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类手术 ,其操作方法简便且效果可靠。但其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不容忽视 ,尤其是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我们将艾司洛尔应用于颈丛阻滞 ,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4 0例甲状腺类手术病人 ,男 12例 ,女2 8例 ,年龄 2 4~ 5 0岁 ,ASAⅠ~Ⅱ级。无心脑血管疾患 ,无特殊药物应用史。手术种类包括单甲瘤、双甲瘤及甲亢。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Ⅰ组为观察组 ,Ⅱ组为对照组 ,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种无显著性差异。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均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  相似文献   

2.
将美托洛尔与布比卡因混合后随颈丛阻滞一起注入 ,观察能否减轻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方法 选择甲状腺手术病人 4 0例 ,ASAⅠ~Ⅱ级。随机等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均采用C4一针法行双侧深、浅丛阻滞。阻滞药Ⅰ组 (观察组 )用 0 2 5 %布比卡因 +美托洛尔4mg共 3 0ml,Ⅱ组 (对照组 )用 0 2 5 %布比卡因 3 0ml。记录阻滞前 (T)、阻滞后 10分钟 (T1)、2 0分钟 (T2 )、3 0分钟 (T3)两组病人的BP和HR值。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前无显著差异。Ⅱ组阻滞后各时段BP、HR与阻滞前比较 ,明显升高 (P <0 0 5 ) ;与Ⅰ组比较 ,…  相似文献   

3.
4.
艾司洛尔防治颈丛阻滞期间循环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颈丛阻滞可抑制颈动脉窦及迷走神经的活性,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循环副反应[1]。本研究旨在观察艾司洛尔(ESM)对这些副反应的防治作用。资料和方法择期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36例,ASAⅠ~Ⅱ级,其中男10例,女26例,年龄25~60岁,体重50~70kg,无内分泌疾患,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年龄、体重、病种无明显差异,术前均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东莨菪碱0.3mg。局麻下经皮穿刺桡动脉,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并监测心电图,待患者平稳后,测基础血压、…  相似文献   

5.
美托洛尔治疗颈丛麻醉期心血管副反应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颈丛麻醉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副反应发生率高[1],通常用氟哌啶、芬太尼或哌替啶、压宁定等对症处理.经以上处理效果欠佳者,我们选用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颈丛阻滞麻醉期窦性心动过速(HR>100次/分),降低心肌做功与耗氧、降低血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1997年3月至2005年5月,我们将吗啡加入局麻药中施行颈丛神经阻滞术,目的在于观察术后是否产生伤口镇痛效果.经临床180例观察比较,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甲状腺手术临床上常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在穿刺过程中常遇到病人主诉不适和疼痛,且有心血管系统反应。为此,笔者在颈丛穿刺前采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混合液给病人实施预先镇静镇痛处理,目的在减轻病人不适和不良回忆,提高麻醉质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两种浓度罗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双侧颈浅丛阻滞和静注帕瑞昔布对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5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被分为双侧颈浅丛神经组(A组)和帕瑞昔布组(B组),各25例。A组全麻诱导后用0.5%罗哌卡因进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B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采用VAS评分对术后0、4、8、12、16、20h及24h进行疼痛评分,四分法记录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及24h需要镇痛药物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为(884±238)μg,B组为(1783±262)μ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0%(5/25),B组为48%(1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和静注帕瑞昔布具有相同的术后镇痛效果,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降低术中镇痛药物的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颈丛神经阻滞治疗落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滔 《中国骨伤》1999,12(4):36-36
1993年至今设计实施了颈丛神经阻滞方法治疗68例“落枕”患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22~66岁;左侧28例,右侧40例;明确为睡眠后发病者44例,其它急性扭伤、肩扛重物、乘车时急刹车致甩鞭伤等24例;病程1小时~5...  相似文献   

12.
乌拉地尔预防颈丛阻滞下高血压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中要求病人意识清醒以配合手术 ,多发生高血压反应。本研究通过预防性应用乌拉地尔 ,观测其对术中高血压反应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甲状腺腺瘤病人 2 3例 ,分成乌拉地尔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麻醉与监测 病人术前肌注地西泮 0 2mg/kg、阿托品0 1mg/kg ,病人平卧 ,常规行颈神经丛阻滞。乌拉地尔组 12例病人在手术开始即刻应用乌拉地尔0 5mg/kg ,必要时 15分钟后重复用药 1次 (0 4mg/kg)。对照组 11例 ,不用乌拉地尔。连续监测血压、心率、SpO2 …  相似文献   

