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低铜奶方喂养的早产儿及由于严重的腹泻、吸收障碍、蛋白质丢失,或使用螯合剂的婴儿用完全胃肠外营养而没有增补铜所引起的铜缺乏症均有报告。铜缺乏症可以引起贫血及其他难以捉摸的症状,用丰富的饮食可以消除,故不易诊断。例1 因呕吐及呆滞而入院的一名6个月的阿拉伯男婴,初生体重3500g,生后仅用牛奶喂养,查体可见面色苍白,但营养状良好,体重8.6kg,身长73cm。实验室检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8g/dl,网织红细胞0.1%)。白细胞为2700/μl,嗜中性白细胞8%。血清铁16μg/dl。血清维生素B_(12)和叶酸正常。G-6-PD和Hb电泳正常。骨髓可见有空泡的晚幼粒细胞和正成红细胞,髓细胞系统成熟受抑制。血清铜在11~30μg/dl之间(正常为80~110μg/dl)。血清铜蓝蛋白在11~25光密度单位(ODu)之间(正  相似文献   

2.
血清铁蛋白在缺铁性贫血并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铁蛋白(SF)在并感染的缺铁性贫血(IDA)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感染性疾病IDA患儿SF,其中38例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缺乏患儿为A组[Hb(62.9±21.3)g/L],22例未做骨穿检查患儿为B组[Hb(83.3±16.4)g/L];同时检测20例患同类感染性疾病Hb正常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SF为(170±150)μg/L,A组和B组分别为(40±32)μg/L、(53±37)μg/L,A、B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在有骨髓铁染色作为金标准A组中,若分别以SF<14μg/L、<60μg/L、<100μg/L作为诊断界点,诊断缺铁敏感度分别为15.8%、73.7%、92.1%,约登指数分别为0.26、0.52、0.57,以SF<100μg/L为诊断界值准确性最好;在B组中若以同样几个界点作为判断缺铁标准,其敏感度分别为18.2%、63.6%、95.5%,约登指数为0.18、0.43、0.61,与A组相似。结论 在并感染性疾病的贫血患儿中,建议可将SF<100μg/L作为判断IDA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筛查儿童铁缺乏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443名6月龄~18岁健康体检儿童(男862名、女581名)的血常规指标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以SF<20μg/L为铁缺乏判断依据,同时伴有贫血(6月龄~5岁血红蛋白<110 g/L,6~18岁血红蛋白<120 g/L)为缺铁性贫血(IDA)组:SF<20μg/L同时排除贫血为无贫血铁缺乏组,SF≥20μg/L合并贫血者为铁状态不明贫血组,SF≥20μg/L无贫血者为健康对照组。定量资料以±s或M(四分位间距)描述,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常规指标及低血红蛋白密度百分比(LHD)对IDA及铁缺乏的预测价值。结果1443名儿童年龄2.1(3.3)岁,健康对照组1061例,无贫血铁缺乏组292例,铁状态不明贫血组43例,IDA组47例。铁缺乏发生率高于贫血发生率[23.5%(339/1443)比6.2%(90/1443),χ2=169.76,P<0.01]。无贫血铁缺乏组LH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88(0.093)比0.073(0.068),0.131±0.013比0.126±0.008,P均<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0±4)比(83±4)fl,(326±9)比(329±8)g/L,P均<0.01];IDA组LHD[0.322(0.544)]、RDW(0.151±0.018)均高于无贫血铁缺乏组,MCV[(73±6)fl]、MCHC[(309±14)g/L]均低于无贫血铁缺乏组(P均<0.01)。MCHC、LHD、RDW、MCV预测铁缺乏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5%CI:0.60~0.67)、0.63(95%CI:0.60~0.67)、0.67(95%CI:0.63~0.70)和0.73(95%CI:0.69~0.76)。以MCV<80.2 fl、RDW>0.131或MCHC<322 g/L为界值,筛查铁缺乏的灵敏度分别为0.540、0.469和0.336,均高于血红蛋白筛查铁缺乏的灵敏度(0.139,χ2=121.70、87.47、35.56,P均<0.01)。结论血常规中MCV、RDW、MCHC均可作为铁缺乏的筛查指标,简便易于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一种新的血清白蛋白(SA)微量测定法,观察434例2岁以下小儿的蛋白营养状况及其与贫血关系。发现城市小儿中SA<3.5g/dl的百分率为12.2~31.6%,而以6月~组为最高。SA<3.5g/dl者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SA≥3.5g/dl者,(P<0.01)。另外,农村组小儿中56例添服富蛋白和铁强化饮食“营养松”,79例为一般饮食喂养,3个月后相比较。发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FEP/Hb、SA等各项参数值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本文提示必须在小儿饮食中早期添加富蛋白和铁强化辅食。  相似文献   

