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心脏手术中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安置起搏器的患者在心脏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和处理进行探讨。方法近两年有7例安置起搏器的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和麻醉。起搏器类型包括6例DDD和1例AAI。所患心脏疾病:6例为冠心病和病窦综合症;1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维库溴胺。术中均使用单极电烙。结果7例患者均未对起搏器使用磁铁。术中虽然将电烙输出能量降低,并应用短脉冲放电,但电烙仍成为对起搏器的最大干扰。1例患者术后起搏器失灵,考虑是起搏器导线移位所致。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患者术毕均安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结论详细了解手术中起搏器易损因素和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并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对保证安置起搏器患者在心脏手术中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982年1月至1987年2月安置了美国Medtronic等厂生产的永久埋藏式起搏器的42例病人进行随访。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平均55岁。冠心病33例(78.6%)扩张型心肌病7例(16.6%),慢性病毒性心肌炎2例(4.8%)。心律失常类型:病窦综合征9例,快慢综合征1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9例,莫氏二型房室传导阻滞3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6年2月至1996年12月为Zo例伴或不伴有阿一斯综合征发作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D--xx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分支阻滞的患者安置永久性心脏心搏器治疗,6例更换了起搏器。我们对其进行了临床和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随访资料患者出院后均在我院心内科随访复查,术后患者原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可从事轻工作。复查内容包括起搏器工作参数的检测(频率、起搏周期及感知功能)、起搏器埋植部位检查及兼治原发心脏疾患。起搏器均为VVI型。至1996年12月止随访共20例,随访率100%,随访最长时间10年、最短6个月.患者年龄最…  相似文献   

4.
我院安置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中,有一例因练气功引起起搏器功能失常,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4岁。住院号28952,因病毒性心肌炎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阿一斯综合征反复发作于1984年4月11日安置南京产ⅤⅥ—783—4型永久埋藏式起搏器。术后起搏心率68次/分,病人一般情  相似文献   

5.
<正> 心脏起搏对抢救与治疗某些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具有肯定价值,但在安装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和特殊情况。我们于1984~1992年共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13例,现将术中、术后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5~73岁。心肌炎3例,心肌病2例,冠心病病窦综合征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1  相似文献   

6.
为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病人进行了心脏起搏治疗,其中5例在X线下行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起搏,1例在床边盲插起搏。结果6例起搏治疗均有效,症状明显缓解,其中2例病情稳定后撤除起搏器,2例安置永久起搏器,工作良好,2例因梗塞范围的扩大,起搏后死于泵衰竭,文中同时讨论了起搏治疗AMI的适应证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起搏器频率奔放系起搏器安置术后,起搏器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少见并发症。现报告一例。1 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心悸、胸闷17年,心率多在30~40次/min。4年前在我  相似文献   

8.
欧宁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7):423-424
<正> 右位心是一种少见的无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约为2/10万。右位心的临床表现与是否合并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密切相关。右位心患者的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在临床极为少见。本文就3例老年右位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起搏器安装术作回顾分析和讨论。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3例为男性住院患者,年龄58~65岁。其中2例诊断为冠心病Ⅱ°-Ⅱ型A-VB,  相似文献   

9.
儿科感染性心肌炎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儿科感染性心肌炎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并进行1~3个月随访。结果:1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在心电图确诊为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后,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  相似文献   

