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桐乡市两所中学370名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5.67%的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焦虑与抑郁等;女生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城镇与农村及男生与女生各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测评,城镇中学生受惩罚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P〈0.05),丧失因子及健康适应因子分显著低于农村(P〈0.05或0.01);男生受惩罚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激总分和各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大学生管理、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530名医学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入组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强迫、抑郁和焦虑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三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大一、大二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2分检出率为41.8%;其中男生检出率为49,16%,女生为37.6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6.219,P〈0.01)。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2分检出率与大学生对甲型H1N1知识知晓程度、防治措施的了解程度和对甲型H1N1流感的关注程度有关。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部分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精神科实习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50名实习期学生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从事精神科专业工作满3 a的60名医护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研究组男生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结论 应加强精神科实习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其在精神科特殊工作环境中形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尖锐湿疣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抑郁情绪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146例尖锐湿疣患者设为研究组,123例普通皮肤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因子分均〉2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研究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5.48%,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3.01%,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评研究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1.37%,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5.75%,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诸多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尤以抑郁情绪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99名劳教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结果显示,127(63.8%)劳教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劳教人员心理问题较多,适时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及其与个性特征、心理症状的关系。 方法:在2004-05采用随机群体抽样抽取广州中山大学3年级理工类专业、文科类专业和计算机系共28个班112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男生605名,女生507名,平均年龄(21.50&;#177;1.00)岁。使用杨氏互联网成瘾测试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定被试者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焦虑的主观感受、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的一般情况。 结果:共发放问卷1137份,收回问卷1137份,剔除资料不全问卷25份,实际有效问卷为1112份,有效率为97.80%。①互联网成瘾测试量表测定结果:符合网络成瘾判断标准的有17例(男性15例,女性2例),占1.53%;准成瘾者291例,占26.17%,男性网络成瘾发生率高于女性。②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成瘾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普通网络使用者[(140.3&;#177;143,8,44.6&;#177;41.83),(P〈0.025)];艾森克个性问卷中成瘾者的精神病质分与神经质分高于普通网络使用者[(53.9&;#177;9.6,45.3&;#177;8.7),(59.7&;#177;11,8,46,2&;#177;11.5);P〈0.05],而说谎分则较低[(34.4&;#177;8.3,44.9&;#177;22.0)P〈0.05]。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为网络成瘾者高于普通网络使用者[(62.63&;#177;20.29,41.43&;#177;9.61),(46.50&;#177;14.74,38.51&;#177;8.28),(P〈0.025)]。 结论:高校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53%;网络成瘾者有更多的心理症状,其中焦虑、抑郁症状比普通网络使用者为重;网络成瘾者的情绪较正常使用者不稳定,并缺乏感情,且较不会掩饰。  相似文献   

7.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卫辉市卫生学校150名二年级学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测评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抑郁状况,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人格特征,对上述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焦虑情绪发生率为36.6%,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6.6%;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医学专业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护理专业(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女生内外倾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神经质和掩饰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0.05),男生掩饰性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内外倾、掩饰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女生(P<0.01).焦虑情绪神经质及精神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掩饰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当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上网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上网率、上网时间、地点、费用、目的及主观评价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调查、测试和分析,以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上网状况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2005—03—16/2005—03—26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在校1-4年级68个教学班级学生进行上网状况和网络心理抽样调查,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实施团体测评和比较分析。 结果:共发放调查表672份,回收有效问卷606份,其中男生63人,女生543人;高职348人,中职258人;城市生源276人,农村生源330人;一年级261人,二年级246人,三年级78人,四年级21人;年龄15-20岁,平均年龄17.4岁。①96.04%的学生上网,平均每周上网1,58次,平均每周上网3,99h;82.67%为周末自由时间上网,79.7%上网地点为网吧;学生平均每月上网费用16,65元;学习和获取信息为学生第一上网动机,占26.73%;学生自我主观评价为5.45%上瘾,81,68%喜爱但没瘾。②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3分者检出情况:上瘾组高于喜欢但没瘾组和不感兴趣组,女生高于男生,年级越高则越低,总计8.97%。③不同主观网瘾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比较:上瘾组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6个因子高于另两组(P〈0.05),与国内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因子分(P〈0.05)。④上瘾和没上瘾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的性别差异不大;不同上网主要动机学生症状自评分除敌对因子外也无显著差异。⑤不同上网时间因子分比较:每周上网〉9h组在人际关系、敌对、偏执3个因子和强迫症、抑郁、恐怖、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的均分,分别显著高于和高于〈9h各组。 结论:主观上瘾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随着年级升高心理素质有所升高,单位时间上网频率和时间越多心理问题越严重,医卫职业学生总体心理卫生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9.
