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皮角是皮肤角化病的一种,多见于老年人,可单独发生,多见于日光性角化病等。临床表现为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角状赘生物,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手臂等暴露部位,长在头部形如牛羊犄角。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皮角是一种皮肤的癌前期病变,其癌变率约为10%。  相似文献   

2.
皮角(cutaneous horn)系日光性皮肤病的一种肥厚性表现,主要分布在暴露部位,高出皮面长短不一,一般从数毫米至数厘米。本例17cm长的巨大皮角并且生在左上腹壁,较为罕见。一般无不适感,但不治疗,无自愈倾向,且易发生癌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现将此病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皮角是皮肤角化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局限性硬性赘生物,外形类似动物角,临床非常少见,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9例皮角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14~91岁,平均年龄58岁。发病部位:面部6例、头部1例、颈部1例、小腿1例。长度0.5~7cm,平均长度3.1cm,基底直径0.2  相似文献   

4.
<正> 皮角是皮肤上长出的坚硬的角质突起物,也称之为“突出的兽角样的不脱落的角质块”。1931年Mocorps称皮角这个词已被用来描述在形态、硬度等方面与兽角相似的皮肤的显著的角化过度。皮角不论其大小,在形态上近似圆锥形或圆柱形,其大部分是由或多或少的致密的角蛋白构成。本病从十三世纪就开始有记载,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始加以现代病理学的研究。皮角一般为米粒大小至姆指指头大小,多数为小豆至大豆大小,有黑色、灰色、黄褐色等,以老年单发者居多。1983年11月我  相似文献   

5.
皮角是皮肤过度角化而形成的一种皮肤肿瘤。该病发生于眼睑部者临床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右上脸巨大皮角,报告如下: 患者王×,男性,70岁,农民。门诊号  相似文献   

6.
腹部皮角1例     
皮角(cutaneous Horn)是一种临床病名。病理类似于光线性角化病,可考虑为该病的增生型。属于癌前病变。故当以手术切除为宜。皮角常见于头面、手及龟头等处,一般为2mm-2.5cm锥形角厦性损害,基底宽而潮红。亦有报道在头顶两侧生长呈鹿角状者。至于腹部皮角极为罕见,国内未曾报道。我院1994年收治一例腹部皮角,手术切除剖面植皮后两个月复发。又行二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是指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超出原损害范围的皮肤良性肿瘤。其表面光滑。边缘呈蟹足状,并出现各种自觉症状如瘙痒或疼痛,以受压或摩擦时为甚,甚至造成外形与功能的障碍。胸骨皮肤多见,其他部位皮肤也可发生。女性或黑人发病率较高。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却不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角蛋白16 和17(K16、K17)在部分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16、K17在正常皮肤、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皮角、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K16、K17 在正常皮肤表皮各层呈阴性表达;在脂溢性角化病表皮各层中除了角质层外大多呈阳性表达;在日光性角化病表皮K16 均不表达,K17 除了角质层外在其他各层也不表达;K16 在皮角表皮棘层呈强阳性表达,但在其他各层均呈阴性表达,K17 在皮角表皮各层基本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在基底细胞癌中,K16、K17除了在棘层呈弱阳性表达外,在其他各层均呈阴性表达;在鳞状细胞癌中,K16 在基底层呈阴性表达,但在其他各层及K17 在表皮全层均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K16 除基底层外在肿瘤表皮其他各层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17 在表皮各层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K16、K17的表达状况可为表皮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病理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例1] 患者男性,82岁,农民。2年前右侧颞部长出一粒绿豆样肿物,无不适感,任其自然增长。于1982年1月13日来我院诊治。检查:右侧颞部有一长条状肿物,高出皮肤2.5cm,粗0.6cm,灰白色,质坚硬,无痛觉,底部与皮肤固定,界限清晰,诊断右侧颞部皮角。在局部麻醉下作一梭形切口切除皮角,创口Ⅰ期愈合。病理诊断:右侧颞部皮角。术后随访一年半无复发。 [例2] 患者女性,85岁,农民,10年前左侧皮肤长出一粒黄豆样大肿物,不痛不痒,近3年来肿物增长迅速,呈角状突起中间弯曲,酷似羊角,有时基底部流出淡血水样液体,无发烧,1981年5月8日来我院就诊而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左眼外上方约2cm颞部皮肤上有一羊角样生长物,灰白色,表面粗糙,中  相似文献   

10.
<正> 皮角是一种少见的癌前病变,多发生在40岁以上,尤其是常受日晒的老年人。本病好发于头皮及面部,也可在阴茎、躯干、四肢和其它任何部位发生。常为单发,也可多个发生,其基底部充血往往是恶化成癌的最高朕兆。治疗宜早期切除。我科曾遇见一例兹介绍如下: 汪××,男,60岁,湖北黄冈县林山河公社农民。主诉右下睑长一新生物八个多月。开始为米粒大小黑色质硬的刺状物,先后两次用指甲自行钳除,但不多时又复发。近三个多月来新生物明显增大,且常因触痛而影响睡眠。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皮肤黝  相似文献   

