BILIT均超过 12 0 μmol/L ,CA19 990~10 0U/ml 2例 ,>150U /ml 3例 ,CA50 10 0U/ml 2例。B超、CT均提示胰头占位病变。DSA检查 3例 ,门静脉和肠系…  相似文献   

20.
贠健  杨关根 《江西医药》2007,42(1):21-22
目的 探讨胰体尾癌并肠梗阻的诊治特点.方法 对6例临床资料较全并肠梗阻的胰体尾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并肠梗阻的胰体尾癌早期诊断率低,远期疗效差.结论 综合应用B超、CT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对症状持续并能基本排除胃肠及肝胆疾患的可疑患者应当不失时机地早期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