5.
营养性疾病     
8820330 济南市某机关幼儿园小儿铁营养状况的调查/魏美文…∥山东医药。—1987,27(11)。—51对183例按年龄分三组(1岁~,3岁~,5~7岁)。检查项目:(Hb)、(FEP)、(SF)、(TRF)、(SI)。诊断标准:①铁减少期(ID):仅 SF<16ng/dl、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SF<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铁营养状况影响。方法对127例6~14岁儿童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p抗体及Hp抗原(HpSA)测定,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儿童同时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结果Hp感染组61例,非Hp感染66例,总感染率48.4%。其中6~9岁感染率38.5%,10~14岁感染率58.1%;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89 P<0.05)。Hp感染组Hb、SF、SI、MCV分别为(111.20±3.84)g/L、(12.40±5.81)μg/L、(7.60±3.21)μmol/L、(75.38±3.78)fL,非Hp感染组Hb、SF、SI、MCV分别为(126.20±6.25)g/L(、24.20±6.92)μg/L(、11.30±4.93)μmol/L(、82.80±3.24)fL,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儿童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Hp感染儿童与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84年8月至1985年2月对92对母婴进行了同步观察,以了解母婴间铁营养指标的相互关系,探索防治新生儿及幼婴缺铁性贫血的有效途径。对92名孕期不到36周的孕妇随机分为投药组及对照组。两组孕妇临产前在Hb、PCV、FEP、SF等项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娩后4周投药组孕妇Hb、PCV、SF均高于对照组(P<0.01及0.Q5)、FEP/Hb则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9周投药组FEP、FEP/Hb和FEP/PCV均较对照组低(P<0.05及0.01),而SF则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在4周时各项检测均无差异。投药组生后9周的婴儿FEP低于对照组(P<0.05)。投药组婴儿生后4—6月FEP、FEP/Hb、EEP/PCV都较对照组低(P<0.01),SF则较对照组高(P<0.05)。在无贫血或铁缺乏的孕妇中。投药组婴儿在生后4~6月时FEP、FEP/Hb、FEP/PCV较对照组低(P<0.01、0.05)、SF则较对照组高(P<0.01)。本文阐明:妊娠后期补铁不仅可提高孕妇铣储备以利于产后恢复,也有利于胎儿铁的供给,并防止幼婴缺铁。如果孕妇自身缺铁,则胎儿获得的铁量较少,在生后较易出现贫血或铁缺乏。  相似文献   

8.
891675 齐齐哈尔地区朝鲜族6个月~6岁儿童铁缺乏症的调查/韩国栋…∥中华血液学杂志。-1989,10(7).-366 调查704名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出220例,对其缺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正常者77例(35%);隐性缺铁(ID:Hb≥110g/L,FEP<0.63 μmol/L,SF≤20 μt g/L)116例(52.7%);红细胞内缺铁(IDE:Hb≥110,FEP≥0.63,SF≤20)14例(6.4%);缺铁性贫血(IDA:Hb<110,FEP≥0.63,SF≤20,FEP/Hb≥2.8,Ect<33%)13例(5.9%)。三期铁缺乏症共143例,合计患病率为65.0%,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叶酸,维生素B12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改善早产儿贫血的强化作用.方法 将56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使用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000U/kg)和硫酸亚铁(Fe每日3~5mg/ks),治疗组(29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230μg/(kg·d).维生素B12(每周37μkg),对照组(27例)只供给奶粉、叶酸[30μg/kg·d)]维生素B12(每周7μg/kg),4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血小板(BPC),铁蛋白(Ferritin)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Hb,HCT,RBC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V较对照组减小(P<0.01),MCHC和BPC铁蛋白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维生素B12具有加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早产儿造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8730607 200例农村婴幼儿喂养与贫血情况调查/陈达光…//福建医药杂志.-1986,8(6).-41~42福建医学院协和医院对该省闽侯县南通五个大队200名小儿(4个月~2岁,男125、女75名)作了调查。结果贫血的患病率为85%,其中轻度贫血(Hb11~9.1g/dl)127例(63.5%)中度贫血(Hb9~6.1g/dl)43例(21.5%),  相似文献   

