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基于单纯利培酮片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从第4周开始给予为期12周的综合性护理。使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测评。结果:NOSIE评定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总积极因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精神病表现和总消极因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QOL-100评定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单纯利培酮片系统治疗基础上,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住院患者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结果 经过8周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功能缺陷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入组时两组WHOQOL-BREF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8周后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正确有效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消除存在的心理误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程综合干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干预措施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及愈后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全程综合干预措施1年。分别于入组时、6个月后和1年后进行评估并比较,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作为评定工具。结果患者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明显缓解,其评分结果分别为:入组时,研究组(29.13±6.62)分,(27.12±7.86)分;对照组(28.48±6.89)分,(26.89±7.33)分,P>0.05。6个月时研究组(15.38±5.46)分,(10.12±5.34)分;对照组(19.01±5.32)分,(15.78±5.65)分,P<0.01。1年时研究组(10.98±5.31)分,(8.19±5.64)分,对照组(13.37±5.12)分,(15.12±5.21)分,P<0.01。入组时所有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和1年后除简明精神病量表中激活性1项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项评分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全程综合干预措施能够缓解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缩短住院日程,促进社会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理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0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和整体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的程序,分别于入院时和护理后12周末,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翠娇  陈元香  高镇松 《吉林医学》2013,34(10):1970-1971
目的: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缺陷的特点并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对69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有计划地护理干预,6周后再次评定,并比较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模拟乘车、做家务、吃药、穿衣、梳头和刷牙、洗衣、购物、理财等日常生活能力较差,经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患者的职业功能、父母职能、社交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生活能力、责任心等功能缺陷较突出,干预后显著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患者的SDSS总分干预前为(6.96±1.67)分,干预后降为(4.7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P<0.01)。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和社会功能缺陷,临床治疗护理干预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恢复期焦虑状态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62例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病人给予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与病人的互动过程,帮助病人获得最佳的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焦虑状态有明显的康复作用,对患者的心理重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颖 《中国民康医学》2014,(22):117-1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恢复期流浪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9例恢复期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执行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以及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六周后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及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坚持服药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的认知行为和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对抗120例精神病药所致闭经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丽贞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133-1135
目的:探讨心理心理护理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患者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自编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并结合护士药疗时的观察评价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出院9个月后随访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精神病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45%、12.6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不合作等负性心理障碍,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提高,从而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  相似文献   

9.
朱彤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95-2296
目的:探讨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实行分级护理对患者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康复科二个病区住院精神病患者167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医嘱护理等级,研究组由护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得分确定护理级别,运用精神病护理质量评定表和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所得结果由统计软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中应用ADL量表实行分级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精神病护理质量评定总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实行分级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杨剑  郭英利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40-14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06年—2009年间我院住院的10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在原有的治疗方案上配合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用原有的治疗方案。治疗80 d后运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分别对2组的康复状况给予评定。结果 2组患者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退缩因子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平衡评定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措施干预的影响。方法对80例入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平衡功能评定,结合评定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采用跌倒发生率、Berg平衡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后研究组跌倒发生率、Berg平衡量表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量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平衡评定,对制定安全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面的护理措施有临床意义,有利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对促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岳春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911-912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与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1年调查康复状态和复发率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1年研究组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7.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5.58,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康复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病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量表(ADL)、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1]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SANS评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社会兴趣、个人的整洁、退缩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激惹、精神病性表现、退缩、抑郁因子分上较训练前有所降低,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SDSS、ADL总分与训练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可以阻止心理社会功能的进一步衰退和促进精神残疾的康复,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活行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10月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活行为技能训练;6个月后,分别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作为评定工具,在训练前后进行评定.结果:训练6个月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研究组各因子及总分均较训练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训练后研究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而激惹、退缩、精神病性、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且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抑郁、退缩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行为技能训练,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王萍  高林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4931-493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普通病房和康复科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6例,研究组(康复科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普通病房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进行一般治疗和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和一年后进行评定。结果:经康复训练一年后研究组患者的NOISE量表总分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3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分值,而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4个因子分和BPRS总分则明显低于入组时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除抑郁因子外,NOSIE量表其余各因子分及总分和BPRS量表总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另外,研究组除NOSIE量表中因子精神病表现外,其余各因子分及NOSIE量表总分和BPRS量表总分自身对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训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健康教育及家庭干预等措施.定期对两组患者观察效果.评定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的SANS评分、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评分、SSPI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功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患者积极参加人际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杜会生活能力,有较好的社交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何丽婵  苏保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15-1716,1770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矫正流浪精神病患者不良行为的效果。方法:将50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进行为期4个月的行为训练。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行为训练前后,两组NOSIE、IPRO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行为训练能够有效矫正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行为,改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强度.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 )对96名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护士组)和72名非卫生部门脑力劳动者(对照组)进行了测试.结果:职业任务得分护士组为146.06±15.83,对照组为127.04±14.17,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紧张源为责任感、任务过重和任务不适应.心理紧张反应因子得分护士组为26.25±7.14,对照组为21.06±6.60,差异有显著性(P<0.01 ).女护士心理紧张反应因子得分为27.31±6.35,男护士为22.04±6.39,差异有显著性(P<0.05 );职业任务总分男护士为155.31±15.24 ,女护士为142.73±15.82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明显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男女护士职业紧张源不同.  相似文献   

20.
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Ⅲ)关于精神分裂症残留型诊断标准的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不变的基础上,每天由康复护士带领进行行为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参加一般性的娱乐活动。采用精神病护理观察量表(NOR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结束后研究组NORS总分为20.35±8.72,对照组总分为36.86±11.3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