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怡  朱蕾 《西部医学》2012,24(3):531-532,53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接受降糖和控制血压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200μ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注射,1次/d,治疗14d;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治疗14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HDL-C、LDL-C以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除红细胞压积外,观察组血脂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应用前列地尔可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浙贝虎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2型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浙贝虎杖颗粒)67例和对照组(血脂康)60例,治疗6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血液流变学及B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P<0.05)。治疗组中有59.70%的患者超声影像学恢复正常,与对照组(36.67%)相比(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1);且副作用少。结论复方浙贝虎杖颗粒治疗2型DM合并NAFL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范秀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06-1408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6%(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影响。方法分别测定6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其中60例患者于通心络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观察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1);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5或P<0.01);经通心络胶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的明显异常;通心络胶囊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后循环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组(A组),前列地尔治疗组(B组),灯盏花素治疗组(C组),治疗14 d后比较3组血流速度、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且A组改善优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疗效优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缺血优于单纯应用前列地尔或灯盏花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吴静  赵景宏  黄云剑  张静波  冯兵 《医学综述》2014,(16):3020-302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CCI)的疗效。方法 60例确诊为CRF合并CCI患者,采取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缬沙坦和前列地尔,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肾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CRF合并CCI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3月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0例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用药剂量控制在20 mg/次,观察组用药剂量控制在40 mg/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低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低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为T2DM 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T2DM患者152例和正常人148例,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T2DM患者存在广泛血液流变异常,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集聚指数和刚性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沉和红细胞压积与正常组基本相同(P>0.05).结论:T2DM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积极采取抗凝、改善循环和活血化瘀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应用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用胰岛素治疗组(DM+INS组)40例、联合治疗组(DM+INS+RSG组)40例,在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4mg/d,共3个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体重指数的改变。结果DM+INS+RSG组与DM+INS组治疗前FPG、PPG、HbAlC、TC、TG、HDL-C、LDL-C和胰岛素用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M+INS+RSG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bAl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结论对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得以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血管内皮功能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MS)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根据有无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67例)和2型糖尿病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50例),另设对照组37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黄醇结合蛋白4、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差异。结果 (1)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血清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组(P0.01),且两组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P0.01),且两组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3)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黄醇结合蛋白4与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黄醇结合蛋白4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两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2型DM患者肾功能的早期损害情况,是诊断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符合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探讨抵抗素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确诊的83例T2DM住院患者,依据是否符合MS分为MS组(45例)、T2DM组(38例),正常对照组(NC)为33名健康体检者。测定身高、体重、腰围(WC)等指标,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血清抵抗素等,留尿测MAU(24h定量)。结果 MS组血清抵抗素高于T2DM组与NC组,T2DM组血清抵抗素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中抵抗素与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AU呈正相关(P〈0.01);T2DM组中抵抗素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符合MS的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增高,且与MAU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特点。方法住院T2DM患者600例,根据肌电图结果分为DPN组488例和无DPN(NDPN)组112例,另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查3组的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血管周围状态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微循环特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PN组和NDPN组甲襞微循环形态和袢周积分明显升高(P<0.01);与NDPN组比较,DPN组袢周积分和总积分升高(P<0.01)。(2)甲襞微循环表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袢周渗出、出血积分升高,DPN组管袢数、乳头积分升高,袢顶直径减小(P<0.05,P<0.01),且DPN组袢顶直径和乳头积分与ND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变程度:2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正常者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DPN组中度异常的比例高于NDPN组(52.9%vs 19.6%,P<0.01),正常者和轻度异常者比例低于NDPN组(分别为13.5%vs 31.2%,25.0%vs 43.8%,P<0.01)。结论 T2DM患者均存在甲襞微循环异常,DPN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更为严重,可能是DPN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明文剑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04-105,11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92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DM组和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DM+EH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硬化斑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狭窄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DM+EH组及DM组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DM+EH组颈动脉IMT均高于DM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DM+EH组、DM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DM+EH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出现在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③DM+EH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总检出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50%的检出率DM+EH组及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的早期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及临床指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280名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检测相关的22个临床指标,如病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C-肽等,并对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比较有更高的β2-微球蛋白(t=-2.403,P〈0.05),较大的年龄(t=-2.617,P〈0.01)及更长的病程(t=-5.653,P〈0.01);β2-微球蛋白(OR=1.344,P〈0.05)及糖尿病病程(OR=1.135,P〈0.01)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β2-微球蛋白及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的浓度改变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63例T2DM患者,分为MS组(合并有MS)和DM组(未合并MS),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C组)。测定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血Hcy、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Hcy浓度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MS组血Hcy浓度显著高于NC组和DM组(P〈0.05或P〈0.01),HDL-C显著低于NC组及DM组(P〈0.01)。MS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49.4%vs 24.3%,P〈0.05)。以Hcy〉15.0μmol/L为高Hcy血症进一步分析显示,MS组中高Hcy血症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58.1%vs 35.9%,P〈0.05);DM组中高Hcy血症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亦显著高于正常Hcy组(30.8%vs 15.5%,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Hcy与BMI、SBP、DBP、FBG、P2hBG、TG、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Hcy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MS、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DNA氧化损伤标志物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8-Hydroxy-guanin,8-OHdG)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7例正常对照的血清8-OHdG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L-Arg治疗组(L-Arg组)。L-Arg治疗12周后,测定三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组织一氧化氮(N0)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以及坐骨神经组织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及神经元型NOS(nNOS)、醛糖还原酶(AR)基因的表达。结果:DM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NO含量和NOS活性、血浆CGRP含量及坐骨神经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和nNOS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NC组(P〈0.01或P〈0.05),而血浆ET-1含量、坐骨神经AR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1);经L—Arg治疗后,上述改变逆转,与D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L—Arg对DM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血供及抑制多元醇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