11.
母体缺铁对新生儿的影响至今仍有争论。调查表明6个月内婴儿贫血率高达60%左右。马氏应用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等指标研究,3~6月内婴儿缺铁总患病率为40%,余氏测定孕妇临产前SF均值低至11ng/ml。为此,我院与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协作,于1984.4~  相似文献   

12.
172例新生儿血象及其中46例贫血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72例新生儿,日龄为2小时~28天,其中正常者126例,贫血者46例。126例正常新生儿血象:Hb(17.5±1.6g/dl)、RBC(554.3±8.9万/mm~3)、HCt(58.2±6.7%)、MCV(105.2土17.9μm)、MCH(31.7±5.2μμg)、MCHC(30、4±3.9%)、WBC(13333.4±3084.7/mm~3、N(50.7±10.7%)、L(49.1±10.7%)。46例贫血儿,患病率26.7%,小于10天组9人(9.2%),10天~28天组37人(50%),不同的日龄间贫血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05),贫血程度随出生时体重而改变,体重越低贫血程度越重,贫血的原因有脐带松解、前置胎盘、颅内出血、低出生体重、早产、双胎、各种感染及孕母有中度以上的贫血等。  相似文献   

13.
作者观察了1987年3月~1988年9月入院的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IDM)43例,以此了解慢性子宫内低氧血症和出生时铁状态间接指数间的相关性及确定IDM胎儿铁的分布。结果表明本组15例婴儿(35%)无血清铁异常,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和总铁结合力正常(Dallman 0期)。28例婴儿(65%)出生时有铁生优异常:1期8例(血清铁蛋白<60μg/L并有或无血清铁<18μmol/L),2期9例(总铁结合力>60μmol/L和结合饱合铁减少),3期11例(FEP>126μg/dl,有显著红细胞生成破坏现象)。43例婴儿平均出生体重是3940±730g.平均胎龄是38±1周,大于胎龄(LGA)和适于胎龄(AGA)的IDM有异常血清铁测验率的分别是15/19(79%) 和13/24(54%),P=0.08;新  相似文献   

14.
病儿,女,5岁。因面色苍白伴食欲下降2月余就诊。病儿就诊前2月余,开始出现食欲下降,活动减少,面色渐苍白。查体:呈明显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颜面部及两下肢无明显水肿,心前区Ⅱ-Ⅲ/VI收缩期杂音,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来及。血红蛋白58克/升,MCV82fl、MCH31pg、MCHC33.8%,Plt98×109/L,血T362ng/dl,T43.2ug/dl游离T32.8Pmol/L,游离T47.gpmol/L,TSH5.8μIU/ml。诊断儿童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性贫血。给予甲状腺素逐步调整剂量为30mg/天。经治疗食欲好转,活动增多,4周后Hb72g/L,8周Hb…  相似文献   

