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儿童胃、胆囊液体排空的影响.方法:Hp阳性FD儿童8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A组(乳酸菌素片口服)20例、B组(乳酸菌素片 吗丁啉片口服)25例、C组(抗Hp三联 乳酸菌素片 吗丁啉片口服,复查Hp转阴者)32例(有3例复查Hp未转阴者,不纳入C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胃胆囊液体排空情况.结果:治疗后60 min胃窦液体排空率分别是A组(33.1±7.2)%、B组(42.2±2.5)%、C组(69.8±5.4)%,C组胃排空比A组、B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0 min胆囊液体排空率是A组(23.9±3.5)%、B组(31.2±2.0)%、C组(32.5±3.9)%,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影响FD儿童的胃排空,根除Hp可改善胃排空功能.Hp感染对FD儿童的胆囊排空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力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胃B超显影剂实时观察80例患者和12例健康自愿者胃半排空时间(GET1/2)、胃窦收缩频率(ACF)、胃窦收缩幅度(ACA)及胃窦运动指数(MI)。其中80例F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及脾胃湿热型。结果脾胃虚弱型的GET1/2、ACF、ACA及MI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和健康自愿者(P<0.05,P<0.01)。结论FD的3个证型中,脾胃虚弱型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其次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抑郁和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气滞型F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舍曲林组(A组)、四逆散加味组(B组)和两种方法合用组(C组)各40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评定一次FD临床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A组F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2.5%,B组为80.0%,C组为92.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经统计学u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三组病人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结论舍曲林的抗抑郁和四逆散加味的疏肝理气法治疗肝郁气滞型FD的临床疗效显著,联合用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曲美布汀加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 12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35例,B组48例,C组43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B、C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多虑平、阿米替林或氟西汀、黛力新,均治疗4周.记录疗效与副作用.结果 A组总有效率68.6%,B组总有效率89.6%,C组总有效率93.0%.A与B、A与C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D患者加用抗抑郁药物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抗消化不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猴头菌片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的191例老年FD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莫沙比利,B组予猴头茵片,C组二者联合应用,疗程均为6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液体胃排空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各组患者的4种FD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均明显改善,以C组明显优于A、B两组(P<0.01).②总有效率:A组76.19%,B组73.02%,C组90.77%.C组疗效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胃半排空时间:3组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C组缩短最为明显(P<0.01).结论 在莫沙比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猴头茵片,对老年FD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结合中医周期疗法治疗痰湿型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加中医周期疗法治疗;B组1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加西药促排卵治疗;C组10例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变化及排卵、妊娠情况。【结果】A组的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的LH、T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LH、T值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的LH、T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的妊娠率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对改善痰湿型难治性PCOS患者的生殖健康状态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内服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临床为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为瘀阻脉络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上,分别加用西药常规治疗(A组)、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内服结合西药常规治疗(B组)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C组)。检测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测量并计算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踝肱指数(ABI),通过B超测量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和血流量。结果:疗效显著性C组B组A组(P0.05);血脂生化指标除PT及FIB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改善效果C组优于B组,更优于A组(P0.01);三组治疗后ABI均有改善(P0.05),且改善效果C组优于B组,更优于A组(P0.01);三组治疗后B超检测项目均有改善(P0.05),其中股浅动脉的血流量、足背动脉的峰值速度和血流量的改善效果C组及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1),但C组优于B组不明显,其余检查指标三组内每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效果C组优于B组,更优于A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内服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脉络瘀阻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明显改善患者多项血脂生化及血流物理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及中药内服结合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就诊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名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统计2组空腹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餐后胆囊壁增厚值及前后径缩短值,并检测不同类型胆囊壁增厚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量、血流速度。结果肝硬化C级空腹胆囊壁厚度、前后径大于A级、B级及对照组(P<0.05);肝硬化C级餐后1、2 h胆囊壁厚度增厚值、前后径缩短值小于A级、B级及对照组(P<0.05);双边型胆囊壁增厚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均高于单纯增厚组(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发现随着肝功能分级增加,胆囊增厚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PCBD)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胆总管直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超观察112例PCBD患者胆总管直径。结果:脾胃虚弱型胆总管直径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其次为肝胃不和型和肝胆湿热型。结论:在PCBD辨证时,结合胆总管直径检测结果有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针刀及颈痛消丸单一及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1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每组42例。A组:小针刀治疗; B组:服用自制颈痛消丸治疗; C组:小针刀联合颈痛消丸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组临床疗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观察3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记录3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分;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颈部疼痛、颈部活动、肢体麻木、肢体酸冷等症状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C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 0.05);治疗后3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高于本组治疗前(P 0.05),C组平均流速高于A组和B组(P 0.05);治疗后C组NDI、VAS评分低于A组和B组,SF-36评分高于A组和B组(P 0.05);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针刀联合颈痛消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小针刀或颈痛消丸单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痞导滞丸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伴焦虑、抑郁的肝胃不和型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予多潘立酮片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组46例予消痞导滞丸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后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积分,症状总积分,HAMA、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除早饱感积分外,治疗组其他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HAMA、HAMD评分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痞导滞丸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肝胃不和型FD伴焦虑、抑郁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纳入450例DOR患者,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辨证论治。比较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年龄以及治疗前抗苗缪勒氏管激素(AM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水平。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中医辨证分型发生情况随DOR患者年龄、AMH、FSH、LH、雌二醇的变化趋势。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疗效。结果 450例DOR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型246例(54.7%),脾肾阳虚型154例(34.2%),血枯血瘀型50例(11.1%)。与其他两组证型的患者比较,肝肾阴虚型患者的年龄更大,治疗前的AMH及雌二醇水平较低(均P<0.05)。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显示,DOR患者肝肾阴虚型的发生与年龄、治疗前雌二醇及AMH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变化趋势(均P<0.05)。治疗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血枯血瘀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217/246)、80.5%(124/154)、74.0%(37/50)。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将DO...  相似文献   

13.