11.
<正> 皮角是一种罕见的老年角化性皮肤病,虽然国内外均有报告,但病例不多。线状皮角是皮角中的一种,较少见。长达170毫米的巨型线状皮角更为少见,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皮角是一种罕见的癌前疾病,多半发生于40岁以上的尤其常被日晒的老人.现有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朝鲜族,农民.右面颊部角质增生性肿物4年.4年前右面颊部潮红、中心部长出灰褐色角质增生性肿物,逐渐增大、隆起,如角状弯曲,曾两次自行摘下,但又复长出,近来患部有轻度痛感.于1988年3月4日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过敏性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肝脾未见异常.皮肤科所见:右面颊两处角质增生性肿物,位于耳前部者绿豆大小,位于下颌角前部者其根部直径0.5厘米,长3厘米.皮角呈灰褐色、表面粗糙、质硬,顶端角样弯曲呈弧形(见附图).摇撼角部时根部有疼痛感.  相似文献   

13.
皮角是一种癌前期病变,临床上甚为少见,现将我院所见皮角二例报道如下。例一男,65岁。一年前头左顶部撞伤,皮肤破损一小口,伤口结痂,痂皮久不脱落,逐渐增厚长成柱状,质硬并与头皮紧密相连,无疼痛或其它不适。检查:左顶部可见一赘生物,  相似文献   

14.
皮角2例报告     
报告2例皮角,皆为女性老年人。其1为于右鼻根部出现0.8×0.3×0.2cm的面部皮角,经手术切除后随访3年未复发。另1例为于左髂部出现长1.3cm,直径0.6cm的髂部皮角。经手术切除后痊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以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ECa109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细胞表面与细胞器变化的结果。电镜观察表明,在细胞周期的各不同期中ECa109细胞呈不同外观。在间期细胞期,其外观呈扁平带状且有丰富微绒毛;细胞外形不规则,胞质中有中心粒、微管、粗面内质网、聚核蛋白体、张力原纤维与线粒体等细胞器;细胞核大而不规则,有1~2个核仁。在仅占5(1/3)小时的分裂期,细胞外形由扁平变为球形、长柱形或哑铃形,最后分裂为两个细胞,细胞表面仍有较多微绒毛、皱褶及球形小泡。透射电镜下,分裂中期细胞分为纺锤区与非纺锤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球形肺炎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球形肺炎的CT表现。结果:12例球形肺炎较常见的CT表现是病灶易发生在两肺下叶(背侧多见)。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即"方形征",可作为其特征性表现。边缘模糊、毛糙或呈锯齿形,可见"晕征"。大部分病灶周围血管纹理增强,靠近胸膜处病灶胸膜反应明显。抗感染治疗后明显好转,肺门及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球形肺炎与肺内其他球形病变的CT表现有相似之处,但球形肺炎具有较特殊的炎性病变CT征象,结合抗感染治疗动态观察,诊断应无困难。CT上应注意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肺梗死及早期和进展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鉴别。  相似文献   

17.
<正> 病例:女,63岁,田阳县人,壮族、农民。就诊前九个月发现右侧额颞部皮肤长出一皮赘样物,无痛痒。二个月后,逐渐长大呈圆锥形,表皮粗糙,质硬如角,无按压痛,不痒。近两个月来,皮角迅速长大,局部奇痒,要求手术切除。检查见右侧额颞部有一巨大皮角,基底宽约6cm,高约8cm,距角顶端2cm完全角化,坚硬如骨(见封三附图)。呈褐色,近基部皮肤潮红、光滑,无触痛,基底活动无粘连。颈及颌下淋巴结未触及。 X线照片:额颞骨未见破坏征;心、肺、膈正常,亦未见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8.
辽源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与ABO血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又称“戴恩颗粒”,1970年由Dane发现。外形呈球形,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外部为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囊膜,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内部为20面体对称的核心结构,直径27nm,表面含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核心抗原(HBeAg);核心内部具有环形双股DNA和DNA聚合酶。属嗜肝DNA病毒族。  相似文献   

19.
酒糟鼻又名玫瑰痤疮,俗称红鼻子.酒糟鼻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男性较重.一般发生在鼻尖及鼻翼处.严重者可累及两侧面部,鼻外观上呈紫红色,损害呈对称分布,鼻尖及鼻翼发生痤疮、皮肤充血、表面不平,似酒渣附着故得其名.  相似文献   

20.
肖爽 《开卷有益》2009,(6):17-17
酒糟鼻又名玫瑰痤疮,俗称红鼻子。酒糟鼻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男性较重。一般发生在鼻尖及鼻翼处,严重者可累及两侧面部,鼻外观上呈紫红色,损害呈对称分布,鼻尖及鼻翼发生痤疮、皮肤充血、表面不平,似酒渣附着故得其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