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FA)评分、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干预组在HAMD评分、NFA评分、BI评分及FMA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脑卒中患者伴发的抑郁情绪,并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促进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陈静  闻志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93-159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早期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量表得分(HAD得分≥8)选出脑卒中伴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非治疗组(30例),每天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40min,治疗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非治疗组治愈4例(13.3%),好转10例(33.3%),未愈16例(53.3%);治疗组治愈9例(30.0%),好转14例(46.7%),未愈7例(23.3%),非治疗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明显差于非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按常规治疗时连续服用6周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therl指数评定,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抑郁评定(HAM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Fugl-meyer评分,bathle指数评分,FCA运动功能,FCA认识功能评分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心理支持疗法、放松疗法、危机干预法、家庭心理治疗等心理护理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6.7%,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康复在改善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朝里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68-69,7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1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治疗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帕罗汀抗抑郁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态,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PL),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4周、8周时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后抑郁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早期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肢体肌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近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时进行单盲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种功能均有恢复,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药物干预对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以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卒中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以及98例脑卒中后伴发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原则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抑郁焦虑药物.两组病例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并对比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治疗后抑郁、焦虑症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应用抗抑郁治疗,能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症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对患者精神神经功能康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探讨适合基层医院脑卒中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符合康复科及神经科住院要求的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康复介入;根据Brunnstrom理论: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和程序,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强制运动治疗、针灸治疗与康复护理、心理干预相结合;对照组仪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认知功能采用MMSE量表评定、心理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社会参与能力和ADL能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的变化均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强制运动治疗、针灸治疗、心理干预和康复护理的治疗模式早期介入治疗急性脑卒中与常规物理治疗相比,在降低其后遗功能障碍、提高运动功能、改善ADL和社会参与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王虹 《吉林医学》2013,(35):7493-7494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两组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脑血管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早期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心理行为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SD患者实行心理与生理并重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最大程度地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背和社会背景,神经系统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天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8周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8周神经系统缺损评定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菊香 《吉林医学》2011,32(12):2383-238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合并抑郁早期及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的10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其中治疗组加服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加以评定,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抗抑郁治疗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病例各种功能均有所恢复,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及时对脑卒中后合并抑郁患者施以抗抑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评定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过4周治疗对照组抑郁情况未改善,治疗组抑郁症状明显好转;两组的神经缺损程度均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的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加快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卒中后超早期干预对发病后1周时抑郁的发生率及一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变的部位、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而观察组发生卒中后同时给予抗抑郁联合治疗:氟西汀20mg,1次/d,舍曲林50mg,1次/d,连续服用1个月。测量1周时抑郁的发生率;结束后二组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后1周时,观察组: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8.2%;对照组: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D的差二组比较,观察组为10.4±8.5;对照组为22.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卒中后的超早期联合抗抑郁治疗对发病后1周时抑郁发生率有降低作用。②对1个月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故早期抗抑郁治疗可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早期康复和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并进行康复依从性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和心理干预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效果。[方法]将80例PS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则增加穴位贴敷和早期心理干预,4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辅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穴位贴敷和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PSD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机能康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方法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早期系统心理干预和由专业康复医师实施的运动训练,治疗满2周、4周后再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CNFDS)评分并比较。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神经功能恢复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干预治疗可干预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早期心理康复护理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和社会背景,神经系统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每天给予神经内科药物和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实验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77.2%,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服用氟西汀联合心理康复疗效较单服氟西汀4周后疗效明显提高,提示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抗抑郁药物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后对其康复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脑卒中治疗的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抑郁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常规治疗过程中对其增加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进行抑郁干预治疗,探讨抑郁干预治疗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40例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0周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DNF)评定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1次,于治疗2、10周末各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1次,进行疗效及副作用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NF和HAMD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与抑郁症改善两者之间并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TESS评定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末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周末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SD患者给予抑郁干预治疗能够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同时也对卒中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呈一过性,耐受性好,值得在脑卒中康复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