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医专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安徽医专158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男女学生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女生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结论医疗卫生学校可在护理专业对男生进行扩招,满足临床和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2994份问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是师资的主要来源,其对日后为人师表的职业产生影响。目的:调查师范院校2005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设计: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对象:调查于2005-10在衡阳师范学院完成,选择衡阳师范学院全体2005级3089名新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211名,女生1878名,平均年龄18.72岁。方法:2005级新生入学后1个月后,以系为单位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集体测查。在统一指导语下,学生根据最近1周内的自我感觉答题,独立完成,当场收卷。结果数据运用光电阅读机输入计算机心理测评工具箱系统进行总分和因子分的统计。量表中没有回答的项目记为“没有”,5个以上项目未答者视为问卷无效以及总分低于95分的问卷因缺乏可靠性均不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后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群体差异比较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所有纳入的受试对象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结果:共发放3089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2994份,有效率为96.92%;男生1180份,女生1814份;文科2847份,理科1147份。问卷结果显示,新生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P〈0.01);女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分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0.01),敌对因子分则明显低于男生(P〈0.01);文科新生的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分显著低于理科新生(P〈0.05~0.01),恐怖因子分则显著高于理科新生(P〈0.05)。结论:师范院校20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整体来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不如男生,文科新生在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上好于理科新生,在恐怖因子上比理科新生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6w。心理干预前及干预6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心理干预6w末除偏执因子分无显著变化外,其他各因子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0.05),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除恐怖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等卫校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132名护理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总分>160分者占42.42%,阳性项目数>43项者占52.27%,因子分>2分排前5位者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结论 中等卫校护理新生存在诸多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别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沈阳市四类不同类型高校的930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沈阳市四类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81%,其中理工类占26.98%,师范类占18.18%,医科类占10.82%,艺术类8.81%;四类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各类院校大学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P均<0.05)。艺术类院校各因子分及总分,阳性项目数均低于理工类、师范类及医科类;文科学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极显著高于理科学生(P均<0.01)。结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目的:探讨不同学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设计:以高校在读的护理专业学生为观察对象的整群分层抽样现况调查。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及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西京医院康复理疗科。对象:于2004-12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西安市护理专业中专、大专、本科三个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515人作为观察对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每一个项目均采用“无症状”、“很轻”、“中等”、“偏重”、“严重”1~5级评分法。记录总症状分和9个症状因子分。总症状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某项因子分偏高,说明此项的心理卫生问题严重。所得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症状自评量表总症状分和9个症状因子分。结果:随机抽取的护理专业学生515人中5人因事未填写调查表,应答率为99.0%。收回合格问卷501份,有效率为98.2%。不同学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三年制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一年级相对较低,三年级次之,二年级最好;三年制大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二年级相对较低,五年制本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三年级相对最低。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前3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结论:护理专业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中专以一、三年级整体偏高,大专、本科均以中间学习阶段整体偏高;主要精神心理症状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应依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特点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19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患者配偶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子女(P〈0.01),女性家属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家属(P〈0.01),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属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大专以上文化者(P〈0.01),农村患者家属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患者家属(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家庭因素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535名新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统计各因子分,并与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性别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新兵的强迫、人际关系分与军人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其中3.74%的新兵有不良心理反应,女兵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男兵。结论该部新兵总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女兵心理健康状况较男兵稍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方理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理工大学2007级2729名新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3005名新生应用大学生人格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1)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和大学生常模。(2)症状自评量表测评,14.40%疑有心理问题;大学生人格问卷测评,8.84%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37.93%存在一般心理问题。(3)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对、焦虑和精神病性等方面。(4)男生较女生易于敌对,女生较男生易于恐怖;独生子女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优势;来自中等城市的学生心理素质最佳,大城市、小城镇次之,农村和边远农村最差;既往有重大病史学生较无重大病史学生更易于出现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问题;近亲中有重大精神问题学生较无这种情况学生更容易出现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学生对专业满意度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结论地方理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也不容乐观,也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与诸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学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整群、分层抽取西安市护理专业中专、大专、本科3个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515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团体问卷调查,所得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年制中专以一、三年级SCL-90评分整体偏高,3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以二年级评分整体偏高,5年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则以三年级评分整体偏高(P〈0.05)。结论不同学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是困扰她们的主要精神症状;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应依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特点加强其心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