金鑫  王建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50-4152
目的分析疏肝理气活血汤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Hp阳性肝胃不和型CAG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对A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活血汤。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纳差、反酸、饱胀感、脘腹痛)积分、胃黏膜功能[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29/31)]较A组[74.19%(23/31)]高(P<0.05)。治疗后,两组纳差积分、反酸积分、饱胀感积分及脘腹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B组纳差积分、反酸积分、饱胀感积分及脘腹痛积分均低于A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G-17、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B组G-17、PGⅠ、PGⅡ水平均较A组高(均P<0.05)。结论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对Hp阳性肝胃不和型CAG患者加用疏肝理气活血汤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肝脏和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体检人群中符合NAFLD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脾虚湿蕴型(A)、肝郁气滞型(B)、痰瘀互结型(C)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女各15例)。分别进行肝脏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C组门静脉流速显著低于A组、B组(P<0.05)。A组、B组、C组肝静脉频谱形态类型异常率逐渐增大(P<0.05,P<0.01)。健康对照组、A组、B组、C组间E/A值逐渐下降(P<0.01、P<0.05);且四组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逐渐升高(P<0.01,P<0.05)。结论 :肝脏及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NAFLD中医辨证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两药联合与单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5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48例,给予的促胃动力药为莫沙必利,B组患者52例,给予的促胃动力药为多潘立酮,C组患者52例,给予的促胃动力药为莫沙必利联合多潘立酮,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运动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A组和B组(62.5%、61.5%),差异明显(P<0.05),A组、B组患者之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胃运动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C组患者治疗后胃运动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A、B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A、B、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3.8%和5.8%,各组患者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疗效较单独用药更为明显,且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观察柴胡疏肝丸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为肝胃不和型FD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用柴胡疏肝丸(6g.次-1,3次.d-1)联合莫沙比利片(5mg.次-1,3次.d-1)口服;对照组仅口服莫沙比利片5mg.次-1,3次.d-1,疗程均为28d。患者服药前和治疗后第56天随访时填写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治疗后第7、14、28、56天的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第7、14天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58天治疗组症状改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62.1%vs 34.5%,62.1%vs 31.0%,均P<0.05)。2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8个维度积分除生理功能外,余项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维度项均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柴胡疏肝丸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肝胃不和型FD的后期及远期疗效要优于单纯应用莫沙比利片治疗,而且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将217 例肝硬化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气郁结、水湿内阻、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瘀血阻络6个证型.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并分别测定血氨水平及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比较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Hp感染情况下血氨水平的差异.[结果] (1)217例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率为 40.1%;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肝功能分级Hp感染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2) 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蕴结型>水湿内阻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型;(3) Hp 阳性组与Hp阴性组比较血氨浓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Hp 阳性组不同中医证型中,瘀血阻络型血氨水平显著性高于其他各型 (P<0.05),其他5型之间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4)肝功能A级与B级、A级与C级之间血氨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B 级与C级血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Hp 感染是引起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肝硬化患者感染Hp后血氨水平会明显升高,各证型中瘀血阻络型血氨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不同肝功能分级血氨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肝功能越差,血氨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抑郁和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气滞型F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舍曲林组(A组)、四逆散加味组(B组)和两种方法合用组(C组)各40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评定一次FD临床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A组F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2.5%,B组为80.0%,C组为92.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经统计学u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三组病人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结论:舍曲林的抗抑郁和四逆散加味的疏肝理气法治疗肝郁气滞型FD的临床疗效显著,联合用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40例,给常规内科治疗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术;B组36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煎荆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A、B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C组(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下降,其中B组显著下降(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与C组比较,LN、PCⅢ两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加电针或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型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80患者随机入PCOS(A组、D组、E组)和DOR(B组、C组、F组)各90例,6组各30例。分别用中药周期疗法联合克罗米芬(A组和B组)、中药周期疗法联合埋线(C组和E组)、中药周期疗法联合电针(D组和F组)治疗。结果:6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及焦虑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内A组与D组、E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D组、E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OR组内B组、C组、F组间痊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C组与F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联合电针或埋线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型排卵障碍疗效较好,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型排卵障碍有一定疗效,对两种类型排卵障碍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及焦虑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