15.
921339 小儿空鞍征1例报告/杜永昌∥临床儿科杂志,-1991,9(6).-387 男,13岁,身高116cm。2岁时出现多饮多尿,尿比重为1.006~1.012,饮水量每天达2暖瓶,夜尿量为2000ml。实验室检查:血T_4 3.4μg/dl,T_3 98ng/dl,TSH1.5μu/ml。左旋多巴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hGH试验示GH峰值均<5ng/ml。ACTH刺激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 mRNA剪切异构体和膜铁转运蛋白-1(FPN1) mRNA在不同铁状态足月孕妇胎盘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胎盘铁转运及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无高血压、糖尿病、感染、肿瘤、肝炎的足月孕妇69例,其中14例Hb<100 g/L及血清铁蛋白(SF)≥12 μg/L者排除,符合条件者55例.根据母血Hb、血清铁(SI)、SF将孕妇分为3组:正常组(N组)23例,Hb≥100 g/L,SF≥12 μg/L;铁缺乏组(ID组)20例,Hb≥100 g/L,SF<12 μg/L;轻度缺铁性贫血组(IDA组)12例,90 g/L≤Hb<100 g/L,MCV<80 fL,MCH<27 pg,MCHC<320 g/L,SF<12 μg/L,SI<8.95 μmol/L;采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测定其血常规,比色法测定其SI,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SF.采用反转录-PCR技术检测胎盘组织DMT1 mRNA剪切异构体及FPN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N组、ID组及IDA组含铁反应元件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IRE) mRNA分别为(0.568 2±0.116 9)、(0.709 0±0.138 9)、(0.912 8±0.179 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55 P<0.01),两两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a<0.01).2.N组、ID组及IDA组不含铁反应元件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nonIRE mRNA)分别为(0.738 0±0.224 0)、(0.806 1±0.212 8)、(0.766 7±0.210 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2 P>0.05);3.N组、ID组及IDA组FPN1 mRNA分别为(0.462 5±0.077 6)、(0.507 1±0.074 4)、(0.551 8±0.104 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7 P<0.05),其中IDA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D组与N组、ID组与ID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ID及IDA孕妇可通过上调胎盘DMT1-IRE mRNA、FPN1 mRNA的转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母体血浆铁至胎儿的转运,以保证胎儿铁供给的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17.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伴缺铁的发生率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患儿伴缺铁的发生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7例确诊地贫儿进行铁指标(SF、SI、TIBC、FEP)的检测。结果 127例中缺铁者28例(22 %),其中α型占19 %(4/21),β型占22.6 %(24/106),两者无显著差异 (P>0.5)。β型地贫并缺铁者HbF<30 %组占38.8 %(19/49), HbF≥30 %组占8.8 %(5/57),差异显著 (P<0.005)。HbF<30 %组<3 a者的缺铁率明显高于>3 a者(53.3 %vs 15.8 %, P<0.01)。结论 地贫儿可能伴发铁缺乏,尤其是低HbF的婴幼儿缺铁率更高,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补铁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 调查我国儿童铁减少 (ID)、缺铁性贫血 (IDA)及铁缺乏症患病率。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以全国 15个省 ,2 6个市县为调查点 ,随机抽取 9118名 7个月~ 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 ,检测末梢血血红蛋白 (Hb)、锌原卟啉 (ZPP)、血清铁蛋白 (SF)等指标。结果  7个月~ 7岁儿童ID32 5 %、IDA 7 8% ;7~ 12个月ID 4 4 7%、IDA 2 0 8% ;13~ 36个月ID 35 9%、IDA 7 8% ;37个月~ 7岁ID 2 6 5 %、IDA 3 5 %。不同年龄组儿童ID、IDA、铁缺乏症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7~ 12个月 (婴儿组 ) ,13~ 36个月 (幼儿组 ) ,37个月~ 7岁 (学前组 ) ,各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农村婴儿组ID 35 8%、IDA 30 1%、Hb ( 98 8± 9 1)g/L ;城市婴儿组ID 4 8 1%、IDA 16 8%、Hb ( 10 1 0± 6 8)g/L。农村幼儿组ID 31 0 %、IDA 15 5 %、Hb ( 98 2± 10 5 )g/L ;城市幼儿组ID 38 0 %、IDA 4 4 %、Hb( 10 2 8± 6 9)g/L。农村学前儿童组ID 2 7 6 %、IDA 6 3%、Hb( 10 1 2± 8 6 )g/L ;城市学前儿童组ID2 6 0 %、IDA 1 9%、Hb( 10 4 2± 4 4 )g/L。农村 7个月~ 7岁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 4 2 0 % ,城市 7个月~ 7岁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 39 5 % (P <0 0 1)。城市婴儿和幼儿ID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 (P <0  相似文献   

19.
本文资料为1990年10月~1992年5月住院的2个月~3个月婴儿共112例。男74例,女38例。贫血诊断标准均为入院后第1次血常规,以Hb<110g/L为非生理性贫血,Hb≥110g/L为生理性贫血。其中生理性贫血合并感染25例,非生理性贫血合并感染73例,足月儿与早产儿Hb>110g/L分别为30例,3例,80~110g/L分别为71例,5例,Hb<80g/L分别为2例,1例。治疗前后重症肺炎Hb分别为91g/L,81g/L,支气管炎治疗前后分别为114g/L,85g/L,普通肺炎分别为86g/L,77g/L,手足搐搦症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6~1989年连续观察了足月健康新生儿63例的Hb、FEP、SF及EC值在生后短期内的变化。发现Hb在生后7日内逐渐降低,但无显著差异,到第8、9周Hb降低到最低点(96.8±11.3g/L)。此时生理性贫血已占90.9%,但SF并未降低到最低值,均值为169.3μg/L,最低值为35.0μg/L。EC值出生时高,4周后降到4.7±1.3mg/dl压积RBC、8周后又升回到8.7±2.7mg/dl压积RBC。随EC值的回升Hb值亦开始回升。FEP值在此期间变化不大。本文还分析了生理性贫血在EC值降低期间与体重递增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