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妈咪都曾猜测过,宝贝长大后的性格会像爸爸还是妈妈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或是安逸知足的乐天派,或是热情开朗的进取型,但哪怕是和父母再相似,也总会有其独特的闪光点。正因如此,因材施教,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快来看看,自家的宝贝是什么性 相似文献
2.
按照人的行为方式,即人的言行和情感的表现方式,可将性格分为3种类型: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A型性格的人脾气比较火爆、有闯劲、遇事容易急躁、不善克制、喜欢竞争、好斗、爱显示自己才华, 相似文献
3.
张华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12,(4):74
你自认脾气很好、性格很好吗?明明是很温柔和顺的一个人,但是有时候却忽然会忍不住就飙火了;明明是挺活泼的姑娘一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在适合发挥的时候,你安静得就像哑巴一样……这样的性格突然转换的背后,是否有着心理上的问题呢?许多人具有病态性格而不自知,这样的性格不仅会常常伤及他人,对自身健康也极为不利。如果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性格,并随时加以自我心理调节和矫正,自我完善,对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利莫大焉。 相似文献
4.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3~5岁是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女孩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把自己对母亲的情感慢慢转移一部分到父亲身上。父亲是女孩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形象,女孩对男性的认识往往是以自己的父亲为参照的。没有父亲的参与,孩子会过于依恋母亲,因此也极易变得幼稚与依赖。父亲的介入,让孩子体会到除了在妈妈那里可以找到的安全感和亲密感,在父亲那里也可以得到。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操作者的性格对事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卡特尔16种性格因素问卷和Y-G性格测验对154名有事故记录的和77名无事故记录的产业工人进行测试,事故组与非事故组性格因素C,E,M,Q3,Q4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G得分差异有显著意义。事故组B型和准B型,E型和准E型性格类型显著地高于非事故组(P<0.05),而非事故组C型和准C型性格类型显著地高于事故组。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事故组分为三类(1)由D型和混合型性格类型组 相似文献
10.
11.
李晓青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2011,(1):42-44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天生的臭脾气怎么可能改得掉!之所以不行,那是因为你没有遇到合格的性格雕塑师。有位河北女孩,利用自己所学加以变通,为那些在大学里就开始迷茫,初入职场后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的人寻找定位,重塑性格。在必要的时候,扶他们走过角色转换的独木桥,走向成功。从而,也赢得了自己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我们每天要面对不同的人群:公司内部的同事、上司、下属,公司以外的客户、同行……在这许多人群中,又可以按性格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呢? 相似文献
13.
人的性格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性格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受家庭环境、学校、个人经历和工作单位的影响而产生的。性格具有 相似文献
15.
16.
有关血型与性格、血型与健康的话题,常常是大家所关注的,但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一直争论不休。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75名在校学生的性格、气质类型、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性别分布方面、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均无差异(X12=1.75,P=>0.05;X22=2.28,P>0.05)。性格和气质都影响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外向型性格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的优良率分别为88.5%和76.9%,高于其他性格类型;多血质气质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率最高(87.096),胆汁质气质学生体育成绩优良率最高(69.0%)。另外,还发现体育对学习有促进作用(X2=25.35,OR=2.46,OR95%,CL1.75~3.46)。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位名叫弗劳依特的医生,看病方法与众不同,不做任何化验与检查,仅仅和病人围绕性格交谈15~20分钟,诊断就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如胃溃疡高达83%、冠心病达到71%.高血压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在60%左右。性格真的与疾病有密切关系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指导儿童的合理饮食习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5~ 10岁在校就读学生,按照选定和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询问式调查. 结果 7~10岁儿童营养知识得分(19.02±0.117)分,态度部分得分(17.51±0.136)分,行为部分得分(19.13±0.155)分,5~6岁儿童营养知识得分(18.98±0.172)分,态度部分得分(16.05±0.138)分,行为部分得分(18.72±0.352)分,经统计分析5~6岁和7~10岁在饮食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态度与行为部分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儿童心理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5~6岁幼儿有6.7%心理不健康;而7~10岁0.6%有典型的孤独现象,5.8%有典型的焦虑现象,32.1%出现典型内向.随年龄的增长中间型性格的儿童慢慢转变为倾向型性格. 结论 儿童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日常生活饮食欠规律,不能合理的选择食物,对零食的食用控制不当,普遍高于正常摄入量,儿童在越早的时期性格可塑性就越强,儿童性格的形成在早期与饮食是密切相关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大,饮食与性格的相关性差异就缩小.因此合理营养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体力和智力的良好发育、顺利完成学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