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冀小玲 《护理研究》2007,21(9):2471-2471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各种慢性疾病病变使肺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并伴有二氧化碳(c02)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1mnHg=0.133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目前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病人病死率大大减少,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不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持续性低浓度氧疗对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起着积极重要的治疗效果,现将32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实施低浓度氧疗的护理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慢性呼吸衰竭(简称慢性呼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这类疾病多病性复杂,治疗难度大,病人死亡率较高,临床上除药物治疗外,合理给氧也是护理和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现将影响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氧疗效果的几点因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呼吸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见并发症,临床治疗若不及时、合理,其病死率很高。作者通过对死亡病例与治疗好转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长期氧疗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慧 《护理研究》2004,18(4):680-680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指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后肺功能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尽管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但长期氧疗(lonmg term oxvgen therapy,LTOT)也被认为是能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家庭氧疗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及系统分析进行研究。结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自身无自理能力,照顾者对氧疗认识不足,患者和家属文化低、需求少而实施家庭氧疗比例相对较低。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不能坚持实施家庭氧疗的原因为无自理能力,对氧疗认识不足,患者和家属文化低、需求少及经济来源不足。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42例正常人和19例慢性呼吸衰竭、11例急性呼吸衰竭(ARD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呼吸衰竭和ARDS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P<0.001),而急慢性呼吸衰竭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急、慢性呼吸衰竭两者虽在引发呼吸衰竭的病因不同,但共同表现为血浆ET-1浓度升高。提示血浆ET-1在参予两种呼衰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春盛  田茹敏 《急诊医学》1997,6(3):138-139,152
应用放射免疫放法测定了42例正常人和19例慢性呼吸衰竭,11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产乐内皮素-1浓度。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呼吸衰竭和ARDS组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升,而急性呼吸衰竭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急,慢性呼吸衰竭两者虽在引发呼吸衰竭的病因不同,但共同表现为血浆ET-1浓度升高。提示血浆ET-1在参予两种呼衰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氧疗在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疗对提高PaO2,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功能,缓解低氧一肺血管收缩反应,降低肺动脉高压,提高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修复钾钠泵,恢复肝肾功能,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改善神经、精神症状起重要的作用。慢性呼吸衰竭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PaO2〈8KPa)和二氧化碳潴留(PaCO2〉6.7KPa),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氧疗对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慢性呼吸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见并发症,临床治疗若不及时、合理,其病死率很高.作者通过对死亡病例与治疗好转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陈慧红  谢湘梅 《全科护理》2023,(8):1103-1105
目的:探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5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5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继发肺部感染的病人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探寻可能影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继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发生组年龄(≥60岁)、合并吸烟史(是)、合并糖尿病(是)、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ALB水平、合并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APACHEⅡ评分均是导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APACHEⅡ评分、血清ALB水平均是影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徐月利 《全科护理》2014,(16):1484-148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无创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治疗24h后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24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无创通气治疗的护理可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肺部细菌感染趋势及其药敏率。方法 对180例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痰波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最低抑药浓度(MIC)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测定,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肺部致病菌无论是革兰阳性或阴性,均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性逐年提高,尤以厌氧菌、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且多为需氧菌、厌氧菌或合并真菌混合感染。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综合治疗,提高肺部细菌感染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氧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氧疗的经验,提高氧疗效果。方法:加温、加湿、持续低浓度吸氧,配合正确补液、化痰、排痰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结果:适当的吸氧浓度、温度、湿度与通畅的气道可提高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氧疗效果。结论:氧疗是常用的临床护理操作,护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正确、合理的氧疗方法,对提高氧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压力支持通气与辅助控制通气模式在治疗呼吸衰竭病人中是否可以互换。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限制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系机械通气支持的30例病人,行辅助控制通气2天以上,切换成压力支持通气后6小时,然后恢复辅助控制通气。结果 压力支持通气与辅助控制通气相,显示有更高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吸气时间相对比较长。吸气/呼气比值增大,心率降低。结论 在呼吸衰竭病人中压力支持通气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5.
BiPAP Vison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呼吸支持是治疗早期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有效方法,我院呼吸科2004年4月~2006年5月对10例轻型呼吸衰竭患者和14例COPD患者使用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下,取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衰竭是以缺氧或(和)二氧化碳潴留为标志,严重呼吸衰竭病人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护理外,重要的是恰当应用以机械通气为代表的呼吸支持技术,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直至呼吸功能好转和恢复。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6月,对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用呼吸机,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偏远基层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成功率。方法总结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救治经验。入选病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诊治规范标准。结果在未行机械通气(MV)情况下救治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成活7例,死亡2例,成功率达77.7%。结论偏远基层医院可根据现有条件,在非MV治疗情况下,进行综合治疗成功救治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判断病情对于提高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β-内啡肽(β-EP)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呼吸衰竭发生机制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3例,分为呼吸衰竭组41例,非呼吸衰竭组42例,分别监测两组治疗前后β-EP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衰竭组β-EP值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呼吸衰竭组血浆β-EP值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并随呼吸衰竭的改善而下降。结论:β-EP是一种内源性呼吸抑制剂,影响呼吸功能,参与了呼吸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主要护理要点。方法收治15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通过对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观察,对患者进行评估,发现有呼吸衰竭先兆,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护理。结果经0.5~72h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呼吸衰竭能得到控制及好转达90%以上。结论呼吸衰竭是生命危急时刻,护士能及早发现病情,争取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改善肺心功能,从而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死亡,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呼吸衰竭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 5年内因慢性呼吸衰竭死亡病例2 8例 (死亡组 )与经治疗后好转的病例 4 8例 (好转组 )进行回顾性多因素对比分析。结果 死亡组二氧化碳(CO2 )潴留程度、消瘦的比例、呼吸道真菌感染率、其他并发症率 (DIC、消化道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痰液阻塞、肺不张、气胸、心律失常 )及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的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好转组。结论 消瘦、真菌感染、严重并发症均能影响慢性呼吸衰竭的预后。重视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及时发现及治疗真菌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合理、恰当使用呼吸兴奋剂和利尿剂有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