13.
颈丛阻滞对循环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50例甲状腺腺瘤(囊肿)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即I组用Winnie-针阻滞法,Ⅱ组用改良二点阻滞法,Ⅲ组用传统三点阻滞法各50例。均以1%利多卡因,0.25-0.375%丁哌卡因混合液行颈深和颈浅丛神经扇形滞。观察各组阻滞前,阻滞后5-30min血坟和心率变化。结果显示阻滞后5-30min血压升高平均值与阻滞前比较,Ⅰ,Ⅲ组有显著差异。阻滞后血压升高平均值,Ⅱ组与Ⅰ,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颈丛阻滞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狭窄行内膜剥脱术(CEA)需阻断颈内动脉,有脑缺血的危险,且常合并多系统疾病,其围手术期处理有一定特点。近期有5例CEA均在颈丛阻滞下完成。现初步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其中1例作双侧CEA。年龄51~75岁,平均68.4...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持续泵注辅助颈丛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颈丛阻滞后5 min,D组静脉泵注Dex负荷剂量0.5μg/kg(10 min注完),继以0.4μg/kg-1.h-1维持泵注30 min,N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生理盐水。记录入室前(T0)、颈丛阻滞后5 min即静脉给药即刻(T1)、静脉给药后5 min(T2)、10 min(T3)、20 min(T4)、30 min(T5)及手术结束时(T6)的MAP、HR、SpO2和RR,并观察镇静镇痛程度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行VRS评分评估麻醉效果和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 T1时,两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N组HR明显增快(P<0.05);T3~T5时D组MAP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N组(P<0.05);T6时两组MAP仍低于T1时(P<0.05);T2~T6时D组HR明显慢于N组(P<0.05),T4~T6时也明显慢于T1时(P<0.05)。术后VRS评分中位数,D组为1.0(四分位间距1.0)分,明显低于N组的2.5(1.5)分(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扶突穴注药联合颈丛阻滞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颈椎前路手术随机分两组:A组(颈丛 扶突穴)41例;B组(颈丛)39例。观察两组麻醉方法的镇痛效果。结果麻醉疼痛程度比较A组无痛39例,轻微痛2例;B组无痛22例,轻微痛4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术中声音嘶哑1例,膈神经麻痹1例,经吸氧后好转。结论扶突穴注药能明显加强颈丛阻滞的作用。穴位注射局麻药操作简便,镇痛完善,效果确切,术中不需追加麻醉辅助药,便于术中麻醉管理及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Ⅰ组患者采用0.375%的罗哌卡因每侧15 ml行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Ⅱ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每侧15 ml行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Ⅲ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15 ml行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20 min后针刺法测定Ⅰ、Ⅱ组患者的颈丛神经阻滞平面,三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三组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24 h.记录三组患者镇痛评分、术后所用的总吗啡量、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镇痛评分、吗啡需要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后第1次镇痛时间Ⅰ、Ⅱ组明显长于Ⅲ组(P<0.05).结论 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并不能减少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镇痛药需要量和术后镇痛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状腺手术采用双侧颈丛阻滞麻醉 ,阻滞后常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以致病人表现为恐惧、紧张和情绪激动。在局麻药中加入小量芬太尼 ,可望减轻颈丛阻滞后不良反应 ,为此进行了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病人 5 0例 ,ASAⅠ~Ⅱ级 ,其中男 2 3例 ,女 2 7例 ,年龄 15~ 5 0岁 ,体重 4 4~ 6 5kg ,无内分泌疾患。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观察组 ) 2 5例和B组 (对照组 ) 2 5例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见表 1。药品  0 75 %罗比卡因注射液 (每支 10ml,阿斯利康公司提供 ,…  相似文献   

20.
低浓度罗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丛阻滞具有操作简单、对全身影响小、术中可观察病人发音情况、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本研究选用0.25%罗比卡因对甲状腺次全切除病人行颈丛阻滞,并与0.25%布比卡因及0.15%地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作比较,以评价低浓度罗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