10.
对25例安置永久起搏器的病例作了分析。采用起搏分析仪对患者术前术中进行测试,可为患者正确安置起搏器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术后随访中,使用程控仪测定起搏器的显示参数,根据病情及时加以调试,可收到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心综合征的诊断方法与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颈心综合征患者症状、心电图变化、影像学检查、误诊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颈椎X线、CT或MRI检查,发现颈椎异常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或CTA冠脉无异常情况,心电图检查发现37例出现心律失常,出现ST-T改变者34例,确诊前误诊为基础心血管系统疾病31例(73.8%):其中冠心病21例(50%),高血压心脏病6例(14.3%),心包炎3例(7.1%),心肌炎1例(2.4%),误诊为冠心病率最高,达50%。其他病例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2例,肋间神经痛1例,肩周炎2例,纵膈肿瘤1例。结论颈心综合征易误诊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984年及2004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脏病的病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心脏房室、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的大小、活动和血流等情况的变化,对超声心动图异常共计4616例(其中1984年1848例,2004年2768例)心脏病患者之病因加以对比分析,诊断以《超声医学》为标准。结果:1984年心脏病病因的构成比由高至低前五位为风湿性心脏病(24.6%)、肺原性心脏病(16.5%)、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5.3%)、高血压性心脏病(12.7%)、心肌炎(10.8%);2004年前五位则改变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0.9%)、高血压性心脏病(20.3%)、退行性瓣膜病(13.9%)风湿性心脏病(12.7%)、心肌炎(8.9%)。结论:心脏病的各种病因随年代的变化而变化:风湿性心脏病逐年下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逐年上升,已位于前列,这对临床上的预防、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无临床症状而心电图存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基础病因。方法43例患者均因体检发现心电图有LBBB,行心脏超声、胸片、血脂、血糖、心肌酶及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等检查,确定其病因。结果43例无症状LBBB患者中,扩张型心肌病(DCM)13例(30.2%)、冠心病10例(23.3%)、主动脉瓣病变5例(11.6%)、高血压心脏病3例(7.0%)、心肌炎3例(7.0%)、风湿性心脏病2例(4.7%)、先天性心脏病1例(2.3%),无明确病因者6例(13.9%)。结论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心电图存在LBBB者最常见于DCM,其次为冠心病与主动脉瓣病变,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相对较少,极个别情况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部分病例无明确病因可寻,见于“健康人群”。冠心病患者中冠脉病变主要出现于左前降支(90%)。  相似文献   

14.
10例特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漏诊病例被误诊病种中,以肾炎、贫血较多见(各2例)。此外还有冠心病、心包炎、心肌炎、高血压病、病窦综合征及肝炎。本文对其漏诊原因及确诊方法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析在心脏病诊疗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析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1与2的百分比在心肌梗死、心肌炎、不稳定型心绞痛型冠心病与非心脏疾病中的差别,从而阐述LDH同工酶1与2的检测在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常规的琼脂糖电泳法。组间差异的统计分析方法用方差分析。结果 LDH1百分比在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与心肌炎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型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病对照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F检验)。而它在心肌炎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型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病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别(P>0.2,F检验)。而它在心肌炎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型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病对照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别(P>0.2,F检验)。LDH2的百分比在4个实验组中无显著性差别(P>0.2,F检验)。结论 从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8例心脏手术病人LDH1动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对临床上有心肌损伤的心脏病,LDH1可作为监测疗效、判断预后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12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SCVC)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2例SCVC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临床症状与体征、合并症、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 ,单纯主动脉瓣病变 7例 ,单纯二尖瓣病变 3例 ,二者兼有的瓣膜病变 2例 ,均分别有单期和 /或双期杂音。常见有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合并症多见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易误诊为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等。结论 :SCVC为心瓣叶及心室肌纤维钙化的退行性病变 ,易侵及邻近的传导组织发生心律失常。女性多见 ,主动脉瓣病变多见于二尖瓣。心脏B超是诊断本病敏感和可靠的手段。内科治疗在于对症处理 ,瓣膜功能明显异常者可行换瓣术或球囊成形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抑制剂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2 2例依据WHO诊断标准明确诊断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16例合并有冠心病 ,口服氯沙坦 5mg/d 3月 ,服药前后分别作体表心电图 ,测量并计算QT离散度。结果 :用药 3月后QTmax,QTd ,QTcd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心率、QTmin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不但是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而且还可降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从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1981—1991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1924例次)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近20年以上两所医院心血管疾病的构成和流行趋势,并比较北京、新疆两地区心血管疾病构成的差别。方法根据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统计各类心血管疾病构成比和病死率。结果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升高,先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降低,高血压病、心肌炎前后10年无显著性差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升高,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降低,先心病、心肌病前后10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高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先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所占比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高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口服心得安试验在心电图ST-T异常者中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体检120例心电图ST-T异常者,20岁以上74例(男28例,女46例),40岁以上46例(男16例,女30例)。选择心肌炎及冠心病病人作对照。进行口服心得安试验,观察其阳性率。结果口服心得安试验,体检20岁以上阳性率为89.2%,40岁以上阳性率为84.6%;心肌炎阳性率为17.4%,冠心病阳性率为6.5%。结论口服心得安试验对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心脏病,正确率高,简便安全,仍不失为一种无创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琦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4):407-408,427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PCI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冠脉靶血管特点、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4周、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①A、B、C型病变数量分别为25处、35处、42处,PCI治疗成功率分别为25处(25/25,100%)、35处(35/35,100%)、37处(37/42,88.1%);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6,6.5%;②术后1周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与术前相比具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复查LVEF、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优于术后1周(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PCI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安全性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